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一带一路”经济带的蓬勃发展,金融科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飞跃式发展,对金融业态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科技金融、创新型金融交易及风险管理等领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卓越金融人才是适应金融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为项目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借鉴。本项目以卓越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优化为核心,“三型两化”为导向,建立专业内涵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以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四大支撑体系。
关键词:卓越金融人才;科技金融;“金融 ”理念;卓越金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1-0003-04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的不断加快,金融发展模式和金融行业结构都呈现出新特点,而“一带一路”经济带的蓬勃发展、金融科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飞跃式发展,对金融业态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宏观经济和行业格局的变化,既为金融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又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金融、国际金融、创新型金融交易及风险管理等领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因此,将卓越教育理念引入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金融学专业卓越人才是适应金融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教高〔2018〕2号)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探索金融学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也成为应对人才培养新挑战的客观要求,为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卓越金融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在“三升”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金融学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和招生热门专业之一,贯彻落实“卓越人才计划”理念和要求,探索金融学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金融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我院于2014年开办了卓越金融CFA班,于2018年和数学与统计学院合作开办数字经济院士卓越班,作为金融学专业卓越人才合作培养的试金石,将“金融 ”理念逐渐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暴露了不同层面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拓展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渠道,改革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呈现出技术化、工程化、实证化、微观化等特点。如何精准定位金融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和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内外金融教育专家的讨论热点。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美国卓越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①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将卓越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具有出众的学术才能、非凡的个性魅力、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造才能。由于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美国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卓有成效。②课程结构设计独具特色。美国多数高校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在教学内容方面,研讨式互动课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主要课程类型。此外,还辅之以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是所有课程的教学重点。Saskia Stollman等认为,师生互动认知教学的本质取决于语境、情境和人;在实行差异化教学时,往往需要考虑学生的准备程度;教师的差异化教学主要类似于趋同分化。③合作培养模式成熟。一些学者探讨了如何通过合作教育来培养卓越人才, Stephen Billett提出,实践及实习的开展需要由高校主导,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校企共同制订学生的实践活动计划和方案,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和平台,并让企业相关人员负责学生实践的指导、考核和监督。Joseph A. Raeli提出,美国用一系列的政策对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加以规范,为联合培养人才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明晰了产业、企业和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Huan Chen等认为,通过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规划、企业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和实践时间至少为一年;建立高校企业合作培训机制,制订企业专业培训方案。Carl Ratner表示,美国通过教育立法、绩效拨款、质量认证等手段来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合作教育;并通过不断健全组织管理制度来维持产学研合作的有序性和高效性。④卓越教师责任明确。一些学者探讨了卓越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Tengku Faekah Tengku Ariffin等运用马来西亚的相关数据全方位地探讨了卓越教师在卓越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责任。自20世纪 70 年代美国提出著名的“2061计划”,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众多措施,使美国最终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英国卓越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英国在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①传统的学院派。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学院派强调学术自由、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自由主义人才培养模式。②市场化的政府派。20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明确提出“大学教育要面向工商业”。因为受到英国政策的影响,英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由联系互动的自主学习型、能力型人才培养方式和以市场要求为导向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培养方式两个方面构成。
(3)欧洲其他国家卓越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①德国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具有极大的知名度,其中FH(应用科技大学)“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举世闻名。应用科技大学是一类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是德国高教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德国的制造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②法国高等教育学校主要由综合大学和高等专业学校两大部分构成。高等专业学校由高等商学校、工程师学校和专业学校三大类构成,其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精、尖”人才。
关键词:卓越金融人才;科技金融;“金融 ”理念;卓越金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1-0003-04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的不断加快,金融发展模式和金融行业结构都呈现出新特点,而“一带一路”经济带的蓬勃发展、金融科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飞跃式发展,对金融业态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宏观经济和行业格局的变化,既为金融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又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金融、国际金融、创新型金融交易及风险管理等领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因此,将卓越教育理念引入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金融学专业卓越人才是适应金融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教高〔2018〕2号)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探索金融学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也成为应对人才培养新挑战的客观要求,为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卓越金融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在“三升”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金融学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和招生热门专业之一,贯彻落实“卓越人才计划”理念和要求,探索金融学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金融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我院于2014年开办了卓越金融CFA班,于2018年和数学与统计学院合作开办数字经济院士卓越班,作为金融学专业卓越人才合作培养的试金石,将“金融 ”理念逐渐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暴露了不同层面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拓展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渠道,改革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呈现出技术化、工程化、实证化、微观化等特点。如何精准定位金融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和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内外金融教育专家的讨论热点。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美国卓越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①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将卓越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具有出众的学术才能、非凡的个性魅力、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造才能。由于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美国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卓有成效。②课程结构设计独具特色。美国多数高校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在教学内容方面,研讨式互动课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主要课程类型。此外,还辅之以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是所有课程的教学重点。Saskia Stollman等认为,师生互动认知教学的本质取决于语境、情境和人;在实行差异化教学时,往往需要考虑学生的准备程度;教师的差异化教学主要类似于趋同分化。③合作培养模式成熟。一些学者探讨了如何通过合作教育来培养卓越人才, Stephen Billett提出,实践及实习的开展需要由高校主导,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校企共同制订学生的实践活动计划和方案,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和平台,并让企业相关人员负责学生实践的指导、考核和监督。Joseph A. Raeli提出,美国用一系列的政策对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加以规范,为联合培养人才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明晰了产业、企业和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Huan Chen等认为,通过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规划、企业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和实践时间至少为一年;建立高校企业合作培训机制,制订企业专业培训方案。Carl Ratner表示,美国通过教育立法、绩效拨款、质量认证等手段来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合作教育;并通过不断健全组织管理制度来维持产学研合作的有序性和高效性。④卓越教师责任明确。一些学者探讨了卓越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Tengku Faekah Tengku Ariffin等运用马来西亚的相关数据全方位地探讨了卓越教师在卓越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责任。自20世纪 70 年代美国提出著名的“2061计划”,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众多措施,使美国最终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英国卓越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英国在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①传统的学院派。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学院派强调学术自由、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自由主义人才培养模式。②市场化的政府派。20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明确提出“大学教育要面向工商业”。因为受到英国政策的影响,英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由联系互动的自主学习型、能力型人才培养方式和以市场要求为导向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培养方式两个方面构成。
(3)欧洲其他国家卓越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①德国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具有极大的知名度,其中FH(应用科技大学)“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举世闻名。应用科技大学是一类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是德国高教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德国的制造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②法国高等教育学校主要由综合大学和高等专业学校两大部分构成。高等专业学校由高等商学校、工程师学校和专业学校三大类构成,其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精、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