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幼儿园在特定的时间里向家长开放园内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活动,它是家园沟通的一种方式,在家园共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愈发受到重视,其中的许多问题也随之渐渐暴露:有的流于形式,实无参与;有的表现热闹,远离目的;更有的过分强调表现,忽略指导。针对上述不良现象,本文从三方面出发提出了改善的策略,意在使开放日活动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有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家长开放日;互动关系;合作学习;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9-028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自推出之日起,就广受欢迎。“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指幼儿园在特定的时间里向家长开放园内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活动。这一活动作为连接幼儿园和家长的枢纽,为两者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直接对话的平台。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积极有益的互动关系、协同学习的美好愿景可以得到最好的体现和升华。正因为如此,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长开放日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家园共育的互动方式精彩纷呈:家园联系册、联系栏、电访、微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在这积极的互动表象中,仍然有许多隐藏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流于形式,实无参与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长虽然身在其中,但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其中。从活动形式的确定,到内容的选择,再到时间的安排,都由老师一手经办,并且活动的真正参与者主要是老师和幼儿,家长大多时候只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每学期,我们幼儿园也总要常规性地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但可以发现到场的家长中70%左右是爷爷奶奶辈,少部分才是爸爸妈妈中的其中一位。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大部分家长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家园互动的积极影响。让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爷爷奶奶辈传递,直接导致了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互动的断裂,参加活动也完全是流于形式,完成任务。
(二)表现热闹,远离目的
每次开放日活动前,家长们对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往往一无所知,不少幼儿园就贴一张通知,或发一张《邀请函》,函中告知的一般是活动的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想得周全的则在下方附加一张活动反馈表。开展活动时也往往只是老师和孩子表演性的活动。这些活动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事实上,家长是“外行”看热闹,不知道究竟看什么,如何看,有些家长看了后连反馈表都不知道该怎么填,以致于于开放日的最终目的不能完全达到。
(三)关注表现,忽略指导
家长和老师往往都只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而很少用有效的策略去教育引导。例如,开放日活动众多家长前来,一些小朋友就会表现得比平时活跃,借此表现自己。家长看到孩子出格的状况,往往拉他坐下或瞪眼怒视,而正在开展活动的老师也顾不上一些教育策略,马上用低声批评的语气加以指责。而有些孩子则比较内向,本来不爱表现的他在众人面前更显得害羞,老师让他发言时,家长往往忙不迭地将答案或结果呈现给孩子,试图让孩子有所表现。以上两个相反的例子,表明家长与老师都只关注了孩子的表现,而没有给予有效的指导,这也是开放日活动凸现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改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一些策略
针对上述现状,总结下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一)改善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独唱走向合唱
1、多次开设家长开放日活动
由于开放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较多,许多幼儿园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只是一学期一次。若是事情繁多,这唯一的一次也可能会被免去。有些家长出于工作等原因,错过了这次仅有的机会,几乎没时间弥补了。我们如能适当增加开放日活动的频率,如两月一次、一月一次,这样一来,开放活动的正常开展便有了保证,也尽可能地避免了参与家长的爷爷奶奶辈现象,真正让开放日活动从老师的“独唱”变成家长与老师的“合唱”。
2、鼓励并吸纳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由于开放日活动是家长直接参与的、教师主动引导的双边性活动,我们老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家委会、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商讨,鼓励并吸纳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这样可以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主人翁意识,进而使他们有一种积极的心态与老师交流,在活动中起到合唱效果。
(二)明确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要目的——从活动展示走向合作学习
老师和家长其实是一个共同体,两者之间有共同的愿景——让孩子更好地发展。现在,我们老师以多种方式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而对于家长来讲,在共同体中也应该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经验方法,使自己也不断成长、发展。教育界曾盛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句箴言何尝不适合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呢?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指导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表现、怎样评价孩子的发展等等。
(三)聚焦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从常规开放走向主题研讨
孩子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对象,而幼儿园与家庭又是两个不同的环境,有些孩子在家在园的表现迥然不同,这让家长、老师对孩子的行为解读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活动可以从常规开放走向主题研讨,主题可以是预设的,也可是活动中生成的。这样一来,探讨的思路会一下子打开,由此也可引发出两点思考:
1、建议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有效丰富教学策略
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题除了一些预设性的,还可对活动中生成的问题进行展开。譬如:前面谈到的小朋友在开放日活动中令人头痛的“出格”表现,如果在观摩活动后,以此为主题展开研讨,认真分析他的“出格”行为,共同探讨有效的策略,为今后出现的类似状况献计献策,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2、倡导在体验中研讨,在交流、反思中共同成长
既然家长与老师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那么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每个成员的发展,对老师来说,应该给家长创造机会,让家长自己观察孩子发展,自己体验学习,在交流活动中发现、反思自己存在或缺失的教育问题。这种亲身体会远比老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深刻理解,同时家长还可领悟到老师在活动过程的一些教学策略,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教育是多方面力量共同促成的结果,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两方,老师和家长应本着共同体的思想,齐心协力,加强沟通与交流,通过“家长开放日的”的活动,真正将教育的凯歌从独唱走向合唱!
参考文献
[1] 卢筱红.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设计与实践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02.
[2] 王秋萍.家园沟通实用技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3] 刘爱云.优化家园关系的新思路[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6.1.
[4]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
[5] 晏红.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与方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8.
[关键词]家长开放日;互动关系;合作学习;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9-028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自推出之日起,就广受欢迎。“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指幼儿园在特定的时间里向家长开放园内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活动。这一活动作为连接幼儿园和家长的枢纽,为两者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直接对话的平台。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积极有益的互动关系、协同学习的美好愿景可以得到最好的体现和升华。正因为如此,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长开放日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家园共育的互动方式精彩纷呈:家园联系册、联系栏、电访、微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在这积极的互动表象中,仍然有许多隐藏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流于形式,实无参与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长虽然身在其中,但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其中。从活动形式的确定,到内容的选择,再到时间的安排,都由老师一手经办,并且活动的真正参与者主要是老师和幼儿,家长大多时候只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每学期,我们幼儿园也总要常规性地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但可以发现到场的家长中70%左右是爷爷奶奶辈,少部分才是爸爸妈妈中的其中一位。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大部分家长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家园互动的积极影响。让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爷爷奶奶辈传递,直接导致了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互动的断裂,参加活动也完全是流于形式,完成任务。
(二)表现热闹,远离目的
每次开放日活动前,家长们对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往往一无所知,不少幼儿园就贴一张通知,或发一张《邀请函》,函中告知的一般是活动的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想得周全的则在下方附加一张活动反馈表。开展活动时也往往只是老师和孩子表演性的活动。这些活动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事实上,家长是“外行”看热闹,不知道究竟看什么,如何看,有些家长看了后连反馈表都不知道该怎么填,以致于于开放日的最终目的不能完全达到。
(三)关注表现,忽略指导
家长和老师往往都只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而很少用有效的策略去教育引导。例如,开放日活动众多家长前来,一些小朋友就会表现得比平时活跃,借此表现自己。家长看到孩子出格的状况,往往拉他坐下或瞪眼怒视,而正在开展活动的老师也顾不上一些教育策略,马上用低声批评的语气加以指责。而有些孩子则比较内向,本来不爱表现的他在众人面前更显得害羞,老师让他发言时,家长往往忙不迭地将答案或结果呈现给孩子,试图让孩子有所表现。以上两个相反的例子,表明家长与老师都只关注了孩子的表现,而没有给予有效的指导,这也是开放日活动凸现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改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一些策略
针对上述现状,总结下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一)改善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独唱走向合唱
1、多次开设家长开放日活动
由于开放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较多,许多幼儿园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只是一学期一次。若是事情繁多,这唯一的一次也可能会被免去。有些家长出于工作等原因,错过了这次仅有的机会,几乎没时间弥补了。我们如能适当增加开放日活动的频率,如两月一次、一月一次,这样一来,开放活动的正常开展便有了保证,也尽可能地避免了参与家长的爷爷奶奶辈现象,真正让开放日活动从老师的“独唱”变成家长与老师的“合唱”。
2、鼓励并吸纳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由于开放日活动是家长直接参与的、教师主动引导的双边性活动,我们老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家委会、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商讨,鼓励并吸纳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这样可以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主人翁意识,进而使他们有一种积极的心态与老师交流,在活动中起到合唱效果。
(二)明确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要目的——从活动展示走向合作学习
老师和家长其实是一个共同体,两者之间有共同的愿景——让孩子更好地发展。现在,我们老师以多种方式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而对于家长来讲,在共同体中也应该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经验方法,使自己也不断成长、发展。教育界曾盛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句箴言何尝不适合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呢?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指导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表现、怎样评价孩子的发展等等。
(三)聚焦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从常规开放走向主题研讨
孩子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对象,而幼儿园与家庭又是两个不同的环境,有些孩子在家在园的表现迥然不同,这让家长、老师对孩子的行为解读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活动可以从常规开放走向主题研讨,主题可以是预设的,也可是活动中生成的。这样一来,探讨的思路会一下子打开,由此也可引发出两点思考:
1、建议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有效丰富教学策略
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题除了一些预设性的,还可对活动中生成的问题进行展开。譬如:前面谈到的小朋友在开放日活动中令人头痛的“出格”表现,如果在观摩活动后,以此为主题展开研讨,认真分析他的“出格”行为,共同探讨有效的策略,为今后出现的类似状况献计献策,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2、倡导在体验中研讨,在交流、反思中共同成长
既然家长与老师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那么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每个成员的发展,对老师来说,应该给家长创造机会,让家长自己观察孩子发展,自己体验学习,在交流活动中发现、反思自己存在或缺失的教育问题。这种亲身体会远比老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深刻理解,同时家长还可领悟到老师在活动过程的一些教学策略,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教育是多方面力量共同促成的结果,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两方,老师和家长应本着共同体的思想,齐心协力,加强沟通与交流,通过“家长开放日的”的活动,真正将教育的凯歌从独唱走向合唱!
参考文献
[1] 卢筱红.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设计与实践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02.
[2] 王秋萍.家园沟通实用技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3] 刘爱云.优化家园关系的新思路[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6.1.
[4]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
[5] 晏红.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与方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