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的高效学习。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我认为,组织教学的能力还在于“问题”两个字,教师能用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参与、思考,并获得知识、能力上的收获。
一、问题设计的原则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问题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问题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如果问题的设计脱离教学目标,有一些次要的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问题合盘给出,这样势必偏离教学目标,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减负”背道而驰。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问题设计的难度、宽度和梯度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过容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掉动不了积极性;过难的问题,学生高不可攀,无从下手,从而丧失信心。所以问题的设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这样才有利于利用旧知识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问题的设计要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如果能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定能增大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效课堂问题设计的实践
(一)问题引领复习,提高教学质量
“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大家都懂得,因此上好一节复习课非常重要。如果一节复习课做得好,教学效果一定不错。但对于数学课每章节基础知识,尤其是基本概念、公式、法则、基本性质等基础内容的复习大部分同学感觉枯燥乏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一章的基础知识时,我并没有带领同学们逐条的梳理各项知识点,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二次函数
(a≠0) 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结论?
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到:
对于二次函数这些显性的知识,大部分同学都能回忆起来,但他们忽略了前后知识的联系。这时我提出问题: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你还能得到其它结论吗?听后部分学生恍然大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相继得出如下结论:
方程
(a≠0)的解为
.
当-1<x<3时,y>0 ,即不等式
的解集;
当x< -1或x>3时,y<0 ,即不等式
的解集.
这时我再次提出问题:在解决二次函数问题时,我们经常利用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这一性质来解决问题,在对称性上,你还能得到那些结论?在提示之下,有同学就得到了C点关于抛物轴的对称点为(2,3),在这一结论的启发下有的同学还得出了当x=0和x=2时它们的y值相等,能力较好的同学还得出了:不等式
的解集为:0<x<2.在教师一步一步的设问,不断的启发引导下,不仅带领学生复习了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实现了教学目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参与中不断的展示自己,体验收获的快乐。
在学生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恰到好处的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二)问题引发冲突,激发探究热情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的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知识之间产生强烈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冲突,经过思考,大部分学生都能恍然大悟,在解题过程中丢解了。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并正确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有价值的问题是一节课的“灵魂”,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影响着一节课的高效程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用有效的问题将学生的错误引向正确,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真正的高效。
(三)问题贴近生活,体验数学魅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有效的问题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创设贴近生活、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是一堂高效课的良好开端。
在教学中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更能从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实施后的思考
精心设计问题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问题的设计首先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之下,才有利于高效课堂的落实。其次,精心设计的问题要在合适的时间呈现给学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产生知识上的冲突时,具备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此时教师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给予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再次进入思考的状态,便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问题设计的原则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问题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问题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如果问题的设计脱离教学目标,有一些次要的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问题合盘给出,这样势必偏离教学目标,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减负”背道而驰。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问题设计的难度、宽度和梯度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过容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掉动不了积极性;过难的问题,学生高不可攀,无从下手,从而丧失信心。所以问题的设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这样才有利于利用旧知识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问题的设计要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如果能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定能增大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效课堂问题设计的实践
(一)问题引领复习,提高教学质量
“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大家都懂得,因此上好一节复习课非常重要。如果一节复习课做得好,教学效果一定不错。但对于数学课每章节基础知识,尤其是基本概念、公式、法则、基本性质等基础内容的复习大部分同学感觉枯燥乏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一章的基础知识时,我并没有带领同学们逐条的梳理各项知识点,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二次函数
(a≠0) 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结论?
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到:
- 符号问题:a<0 , b>0 , c>0 , △>0
对于二次函数这些显性的知识,大部分同学都能回忆起来,但他们忽略了前后知识的联系。这时我提出问题: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你还能得到其它结论吗?听后部分学生恍然大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相继得出如下结论:
方程
(a≠0)的解为
.
当-1<x<3时,y>0 ,即不等式
的解集;
当x< -1或x>3时,y<0 ,即不等式
的解集.
这时我再次提出问题:在解决二次函数问题时,我们经常利用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这一性质来解决问题,在对称性上,你还能得到那些结论?在提示之下,有同学就得到了C点关于抛物轴的对称点为(2,3),在这一结论的启发下有的同学还得出了当x=0和x=2时它们的y值相等,能力较好的同学还得出了:不等式
的解集为:0<x<2.在教师一步一步的设问,不断的启发引导下,不仅带领学生复习了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实现了教学目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参与中不断的展示自己,体验收获的快乐。
在学生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恰到好处的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二)问题引发冲突,激发探究热情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的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知识之间产生强烈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冲突,经过思考,大部分学生都能恍然大悟,在解题过程中丢解了。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并正确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有价值的问题是一节课的“灵魂”,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影响着一节课的高效程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用有效的问题将学生的错误引向正确,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真正的高效。
(三)问题贴近生活,体验数学魅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有效的问题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创设贴近生活、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是一堂高效课的良好开端。
在教学中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更能从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实施后的思考
精心设计问题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问题的设计首先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之下,才有利于高效课堂的落实。其次,精心设计的问题要在合适的时间呈现给学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产生知识上的冲突时,具备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此时教师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给予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再次进入思考的状态,便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