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渗透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需要.本文作者在高中物理情感教学中冲出“围城”,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了高中物理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以情施教;爱国情操;巧用媒体;联系实际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充满人文的关怀,合理渗透情感教育,以达教书育人的现代教育之目的.正如新课标指出: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属于德育教育[1
].但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机渗透,为此,加强情感教育势在必行.笔者深感肩负培养学生“德智”双优责任的重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情施教,感染学生的真挚情怀
我们必须坚持以情施教原则,通过以下途径来感染学生的真挚情怀:
1. 教师用自身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
教师上课时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努力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做到刚柔并举——在平静时如湖面风平浪静,在激动时如雄鹰风驰电掣,以最佳的状态感染学生.当然,达到如此美妙的境界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反复的磨练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一名特殊的节目“主持人”,在讲课时一定要像电视台播音员和相声演员一样,善于以“情”煽“情”,拥有“拨动‘观众’的心弦”的本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与感染.
2.教师要用自身的高尚情操陶冶学生
教师在情感教育中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情感催生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高尚情操陶冶学生;否则,情感教育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必须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并畅谈自主欣赏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等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和耐人寻味的逸事,促使学生感同身受,高尚情操得到自然陶冶.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用自己的高尚情操陶冶学生,以实际行动熏陶学生,才能发挥教师的“榜样”功能,以“情”生“情”,才能有效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目前使用的高中物理新教材蕴含广泛的爱国主义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是,我们还必须多渠道挖掘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既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譬如,我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抓住两大方面渗透情感教学活动:一方面,适度介绍我国的四大发明、“赵州桥”等古代科学的成就,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广泛介绍我国近代科学家的光辉事迹和现代科技的伟大成果:①“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的物质条件,克服美国当局的重重阻力,义无反顾毅然回到当时还是一穷二白的祖国,对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②在引导学生学习“天体运动”时,简要讲述我国在航天领域神舟系列飞船和探月工程的发展情况;③在执教“洛伦兹力”内容时,介绍了我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创新等实例.同时,我也实事求是的指出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的愿望,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青春年华的人生理想.
三、巧用媒体,锤炼学生的乐观心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很难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诸如教师在执教“共振” 这个概念时,假如按部就班地讲述共振的条件,或者在演示几个单摆小球的振动前提下,讓学生机械地理解、记忆,那学生在遇到其他共振现象时就捉襟见肘,无法解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大桥坍塌的情景,当学生观察到大桥像一根绳子一样振动起来时,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共振这个物理概念的效果就很显著.再如,我在执教“动量守恒”时,就采用多媒体演示这个实验,把多个小球进行弹性碰撞,从而使学生对速度、高度、长度和质量等关系一目了然,很容易判断出碰撞后的结果.最后,通过师生互动顺利得出“动量守恒”所具备的条件,从而促使学生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学习心态,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必胜信念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物理学的产生、发展都与生产实践的密切相关.有的放矢的让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又是评价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生的“学”与生活中的“用”紧密的结合起来,让他们明确学以致用的道理,逐步掌握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必胜信念,将来更有信心有功于国家、有益于社会.
山雨欲来风满楼,情感教育乐悠悠,与时俱进求高效,以情促教大道走.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渗透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需要,但愿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塑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新青年形象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王相泉.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D].江西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以情施教;爱国情操;巧用媒体;联系实际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充满人文的关怀,合理渗透情感教育,以达教书育人的现代教育之目的.正如新课标指出: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属于德育教育[1
].但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机渗透,为此,加强情感教育势在必行.笔者深感肩负培养学生“德智”双优责任的重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情施教,感染学生的真挚情怀
我们必须坚持以情施教原则,通过以下途径来感染学生的真挚情怀:
1. 教师用自身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
教师上课时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努力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做到刚柔并举——在平静时如湖面风平浪静,在激动时如雄鹰风驰电掣,以最佳的状态感染学生.当然,达到如此美妙的境界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反复的磨练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一名特殊的节目“主持人”,在讲课时一定要像电视台播音员和相声演员一样,善于以“情”煽“情”,拥有“拨动‘观众’的心弦”的本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与感染.
2.教师要用自身的高尚情操陶冶学生
教师在情感教育中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情感催生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高尚情操陶冶学生;否则,情感教育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必须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并畅谈自主欣赏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等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和耐人寻味的逸事,促使学生感同身受,高尚情操得到自然陶冶.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用自己的高尚情操陶冶学生,以实际行动熏陶学生,才能发挥教师的“榜样”功能,以“情”生“情”,才能有效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目前使用的高中物理新教材蕴含广泛的爱国主义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是,我们还必须多渠道挖掘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既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譬如,我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抓住两大方面渗透情感教学活动:一方面,适度介绍我国的四大发明、“赵州桥”等古代科学的成就,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广泛介绍我国近代科学家的光辉事迹和现代科技的伟大成果:①“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的物质条件,克服美国当局的重重阻力,义无反顾毅然回到当时还是一穷二白的祖国,对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②在引导学生学习“天体运动”时,简要讲述我国在航天领域神舟系列飞船和探月工程的发展情况;③在执教“洛伦兹力”内容时,介绍了我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创新等实例.同时,我也实事求是的指出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的愿望,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青春年华的人生理想.
三、巧用媒体,锤炼学生的乐观心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很难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诸如教师在执教“共振” 这个概念时,假如按部就班地讲述共振的条件,或者在演示几个单摆小球的振动前提下,讓学生机械地理解、记忆,那学生在遇到其他共振现象时就捉襟见肘,无法解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大桥坍塌的情景,当学生观察到大桥像一根绳子一样振动起来时,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共振这个物理概念的效果就很显著.再如,我在执教“动量守恒”时,就采用多媒体演示这个实验,把多个小球进行弹性碰撞,从而使学生对速度、高度、长度和质量等关系一目了然,很容易判断出碰撞后的结果.最后,通过师生互动顺利得出“动量守恒”所具备的条件,从而促使学生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学习心态,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必胜信念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物理学的产生、发展都与生产实践的密切相关.有的放矢的让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又是评价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生的“学”与生活中的“用”紧密的结合起来,让他们明确学以致用的道理,逐步掌握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必胜信念,将来更有信心有功于国家、有益于社会.
山雨欲来风满楼,情感教育乐悠悠,与时俱进求高效,以情促教大道走.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渗透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需要,但愿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塑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新青年形象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王相泉.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D].江西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