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文本解读的层面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如何解读文本,一直是让语文教师举棋不定的难题。这里所说的文本,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人类用以表情达意的形式。既然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那么就要从研读语言入手,感悟文本整体所赋予的内涵。作品是作者人格的象征,解读文本不应该不解读作者。当作者创作文本并把它发展成公共资源以后,每个读者都有权利自主地解读文本,并在此过程自觉地去辨伪存真、扬善惩恶、甄美别丑,完成对作品的再创造。基于上述思考,尝试着将文本的解读分为三个层面,即文本解读的语言层面、作者和作品层面。
  
  一、文本解读的语言层面
  
  对文本的解读,多数情况下,必须以语言文字为依据,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和个性化体验,这是学语文的依据,也是上语文的依据。由语言之径,探文本之奥妙,走进去,你会发现其乐无穷,这才是语言课的魅力所在。老舍《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将“文”和“道”有机结合的散文。解读这篇文本,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景物,几乎全是以“人”的情态呈现出来,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样的例子在文中不胜枚举。作者为什么这样去写景?因为作者热爱着这方水土,济南是作者的亲人,甚至是他的爱人,所以在他的笔下,我们能读到远山的慈善、老城的安适、小雪的柔美、绿水的温和。这就是品味语言来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的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很多时候还需要从咬文嚼字开始。《孔乙己》一文中,深含悲凉的意味,但周围的人对孔乙己一“笑”再“笑”,“笑”从何来,“笑”有何意味?契诃夫的《变色龙》,作者精心勾画的人物奥楚蔑洛夫一变再变,解读文本时只要抓住“变”,体味其什么是不变的,以什么为轴心而“变”,文本就能很容易解读了。
  因此,语文教学的魂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就会“魂不附体”。一堂阅读教学课,如果没有学生的读文本,没有教师的解文本,哪怕课件制作得再精美,哪怕讨论得再热闹,哪怕拓展得再深刻,这堂课始终会游离在语文之外,最后找不到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文本解读的作者层面
  
  新课程标准努力强调构建“学生、教师、文本”平等对话的教学体系。请别忘记,这里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对话体——作者。文本是由作者创造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烙印。莎士比亚创造不出贾宝玉;当然,曹雪芹也创造不出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读贾宝玉的时候就不能不联想到曹雪芹,读哈姆雷特的时候也不可能不剖析莎士比亚。因此解读文本的层面就是解读作者。有人说,阅读的目的在于构建新的意义,而不是复制作者的意图,这说的没错。但这个新的意义肯定既来源于文本,又来源于读者,它是读者与作者在某一点上的精神相遇。
  比如说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让天下人为之倾倒,无论是李白、还是苏轼,都对它推崇备至。如果单从语言上来分析,文本不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图,稍有文学修养的人,只要他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都能创造出一番图景,甚至要比陶渊明写得更美。但大家都喜欢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是为什么?为此,我们不得不去解读作者,了解陶渊明身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他的道德修养、品性情趣,然后我们逐渐读懂了这样一个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尽管他的理想幻灭了,而且他还对自己所处的那个社会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但他还是在自己的心灵深处辟出一块净美的天地,“桃花源”是他的心灵和精神混合发酵后酝酿出的一杯甘醇的美酒,是他的精神支撑,是他兼济天下不成后独善其身的最有力的呼唤。于是,李白读懂了,苏轼读懂了,“桃花源”成了怀才不遇的心灵避难所和自我完善的精神自留地,对后世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丰富的汉语言文字一旦和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相结合,就会衍生出妙趣无穷的新内涵,因此,解读文本,很多时候就不能单凭文本语言的词典意义,我们要了解作者,揣摩他创作的动机,研究他人格修养,分析他所处环境,然后再来解读带着他个体特征的文本意义,就会悟得更为真实、更为深刻,也更为厚重。
  
  三、文本解读的作品层面
  
  当作者创作文本,并把它发展成公共资源以后,作品就不再是属于作者的私有产品,它必须有勇气接受读者的审阅,而读者也有权利自主地解读文本。阅读是一个自主解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在自由的选择和独立的建构中养育刚健质朴的人格,同时提高以阅读、写作为核心的语文能力。这就是文本解读的作品层面。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长征〉节选》一文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许多红军都饿死在草地上,连彭德怀都说“这样下去,还会有更多的战友倒在这千里草地上!”而文章最后竟然写到:“男女红军相继起舞”,这可能吗?退一步讲,即使红军有体力,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应该好好休息,以利于更好地行军啊。学生认为作者此处这样写不合事理,考虑不周,不该这样写。作者过分抒写的革命情感与当时残酷的现实是严重脱节的,是自相矛盾的,从而认为这是一篇有点矫情的文章,这是读者通过解读产生的对文本的超越。
  当然,这里阐释作者对文本的自由解读,还必须强调两个问题。
  第一,对文本的解读应该颠覆“作者权威论”,作品一旦发表就必须接受读者的考量,但自主解读不是怀疑一切,不是因为要显示自己的能力而简单地全盘否定,甚至采取恶意攻击的方式。对文本的解读最好还是要在心平气和的对话中进行,以一颗真诚的心进入作品,进入作品营造的精神世界。
  第二,成功的文章解读,使读者获得真善美的同时,还能鞭策作者审视自己的创作态度和审美情趣,实现真正的“读写相长”,培育更加纯净的文学空气。
  综上所述,是就文本解读抒发一些肤浅的体会,新课改的浪潮一阵一阵袭来,我们伫立在潮头敢于弄潮还得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语言文字为基础,扎扎实实地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多看书、多思考,丰富精神内涵,培养健康人格,提升审美情趣,语文课能做到这些,就已经很不错了。■
其他文献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这为文化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直接翻译或
对比是作家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以朱自清的《绿》来例,为了突出梅雨潭之绿,作家将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西湖的绿波、秦淮河的绿色与之相比,突出了梅雨潭醉人之绿的奇异、清亮与软嫩。如果翻开当代散文大师余秋雨的几本散文集,你会惊讶地发现,对比几乎无处不在。通过对比,作者揭示了中东文明断层的可叹,中华文明延续的优势,欧洲文明成熟的自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不是也可以运用对比法?
微信公众平台是近几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公众平台,其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不少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网络聊天交友软件。如何正确看待微信公众平台对于高校共青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说体裁的课文不多.只有两篇中国古典名著选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九册)、《三打白骨精》(第十二册)和两篇现代外国小说——《船长》、《爱之链》(第十一册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素读”是要求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以此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即运用最传统的对话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进入到文词句的深在含义中去,吟味把玩文本词句本身的韵味。从语言最小的单元——词语,到语句,到段落,到作品的节奏,逐一加以推敲,让读者在慢悠悠的咂舌中,在情绵绵的
在阅读方面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在不懈探讨的问题之一。只有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才能让学生爱阅读并积极投入阅读。    一、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如单元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首先根据要求,确定精读、略读的内容,对于典范文章、精彩文段,须运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体会词句含义,做到“口诵心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
文言小说是以形象性叙述为主,戏曲文学以意象性叙述为主。通过同一题材从唐小说到明戏曲嬗变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文言小说叙述更倾向于形象之美、叙事之美、理趣之美,戏曲文学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