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如何解读文本,一直是让语文教师举棋不定的难题。这里所说的文本,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人类用以表情达意的形式。既然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那么就要从研读语言入手,感悟文本整体所赋予的内涵。作品是作者人格的象征,解读文本不应该不解读作者。当作者创作文本并把它发展成公共资源以后,每个读者都有权利自主地解读文本,并在此过程自觉地去辨伪存真、扬善惩恶、甄美别丑,完成对作品的再创造。基于上述思考,尝试着将文本的解读分为三个层面,即文本解读的语言层面、作者和作品层面。
一、文本解读的语言层面
对文本的解读,多数情况下,必须以语言文字为依据,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和个性化体验,这是学语文的依据,也是上语文的依据。由语言之径,探文本之奥妙,走进去,你会发现其乐无穷,这才是语言课的魅力所在。老舍《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将“文”和“道”有机结合的散文。解读这篇文本,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景物,几乎全是以“人”的情态呈现出来,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样的例子在文中不胜枚举。作者为什么这样去写景?因为作者热爱着这方水土,济南是作者的亲人,甚至是他的爱人,所以在他的笔下,我们能读到远山的慈善、老城的安适、小雪的柔美、绿水的温和。这就是品味语言来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的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很多时候还需要从咬文嚼字开始。《孔乙己》一文中,深含悲凉的意味,但周围的人对孔乙己一“笑”再“笑”,“笑”从何来,“笑”有何意味?契诃夫的《变色龙》,作者精心勾画的人物奥楚蔑洛夫一变再变,解读文本时只要抓住“变”,体味其什么是不变的,以什么为轴心而“变”,文本就能很容易解读了。
因此,语文教学的魂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就会“魂不附体”。一堂阅读教学课,如果没有学生的读文本,没有教师的解文本,哪怕课件制作得再精美,哪怕讨论得再热闹,哪怕拓展得再深刻,这堂课始终会游离在语文之外,最后找不到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文本解读的作者层面
新课程标准努力强调构建“学生、教师、文本”平等对话的教学体系。请别忘记,这里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对话体——作者。文本是由作者创造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烙印。莎士比亚创造不出贾宝玉;当然,曹雪芹也创造不出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读贾宝玉的时候就不能不联想到曹雪芹,读哈姆雷特的时候也不可能不剖析莎士比亚。因此解读文本的层面就是解读作者。有人说,阅读的目的在于构建新的意义,而不是复制作者的意图,这说的没错。但这个新的意义肯定既来源于文本,又来源于读者,它是读者与作者在某一点上的精神相遇。
比如说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让天下人为之倾倒,无论是李白、还是苏轼,都对它推崇备至。如果单从语言上来分析,文本不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图,稍有文学修养的人,只要他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都能创造出一番图景,甚至要比陶渊明写得更美。但大家都喜欢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是为什么?为此,我们不得不去解读作者,了解陶渊明身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他的道德修养、品性情趣,然后我们逐渐读懂了这样一个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尽管他的理想幻灭了,而且他还对自己所处的那个社会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但他还是在自己的心灵深处辟出一块净美的天地,“桃花源”是他的心灵和精神混合发酵后酝酿出的一杯甘醇的美酒,是他的精神支撑,是他兼济天下不成后独善其身的最有力的呼唤。于是,李白读懂了,苏轼读懂了,“桃花源”成了怀才不遇的心灵避难所和自我完善的精神自留地,对后世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丰富的汉语言文字一旦和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相结合,就会衍生出妙趣无穷的新内涵,因此,解读文本,很多时候就不能单凭文本语言的词典意义,我们要了解作者,揣摩他创作的动机,研究他人格修养,分析他所处环境,然后再来解读带着他个体特征的文本意义,就会悟得更为真实、更为深刻,也更为厚重。
三、文本解读的作品层面
当作者创作文本,并把它发展成公共资源以后,作品就不再是属于作者的私有产品,它必须有勇气接受读者的审阅,而读者也有权利自主地解读文本。阅读是一个自主解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在自由的选择和独立的建构中养育刚健质朴的人格,同时提高以阅读、写作为核心的语文能力。这就是文本解读的作品层面。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长征〉节选》一文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许多红军都饿死在草地上,连彭德怀都说“这样下去,还会有更多的战友倒在这千里草地上!”而文章最后竟然写到:“男女红军相继起舞”,这可能吗?退一步讲,即使红军有体力,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应该好好休息,以利于更好地行军啊。学生认为作者此处这样写不合事理,考虑不周,不该这样写。作者过分抒写的革命情感与当时残酷的现实是严重脱节的,是自相矛盾的,从而认为这是一篇有点矫情的文章,这是读者通过解读产生的对文本的超越。
当然,这里阐释作者对文本的自由解读,还必须强调两个问题。
第一,对文本的解读应该颠覆“作者权威论”,作品一旦发表就必须接受读者的考量,但自主解读不是怀疑一切,不是因为要显示自己的能力而简单地全盘否定,甚至采取恶意攻击的方式。对文本的解读最好还是要在心平气和的对话中进行,以一颗真诚的心进入作品,进入作品营造的精神世界。
第二,成功的文章解读,使读者获得真善美的同时,还能鞭策作者审视自己的创作态度和审美情趣,实现真正的“读写相长”,培育更加纯净的文学空气。
综上所述,是就文本解读抒发一些肤浅的体会,新课改的浪潮一阵一阵袭来,我们伫立在潮头敢于弄潮还得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语言文字为基础,扎扎实实地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多看书、多思考,丰富精神内涵,培养健康人格,提升审美情趣,语文课能做到这些,就已经很不错了。■
一、文本解读的语言层面
对文本的解读,多数情况下,必须以语言文字为依据,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和个性化体验,这是学语文的依据,也是上语文的依据。由语言之径,探文本之奥妙,走进去,你会发现其乐无穷,这才是语言课的魅力所在。老舍《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将“文”和“道”有机结合的散文。解读这篇文本,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景物,几乎全是以“人”的情态呈现出来,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样的例子在文中不胜枚举。作者为什么这样去写景?因为作者热爱着这方水土,济南是作者的亲人,甚至是他的爱人,所以在他的笔下,我们能读到远山的慈善、老城的安适、小雪的柔美、绿水的温和。这就是品味语言来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的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很多时候还需要从咬文嚼字开始。《孔乙己》一文中,深含悲凉的意味,但周围的人对孔乙己一“笑”再“笑”,“笑”从何来,“笑”有何意味?契诃夫的《变色龙》,作者精心勾画的人物奥楚蔑洛夫一变再变,解读文本时只要抓住“变”,体味其什么是不变的,以什么为轴心而“变”,文本就能很容易解读了。
因此,语文教学的魂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就会“魂不附体”。一堂阅读教学课,如果没有学生的读文本,没有教师的解文本,哪怕课件制作得再精美,哪怕讨论得再热闹,哪怕拓展得再深刻,这堂课始终会游离在语文之外,最后找不到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文本解读的作者层面
新课程标准努力强调构建“学生、教师、文本”平等对话的教学体系。请别忘记,这里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对话体——作者。文本是由作者创造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烙印。莎士比亚创造不出贾宝玉;当然,曹雪芹也创造不出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读贾宝玉的时候就不能不联想到曹雪芹,读哈姆雷特的时候也不可能不剖析莎士比亚。因此解读文本的层面就是解读作者。有人说,阅读的目的在于构建新的意义,而不是复制作者的意图,这说的没错。但这个新的意义肯定既来源于文本,又来源于读者,它是读者与作者在某一点上的精神相遇。
比如说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让天下人为之倾倒,无论是李白、还是苏轼,都对它推崇备至。如果单从语言上来分析,文本不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图,稍有文学修养的人,只要他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都能创造出一番图景,甚至要比陶渊明写得更美。但大家都喜欢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是为什么?为此,我们不得不去解读作者,了解陶渊明身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他的道德修养、品性情趣,然后我们逐渐读懂了这样一个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尽管他的理想幻灭了,而且他还对自己所处的那个社会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但他还是在自己的心灵深处辟出一块净美的天地,“桃花源”是他的心灵和精神混合发酵后酝酿出的一杯甘醇的美酒,是他的精神支撑,是他兼济天下不成后独善其身的最有力的呼唤。于是,李白读懂了,苏轼读懂了,“桃花源”成了怀才不遇的心灵避难所和自我完善的精神自留地,对后世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丰富的汉语言文字一旦和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相结合,就会衍生出妙趣无穷的新内涵,因此,解读文本,很多时候就不能单凭文本语言的词典意义,我们要了解作者,揣摩他创作的动机,研究他人格修养,分析他所处环境,然后再来解读带着他个体特征的文本意义,就会悟得更为真实、更为深刻,也更为厚重。
三、文本解读的作品层面
当作者创作文本,并把它发展成公共资源以后,作品就不再是属于作者的私有产品,它必须有勇气接受读者的审阅,而读者也有权利自主地解读文本。阅读是一个自主解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在自由的选择和独立的建构中养育刚健质朴的人格,同时提高以阅读、写作为核心的语文能力。这就是文本解读的作品层面。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长征〉节选》一文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许多红军都饿死在草地上,连彭德怀都说“这样下去,还会有更多的战友倒在这千里草地上!”而文章最后竟然写到:“男女红军相继起舞”,这可能吗?退一步讲,即使红军有体力,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应该好好休息,以利于更好地行军啊。学生认为作者此处这样写不合事理,考虑不周,不该这样写。作者过分抒写的革命情感与当时残酷的现实是严重脱节的,是自相矛盾的,从而认为这是一篇有点矫情的文章,这是读者通过解读产生的对文本的超越。
当然,这里阐释作者对文本的自由解读,还必须强调两个问题。
第一,对文本的解读应该颠覆“作者权威论”,作品一旦发表就必须接受读者的考量,但自主解读不是怀疑一切,不是因为要显示自己的能力而简单地全盘否定,甚至采取恶意攻击的方式。对文本的解读最好还是要在心平气和的对话中进行,以一颗真诚的心进入作品,进入作品营造的精神世界。
第二,成功的文章解读,使读者获得真善美的同时,还能鞭策作者审视自己的创作态度和审美情趣,实现真正的“读写相长”,培育更加纯净的文学空气。
综上所述,是就文本解读抒发一些肤浅的体会,新课改的浪潮一阵一阵袭来,我们伫立在潮头敢于弄潮还得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语言文字为基础,扎扎实实地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多看书、多思考,丰富精神内涵,培养健康人格,提升审美情趣,语文课能做到这些,就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