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文献】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194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荣休教授,他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并在20世纪中叶以来提出的第二语言学获得的“输入假说模式”。它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 ①语言获得- 学得(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假说; ②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③监控假说; ④语言输入假说; ⑤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依据Krashen的理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有两种截然不同且相互独立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方式,即:习得和学习。习得是一种自然地发展语言能力的方式,是一种潜意识的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学习者并不总能清楚的说出语言的规则,相反,他们靠语感来判断语言运用是否正确。学习是指有意识地去学习语言的系统知识。学习的过程完全是有意识的,语言学习者清楚地意识到语言的规则并对其加以应用。与成功的二语习得有关联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动机。有强烈动机的语言学习者会做得更好;第二:自信。自信会让语言学习者表现得更好;第三:焦虑。不管是个人的焦虑程度还是整个课堂的焦虑程度,焦虑程度低则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
【理论运用】
依据Krashen的理论,对于第二外语学习者(second language learners),语言的习得与儿童学习很相似,在这个习得过程中,在真实的,有意义交流语境,习得者关注的是信息的交流与理解而非语言的表达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习得者的动机,增强其自信,降低其焦虑感,从而使习得变得更高效,习得者在自信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学情分析】
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2)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则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更强烈。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给认知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的理念为: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尊重个性发展和认知特点,提供丰富的表达机会和展示空间。
【教学设计原则】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本着Kreshen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和理论来设计,基本做到了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意愿,在交际和交流中习得语言,降低焦虑和失败感,培养自信。
但是,本节课的设计和操作环节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有待改进和完善。
其一: 在presentation环节,对学生的指导不足,使得两个最好的学生选择了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较难理解的文章,以至于学生提出了:Can you explain what the passage means in your own words to help us understand it? 这样不对等的交流挫伤了学习的动机,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其二:教学环节设计太多,以至于最后的环节(writing task)没有时间处理。
其三:任务的设置面对了所有的学生,以至于每个学生交流的信息都一样,缺乏Information gap,降低了交流的动机。
【结束语】
通过对本节课的设计,试教,教学观察,更加深了我对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也让我明白了有理论指导的教学会更高效,是对学生负责任的。
【附录】感谢以下信息的提供者
1. 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摘自:
http://www.langfly.com/a/20101010/105008.shtml
2. 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摘自网络:
http://www.pep.com.cn/kcs/kcyj/kcll/kcsj/200303/t20030311_23238.htm
收稿日期:2012-07-10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194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荣休教授,他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并在20世纪中叶以来提出的第二语言学获得的“输入假说模式”。它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 ①语言获得- 学得(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假说; ②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③监控假说; ④语言输入假说; ⑤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依据Krashen的理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有两种截然不同且相互独立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方式,即:习得和学习。习得是一种自然地发展语言能力的方式,是一种潜意识的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学习者并不总能清楚的说出语言的规则,相反,他们靠语感来判断语言运用是否正确。学习是指有意识地去学习语言的系统知识。学习的过程完全是有意识的,语言学习者清楚地意识到语言的规则并对其加以应用。与成功的二语习得有关联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动机。有强烈动机的语言学习者会做得更好;第二:自信。自信会让语言学习者表现得更好;第三:焦虑。不管是个人的焦虑程度还是整个课堂的焦虑程度,焦虑程度低则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
【理论运用】
依据Krashen的理论,对于第二外语学习者(second language learners),语言的习得与儿童学习很相似,在这个习得过程中,在真实的,有意义交流语境,习得者关注的是信息的交流与理解而非语言的表达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习得者的动机,增强其自信,降低其焦虑感,从而使习得变得更高效,习得者在自信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学情分析】
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2)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则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更强烈。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给认知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的理念为: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尊重个性发展和认知特点,提供丰富的表达机会和展示空间。
【教学设计原则】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本着Kreshen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和理论来设计,基本做到了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意愿,在交际和交流中习得语言,降低焦虑和失败感,培养自信。
但是,本节课的设计和操作环节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有待改进和完善。
其一: 在presentation环节,对学生的指导不足,使得两个最好的学生选择了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较难理解的文章,以至于学生提出了:Can you explain what the passage means in your own words to help us understand it? 这样不对等的交流挫伤了学习的动机,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其二:教学环节设计太多,以至于最后的环节(writing task)没有时间处理。
其三:任务的设置面对了所有的学生,以至于每个学生交流的信息都一样,缺乏Information gap,降低了交流的动机。
【结束语】
通过对本节课的设计,试教,教学观察,更加深了我对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也让我明白了有理论指导的教学会更高效,是对学生负责任的。
【附录】感谢以下信息的提供者
1. 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摘自:
http://www.langfly.com/a/20101010/105008.shtml
2. 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摘自网络:
http://www.pep.com.cn/kcs/kcyj/kcll/kcsj/200303/t20030311_23238.htm
收稿日期:201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