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的式微与“情”的彰显-兼论晚明浪漫思潮的历史进步意义

来源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于中国文学理论传统主流的儒家文学观,倡导"以理驭情".这一主流观念在其承继、发展与流变中走向了"以理灭情"的歧路.在与道学传统和拟古主义的颉颃中成长起来的晚明尚情思潮,力求摆脱封建伦理道德的过分束缚,争取个性的自由发展.它重"本心"、"童心",倡"真情"、"至情",给晚明文坛带来了一股勃勃生机.这是对传统文学观的一次有力匡正.对此,我们应给于足够的重视与评价.
其他文献
影响阅读能力的因素很多,如文化背景知识、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文化影响以及阅读技巧等.但语言本身是影响阅读能力的最直接因素.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次阐述了提高语言
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先进的高新科技本身并不会也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能创造新价值的是人类运用高新科技后所具有的高效率的活劳动,价值的源泉仍然是人的活劳动.
以高校500名本、专科学生为被试对象,调查高校学生手机依赖、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高校学
班彪虽是历史名人,但很少有专论.本文分别从其出身、政治见解、史学著述等方面进行述评,以期对班彪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