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ubaiji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配套一大批农村水利工程,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实现农村小康打下坚实基础,深受广大农民的好评。但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工程,使其长久充分发挥效益,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农村水利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字】农村小型 小型水利工程 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不断完善,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在农村发展小规模的水利工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乏系统的机制、管理方式陈旧不灵活、资金短缺、技术人员不足,造成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诸多日益突出的问题。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水利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发展,就须改革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科学、合理地运营,发挥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作用。
   1、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特点
   1.1、服务公共性
  农村的水利项目都属于公益项目范畴,主要功能是使水利项目服务区域的农村群众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受到水灾或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产生
  活正常进行。目前农村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大多是上世纪 80年代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而建设的。
   1.2、利益共享性
  农村饮水工程会对一定面积的区域产生影响。水利项目的存在就是为了让项目周围的每个人都受益。而且水利工程可以增大辐射面积,提高用水效率,使不同领域
  的人与人之间对水利工程的使用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问题。
   1.3、富民工程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常是由政府资助,发动群众建设的工程,工程的性质属于富民的公共工程。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公共属性及特点,其价值难以用市场价格来衡量,也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这就造成工程不可能吸引外来的投资进行管理,只能是政府行为。在管理的过程中,就需政府拿出必要的资金,进行定期的维修和管理。但随着物价上涨,各项成本的增加,很多地方政府承受不住工程的消耗,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水利工程的维护,使工程遭到了破坏,从而使工程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导致大量的水利工程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失去很多使用功能。例如我县双阳灌区渠首工程,当时是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由于无后续投资,致使工程年久失修老化,最后报废。
  2、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水利管理体制不健全,乡级水利服务机构有的隶属乡镇政府,有的已撤销并入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下乡包村跑中心,职责不清,不能务正业;村级水利工作基本无人管。二是工程管理工作不到位。水库、万亩以上灌区有机构、有人员,但大部分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管理粗放,甚至形同虚设,村集体所有的井、站、塘工程大部分专人管理,无维修、养护、管理制度及经费,无运行管理记录,股份制或独户经营的工程管理也不正规。三是基层水利管理人员政治素质低,专业技术素质差。四是无灌溉制度,无供水计划,不能及时组织农民适时灌溉,大部分农田只能浇“救命水”,而浇不上“保收水”,旱涝保收田不保收,灌溉面积严重衰减,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水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工程失修损坏率较高。全县三个流域基层水利站人员中正规水利专业的技术人员很少,导致整体技术力量薄弱。
   3、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建立管理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前,应该按照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进行水利建设的合理规划,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以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格符合当地的实际,具有建设的可行性和标准性。在投入使用后,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应充分发挥村集体自治、自我管理的作用,使水利设施的使用管理能够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政府应提供适当的资金,对水利设施的管理进行技术指导,使水利设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3.2、加大投资力度
  对于農村小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对项目实施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尽量减少群主自筹资金比例,以使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使每一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能实现更优化的使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3、突出重点,科学管理
  工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持工程建筑物和设备的完整、安全,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正确运用工程设备,以控制、调节、分配、使用水源,充分发挥其防洪、灌溉、供水、环境保护等效益;正确操作各类机械、电机设备,提高效率,防止事故;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更新改造工程设备和提高管理水平。
  3.4、建立健全各类工程管理制度
  落实各项工程管理措施,确保工程完好率,使其长久充分发挥效益。如:管理单位责任制,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制度、用水计划及调度制度、农田灌溉制度、工程财务管理制度、水费计收制度、工程维修养护制度、机电设备维修养护制度等。
  3.5、加强对基层水利职工队伍的培训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各类工程的特点,每年应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培养一批热爱水利工作,热心为群众服务,懂技术、会管理的基层水利服务队伍。这是管好用好水利工程的关键。
  
  
   4、推行适合本县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投资运行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4.1、因地制宜进行市场化管理
  单纯需要政府承担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维护费用是不利于水利工程的长久发展的,应对水利工程进行因地制宜的市场化运作。比如有的小型水库,除了平时保障灌溉、蓄水和防洪的功能外,还可以承包出去进行水产养殖,这样可以促进水利工程的再利用,解决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我县现有小型水库6座,目前均未实行多种经营,致使小型水库效益低下。
  4.2、明确管理的权责利
  造成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上的权责利没有明确,对水利工程的管理缺乏统一的部署,所以,必须先要解决管理上的权责利分工问题。当地政府应牵头进行管理,确定负责管理的内容,明确管理的部门和职责,也可以招聘当地的农民在接受培训后进行管理。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可以参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由当地的财政或者村里负责。明确管理上的权责利,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当地的管理方式。
  4.3、建立运行耗费补偿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共基础设施,是广大农村的富民工程,所以其管理及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应该由政府进行相应的补偿。因为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进行运行耗费补偿的时候,要考虑到每一项工程的不同之处,在财政上建立独立的账户进行管理。做到运行耗费补偿的合理性、科学性、及时性,使水利工程能够实现有用有护的管理。
  4.4、积极推行管养分离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服务的对象是本地的农民和农田,在进行实际管理时,可以把管理权放到每个项目所属的村一级政府,由村里进行管理,由乡级或乡以上的政府进行监督。对水利工程的维护可以委托专门的维护单位进行维护,这样就可以实现管养分离。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要保障水利工程资金的使用。维护单位进行维护前必须进行合理的报价,各级政府进行研究并批准后,才可以进行维护,有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
  5、依托黑龙江省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我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
  5.1全省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内容: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定》(黑政发[2011]11 号),为积极推进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工作,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结合黑龙江省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实际情况,有必要在黑龙江省水利“五小”工程产权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5.2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本县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改革。
  一是进一步明确其产权。财政补助形成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设备,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受益农户较多的,归受益农户共有;农户自用的,归该农户所有。非政府投资的农村水利工程、设备,归投资人所有。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设备可以通过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进行流转,但不得改变其功能和用途。产权归集体、个人所有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由产权人自行管理、维修、养护,接受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二是完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建设水利工程的積极性,采取多种民办形式兴办小型水利工程,包括个人承包制、村集体管理制和用水户协会管理制等形式。加快推进水价改革,积极探索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实行计量供水,按方收费,建立节水价格杠杆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后,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切实保证受益区农民的用水权益。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供水人、用水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农村水利工程运营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水利工程的运用、操作、维修和保护等管理工作,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成后,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才能真正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奔小康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各级水利部门必须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常抓不懈。
  哈尔滨市灌区农业供水价格改革的测算工作已经结束,成本监审及价格改革听证已进行完毕,进入市政府审批阶段。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进行改革,必须要把握好三个原则:首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因地制宜进行发展;其次,要确保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利用;最后,水利工程既要有社会效益,也要考虑到经济效益。总之,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就要掌握农村水利工程的特点和措施,把握原则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健.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策略[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284-285.
  [2]肖寒友,谢彪. 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J]. 价值工程,2013,19:92-93.
  [3]许晖. 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13,22:63.
  [4]杨英茹,潘华元. 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与对策[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15:65-66.
  [5]顾于贞,牛俊红. 浅议改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4:312.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质量。而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好坏及安全性与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息息相关。鉴于地基处理技术的好坏是住房是否安全的有效保障,文章对我国房屋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讨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经济的带动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近年来建筑
摘要:建筑工程整体的建筑过程中,影响工程总体成本的一个极为关键和重要的因素便是施工阶段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文章分析其施工成本控制现状,探讨其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实现施工目标的成本最小化是它的综合目标,成本控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工程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建筑公司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围绕人员控制、进度、质量等方面,分析了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场管理;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
摘要:本文对施工监理企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监理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监理企业服务品质和实现管理创新实践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工程监理;服务品质;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策划是企业承接到监理任务后,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根据现行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条款的约定,结合所监理的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及安全生
摘要:加强对民用建筑设计经济实用性的研究和探讨,有利于在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升民用建筑的实际应用效率和舒适度。文章从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特征着手,主要分析了民用建筑设计的原则、基本特征,并阐述了影响民用经济实用性设计的主要因素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经济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民用住宅建筑的最大特色就是经济实用,一般来讲,民用住宅建筑的房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市政工程施工阶段技术管理,了解市政工程各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生产组织活动,其代表城市的形象,对推动城市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并关系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