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要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实际操作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具体的教学,真正地践行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合作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方式;转变
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只有对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掌握,才能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最终获得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方式,解决了传统学习方式下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弊端。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封闭转向探究,由单一转向多样,在交流合作中发展思维获得实践能力。
一、倡导“自主性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让学生变得“愿意学”“可以学”“不断学”。由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第一步是在数学课上使学生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机,不再是“教师叫我学”,而是“我自己想要学”。教师要有探知小学生喜好的能力,从生活中发现他们所感興趣的,使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解决数学问题。教师设置学生于真实情境之中。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奖励给上学期进步的同学小红花这一情境或其他情境来导入课程。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班共有20位同学获得进步,教师这次准备了一袋子小红花,奖励给他们每人一个,大家觉得小红花还会剩吗?”接下来学生有的说会剩,有的说不会,于是教师就可以接着问:“要知道会不会有剩下得先知道什么呢?”学生就会想道:“这得看教师袋子里有几只小红花了?”这样,本节课大家要学习解决的问题就被巧妙地引入了,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又带动了大家思考。
二、倡导“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小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才能,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对症下药,经常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可操作的、有锻炼意义的课题,让学生团结一致并利用自己的思维发展才能。
1.巧用工具促合作
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具有抽象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加利用具体学具或道具来给予他们直观感知。例如,学习“时、分、秒”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个闹钟或者手表,并分成小组,大家互相交换观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表特点利于接下来教学,也满足了学生好奇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更好的互帮互助,解决疑难。
2.合作与竞争促发展
在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习效果更佳。与此同时,适当地在学生之间开展一些有益的竞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质量。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小组比拼,比如说,在数学课堂上将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口算小竞赛,各组内成员团结一致,与其他组员进行比赛,最后根据正确率和速度评出优胜组。这样不仅学生的参与度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还锻炼了计算能力。
此外,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的学习水平不同,程度有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数学教师也可以在班内成立“帮扶小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师傅”模式,让成绩较高的学生帮助一个或多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挥所长,帮助辅导差生,给他们讲不会的题、检查背公式等。有合作也有竞争,这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三、倡导“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可以理解成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确定主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对锻炼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巨大帮助,不仅利于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助于促进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教师给大家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将任务布置到每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行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各司其职,有事可做,保证了每个人的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提出课题:试探究三角形比其他形状稳固的原因。一来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水平学习巩固,二来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样就可以增强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在每位同学探究调查中,学生可能会用到表格记录数据或者画各种统计图,种种形式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使其培养出做数学研究时的严谨素养。解决了生活问题,也解决了数学问题,又增加了自己的体验感和获得一定成就的满足感。基于现有知识解决略高于现有水平的问题,正符合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生“跳一跳,摘个桃”,获得了新知,也发展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总之,理想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让学生经历感知、探究、质疑、交流、分享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蒋永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法指导[J].名师在线,2019(32):51-52.
[2]梁华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47.
[3]雷兴荣.小学数学分享式教学中“学习单”的应用:由“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引发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104.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方式;转变
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只有对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掌握,才能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最终获得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方式,解决了传统学习方式下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弊端。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封闭转向探究,由单一转向多样,在交流合作中发展思维获得实践能力。
一、倡导“自主性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让学生变得“愿意学”“可以学”“不断学”。由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第一步是在数学课上使学生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机,不再是“教师叫我学”,而是“我自己想要学”。教师要有探知小学生喜好的能力,从生活中发现他们所感興趣的,使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解决数学问题。教师设置学生于真实情境之中。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奖励给上学期进步的同学小红花这一情境或其他情境来导入课程。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班共有20位同学获得进步,教师这次准备了一袋子小红花,奖励给他们每人一个,大家觉得小红花还会剩吗?”接下来学生有的说会剩,有的说不会,于是教师就可以接着问:“要知道会不会有剩下得先知道什么呢?”学生就会想道:“这得看教师袋子里有几只小红花了?”这样,本节课大家要学习解决的问题就被巧妙地引入了,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又带动了大家思考。
二、倡导“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小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才能,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对症下药,经常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可操作的、有锻炼意义的课题,让学生团结一致并利用自己的思维发展才能。
1.巧用工具促合作
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具有抽象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加利用具体学具或道具来给予他们直观感知。例如,学习“时、分、秒”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个闹钟或者手表,并分成小组,大家互相交换观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表特点利于接下来教学,也满足了学生好奇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更好的互帮互助,解决疑难。
2.合作与竞争促发展
在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习效果更佳。与此同时,适当地在学生之间开展一些有益的竞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质量。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小组比拼,比如说,在数学课堂上将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口算小竞赛,各组内成员团结一致,与其他组员进行比赛,最后根据正确率和速度评出优胜组。这样不仅学生的参与度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还锻炼了计算能力。
此外,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的学习水平不同,程度有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数学教师也可以在班内成立“帮扶小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师傅”模式,让成绩较高的学生帮助一个或多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挥所长,帮助辅导差生,给他们讲不会的题、检查背公式等。有合作也有竞争,这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三、倡导“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可以理解成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确定主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对锻炼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巨大帮助,不仅利于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助于促进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教师给大家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将任务布置到每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行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各司其职,有事可做,保证了每个人的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提出课题:试探究三角形比其他形状稳固的原因。一来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水平学习巩固,二来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样就可以增强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在每位同学探究调查中,学生可能会用到表格记录数据或者画各种统计图,种种形式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使其培养出做数学研究时的严谨素养。解决了生活问题,也解决了数学问题,又增加了自己的体验感和获得一定成就的满足感。基于现有知识解决略高于现有水平的问题,正符合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生“跳一跳,摘个桃”,获得了新知,也发展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总之,理想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让学生经历感知、探究、质疑、交流、分享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蒋永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法指导[J].名师在线,2019(32):51-52.
[2]梁华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47.
[3]雷兴荣.小学数学分享式教学中“学习单”的应用:由“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引发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