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问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维,促进师生信息交流。实践使我懂得:要发挥设问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抓住以下六个设问点。
一、兴趣点
兴趣点就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点,由此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如《草船借箭》,我在介绍背景让学生了解题意“诸葛亮用草船借箭”后设问:诸葛亮是刘备派来帮助孙权攻打曹操的,他为什么会向曹操借箭呢?他会如何借箭?有没有借到呢?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把这种兴趣引向以自学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效果很好。又如教学《趵突泉》一课,教为了让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的阅读能力,从课例出发,首先引导学生自学第一段,扣住“现在单讲趵突泉”一句,设问:“作者为什么要单讲趵突泉?”由于学生未阅读后面的段落,相继答出“作者到济南就看了这个泉,所以只能单讲趵突泉”;“作者喜欢趵突泉,因此单讲趵突泉”;“作者逐一观赏了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先写趵突泉,其余的下次再写”等,大家虽众说纷纭,但思路受阻,难以再向前推进。面对几种答案,教师不急于要学生讨论,而是及时点拨:“同学们讲到的三种答案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不全对,寻找正确的答案需要阅读方法来帮忙。”这时,学生即从“颈口”走过,个个盼望攻破难题的阅读方法的出现,教师顺势发动学生阅读第二段,当读到“假如没有这泉,济南便会失去了一半的美”时,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时,教师再进一步点拨:为什么读第一段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读到第二段就顺利地解决了呢?这时,学生就会发现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
二、疑难点
学生阅读时,往往会遇到许多疑难问题。有时一个问题提出来,因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原因,造成困惑冷场现象,此时教师的点拨很为重要,不妨先抛出不太正确的观点,来刺激学生畅所欲言,便能如大堤决口,有一泄千里、欲罢不能之势,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愤不发”,这是让他们学会选择角度、选择表达方法。如《凡卡》以梦结尾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此我这样设问:凡卡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他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经过大家讨论知道:课文以梦结尾一方面说明凡卡迫切希望爷爷收到信,尽快地把他带回去;另一方面说明凡卡的希望是一场梦,不能实现。因为爷爷本身就是一个守夜人,是没有能力带他回家的,更重要的是凡卡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这就突出了凡卡命运的悲惨,越发让人感到凡卡的可怜,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又如《难忘的一课》,教学中,我问:“作者连续三次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为了表明什么?”这时“冷场了”。片刻后,我自言自语地说:“其实,这是十分罗唆的,重复,应该删去或改一改。”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表看法表示反对。我引导他们说明理由,终于解决了问题。
三、发散点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进行发散思给训练,这对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教学中必须抓住发散点设问。如《跳水》,为让学生理解船长机智果断的特点,我这样设问:除了跳水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救孩子?你的办法与“跳水”相比,哪种好?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经过发散比较,大家知道:“在甲板上垫棉被、围人墙、用帆布等,叫孩子抓紧栏木”等都是救孩子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可能因时间来不及而导致失败。只有跳水才是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船长能在短时间内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方法,足见他是个机智果断的人。
四、聚会点
所谓聚会点就是集中反映文章中心的知识点,围绕聚会点设问,可以抓住一点,提挈全文,以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可抓住一词设问:“纹丝不动”何义?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邱少云是如何纹丝不动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金色的鱼钩》可抓住“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一中心句设问:这是一把什么鱼钩?它是怎么来的?它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它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样设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五、模糊点
由于学生水平阅历的限制,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存在片面性,根据课堂反馈信息,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设问引思,可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如《草船借箭》,在理解“诸如葛亮答应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这一问题时,少数学生认为:孙权就要与曹操交战,十万枝箭能提前造好,就能为抗曹做好充分准备,所以周瑜高兴。这样理解显然是错误的。于是我问:周瑜真是因为这个而高兴吗?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讨论,从而懂得“高兴”一词的真正含义;周瑜以为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如果造不成十万枝箭,他就可以置诸葛亮于死地,以达到自己设计杀人的目的,所以他高兴。
六、空白点
由于表达的需要,不少课文尚有内容的“空白点”(省略部分),还有的设置了艺术的“空白点”(借诸读者想像)。抓住这些“空白点”设问,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小英雄雨来》我通过设问让学生补充雨来上岸后的情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又如《梅花魂》中外祖父的话,概括地提出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像梅花一样的人物。教学时,教师应巧妙抓住时机设计一些诱导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谈谈历史上有过哪些重要的英雄人物,还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理想,谈人生。适时的点拨,会给学生思维的灵感,让学生不断增长见识。既培养了学生大胆发表见解的能力,又可使学生思路向纵深发展。
设问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指导的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力讲“点”,而将“线”与“面”留给学生去思考,或着力讲“线”而将“面”留给学生去思考,或着力讲阅读框架,而将阅读内容留给学生去思考。这样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中必须的由点及面、由此及彼,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考方法,发展学生的整体观、体系观,提高阅读能力。
一、兴趣点
兴趣点就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点,由此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如《草船借箭》,我在介绍背景让学生了解题意“诸葛亮用草船借箭”后设问:诸葛亮是刘备派来帮助孙权攻打曹操的,他为什么会向曹操借箭呢?他会如何借箭?有没有借到呢?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把这种兴趣引向以自学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效果很好。又如教学《趵突泉》一课,教为了让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的阅读能力,从课例出发,首先引导学生自学第一段,扣住“现在单讲趵突泉”一句,设问:“作者为什么要单讲趵突泉?”由于学生未阅读后面的段落,相继答出“作者到济南就看了这个泉,所以只能单讲趵突泉”;“作者喜欢趵突泉,因此单讲趵突泉”;“作者逐一观赏了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先写趵突泉,其余的下次再写”等,大家虽众说纷纭,但思路受阻,难以再向前推进。面对几种答案,教师不急于要学生讨论,而是及时点拨:“同学们讲到的三种答案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不全对,寻找正确的答案需要阅读方法来帮忙。”这时,学生即从“颈口”走过,个个盼望攻破难题的阅读方法的出现,教师顺势发动学生阅读第二段,当读到“假如没有这泉,济南便会失去了一半的美”时,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时,教师再进一步点拨:为什么读第一段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读到第二段就顺利地解决了呢?这时,学生就会发现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
二、疑难点
学生阅读时,往往会遇到许多疑难问题。有时一个问题提出来,因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原因,造成困惑冷场现象,此时教师的点拨很为重要,不妨先抛出不太正确的观点,来刺激学生畅所欲言,便能如大堤决口,有一泄千里、欲罢不能之势,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愤不发”,这是让他们学会选择角度、选择表达方法。如《凡卡》以梦结尾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此我这样设问:凡卡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他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经过大家讨论知道:课文以梦结尾一方面说明凡卡迫切希望爷爷收到信,尽快地把他带回去;另一方面说明凡卡的希望是一场梦,不能实现。因为爷爷本身就是一个守夜人,是没有能力带他回家的,更重要的是凡卡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这就突出了凡卡命运的悲惨,越发让人感到凡卡的可怜,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又如《难忘的一课》,教学中,我问:“作者连续三次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为了表明什么?”这时“冷场了”。片刻后,我自言自语地说:“其实,这是十分罗唆的,重复,应该删去或改一改。”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表看法表示反对。我引导他们说明理由,终于解决了问题。
三、发散点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进行发散思给训练,这对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教学中必须抓住发散点设问。如《跳水》,为让学生理解船长机智果断的特点,我这样设问:除了跳水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救孩子?你的办法与“跳水”相比,哪种好?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经过发散比较,大家知道:“在甲板上垫棉被、围人墙、用帆布等,叫孩子抓紧栏木”等都是救孩子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可能因时间来不及而导致失败。只有跳水才是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船长能在短时间内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方法,足见他是个机智果断的人。
四、聚会点
所谓聚会点就是集中反映文章中心的知识点,围绕聚会点设问,可以抓住一点,提挈全文,以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可抓住一词设问:“纹丝不动”何义?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邱少云是如何纹丝不动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金色的鱼钩》可抓住“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一中心句设问:这是一把什么鱼钩?它是怎么来的?它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它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样设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五、模糊点
由于学生水平阅历的限制,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存在片面性,根据课堂反馈信息,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设问引思,可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如《草船借箭》,在理解“诸如葛亮答应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这一问题时,少数学生认为:孙权就要与曹操交战,十万枝箭能提前造好,就能为抗曹做好充分准备,所以周瑜高兴。这样理解显然是错误的。于是我问:周瑜真是因为这个而高兴吗?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讨论,从而懂得“高兴”一词的真正含义;周瑜以为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如果造不成十万枝箭,他就可以置诸葛亮于死地,以达到自己设计杀人的目的,所以他高兴。
六、空白点
由于表达的需要,不少课文尚有内容的“空白点”(省略部分),还有的设置了艺术的“空白点”(借诸读者想像)。抓住这些“空白点”设问,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小英雄雨来》我通过设问让学生补充雨来上岸后的情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又如《梅花魂》中外祖父的话,概括地提出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像梅花一样的人物。教学时,教师应巧妙抓住时机设计一些诱导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谈谈历史上有过哪些重要的英雄人物,还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理想,谈人生。适时的点拨,会给学生思维的灵感,让学生不断增长见识。既培养了学生大胆发表见解的能力,又可使学生思路向纵深发展。
设问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指导的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力讲“点”,而将“线”与“面”留给学生去思考,或着力讲“线”而将“面”留给学生去思考,或着力讲阅读框架,而将阅读内容留给学生去思考。这样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中必须的由点及面、由此及彼,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考方法,发展学生的整体观、体系观,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