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素读:阅读教学的有效追求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素读”是要求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以此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即运用最传统的对话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进入到文词句的深在含义中去,吟味把玩文本词句本身的韵味。从语言最小的单元——词语,到语句,到段落,到作品的节奏,逐一加以推敲,让读者在慢悠悠的咂舌中,在情绵绵的回味里,体会个中意境和韵致。最后再把它们重新组合到一起,从而重新建构一部作品的意义。
  
  一、教师传统文本阅读的弊端分析
  
  (一)唯教参是读的传统解读是对语文的讽刺。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中,学习围绕着标准答案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直到教学成果都是统一由教参里的标准答案做指挥棒,这时老师失去了自己的阅读,开始以教参为金科玉言,教参是怎么理解的老师就怎么理解,真正成了标准答案和教参的顶礼膜拜者。此种情况下的我们不仅是在教教材简直是在教教参,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师莫大的讽刺。
  (二)多元解读背景下文本阅读导向的迷失。“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所以在课程改革之初我们针对以前在解读过程中过于僵死、过于僵硬、过于教条、过于追求唯一的正确答案的背景下提出了多元解读这个理念。这种模式在尊重学生的多样化解读、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等等这些时新语言的刺激下,教师对于学生非常随意的乃至怪异的理解,不敢引导更不敢批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无法把握对学生这样一种理解到底是持肯定还是否定态度时就选择一味的赞同甚至表扬,最后是你对我对大家都对,课堂的“多元性”是有了,但教师却迷失了文本阅读教学所应有的阅读导向。
  (三)文本细读背景下教师偏向狭隘的价值取向。针对多元解读带来的弊端很快我们进入了文本细读,而此时发现我们老师在倡导文本细读时首先还是按照我们既有的社会分析的阅读思路,甚至我们是用一种传统的阅读思路再去寻找这个文本的主题思想,去挖掘这个文本思想是多么深刻,可见侧重点是在挖掘文本深刻的含义和深广的内容,这个价值取向只取向于文本内容价值的深挖细掘,而这或许就进入了一种狭隘的文本细读或者说是价值取向。
  
  二、教师文本“素读”的意义
  
  首先,“素读”能推动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传统文本解读的弊病,很多老师放弃了成为一个普通阅读者的身份而是养成了先不读文本先读教参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教师就顺理成章的不会阅读文本了。而事实上,素读文本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也必须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文本阅读能力,丢弃了这种最基本的能力也就彻底丧失了语文教学理解、研究的基石;所以强调文本素读既能够回到原点又能够超脱,能够培养语文老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研究能力。
  其次,“素读”能让教师的教学更有个性、有深度。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度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素读”的结果、是你的悟得,你在教学中才会有生命、才会有思想、才会有诗情,否则我们的老师就是一个二道贩子,没有自己的灵魂、思想,只是一个搬运工。这样的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而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老师的生命没有老师的个性,这样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灵魂的教学。
  再次,教师在“素读”中积累的情感体验是与学生对话的基础。钱梦龙在《导读的艺术》中说,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我要反反复复地读……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一想。教师的“素读”是阅读的起点,是开展阅读活动的直立行走,尊重教师的“素读”也就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支撑点。
  
  三、教师文本“素读”的策略分析
  
  对于语文教学来讲,文本的解读包含两个过程,一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二是学生对文本的再解读,在这两者之间,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根本中的根本,它对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起着基础和支配的作用。所以教师以何种姿态去进行文本素读,学生得到的就将是何种形式的解读。
  (一)语言入手读懂文本。要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首先教师要读懂文本。而对于读懂文本,第一,不仅需要我们悟遣词造句之妙,还需要我们悟布局谋篇之美,由于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千姿百态,照应美、对称美、递进美、并列美观照其间,同时也是生成新结构的范式,更需要我们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理、意、趣之味,能打动人心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恐怕也正是那种内涵着的美,它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最本质的部分。例如在《湖心亭看雪》中有这样一段话:“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粗读,会让人觉得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很是让人别扭,这明显地不符合语法,而应改成“一条、一座、一只、两三个”,但反复细读,我们会发现这是作者的有意处理更是作者心境的一种高度提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宇宙的无限,人生的渺小尽显其中。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就谈不上读懂了文本。
  (二)情境还原读懂作者。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解读文本,好比剥茧,只有顺着丝一层层剥开,才能看见里面的活蛹。教师解读文本不能忽视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态度,作者的人生阅历、意识形态、知识结构、情感生活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无不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只有顺着作者的思路去细细揣摩,认真思考,慢慢咀嚼,才能读懂作者;才能读懂蕴含在文章中作者的深意,才能使阅读的体验更加丰富,从而在有效“素读”后细细回味它的香甜和醇厚,这是另外一番意境。笔者认为,还原情境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还原作者的心境态度。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岁时写的。这个时期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的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在作者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在这一灰暗基调的心境下,作者笔下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而这样的一种理解就需要我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素读,还原作者的心境才能走进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2.还原写作背景。回到历史背景的情境还原,有时会使文本解读的体验走向厚重。例如《记承天寺夜游》,立足字面,我们只能看见一幅清幽美丽的月夜之景,但是联系作者的生活时代和他的写作背景,我们会发现这篇短文所描绘的远不是如此。将作品还原到作者生活的时代: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当我们从文章本身转向隐藏在背后的时代背景,再转而回转到文中的意境,就不难体会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其中微妙的情感了。
  (三)发现矛盾读懂内涵。《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和“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就是一处显而易见的矛盾,明明是与舟子两人同去赏雪又为何说是”独“去呢?从看似矛盾的语句中细细品味作者赋予文章的内涵,我们恍然大悟: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其中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显露无疑。
  (四)模糊阅读读出自己。文学作品有一个特点,它的语言是比较模糊的,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大的解读空间。按照接受美学的说法,这是一种“召唤结构”。它召唤着我们自己去感受。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名词,毫无关联,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此种意境妙就妙在模糊中读出了自己的体会。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真正的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真正的细读也不是到文本自己为止,而是到‘自己’为止。一个长于细读文本的语文老师,不一定就能拥有成功的语文教学;但成功的语文教学一定是基于文本的细读。”(《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曾经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热潮已经离我们渐渐地远去了,回望昔日那曾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百花齐放的阅读方法和理念时,或许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绽放时的绚烂,更多的是绚烂后的那一份凄清和凄清后的苦苦思索。而今天当我们追随着她跑了一圈沉静下来后,才发现真正具有魅力的还是光环退尽铅华洗净后的素面朝天,那就是“文本素读”。
其他文献
四川大凉山东坡,因地形崎岖、彝汉杂居,俗称小凉山。小凉山区的东部分布有下三叠统、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构成的丹霞地貌,其类型多样、特点突出,具有很好的旅游价值。但交通不便是本区开发旅游的一大劣势。
在新课改的呼唤下,我们试着从高一级层次——生命的层次来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创造性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真正的生命活力。其实在语文课堂上实施有效评价,就是给语文课堂赋予了新的内涵,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给了孩子一个深情的学习催化剂,为课堂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不断缔造精彩。  一、多元评价,让语文课堂光芒四射  多元评价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
语文的学习实质是语文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探讨、对比性思维训练是效果很好的思维训练方式。对比,以发现思维差异;探讨,以发现学习规律。作为设计者、组织者的教师和作为实践者、
随着语文课改的实施,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在语文科目中,以作文为最,作文是同学们从小就接触的,但是,在学生们的习作中,我发现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同学们对于作文体裁的分类有些模糊。最近学生练习写议论文,我发现,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议论文,作文要求说得非常明确,但学生作文写下来发现,有大部分同学把议论文写得不像议论文,看似议论文的开头,却是记叙文的肚皮。经过多次研究,发现原因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学实践中,虽然每天也要求学生预习,但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仍是对课文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陌生,少数较为认真的学生也仅仅是通读了全文,查了几个生字词而已。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仅仅是应付回答,课堂沉闷,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听课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效率可想而知。高效预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    一、低效预习的原因分析    学生的预习工作,仅仅是敷衍了事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这为文化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直接翻译或
对比是作家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以朱自清的《绿》来例,为了突出梅雨潭之绿,作家将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西湖的绿波、秦淮河的绿色与之相比,突出了梅雨潭醉人之绿的奇异、清亮与软嫩。如果翻开当代散文大师余秋雨的几本散文集,你会惊讶地发现,对比几乎无处不在。通过对比,作者揭示了中东文明断层的可叹,中华文明延续的优势,欧洲文明成熟的自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不是也可以运用对比法?
微信公众平台是近几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公众平台,其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不少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网络聊天交友软件。如何正确看待微信公众平台对于高校共青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说体裁的课文不多.只有两篇中国古典名著选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九册)、《三打白骨精》(第十二册)和两篇现代外国小说——《船长》、《爱之链》(第十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