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2002年发生了一件可以算说轰动世界的事情,那便是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一个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enman)和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而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观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中,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就行成了一个重要——前景理论。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是相对比的如果说期望效用理论描绘的是理性行为,那么前景理论则描述的是实际行为。
[关键词]前景理论 确定效应 反射效应 损失厌恶
中图分类号:S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382-01
一、前景理论的概括
前景理论是由卡曼尼和沃特斯基提出的又一经济理论,,是心理学及行为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它是一个描述性范式的决策模型,其假设风险的决策过程可以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在面临获得(好处)时往往是小心翼翼,谨慎并不愿冒风险的;而在面对失去(损失)时会变得很不甘心,往往这时候会容易冒险。同时,人们对失去(损失)和获得(好处)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失去时的往往痛苦感会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然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当人们在决策某一件事或做出某个决定时,并不是真正的站在这个物品真正的价值角度去考虑,而是通过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并做出决定。
二、前景理论的内容
前景理论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这三个特征分别对应着确定效应、反射效应、损失规避。
(一)确定效应
确定性效应是指决策者会加重对被认为是确定性结果的选择,即在与仅具有可能性的结果相比时,决策者往往选择最确定性结果,而对可能性结果都以较低的权重。也是由于这种确定性效应的影响,决策者往往会对于一些确潜在的积极的报酬,表现出一种风险厌恶的倾向。我们通常所说的“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就是这种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落在自己手里的,才算自己的”,“落地为安”我们才能踏实,正因为这样,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大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以上,我们便称之为“确定效应”。
(二)反射效应
反射效应是指人们对于获得和损失的偏好是不对称的。面对可能的损失时,人们有风险追求的倾向;而面对获得或者盈利时,人们有规避风险的倾向。即当一个人在面对两种都是损失的抉择时,往往会激起他的冒险精神,选择“赌一把”。这种效应我们称之为“反射效应”,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这种“反射效应”是非理性的,表现在股市上就是投资者喜欢将赔钱的股票继续持有下去。他们认为这下跌的股票总会有一天涨上来,自己可以转亏为盈。但是据统计数据证实,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这是因为投资者长期持有的股票大多数是不愿意“割肉”而留下的被“套牢”股票。
(三)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通常为风险厌恶;而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强烈的倾向于规避损失,据科学家实验得出,一定数额的损失所引起的心理痛苦的感受,其强烈程度约相当于两倍数额的获益感受。这就是我们经常感受的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所以,我们宁愿不愿意拾100元,也不愿意丢100元。这种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感的心理,我们称之为“损失厌恶”。也正由于人们对损失要比对相同数量的收益敏感得多,因此在股票市场,即使股票投资者账户有涨有跌,他们也会更加频繁地因为每天的损失而痛苦不堪,从而最终将股票抛售掉,放弃原本可以获利的投资。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此次实验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有学生、上班族、待业人员等各种人群,问卷一共六道题,每个效应分别对应两选择题最后回收问卷进行分析。
一、确定效应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在我们做的问卷调查中,问题1:假如你和别人合作了一个项目A:你一定能赚30000元;B你有80%的可能赚50000元,20%的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选择哪个?调查结果显示70.59%的参与者选择了A选项,而只有29.41%的参与者选择了B选项。问题2:有两种股票,A股票红利小但肯定会获利,B股票红利大,但风险也大,你会选择哪种?在这一问题中,69.61%的填写者选择A股票,30.39%的填写者选择了B股票。
这两个调查结果是对“确定效应”的印证:大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小心翼翼、厌恶风险、谨慎行事、喜欢见好就收,不喜欢冒险,害怕失去自己已有的利润。宁愿选择赚取的少但收益确定的30000元,也不选择只有80%概率可以赚取的50000元;宁愿选择一定能赚钱但红利小的股票,也不愿意选择红利大但收益却不确定的股票,这就说明了人们对确定性结局喜欢(不喜欢)的程度大于对可能发生结局的喜欢(不喜欢)的程度,也反映了人们对待风险态度的决定要素是人们处理确定性结局和不确定性结局的方式不同。
二、反射效应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问题3:你拥有一个项目,你可能会面临两种情况A:你一定会赔30000元;B你有80%的可能赔50000元,20%的可能性不赔钱,你选择哪呢?调查结果显示:86.27%的填写者选择了B选项;而13.73%的填写者选择了A选项。问题4:假设有两个赌局C和D,C:有80%的概率输掉5000元。D:有100%的概率输掉3000元,你选择哪个?调查结果显示:84.31%的填写者选择了C赌局,15.69%的填写者选择了D赌局。
这两种结果是对“反射效应”证明:人们(决策者),面对损失时的选择恰好跟面对收益时相反,表现出对风险喜爱的倾向,宁愿选择“赌一把”,抱着万一获得好处(利益)的想法。而事实却是,多数人在处于亏损状态时,心里会极度的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也就是说,当人们处于损失预期时,大多数人变得甘冒风险,追求更大的风险。
三、损失厌恶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问题5:假设有一个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6000元,输了失去6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调查结果显示:76.47%的问卷填写者选择了不愿意,而23.53%的人选择了愿意。问题6:今天你又中“头彩”了,这次你也必须在下面两项中做出一个选择:A.确定损失人民币5000元;B.请你抛一次硬币,如果正面朝上你将没有任何损失,如果背面朝上你将损失10000元。然而,在这个实验中,有86.2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B选项,只有13.7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A选项。
问题五就进一步说明了表明由于损失带给投资者的痛苦远远大于等量收益给投资带来的安慰,同样为6000元,输或者赢同样都是二分之一的概率,但决策者往往因为害怕失去6000元而拒绝这个赌局,同时也忽略了他可能会获得60000元。在决策者意识中,“失去”比“得到”更敏感,当他看到这个赌局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他会输掉(失去)6000元,这种失去带来的不舒服的程度远远大于他同样会赢6000的愉悦。问题六则说明了当决策者涉及的是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寻求,同样为失去,人们更倾向于50%的几率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却忘了同样有50%的幾率会失去10000元,他们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追求于不确定的风险。
四、结束语
前景理论看起来不好理解,不知为何物,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随处可见,与我们现实生活行为密切相关,它其实就是心理学家根据我们日常行为进行实验归纳的出来的经济行为,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行为。而且到目前为止,前景理论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除了最开始的心理学,在经济、股票、营销等方面也很广泛。
作者简介
刘欢(1995-4),女,汉族,河北省保定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生,本科,研究方向: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
[关键词]前景理论 确定效应 反射效应 损失厌恶
中图分类号:S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382-01
一、前景理论的概括
前景理论是由卡曼尼和沃特斯基提出的又一经济理论,,是心理学及行为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它是一个描述性范式的决策模型,其假设风险的决策过程可以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在面临获得(好处)时往往是小心翼翼,谨慎并不愿冒风险的;而在面对失去(损失)时会变得很不甘心,往往这时候会容易冒险。同时,人们对失去(损失)和获得(好处)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失去时的往往痛苦感会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然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当人们在决策某一件事或做出某个决定时,并不是真正的站在这个物品真正的价值角度去考虑,而是通过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并做出决定。
二、前景理论的内容
前景理论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这三个特征分别对应着确定效应、反射效应、损失规避。
(一)确定效应
确定性效应是指决策者会加重对被认为是确定性结果的选择,即在与仅具有可能性的结果相比时,决策者往往选择最确定性结果,而对可能性结果都以较低的权重。也是由于这种确定性效应的影响,决策者往往会对于一些确潜在的积极的报酬,表现出一种风险厌恶的倾向。我们通常所说的“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就是这种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落在自己手里的,才算自己的”,“落地为安”我们才能踏实,正因为这样,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大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以上,我们便称之为“确定效应”。
(二)反射效应
反射效应是指人们对于获得和损失的偏好是不对称的。面对可能的损失时,人们有风险追求的倾向;而面对获得或者盈利时,人们有规避风险的倾向。即当一个人在面对两种都是损失的抉择时,往往会激起他的冒险精神,选择“赌一把”。这种效应我们称之为“反射效应”,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这种“反射效应”是非理性的,表现在股市上就是投资者喜欢将赔钱的股票继续持有下去。他们认为这下跌的股票总会有一天涨上来,自己可以转亏为盈。但是据统计数据证实,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这是因为投资者长期持有的股票大多数是不愿意“割肉”而留下的被“套牢”股票。
(三)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通常为风险厌恶;而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强烈的倾向于规避损失,据科学家实验得出,一定数额的损失所引起的心理痛苦的感受,其强烈程度约相当于两倍数额的获益感受。这就是我们经常感受的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所以,我们宁愿不愿意拾100元,也不愿意丢100元。这种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感的心理,我们称之为“损失厌恶”。也正由于人们对损失要比对相同数量的收益敏感得多,因此在股票市场,即使股票投资者账户有涨有跌,他们也会更加频繁地因为每天的损失而痛苦不堪,从而最终将股票抛售掉,放弃原本可以获利的投资。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此次实验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有学生、上班族、待业人员等各种人群,问卷一共六道题,每个效应分别对应两选择题最后回收问卷进行分析。
一、确定效应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在我们做的问卷调查中,问题1:假如你和别人合作了一个项目A:你一定能赚30000元;B你有80%的可能赚50000元,20%的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选择哪个?调查结果显示70.59%的参与者选择了A选项,而只有29.41%的参与者选择了B选项。问题2:有两种股票,A股票红利小但肯定会获利,B股票红利大,但风险也大,你会选择哪种?在这一问题中,69.61%的填写者选择A股票,30.39%的填写者选择了B股票。
这两个调查结果是对“确定效应”的印证:大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小心翼翼、厌恶风险、谨慎行事、喜欢见好就收,不喜欢冒险,害怕失去自己已有的利润。宁愿选择赚取的少但收益确定的30000元,也不选择只有80%概率可以赚取的50000元;宁愿选择一定能赚钱但红利小的股票,也不愿意选择红利大但收益却不确定的股票,这就说明了人们对确定性结局喜欢(不喜欢)的程度大于对可能发生结局的喜欢(不喜欢)的程度,也反映了人们对待风险态度的决定要素是人们处理确定性结局和不确定性结局的方式不同。
二、反射效应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问题3:你拥有一个项目,你可能会面临两种情况A:你一定会赔30000元;B你有80%的可能赔50000元,20%的可能性不赔钱,你选择哪呢?调查结果显示:86.27%的填写者选择了B选项;而13.73%的填写者选择了A选项。问题4:假设有两个赌局C和D,C:有80%的概率输掉5000元。D:有100%的概率输掉3000元,你选择哪个?调查结果显示:84.31%的填写者选择了C赌局,15.69%的填写者选择了D赌局。
这两种结果是对“反射效应”证明:人们(决策者),面对损失时的选择恰好跟面对收益时相反,表现出对风险喜爱的倾向,宁愿选择“赌一把”,抱着万一获得好处(利益)的想法。而事实却是,多数人在处于亏损状态时,心里会极度的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也就是说,当人们处于损失预期时,大多数人变得甘冒风险,追求更大的风险。
三、损失厌恶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问题5:假设有一个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6000元,输了失去6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调查结果显示:76.47%的问卷填写者选择了不愿意,而23.53%的人选择了愿意。问题6:今天你又中“头彩”了,这次你也必须在下面两项中做出一个选择:A.确定损失人民币5000元;B.请你抛一次硬币,如果正面朝上你将没有任何损失,如果背面朝上你将损失10000元。然而,在这个实验中,有86.2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B选项,只有13.7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A选项。
问题五就进一步说明了表明由于损失带给投资者的痛苦远远大于等量收益给投资带来的安慰,同样为6000元,输或者赢同样都是二分之一的概率,但决策者往往因为害怕失去6000元而拒绝这个赌局,同时也忽略了他可能会获得60000元。在决策者意识中,“失去”比“得到”更敏感,当他看到这个赌局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他会输掉(失去)6000元,这种失去带来的不舒服的程度远远大于他同样会赢6000的愉悦。问题六则说明了当决策者涉及的是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寻求,同样为失去,人们更倾向于50%的几率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却忘了同样有50%的幾率会失去10000元,他们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追求于不确定的风险。
四、结束语
前景理论看起来不好理解,不知为何物,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随处可见,与我们现实生活行为密切相关,它其实就是心理学家根据我们日常行为进行实验归纳的出来的经济行为,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行为。而且到目前为止,前景理论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除了最开始的心理学,在经济、股票、营销等方面也很广泛。
作者简介
刘欢(1995-4),女,汉族,河北省保定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生,本科,研究方向: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