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的“浙江村”,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成为改革开放中的历史。而目前在京的温州人拥有木樨园一带80%的商铺和住宅。原来的“浙江村”已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温州村”
从北京前门坐快速公交,沿南中轴路向南5公里左右,十多分钟之后就能到达百荣世贸商城。这是一个大型服装零售批发市场,位于北京市南三环木樨园环岛的西北角。在这里,招揽你的绝大多数都是温州商人。
以木樨园环岛为辐射中心,周边近3公里范围的区域,聚集了大小24个类似百荣世贸商城的现代化商贸城。这个以服装批发、零售为主的华北最大的服装集散中心,已经成为京城著名的“八大商圈”之一。
2003年的一项数据显示,该地区的货物日吞吐量平均为1600吨,高峰时期达到2000吨,年总交易额为300亿元人民币,占北京同类产品交易总额的54.5%,吸引了国内20多个省区以及德、俄、澳等许多国家的客商。
但是,在20多年前,眼下这个车水马龙的重商之地,还是农田纵横的北京南郊。而其所处的大红门地区,也曾因孕育过堪称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史上奇迹的“浙江村”而名声大噪。
兴起
谁是“浙江村”的第一个“拓荒牛”?比较认可的一个版本是温州人刘泽波。透过刘泽波的故事,或许可以让我们还原一下“浙江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浙江人是如何来到“浙江村”的。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一书如此记载刘泽波的故事:
生于1943年的裁缝刘泽波,初中毕业后,跟着别人学裁缝,后来自己开立门户。1980年,有一个支边内蒙古乌海市的温州人回家过年时告诉大家:乌海做衣服一件能比家里多赚3 块多,劝大家出去试一试。
随后,许多人开始跟随到了乌海,但彼时刘泽波并未动心思。后来,出去试过的人都发了财。刘泽波也开始带上老婆和一个孩子,还有一个妹妹,到了乌海。在乌海做了一年,赚了一万多。后来,他们又到了包头。
在包头做到1983年,刘泽波去北京进布料时发现北京人很多,布料也多,“在这里肯定赚钱”,于是刘泽波又来到了北京木樨园附近的南苑乡马村。他们租了几间北京人的房子,就在北京做起了服装,并且在长椿街租了一个摊位。
说起来一切都有些偶然,“我们随便上了17路车,乘了几站在木樨园下来。也是随便下,觉得差不多了,下了车边走边问。”刘泽波对该书作者项飚回忆说。
他们前店后厂,这些低廉价格与新颖款式为“穿衣难”的北京人所青睐。很快,北京钱好赚的消息传回了温州,也传给了在外地的温州人。
刘泽波等不断从家乡“带”人来北京。一些本来在甘肃、山西、东北等地的温州商人也来到了这里。越来越多的温州人聚集到马村以及毗邻的东罗园、海户屯、果园村、大红门、时村和石榴庄,做起服装、布料的生意。
1985年,北京商业流通领域放开,温州人趁机以包租柜台的形式进入北京的大中型商场。“那个时候,浙江人在北京做生意像做贼一样,摆地摊时东躲西藏。”现在百荣世贸商城开店的李温红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说。
但从1988年以来,“浙江村”开始形成拳头产品:皮夹克。在以后的两年里,大批东欧和俄罗斯“倒爷”直接入村采购,生意火红得不行。
那个时候,“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成了这些温州人的发家经历。“当时每户几乎都有过三四天连续不睡觉赶活的经历,确实很辛苦。一般租的柜台只有二三十平米,空间不大。白天摆满缝纫机等工具,晚上就睡在地板上。”李温红回忆说。
1992年,借市场经济大潮,京温服装批发中心建成使用,服装产销开始初见规模。“浙江村”出现了第一个稍具规模的中间批发点。
渐渐地,这个群落越来越大。据南苑乡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介绍,来此经商的浙江人并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1994年10月的统计显示,该地有外地常住及流动人口11万人,而当地农民仅有1.4万余人。
这些人主要来自浙江省温州市,其中乐清人约占70%,永嘉人约25%,其余来自其他县。这些外来人口95%属于农业户口,从农村出来;只有5%的人直接来自城镇。
南苑乡政府1995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聚居在“浙江村”的外地人主要是:或有一定经济实力,在北京做服装生意或者其他轻工业生意的经营者;或是从事各种职业的农民工;或是没有职业的游民。
自治
值得研究的是,“浙江村”是一个让人感觉“外人无从进入”的“自治”社区,它与北京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是一个孤立于北京之外的群体。而这也正是其被称之为“浙江村”的原因之一。北京与“浙江村”之间真正直接的相互依赖联系是利益,就是“浙江村”居民为北京的房东带来了可观的房租收入,每户的年房租收入少则5000元,一般都达上万元。
随着“浙江村”集聚规模的扩大,这些温州人发现,在生活需求上开始碰到困难,因为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北京没有提供充分的条件,“浙江村”只能自谋生路。
部分温州人瞄准了这一点,拖家带口来到这里,办起了幼儿园、诊所、饮食店、菜市场等,向居住在此的老乡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而当地的北京人却很少光顾这些场所,完全是一种自我服务。
1988年初“浙江村”出现了第一个幼儿园,1989年形成第一个集中的菜市场,1990年后诊所、理发店、修理铺纷纷出现,1995以后,“浙江村”里又出现了自己改建的公共浴池……
这种自我服务结构的建立,增强了“浙江村”的自我生存能力和一定的独立性。
另一方面,“浙江村”内北京农民的原有住房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需求。于是,从1992年末开始,就有一些大户合股与当地乡、村、生产队合作,当地出地皮,温州人出资金,盖起连片的平房甚至二层楼房,再分间出租给温州人。
据统计,到1995年,这类大院共有40多个,容纳人口大约3万多。 一些大院提供系统的用水、用电、排污、邮电、教育、治安及娱乐服务。
这种“自治”,源自当时城乡二元体制的环境,也源自温州人所特有的群居个性。
研究过温州人的专家都知道,温州人中间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台会”制度。一个家庭如果打算上一个小额投资项目,就可以把亲友请来,一起筹划;如果可行,大家就共同出资先把它“抬”起来。赚钱后出资人可按抽签顺序得到还款。
在形成一定规模以后,这些温州人就会自办医疗、学校、治安联防队等,自发地来完善群体的生活环境。“浙江村”的形成与“自治”模式可以说是这种特性的完美体现。
生于1972年的温州人项飚,在其读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时,曾花6年时间对“浙江村”进行过调查研究。
他发现,在“浙江村”内,能感觉到有一个共同的“我们”存在。浙江村的“村民”在对事物作评价时,往往会说这样的话:“你也知道,对这样的事情,在浙江村都是这样认为的……”
1992年,当地工商部门建起了木樨园轻工批发市场,但工商所把每月30元的摊位费提高到每月200到400元不等。这激怒了浙江人,他们喊出“坚决抵制乱收费”“要开一起开,要关一起关”等口号,集体罢市,最后迫使工商所承认错误并降低收费标准。
此后,温州人维权有了自己的组织——商会,专门负责在京温州人的各项事务。
扫荡
“浙江村”的存在,给北京的市场经济带来了活力,但也给当地带来了不安。
1993年,北京市人大代表的一项提案称,“浙江村”不仅成了超生游击队的集中地,更成了社会黑势力的据点,杀人越货事件時有发生,出租车开进浙江村,司机不仅拿不到车费,还要被劫掠一空……
一时间,北京人谈虎色变,呼吁全面整治浙江村,将温州人“驱逐出境”。事实上,北京市也曾经以清理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却演变成了长达十几年“清理—逃跑—回潮—再清理”马拉松式的拉锯战。
当时北京的政策是“以轰为主”,在1986年、1989年和1990年的8 、9 月份,当地政府都分别组织了专门力量进行“清理”。用“浙江村”人的话来说,是几乎年年要刮“政治台风”。“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南苑乡一位政府官员说。
根据李温红的回忆,当初他们一般都是五六户亲戚好友结伴搬往附近的河北省“躲风头”。“但我们并不停止生产,继续往北京市里的商场送货。”李温红说,走之前就与房东说好:风头过了还来住你的房子。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丰台区工商局和温州市工商局联合在社区内投资兴建“京温服装批发中心”,向温州人招商。这似乎是对外来人员的承认,于是一大批温州人兴建的市场和大院随之而起。
“浙江村”的乱,村里的人也承认。李温红回忆说,最乱的时候是1994年和1995年。尤其是治安状况,到1994年空前严峻:黄赌毒俱全,恶势力横行。“当时很多出租司机都不敢上我们这儿来——怕砸车抢钱!”
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机构,“浙江村”的环境卫生条件比较差。“浙江村”甚至没有一个邮筒,排污、电力设施根本不能满足外来人口与当地人的需求。有专家甚至称,有些问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棚户区”“强占定居区”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南苑乡一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当时的脏乱简直触目惊心!”
这位女工作人员说,为了调研拍照片,领导特意为她配了一双雨靴,因为那时的“浙江村”到处都流着齐脚脖的脏水,没有雨鞋,进都进不去。
于是1995年11月,北京市又一次对该地区进行空前规模的清理整顿。温州人建起来的大院全部被拆除,大部分外来人口被疏散离京。
如此前的几次一样,浙江人在河北、东北几省或回浙江“转了一圈”之后,又在1996年3月以后陆续返回这里,摆起菜摊,盖起大院,被“彻底清理”的社区重又建立起来。
“浙江村”又和从前一样变得热闹。
重生
几次的“清理”工作,也让当地政府越发感觉到,“围堵”不如“疏导”。
1996年5月,由南苑乡果园村投资兴建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破土动工。其后,天海、新世纪、龙湫等20个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陆续建立。这些商贸城、批发市场,分居住区、库房和商业区,卫生、治安、消防基础设备一应俱全,工商税务提供一条龙服务。
从2003年起,由丰台区政府主办的大红门服装文化节成为京城一年一度的盛事。
而曾经的“浙江村”,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成为改革开放中的历史。
《新京报》报道,2006年5月11日上午,南苑乡政府、公安、城管、工商等多部门联动,300余人将这片土地上的最后一块“浙江村”残留地——时村二队大院拆除。这片占地60亩的村落自上世纪80年代末便陆续成形,最终因“违法建筑”之名,在20多年后被全部拆除。至此,京城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形成的浙江村,因其建筑的违章而拆除殆尽。
而珠江骏景、鑫宝园、慧时家园、鑫福里小区等一个个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小区在大红门地区拔地而起,成为外来人口新的聚居地。
李温红就在珠江骏景买了房子。据她介绍,北京珠江骏景小区的80%的房子被乐清人买走了,共有630户。而周围的其他住宅如望桃园,业主中温州人的数量也占到了70%。
就算是北京人或别的地方的人买了这里的房子,也往往转租给在这里做生意的温州人。有关媒体的报道称,目前在京的温州人拥有木樨园一带80%的商铺和住宅。原来的“浙江村”已经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温州村”。
标本
“浙江村”的形成有着历史的原因。
19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身份证制度,使个人从1950年代末以来第一次可以不需要当地政府的任何介绍信,就能行遍全国;而过去,如果没有介绍信,连住旅馆也不行,更别说外出谋求非农就业了。
1990年代早期废除了1950年代开始实施的粮票,在很长时间内,人们手上的这些粮票只能在一些特定的地域内使用,且只为当地常驻居民所有,废除粮票以后,人们再不用担心到了外地有钱也吃不上饭了。
北京大学姜汝祥博士认为,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转折点,并由此而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不仅仅取决于经济结构的变迁,更取决于社会的开放程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公民平等、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的变迁。
在中国,大多数流动人口的都抱着“挣一笔钱回家”的目的。“这种社会预期虽然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秩序是有好处的,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与‘工业化’趋势背道而驰。” 姜汝祥说。
在他看来,“浙江村”这样的亚文化社区,人们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十之八九是“农民”。社会结构不够开放的历史已经证明,在这种“社会预期”下进行的“原始资本积累”,只可能获得暂时的繁荣,却不可能获得经济持续的增长。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项飚著《跨越边界的社區——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一书)
从北京前门坐快速公交,沿南中轴路向南5公里左右,十多分钟之后就能到达百荣世贸商城。这是一个大型服装零售批发市场,位于北京市南三环木樨园环岛的西北角。在这里,招揽你的绝大多数都是温州商人。
以木樨园环岛为辐射中心,周边近3公里范围的区域,聚集了大小24个类似百荣世贸商城的现代化商贸城。这个以服装批发、零售为主的华北最大的服装集散中心,已经成为京城著名的“八大商圈”之一。
2003年的一项数据显示,该地区的货物日吞吐量平均为1600吨,高峰时期达到2000吨,年总交易额为300亿元人民币,占北京同类产品交易总额的54.5%,吸引了国内20多个省区以及德、俄、澳等许多国家的客商。
但是,在20多年前,眼下这个车水马龙的重商之地,还是农田纵横的北京南郊。而其所处的大红门地区,也曾因孕育过堪称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史上奇迹的“浙江村”而名声大噪。
兴起
谁是“浙江村”的第一个“拓荒牛”?比较认可的一个版本是温州人刘泽波。透过刘泽波的故事,或许可以让我们还原一下“浙江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浙江人是如何来到“浙江村”的。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一书如此记载刘泽波的故事:
生于1943年的裁缝刘泽波,初中毕业后,跟着别人学裁缝,后来自己开立门户。1980年,有一个支边内蒙古乌海市的温州人回家过年时告诉大家:乌海做衣服一件能比家里多赚3 块多,劝大家出去试一试。
随后,许多人开始跟随到了乌海,但彼时刘泽波并未动心思。后来,出去试过的人都发了财。刘泽波也开始带上老婆和一个孩子,还有一个妹妹,到了乌海。在乌海做了一年,赚了一万多。后来,他们又到了包头。
在包头做到1983年,刘泽波去北京进布料时发现北京人很多,布料也多,“在这里肯定赚钱”,于是刘泽波又来到了北京木樨园附近的南苑乡马村。他们租了几间北京人的房子,就在北京做起了服装,并且在长椿街租了一个摊位。
说起来一切都有些偶然,“我们随便上了17路车,乘了几站在木樨园下来。也是随便下,觉得差不多了,下了车边走边问。”刘泽波对该书作者项飚回忆说。
他们前店后厂,这些低廉价格与新颖款式为“穿衣难”的北京人所青睐。很快,北京钱好赚的消息传回了温州,也传给了在外地的温州人。
刘泽波等不断从家乡“带”人来北京。一些本来在甘肃、山西、东北等地的温州商人也来到了这里。越来越多的温州人聚集到马村以及毗邻的东罗园、海户屯、果园村、大红门、时村和石榴庄,做起服装、布料的生意。
1985年,北京商业流通领域放开,温州人趁机以包租柜台的形式进入北京的大中型商场。“那个时候,浙江人在北京做生意像做贼一样,摆地摊时东躲西藏。”现在百荣世贸商城开店的李温红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说。
但从1988年以来,“浙江村”开始形成拳头产品:皮夹克。在以后的两年里,大批东欧和俄罗斯“倒爷”直接入村采购,生意火红得不行。
那个时候,“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成了这些温州人的发家经历。“当时每户几乎都有过三四天连续不睡觉赶活的经历,确实很辛苦。一般租的柜台只有二三十平米,空间不大。白天摆满缝纫机等工具,晚上就睡在地板上。”李温红回忆说。
1992年,借市场经济大潮,京温服装批发中心建成使用,服装产销开始初见规模。“浙江村”出现了第一个稍具规模的中间批发点。
渐渐地,这个群落越来越大。据南苑乡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介绍,来此经商的浙江人并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1994年10月的统计显示,该地有外地常住及流动人口11万人,而当地农民仅有1.4万余人。
这些人主要来自浙江省温州市,其中乐清人约占70%,永嘉人约25%,其余来自其他县。这些外来人口95%属于农业户口,从农村出来;只有5%的人直接来自城镇。
南苑乡政府1995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聚居在“浙江村”的外地人主要是:或有一定经济实力,在北京做服装生意或者其他轻工业生意的经营者;或是从事各种职业的农民工;或是没有职业的游民。
自治
值得研究的是,“浙江村”是一个让人感觉“外人无从进入”的“自治”社区,它与北京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是一个孤立于北京之外的群体。而这也正是其被称之为“浙江村”的原因之一。北京与“浙江村”之间真正直接的相互依赖联系是利益,就是“浙江村”居民为北京的房东带来了可观的房租收入,每户的年房租收入少则5000元,一般都达上万元。
随着“浙江村”集聚规模的扩大,这些温州人发现,在生活需求上开始碰到困难,因为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北京没有提供充分的条件,“浙江村”只能自谋生路。
部分温州人瞄准了这一点,拖家带口来到这里,办起了幼儿园、诊所、饮食店、菜市场等,向居住在此的老乡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而当地的北京人却很少光顾这些场所,完全是一种自我服务。
1988年初“浙江村”出现了第一个幼儿园,1989年形成第一个集中的菜市场,1990年后诊所、理发店、修理铺纷纷出现,1995以后,“浙江村”里又出现了自己改建的公共浴池……
这种自我服务结构的建立,增强了“浙江村”的自我生存能力和一定的独立性。
另一方面,“浙江村”内北京农民的原有住房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需求。于是,从1992年末开始,就有一些大户合股与当地乡、村、生产队合作,当地出地皮,温州人出资金,盖起连片的平房甚至二层楼房,再分间出租给温州人。
据统计,到1995年,这类大院共有40多个,容纳人口大约3万多。 一些大院提供系统的用水、用电、排污、邮电、教育、治安及娱乐服务。
这种“自治”,源自当时城乡二元体制的环境,也源自温州人所特有的群居个性。
研究过温州人的专家都知道,温州人中间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台会”制度。一个家庭如果打算上一个小额投资项目,就可以把亲友请来,一起筹划;如果可行,大家就共同出资先把它“抬”起来。赚钱后出资人可按抽签顺序得到还款。
在形成一定规模以后,这些温州人就会自办医疗、学校、治安联防队等,自发地来完善群体的生活环境。“浙江村”的形成与“自治”模式可以说是这种特性的完美体现。
生于1972年的温州人项飚,在其读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时,曾花6年时间对“浙江村”进行过调查研究。
他发现,在“浙江村”内,能感觉到有一个共同的“我们”存在。浙江村的“村民”在对事物作评价时,往往会说这样的话:“你也知道,对这样的事情,在浙江村都是这样认为的……”
1992年,当地工商部门建起了木樨园轻工批发市场,但工商所把每月30元的摊位费提高到每月200到400元不等。这激怒了浙江人,他们喊出“坚决抵制乱收费”“要开一起开,要关一起关”等口号,集体罢市,最后迫使工商所承认错误并降低收费标准。
此后,温州人维权有了自己的组织——商会,专门负责在京温州人的各项事务。
扫荡
“浙江村”的存在,给北京的市场经济带来了活力,但也给当地带来了不安。
1993年,北京市人大代表的一项提案称,“浙江村”不仅成了超生游击队的集中地,更成了社会黑势力的据点,杀人越货事件時有发生,出租车开进浙江村,司机不仅拿不到车费,还要被劫掠一空……
一时间,北京人谈虎色变,呼吁全面整治浙江村,将温州人“驱逐出境”。事实上,北京市也曾经以清理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却演变成了长达十几年“清理—逃跑—回潮—再清理”马拉松式的拉锯战。
当时北京的政策是“以轰为主”,在1986年、1989年和1990年的8 、9 月份,当地政府都分别组织了专门力量进行“清理”。用“浙江村”人的话来说,是几乎年年要刮“政治台风”。“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南苑乡一位政府官员说。
根据李温红的回忆,当初他们一般都是五六户亲戚好友结伴搬往附近的河北省“躲风头”。“但我们并不停止生产,继续往北京市里的商场送货。”李温红说,走之前就与房东说好:风头过了还来住你的房子。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丰台区工商局和温州市工商局联合在社区内投资兴建“京温服装批发中心”,向温州人招商。这似乎是对外来人员的承认,于是一大批温州人兴建的市场和大院随之而起。
“浙江村”的乱,村里的人也承认。李温红回忆说,最乱的时候是1994年和1995年。尤其是治安状况,到1994年空前严峻:黄赌毒俱全,恶势力横行。“当时很多出租司机都不敢上我们这儿来——怕砸车抢钱!”
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机构,“浙江村”的环境卫生条件比较差。“浙江村”甚至没有一个邮筒,排污、电力设施根本不能满足外来人口与当地人的需求。有专家甚至称,有些问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棚户区”“强占定居区”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南苑乡一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当时的脏乱简直触目惊心!”
这位女工作人员说,为了调研拍照片,领导特意为她配了一双雨靴,因为那时的“浙江村”到处都流着齐脚脖的脏水,没有雨鞋,进都进不去。
于是1995年11月,北京市又一次对该地区进行空前规模的清理整顿。温州人建起来的大院全部被拆除,大部分外来人口被疏散离京。
如此前的几次一样,浙江人在河北、东北几省或回浙江“转了一圈”之后,又在1996年3月以后陆续返回这里,摆起菜摊,盖起大院,被“彻底清理”的社区重又建立起来。
“浙江村”又和从前一样变得热闹。
重生
几次的“清理”工作,也让当地政府越发感觉到,“围堵”不如“疏导”。
1996年5月,由南苑乡果园村投资兴建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破土动工。其后,天海、新世纪、龙湫等20个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陆续建立。这些商贸城、批发市场,分居住区、库房和商业区,卫生、治安、消防基础设备一应俱全,工商税务提供一条龙服务。
从2003年起,由丰台区政府主办的大红门服装文化节成为京城一年一度的盛事。
而曾经的“浙江村”,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成为改革开放中的历史。
《新京报》报道,2006年5月11日上午,南苑乡政府、公安、城管、工商等多部门联动,300余人将这片土地上的最后一块“浙江村”残留地——时村二队大院拆除。这片占地60亩的村落自上世纪80年代末便陆续成形,最终因“违法建筑”之名,在20多年后被全部拆除。至此,京城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形成的浙江村,因其建筑的违章而拆除殆尽。
而珠江骏景、鑫宝园、慧时家园、鑫福里小区等一个个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小区在大红门地区拔地而起,成为外来人口新的聚居地。
李温红就在珠江骏景买了房子。据她介绍,北京珠江骏景小区的80%的房子被乐清人买走了,共有630户。而周围的其他住宅如望桃园,业主中温州人的数量也占到了70%。
就算是北京人或别的地方的人买了这里的房子,也往往转租给在这里做生意的温州人。有关媒体的报道称,目前在京的温州人拥有木樨园一带80%的商铺和住宅。原来的“浙江村”已经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温州村”。
标本
“浙江村”的形成有着历史的原因。
19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身份证制度,使个人从1950年代末以来第一次可以不需要当地政府的任何介绍信,就能行遍全国;而过去,如果没有介绍信,连住旅馆也不行,更别说外出谋求非农就业了。
1990年代早期废除了1950年代开始实施的粮票,在很长时间内,人们手上的这些粮票只能在一些特定的地域内使用,且只为当地常驻居民所有,废除粮票以后,人们再不用担心到了外地有钱也吃不上饭了。
北京大学姜汝祥博士认为,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转折点,并由此而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不仅仅取决于经济结构的变迁,更取决于社会的开放程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公民平等、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的变迁。
在中国,大多数流动人口的都抱着“挣一笔钱回家”的目的。“这种社会预期虽然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秩序是有好处的,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与‘工业化’趋势背道而驰。” 姜汝祥说。
在他看来,“浙江村”这样的亚文化社区,人们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十之八九是“农民”。社会结构不够开放的历史已经证明,在这种“社会预期”下进行的“原始资本积累”,只可能获得暂时的繁荣,却不可能获得经济持续的增长。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项飚著《跨越边界的社區——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