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农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必将对农业生物技术带来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各高校应不断改革创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农业生物技术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生物技术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尤为重要[1]。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对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的影响
  1.“互联网+”大背景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互联网+”计划提升到国家战略,为各领域、各行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2]。
  2.“互联网+”对农业行业的影响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确定“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等11个重点发展领域,给现代农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农业3.0时代是以互联网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时代,体现在微电子和软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农资流通、育种育苗、植物栽种管理、土壤及环境管理、农业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实施程序化和互联网的参与。
  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可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互联网可推进农业产业化;互联网可以开放思想,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从业人员[3]。
  3.“互联网+”对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的影响
  “互联网+”为农业生产经營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处理、云服务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高端技术技能型农业人才[4]。
  “互联网+”背景下对农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素养高,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5]。
  传统农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过时
  目前,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多数是以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地域特点及办学层次进行修改确定,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多数职业院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中存在重基础知识轻管理,重技能轻素质等现象。仍局限于职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培养不论在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教材及教学质量评价上均未得到真正体现和实施[6,7]。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生物技术人员要完成的协调、管理、创新、数据搜集、决策等工作。
  2.课程体系设置陈旧
  很多职业院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对地区经济特色和发展论证不够,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设计领域过宽、课程体系设置雷同、缺乏自己的特色等不足[8]。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大多仅限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只是让学生学习基础办公软件的操作,而对于“互联网+”时代学生所需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处理等课程并没有纳入课程体系。
  3.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由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教学方法单一。因此,当前教育改革更多地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由传统“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理念和思维的引导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公开课、反转课堂、微课、E-learning、慕课等新学习方式的出现,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9]。
  4.师资建设滞后
  目前,各高职院校师资建设最主要的问题一是教师人数的严重不足,生师比严重超标。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与高职教育要求差距明显。很多专业教师对大数据、移动终端、云计算等新技术方式、新资源了解不深,未能根据新形势对固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以及将原有的知识体系与新技术、新资源进行融合,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创建于2000年,2006年被学院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使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走向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调研结果,结合我院的专业优势和条件以及学生现有基础能力分析,我院目前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面向种子生产经营、设施栽培、食用和药用菌生产、生物发酵制品生产等企业从事植物种苗生产、植物产品生产和微生物发酵制品生产、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笔者结合农业生物技术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在原有“23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创新出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工学结合“241”人才培养模式,即:建立学院培养和企业培养2个培养平台,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创新创业课和个性发展4大类课程,达到专业预期学习成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构建“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围绕一般职业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加大个性发展课的比例,建立专业方向选课机制,构建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创新实践课和个性发展4大类课程,形成以专业平台课为基础,以良种繁育、设施栽培、植物组织培养、生物发酵、食用菌生产为专业方向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体系逐步由同质化向以个性发展为核心的异质化过渡。
  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模式组织教学过程,内容及顺序安排依照企业生产安排,同时,将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任务,如综合实训方案的自行设计、讨论、实施等。让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在实验室配制培训室结合现场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淡化二者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采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公开课、翻转课堂、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以知识和技能为导向,结合网上和网下的学习途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学习工具,真正让互联网为学习所用。
  5.师资力量建设
  按照高水平专业教学团体建设要求,以培养“双师”素质为核心,以培优、促新为主导,强化以老带新制度,建立教师企业轮训制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企业锻炼相结合的手段,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结束语
  “互联网+”正在深刻全面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农业生物技术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重新审视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让在校学生能够向复合型人才靠拢,以便更好地适应生物技术产业对新类型、新规格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国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创新》,《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第44-46页。
  [2]李克强:《“互联网+”计划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中国新闻网。
  [3]黄艳红、陈梦倩:《浅析我国“互联网+农业”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商》2015年第38期,第271页。
  [4]陈国胜、沈杨:《“互联网+”背景下農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国农业教育》2015年第6期,第38-42页。
  [5]刘正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当代经济》2016年第36期,第95-97页。
  [6]徐丽:《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年第2期,第53-54页。
  [7]李铁军:《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改革探讨》,《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第22(09)期,第169-171页。
  [8]杨桂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农业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12期,第155-156页。
  [9]赵巧:《“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中国培训》http://kns.cnki.net/kcms/detail/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等院校公共课程设置中,公共英语是为各专业学生服务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为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值此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时期,英语课程也应当顺应社会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进行改革,本文将提出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公共英语 课程设计 改革思路  当前英语教育的形势  在近
【摘 要】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必要环节。为此,必须把握如下两个方面:工科大学生思想接受心理特点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全面转变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尝试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工科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B  基金资助:西安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
针对传感器节点易失效和恶意节点易伪装成合法节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鲁棒性协作频谱检测方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对抗节点失效和恶意节点导致的错误检测结果时具有很
【摘 要】本文在认知翻译学视域下,建构动态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翻译过程为中心,学生为主导,依托学生的认知背景、认知能力与认知过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双语转换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场景认知能力、翻译思辨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认知翻译思维意识。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 翻译教学 翻译能力 认知翻译思维意识  本文为西安翻译学院2015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认知视域下卓越翻译人才笔译教学研究”(编号
今年上海高考数学试题又不乏创新之举,本文就试题的特色谈点自己的看法。
在分析运价市场波动性的基础上,利用1995-2003年间国际油船运输市场运价样本建立了油船运价GARCH模型.针对船东和货主在航运市场中所处地位不同而面临风险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Va
稳恒电流一共有 1 3个考点(其中有 6个学生实验 ) ,考题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电功和电功率等五个基本物理量 ;电阻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重要物理规
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人员的攻击,无论一个单位属于何种类型,它们都面临着一个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于路面平整度要求越来越高,路面平整度的合格率既反映了行车舒适程度.近几年来,沥青路面工程,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坑凹、接缝台阶、波浪、碾压车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