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传播有效性的探讨

来源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f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人际传播的一种.根据人际传播相互作用有效性高的特征,教育者应增强包含信誉、专业权威、使命感在内的角色意识,了解受传者的先在结构(学习者在进入学习环境之前的心理模式),采用"成年-成年"互应型传播方式(双方以平行的自我状态进行的人际传播),建构现实性(适应社会)和超越性(追寻人类的精神家园)兼具的德育目标.这是改进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是削弱德育传播损耗、加强德育针对性及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造成巨大的冲击,社会群体以至于每个国民社会文化心理层面中的道德意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失范
从功利主义的概念、原则、评价标准和依据,概略地介绍了功利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缺陷.概念中将道德看作为利益的增大实质是道德的异化;最大幸福原则也
在二十世纪研究过程中,存在一种既非常特殊又具有一般意义的文化现象--"墨辩现象"."墨辩现象"关系到中国逻辑中研究和研究的方向问题,具有极大的危害.本文对该现象的社会历史
图书馆应从教师阅览室的需求出发,改善教师阅览室的环境;提高期刊订阅质量;配置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配置现代化设备;倡导优质文明服务;从而建设好公安院校教师阅览室。 Li
孔子作为古代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最早发现了人,他的"仁"、"礼"同构伦理体系,特别是"泛爱众"思想,使他能够在男女社会分工、内外有别现象既成的前提下,重视妇女的作用,特别是
贯彻教学评估体系的多维度、多层次、激励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开创一个教学新局面.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是有着丰富的完整内涵的复合结构。从其性质上看,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功能上看,既是认识又是情感;从目的上看,既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从方式上看
对哲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科学划分对于促进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往我国哲学界对哲学仅从时间一维角度进行划分,存在着许多缺陷。通过确立地域分类标准,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区域(
DéJàVu现象有四类科学化理论:双重过程理论、神经学理论、记忆理论和注意理论。每种理论都能解释一些DéJàVu现象,但每种理论又有自己的不足。在当前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
祖国西部的新疆大部分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呈现出鲜明的伊斯兰文化特色;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曾经贯穿西部与新疆地区,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制约与传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