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红瓦房(散文)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n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惯了城市的高楼大厦,住惯了钢筋混凝土的楼房,梦中却时常出现那一排排参差不齐的红瓦房。梦醒时分,望着头顶漆黑的天花板,轻轻一声叹息。不知从何时起,家乡的红瓦房便只能成为我记忆中的景象了。作为一个传统村落,红瓦房在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已渐渐离我们远去。
  我的家乡是一个叫盘兔的南方山地村落。在外求学,很多朋友都问我为什么我的村落叫盘兔,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行有何特别之处,那里的山有多高……而关于“盘兔”这个名称,相传此地曾为虎踞之地,而“兔”则是我们瑶语对虎的称呼,老虎盘踞之地,又基于瑶语音译,便是“盘兔”一词的由来。
  孩提时代,村里家家户户都是红瓦房。从坳口放眼望去,一座座明清风格的红瓦古屋依山而建,坐卧在树林之中,房屋顺着山势参差不齐地排列在半山坡或山顶上。若是在晨昏,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路上成群结队的牧童赶着羊群牛犊,乡间小路上散落着欢声笑语。在这里,人们和其他村庄的村民一样,依靠种地为生。当公鸡啼叫,天空出现一抹红晕时,村庄便从沉睡中苏醒,勤劳的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斜晖渐渐褪去,黑夜降临,整个村庄星星点点的灯光稀疏亮起,晚饭过后,疲惫的人们便早早睡去。夜里,除了偶尔传来的狗吠声,大山中恢复了静谧。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代人在这四季轮回的时光里永不停息地与命运、与生活抗争着。红瓦房作为人们的休憩之所,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走过那风风雨雨的岁月。
  在村里,一座座红瓦房的构造极为相似,大都是石墙木楼结构。相对于平顶房而言,红瓦房的建造省钱省力又省时。打好地基立木房架,房架固定好即可垒砌墙体,而墙体大多以石头为主。为了房子的持久性,祖先们从山上搬来大块的石头,将其一块块凿平垒砌成墙,当然也有用木板或竹篱笆装拼成墙体。待墙体砌好之后,开始钉木椽,然后铺瓦。常见的放瓦方式是俯仰式,均为弧形瓦凹部向上、凸部向下,层层相压,以固定瓦片及排水。铺好瓦封脊后即可入住。因南方雨水较多,红瓦房房顶相对于北方瓦房而言,坡度较大。村里的瓦房第一层通常不住人,而是用来圈养牲畜。沿著简陋的木梯或爬过几级石梯,踏进屋内,屋里的地板多是由厚重平整的宽木板铺接形成。屋内四周放着餐具、农具、粮仓、石缸等物。原本宽阔的大屋,因家庭人口较多,便以竹笆或木板隔成几个房间。房间很是狭小,大多仅能容纳一张木床和一个小柜子,墙上挂满了衣物,如若不开灯,房间内终日漆黑。阁楼则用来放置从地里收回来还未脱粒的玉米及一些杂物。时有老鼠从房梁跑过,不小心碰着东西发出声响,惊醒炉边正在酣睡的猫,双方便免不了一场恶战。而我就在这样的红瓦房里度过了童年。
  小时候刚学会走路,爸爸妈妈因工作太忙无暇照顾我,便把我送到外婆家,让外公外婆带着我。外婆家是个大家庭,舅舅他们四户人家在一排狭长的大瓦房里共同生活,家与家之间并不设门隔绝,彼此相通,屋里老老少少二十几口人,很是热闹。那时,外公的眼睛还看得见,白天他背着我去放羊,带着一个陶瓷罐子,罐子里是煮好的大米饭,还常常在里边放上一块肉,待我饿时便喂我。而大米和肉在那以玉米为主食的贫困山村,是极为奢侈的东西。听妈妈说,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下,全家的孩子也就我有这样的待遇。晚上,我躺在外公怀里缠着他给我讲瑶族民间的童话故事,经常听着听着便沉沉睡去了。有时夜里会从噩梦中哭醒,外公便搂我入怀,轻轻拍着我,安慰我有他在不要怕。外婆时常在火灶里烤几个红薯,我出去玩回来,跑到火灶边,找根木棍,在灶里掏出烤好的红薯,给它们列队,然后按顺序一个个吃掉。我还经常趁大人不在家时,伸头到盛水的大石缸里唱歌,听石缸里空灵而又响亮的回声。在这红瓦房里,我们十几个小孩子围着一张乌黑的大木桌比赛吃饭,在漆黑的房间里捉迷藏,在红瓦房周围玩各种游戏,几个人挤着同一张木床睡觉。我们就这样在这吵吵闹闹的时光中渐渐长大,直至如今各奔东西,散落天涯。
  流年似水,悠悠岁月如同沙漏,无声无息地流失着。在时光或深或浅的脚步中,红瓦房缄默地隐藏在这远离闹市的莽莽群山之中,迎接着一个个新生命的到来,看着他们渐渐长大,当他们韶颜垂老之时又目送他们安息于这片土地。红瓦房在岁月的河流里目睹着这片土地上一个个家庭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年累月的风霜雨雪也渐渐侵蚀了它原有的色彩,红灿灿的瓦片变得日趋斑驳,瓦上墨绿的苔藓,与发黑的梁柱、凿平的石头、灰黑的门板、沾满灰尘的牛角和厚重的石缸一起站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像一个沧桑而又慈祥的老者,徐徐诉说着关于这个村庄几百年来长长短短的故事。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家乡的红瓦房在修修补补中支撑了许久许久。
  后来,村庄通往县城的山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大山务工、做生意、求学,他们都想着要改变贫穷的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再后来,那见证了这片土地历史的红瓦房,那承载着一代代人记忆的红瓦房,那迎接一个个生命到来又目送一个个生命逝去的红瓦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轰然倒塌,只剩一地乱石片瓦。一座座新楼房拔地而起,村民们仿照着城市小洋楼的模型建造,白墙平顶,落地窗时髦大气,在这山林中异常醒目。
  人们在建新房上颇为用心,倾其所有,举债建房,各种机器声响彻山村。路边一堆堆砸好的石头,一辆辆重型卡车运载着建房材料在蜿蜒的公路上沉重前行。坳口房子的墙上,人们用红漆涂写着“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改变人生”“拆旧建新保安全,勠力同心奔小康”等各种醒目的宣传标语。为了建成一座新房子,家里老老少少均出力,人人撸起袖子铆劲干,常年在外打工的青年人回家挖地基、采石头、扛水泥、搬钢筋、卸砖头,老人小孩负责洗衣做饭喂猪,一样不落。乡亲好友无论多忙也会抽空帮忙,叫了必到,因为谁都有需要帮忙的一天。大半年下来,房子建好了,很多家便开始张灯结彩、杀猪宰羊,邀请亲朋好友共聚,以此庆祝新居落成。村庄本就不大,人们的交往范围也就方圆几十里的十几个屯。一年下来,各个屯接二连三的各种红白喜事,人们虽是苦不堪言,但大家都认一个理:房子始终要建,家家都有嫁娶,户户都会生儿,礼尚往来而已。每日茶余饭后,谈论哪屯哪家房子颇为气派是必有的话题,话语中无不展露羡慕之意。新建成的楼房较之早建成的平顶房又更胜一筹,不管是在房子的外观、用材、内部设计上无不彰显着它们作为新生事物的特征。老平顶房在这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之中似是有些自卑,房主心里也铆足一口气,要努力挣钱,重新推倒重建。   人们发现外面的世界太过精彩,村庄是该和外界接轨了。因此,拆除瓦房建新楼房便是当下要务;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公共池塘被泥土和垃圾填平,家家户户建起了蓄水池;红瓦房旁边的泥地庭院铺上水泥;灰白的砖墙代替了天然的木槿篱笆;山上生长了上百年、几十年、几年的树木被砍成大大小小的顶杆,村庄四周的山到处是裸露的石头;房屋周围各种果树、竹林在电锯声中纷纷倒下;青年男子骑着摩托车从被推土机铲平成车道的青石小路呼啸而过;楼房内各种现代家具一应俱全;每天六点半村里一户人家的高音喇叭准时播报晨间新闻,声音早已盖过林间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人们建好房子后外出打工挣钱还债,村里留守的老人儿童无力劳作和饲养牛羊,所以远处的山地荒草丛生,鲜有牛羊身影;一群放学归来的儿童不再逗留在学校旁边的操场或回家的路上玩耍,一个个急匆匆地赶往各自家里,扔下书包拿起手机打电子游戏……人们似乎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现代生活,关于红瓦房的记忆便只剩“贫穷”二字了。
  全村人都在为村庄日新月异的面貌欣喜若狂,为推倒旧房建新房而骄傲与自豪,每家每户都加快步伐奔向美好的生活,无人顾及红瓦房那沉重的叹息,无人倾听山村那悲痛的呐喊。方圆几十里的村庄,只剩零零星星的几座红瓦房陪衬在林立的灰白楼房旁边。瓦房中那被雨水和蛀虫腐蚀的柱子,房顶破碎漏雨的红瓦,被烟火熏黑的石墙,长满青苔的石缸,屋里孤身一人的老妇那蹒跚的身影以及一条瘦得皮包骨的黄狗……这些景象似是提醒着人们那贫苦的过去,似是在诉说房主悲惨的命运,也似现代社会进步的对照物。它们站立在风中摇摇欲坠,跟随岁月的步伐蹒跚前行。
  几年前,曾听村里人说政府想联合企业把盘兔村建成一个度假村,保持民族传统村落的建筑特点,然后增加一些基础设施,开办农家乐,并对外宣传,以吸引城市里的人来盘兔旅游,帮助盘兔这个“老牌”贫困村的村民脱贫致富。民族文化确实需要传承,保存传统建筑是一种文化传承形式,想着有了政策的支持,这些民族建筑能够保存下来,村民又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心中不禁对此充满期待和欣喜。回校后,也有几次在电话里询问关于这个“盘兔度假村”计划的进展,家人在电话里告诉我,都在传这个消息,但是没见行动。后来,再问有关这个计划的消息,妈妈就说我想太多了。此后无人再提起此事,而我却久久不能释怀。
  前年寒假过完春节后,便早早收拾行李赶回学校准备研究生复试。坐在回城的车上,途中经过外婆家时,下车去和外婆告别,舅舅告诉我他们有建新房子的打算,只不过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金,他们四家都还在犹豫之中。我看了看这古老破败的房子,看了看村里林立的楼房,心有不舍却无能为力。临走时,用手机拍了一张红瓦房的照片,深深地看一眼那承载着我儿时记忆的红瓦房,想着下次再踏上回家的归途时,它可能就已消失了。复试结束后我忙着写毕业论文,没有回家,家里很多消息便只能从电话里得知。有一天,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外婆家的红瓦房被拆了,舅舅他们四户人家已分好地,在原址上建新楼,还说春节我从上海回来应该就可以看到四栋新房子了。妈妈的语气里是藏不住的喜悦,我一时语塞,明知红瓦房会被拆掉,明知我挽救不了,心中却依然有抹不去的忧伤。
  因为我们村已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前些日子,聊天群里有朋友向我了解我们村的情况,他表示想要进行传统村落研究。我虽然答应能帮得到的地方尽力而为,不过我想,当他满怀期待走进盘兔,走进那片土地时,看着那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村落,大概会失望而归吧。
  如今,我只能拿着以往的照片来追忆那承载着历史印记的红瓦房,怀念那充满我儿时美好回忆的红瓦房。又或许有一天,我会在其他的山村再次遇见那样的红瓦房,可那时我只是个远方来客,它们不是我的红瓦房,我家乡的红瓦房已经远去,已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者简介:蒙芳妙,女,90后,瑶族,广西大化县雅龙乡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學硕士研究生。
  内刊选粹责任编辑 韦 露
  见习编辑 李彬彬
其他文献
隔着一张大大的蜘蛛网  还隔着一层厚玻璃,观望远处的  大树,灌木,草衣  日歷上说已经入秋  我在等哪一种叶片先掉落  我想要的天上来的那种蓝  一直蓝着  蜘蛛在我的玻璃窗上继续纺织一张网  阳光斜拉过来  它突然走掉  火焰从镜中烧起来  一定有些事物在悄悄松开手  一些手又在努力抓紧  谁知道呢  整个下午没有一片叶子落下  那只蜘蛛在秋天里走掉,没有回来  只有一场雨突然下来  只有我搭
期刊
和一棵肉桂树对坐,我已经足够沉默了  剥桂皮的人比我更沉默。  还是太迟了。  一阵春风吹透我,树叶往下坠落  白天只剩下一堆骨头。  該来的人来了,  不该来的人躲在树里。  该死的人活在地上,该活的树死于地下
期刊
他爬到山上,没有日出,松针落下来  他说:我爱你。杜鹃花变色了  他感到口渴,他摇晃它  到处充满了人,只有树是真实的  他站在罗汉松与罗汉松中间  才完全理解自己。他天黑之前下山  除了山以外,沒有留下什么
期刊
所有鸟儿站在紫荆树下喃喃低语  用舌头敲响天空  某天小明想起今天  几个戴眼镜的人走到巷子拐弯处  他只知道针可能很小  伤口很大  作者简介:高寒,本名潘正伟,90后,河池市东兰人。作品见于《诗歌月刊》《中国诗歌》《广西文学》等刊物。曾获第七届万松浦文学新人奖提名奖。  責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陆辉艳
期刊
那天阳光很好,爷光着上身坐在院子里捉虱子。他把一只只肥肥的虱子从棉袄里面揪出来,整齐地放在磨盘上排队,凑足了十只就抓起来放进嘴里像嚼炒黄豆那样嚼得津津有味。一只眼角结屎的老母狗正贪婪地舔着爷从磨盘上耷拉下来的一只脚上的旧伤疤。  突然,老母狗吼了一声扑向大院门口,见是二狗就摇头摆尾哼哼地亲热。  “二狗,你还记得回来看我啊?”爷收起衣服从磨盘上滑下来,身上露出两副整齐的排骨。  “爷,您别二狗二狗
期刊
月亮爬上西边山头的时候,一群乌鸦惊叫着扑棱着翅膀。树影疏疏,映衬着黄月。田地里和边缘的杂草丛树里蒸腾着积蓄了一天的热气。虫鸣响在根底。  沙拐子追赶着两只羊,走在沿水塘的小路上,一拐一拐地往家去。月光洒在他瘦小的身躯上,影子映在草垛堆上,长长的,窄窄的,比沙拐子还要高出好多倍。草垛堆上躺着一只花猫,正眯缝着双眼,十分满足的样子,好像还陶醉在火烧云的五彩斑斓里。  “该死的,你往哪儿去?”  沙拐子
期刊
无路可退  承认吧,你已经无路可退  向上躲不进飘渺的云端  向下也不可能坠入深渊  现实最多允许你像一只  笨拙的燕子撤到屋檐下  一粒过期的种子返回泥土中  无路可退,无路可退  那就坐地生根  锄头开路,露水搭桥  麦粒在麦芒上飞奔  在人世的夹角,命运的间隙  众生不息,大道浩荡而行  夏夜广场  人世并非不可苟且。  水泥堆砌的广场上,星光与灯光交织。  大理石柱露出温柔的雕饰。  想到
期刊
茶杯坠落的历史  龟裂的土地上有一个茶杯  贫穷装在里面,没有溢出  附下身去,把它拾起  缓慢地抬到高处,举过  头顶,它  一点点来回晃动,收紧在表面张力中  锁着躁动不安的因子  它们在等待着那一天——  茶杯被人按碎,刺破手掌  混着鲜血形成一股水流  划出弧线  努力地向下坠  开始宣布要  冲击这片大地!  它们猛烈地钻到每一个缝隙里  把阳光甩在后头  让身子离开自己  撞向深处的岩
期刊
陈雅姿接到黄姗娜打来的电话,盛情邀请她携全家去黄山旅游。黄姗娜是陈雅姿的大学同学,两人关系胜似闺蜜。于是,陈雅姿满口答应。可黄姗娜接着说,今年是大学毕业十五周年,她邀请全班同学来黄山聚会,由她做东,飞机落地后的所有费用,由她全包。黄姗娜的先生是个房地产开发商,碰上好时光,大发特发后,黄姗娜早辞去让人羡慕的公职,现正全力打理属于她名下的迷尔松山庄。陈雅姿一听说是同学聚会,感到全家人去不合时宜,决定自
期刊
乡土散文的写作序列中,比较常见的是内聚焦的形式,乡土人物、器物、动植物等,皆成为内聚焦的聚集点。众所周知,人、牲畜、庄稼、村庄是乡村生活的基本要素,它们包裹着民俗、信仰、香火、饮食、思维习惯等地域特性,共同铸造了乡土这一血肉丰满的躯体。白话散文以来,虽然有小品随笔的别枝旁逸,但强大的文化基因和抒情传统,驱使着一代代的作家们将一往情深泼洒到承载着童年经验、记忆、梦想的乡土之上。对于很多人来说,乡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