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来源 :出版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儿童绘本在上个世纪末从欧美国家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十几年时间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稳定的读者群,但其中广受欢迎的大多是引进版儿童绘本,国内原创作品生存艰难。本文以美国出版的儿童绘本为研究对象,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细读等方法,从性别的呈现频度、角色设置和人格培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力图为国内原创绘本的发展提供更加国际化的人文视野。
  [关键词] 儿童绘本 美国 性别教育 公民培养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5-0057-05
  Gender Perspectives in American Picture Books for Children:A Study on the Lack of Gender Education in Children’s Books Published in Mainland China
  Chen N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Abstract] The Chinese market for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has seen phenomenal change over the past decade. Boasting a stable group of potential readers and healthy organic growth in market share, foreign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 especially ones imported from Europe and America – became many Chinese parents’ priority, rendering their domestic counterparts subordinate. This paper explores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Employing measures of content and text analysis, we especially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variables such as frequency of male and female characters, character setting and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in American picture books in an effort to develop an internationalized vision and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hildren’s books.
  [Key words] Children’s picture book the U.S. Gender education Civic education
  儿童绘本在欧美国家发展了一百多年,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阅读形式,在儿童的人格教育、审美教育和社会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形式在上个世纪末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十几年时间就形成了持续高涨的发展态势和稳定的读者群。在亚马逊2015年图书排行少儿榜中,6岁以下年龄段上榜图书均为绘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2015年对全国有0—9岁孩子的家庭进行的阅读调查显示,70%的家庭以绘本为主要阅读形式。然而在庞大的儿童绘本市场中,引进版约占80%的市场份额,大部分是国外传播甚久的获奖经典作品。国内原创绘本在内容立意、绘制手段和整体包装上还无法与之抗衡。
  面对高昂的国外版权引进成本,业界对原创绘本多有期待。2016年1月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出版社强力推出了不少原创系列绘本,并举办了“图画书的原创力”论坛。同期国内首个绘本大奖“张乐平绘本奖”在北京启动。甚至有人预测,2016年是原创绘本的春天。从根本上讲,儿童绘本的质量考察的不仅是制作手段的创新,更是人文教育理念达到的文明程度。如果没有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切近和尊重,仅是鼓吹某种政治的、知识的或道德的规范,作品终将难以获得独立的精神品质和长久的生命力。本文依托美国威斯康星州州府麦迪逊市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对其系统内全部6万余册儿童绘本进行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共得到有效样本1032册,从性别理念这一重要的文化角度对其进行编码统计和文本细读,力图为国内原创绘本的发展提供更加国际化的人文视野。
  1 性别教育究竟是规范教育还是包容教育?
  在国内原创儿童绘本中,跟性别有关的主题基本属于规范性教育,即引导男孩和女孩认知身体、气质、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不同,以防止他们在长大成人后因不符合性别规范而成为“不正常”的异类。比如强调男孩的担当、勇敢、冒险、自信等特质,强调女孩的善良、温顺、善解人意、细腻等特质。这种“男人应该有男人样,女人应该有女人样”的二元思维本质上是基于人类繁衍的生殖目的,带有人类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功利性色彩。它从文化维度为生理意义的男性和女性制定了不同的性别行为规范,要求人们严格遵守以达到人类生生不息的目的。反映在童书中即表现为性别形象的模式化呈现,如女性多从事家庭照料活动,男性多从事社会性活动;女孩多是情感沟通性故事的主角,男孩多出现在科技和探险类故事中。
  然而,随着人类对社会性别的可变性和他塑性认识的加深,二元对立的性别观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极大地动摇。人们已经意识到,生理性别差异虽然存在,但不足以成为制约个体发展样态和社会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性别”其实是与宗教、种族等概念一样的人权概念,是每一个社会人在“性别”维度上的主体权利和发展自由。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一个人选择任何性别形象、性别行为和性别角色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再来看童书出版的教育使命,蕴含其中的性别意识并不在于培养“像男人的男孩”和“像女人的女孩”,而在于帮助孩子打破性别桎梏,培养拥有独特人格魅力的现代公民——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被引导教育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理性精神、独立的判断力及开放平等心态的个体。正如优秀的女孩应该自信果敢、独立坚强,优秀的男孩也应该善于沟通、关爱他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包容性而非规范性的性别平等观念恰恰与我国儿童绘本的消费主体——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父母对子女的培养预期高度一致。研究发现,上述性别意识是美国儿童绘本创作的基础性人文理念之一,本文将从两性人物的呈现频度、角色分工、人格培养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2 男女两性人物的媒介呈现比例基本相同
  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社会中成年男女的性别比例大致为1∶1。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受男权思想的影响,大众传媒对两性形象的呈现频度都处于失衡状态。1979年美国公民权利委员会《女性媒介报告》显示,如果一个人仅仅依靠电视媒介来认识美国女性的话,那么他会以为女性人口只占美国人口的27.7%,她们中的一半还是十几到二十几岁的青少年。也就是说,男性形象曾经是大众传媒表现的主体。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特别是人权意识的日渐明晰,这种性别表现失衡的现象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时至今日,在美国儿童绘本中,均衡表现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状态和贡献已经成为一种明确的、基础性的创作意识。笔者对1032个样本中的男女主人公及男女配角进行统计,观察其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呈现频度(见图1、图2)。统计结果显示,作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不管是儿童、父母还是其他两性成年人,他们出现在各类生活场景中的频度基本相同。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出现在社会生活中的男性主人公多于女性主人公,但也仅多出10.32%。这说明美国儿童绘本力图为孩子呈现一个男女比例基本均衡的世界。孩子可以在阅读中直观地感受到,不管是哪一类生活场景——大自然、社会生活还是家庭生活,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是其中的主角,都可以主导自己的故事向前发展。
  与此同时,配角形象构成绘本故事重要的人文社会背景,更能体现作者潜在的性别意识。在配角的呈现频度统计中,男孩和女孩、男女社会人的出现频度均接近1∶1,即有男孩出现的地方一定有女孩出现,有成年男性出现的地方一定有成年女性出现,且数目基本相当。这无形中让小读者认识到,这是一个由不同性别的人组成的世界,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同样重要的角色。配角中出现频度差异较大的类别是父母和祖父母。母亲和祖母的出现频度高于父亲和祖父。这与故事配角主要负责倾听、安抚的功能有关,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儿童照料工作仍然主要依靠女性来完成。
  3 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中的性别模式被打破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类社会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沿袭了封建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分工。近代以来,随着生产方式从体力型向科技型的转变以及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社会劳动、家庭劳动与性别角色之间的紧密联系被打破,两性得以有机会根据个人的发展意愿选择居家或外出工作。这是一个双向解放的过程:女性是否获得均等的教育、参政和就业机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2],同时男性从事家庭劳动也得到大众舆论甚至行业规则的支持[3]。在中国,这种性别分工的转变早已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遗憾的是,在原创儿童读物中,“围裙妈妈”加“工作爸爸”的家庭组合仍然一统天下,这不得不说是我国童书中性别发展观念的严重滞后。下面分析美国儿童绘本中的性别角色呈现。
  3.1 男女两性的身影共同存在于各种工作领域
  孩子从美国绘本中很容易体察到社会工作没有性别疆界,只要兴趣所至,一切皆有可能:女性可以是警察、消防员或建筑工人,男性可以以幼儿园/小学教师、护士、售货员的形象出现。比如《建筑物》(Construction)[4]是一本科普类绘本,介绍一栋大厦的建筑工艺流程。在这样一种与性别话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图书中,作者也很注意男女两性的均衡呈现,在每个画面中都有女性建筑工人出现,她们从事的工种和男性建筑工人并无二致。《麦克和他的蒸汽挖土机》(Mike Mullican and His Steam Shovel)[5]讲述麦克和他的挖土机在建筑行业的传奇经历:一开始神勇善战打地基一绝、后因技术落后被时代淘汰,最终又找到适宜的位置造福社会。有趣的是,故事中被拟人化的挖土机孔武有力、打地基的速度令人吃惊、和司机麦克合作默契,而“它”,竟然是一位女士!
  3.2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是分工合作的伙伴关系
  美国儿童绘本中,不管是对衣食住行的管理还是婴幼儿的养育责任,都是由父母二人分担完成的,在家务分类和工作量上不分主次。比如《这是小宝宝》(Here Is The Baby)[6]一书讲述一个小婴儿快乐的一天。笔者发现宝宝这一天的照料生活是由父母二人交替进行的,甚至父亲承担的比重更大一些。早上起床后妈妈给宝宝换尿布,爸爸照顾他吃早饭。妈妈送大女儿上学然后自己去上班,爸爸带着宝宝开始一天的生活:去图书馆、去公园、去大街上认识大千世界……晚上妈妈做好晚饭等着父子俩回家。妈妈给宝宝洗澡,爸爸给宝宝讲故事。妈妈哄宝宝睡觉……宝宝的一天就是爸爸妈妈通力合作的一天。据统计,性别发展指数越高的国家,全职父亲的比例也越高。这意味着越是在性别趋向平等的社会文化中,两性越有可能根据家庭需要和个人意愿而非舆论和经济压力来选择处理家庭事务的方式。
  3.3 男性对亲子之爱的表达更加直接细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的形象主攻意志教育而非情感教育。“严父”之爱常常以深沉含蓄为荣,羞于直接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和依恋。在美国儿童绘本中,以父子(女)间的趣事为主线、直接抒写父亲对孩子的挚爱的故事比比皆是。绘本《爸爸的小男孩》(Daddy’s Little Boy)[7]源自1950年的一首民间歌曲,书中写道:“你是我的天使,我的世界,我的骄傲,世界上所有的金钱也不能把你带离我身边……”在这娓娓絮语之中满是父亲对孩子的温柔眷恋。《我也爱你!》(I Love You Too!)[8]是父子俩在睡觉前的一段神游,他们用自然界中雨点、花朵、雪花、鱼儿、沙子的多少来形容彼此之间的爱意,读起来既夸张又温暖。有趣的是,与这些“慈父”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不少绘本中的妈妈形象却一改唠叨谨慎、温柔呵护的印象,她们能带着孩子上天入地探险世界,表现出无穷的活力和智慧。《妈妈轰隆隆》(Mama Zooms)讲述一位身有残疾的妈妈每天把小儿子放在腿上,摇着轮椅带他到大自然中探险遨游的故事。母亲形象焕发出的坚韧、乐观、勇于搏击的品质同样可以深深打动孩子。这说明,随着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协调发展,父母已经在儿童的情感、道德和智力教育中打破性别分工,共同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4 以人格之完善教育取代性别气质的差异化教育
  如前所述,中国原创儿童读物中的性别教育观念仍停留在规范性教育的层面,即向男孩和女孩强调身体、气质、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引导他们成长为符合某种性别规范的“正常人”。在美国儿童绘本中,不管主人公是男孩还是女孩,作者更关注孩子的主体精神、独立思维、创造意识的培养以及故事的趣味性等方面,极少强调“男孩应该怎样做”“女孩应该怎样做”。即便涉及性别话题,作品也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孩子以更超脱的人生姿态摆脱性别困扰,成长为一个拥有独特魅力的个体。
  4.1 打破故事题材与主人公性别之间的比附格局
  国内出版的童书经常把冒险探索类的题材指认给男性主人公,把情感关爱类的题材指认给女性主人公。在某些绘本馆的销售培训中,营业员会被要求在询问小顾客年龄的同时询问性别,以区别推荐不同的书目。在美国儿童绘本中,不同性别的主人公出现在各类故事题材中的频度大体相当,每一类故事题材中都可以分别找到数量均衡的男性或女性主人公。例如睡前故事中有一类“卧室探险”题材。这类贯穿着克服心理恐惧、探索未知领域、与魔幻进行搏斗的故事没有全部指认给传统意义上“勇敢的男孩子”来完成,男孩女孩都有主演故事的机会。《勇敢的玛莎》(Brave Martha)[9]讲的是小女孩玛莎在一个独睡的夜晚战胜漆黑卧室里各种魔影的故事,《不要在床上蹦》(No Jumping on the Bed)[10]讲的是小男孩沃特(Walter)因为喜欢睡前在床上蹦而把整栋公寓的层层天花板全部蹦裂了之后的奇遇记。故事在情节设置的趣味性和离奇性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小读者会在耳濡目染中建立这样的认知:坚强勇敢地探索未知世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的精彩生活。
  不少故事刻意淡化性别特征,采用不可辨识性别的人物或小动物来演绎情节,反映作者对某些情感质素的人类共通性的高度强调。《宝贝我爱你》(Baby I Love You)[11]讲述婴儿和玩具小狗之间相亲相爱的故事,故事中的宝宝们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没有长头发戴蝴蝶结穿粉裙子的女宝宝,也没有短头发穿蓝色背带裤的男宝宝。孩子们都穿着色彩淡雅的衣服,留着各种发型,有着各种肤色。作者意在表明,小朋友与伙伴之间的爱与交流不分种族,不分性别,爱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能力。
  4.2 给予脱离性别规范的孩子以充分的宽容和尊重
  美国儿童绘本整体在选题和表现形式上不刻意强调性别规范,同时对那些明显溢出传统规范的现象也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尊重。绘本更注意向儿童强调个体发展自由、创造力思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等观念,鲜见对性别偏离的焦虑和规劝。最典型的作品是《雅各布的新裙子》(Jacob’s New Dress)[12]。雅各布是男孩子,他最喜欢做的事是自己设计衣服,尤其喜欢穿裙子和扮演公主。面对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孩,有的小伙伴嘲笑他,有的小伙伴喜欢他,但父母和老师的态度最耐人寻味。尽管他们的内心都不能特别淡定坦然地接受这个行为特异的孩子,但他们没有粗暴地说“不行”,没有规劝他应该怎样做,而是鼓励他坚持自己的梦想,并认为他的行为生发出更多的性别以外的人格魅力。妈妈陪他一起选布料、亲手做了一件漂亮裙子穿到学校去,并对他说“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成为男孩子”。爸爸说:“我是不会穿着这样的衣服去学校的,但是你穿着它看起来棒极了。”老师说:“你自己亲手做的裙子太棒了,太有想象力了,要知道很久以前女孩子也是不能穿裤子的。”在父母和老师看来,“像不像”男孩并不重要,培养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独立人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他们的言行作为儿童主要的成长参照系,不仅减轻了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的不适感,更为他建立完善的人格提供了强力支持。
  无独有偶,费迪南(The Story of Ferdinand)[13]是一头体形健硕的小公牛,却不像其他公牛那样爱跑爱跳爱争斗。他只喜欢在栎树下静静地坐着,闻闻花香。画面中他一直俯下那庞大雄健的身躯低头优雅地闻着小花朵,形成视觉上的反差。但这种反差感始终沉浸在温柔静谧的气氛中,带给小读者强烈的坦然感和平衡感。公牛费迪南也由此完成了性别气质上的身份认同。他的母亲在稳定这种平衡感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并不担心儿子脱离常规不像小公牛,只是担心他“会有点孤独”。当妈妈发现儿子怡然自得并不孤独时,就安然地离开了——母亲对这个“离经叛道”的儿子给予了相当的理解和尊重。
  美国儿童绘本中也表现了大量勇于探索、独立自强甚至不修边幅的女孩形象[14]。比如特立独行的小公主形象就层出不穷,她们异常勇敢可以出手拯救王子,她们充满智慧可以治理国家,她们兴趣广泛不以“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为生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无知、恭顺、柔弱、依附的女孩形象。可以说,美国儿童绘本中的性别角色、性别气质和性别行为都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各种性别存在样态都能得到相同的理解和尊重。模式化的性别桎梏和道德规劝则作为一种教育的局限被刻意回避。
  4.3 向孩子正面表现性少数群体
  性少数群体,比如同性恋者、跨性别人群等在国内儿童媒体中是绝对的禁区,这与我国文化政策对此类人群的边缘化态度有直接关系。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性少数群体的权利正在逐渐受到重视。截至2015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全球已经有四大洲赋予同性婚姻合法地位。这类人群正在从“病态另类”的群体逐渐被纳入人类社会正常的生存样态。在美国儿童绘本中,性少数群体也能得到正面的表现机会。这类图书旨在告诉孩子,人有权利拥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只要不触犯法律不伤及他人,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社会尊重。《希瑟有两个妈妈》(Heather Has Two Mommies)讲述一个典型的同性恋家庭的生活。希瑟的两个妈妈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木匠,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希瑟开始上学才发现自己的家庭与众不同。作者的智慧之处在于如何为孩子解释家庭的特殊性。老师让每个孩子画自己的家庭成员,有人有父母和兄弟姐妹,有人有两个爸爸,有人家里是母女二人,有人和妈妈、继父生活在一起,还有人的家庭成员是奶奶和两条狗。面对各种各样的家庭形态,老师解释说:“不管你的家里有谁,每个家庭都是特殊的,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家人相亲相爱!”老师的话道出了家庭爱的本质,儿童在阅读这样的绘本时无形中强化了对他人特殊性的包容之心,也增加了对自身个体独特性的自信感。   5 结 语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儿童出版市场中,教育观念的更新是让儿童读物畅销且常销的文化内核。在我国综合国力日渐强盛的今天,引导儿童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独立思考能力、包容且开放的现代公民正是新世纪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任何仅以知识灌输和道德教化为目的的儿童读物都不再适应国际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我国性别教育虽然已经走出出版禁区,但现有儿童读物仍多以传播性别知识和强化传统性别行为规范为主旨,编撰者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性别束缚在儿童人格及行为培养上的弊害。现代性别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儿童发展成模式化的男人或女人,而是发展成为一个有独特个性魅力的现代公民。在“回归儿童本位”成为童书出版共识的今天,如何打破性别规约、为孩子提供多元、自由的想象空间和成长可能,是出版人应该反思的重要题旨。期待更多中国原创绘本带给儿童开阔的性别图景。
  注 释
  [1]有少量无明显性别特征的主人公,如以“它”相称的小动物或怪兽,未计入统计范围。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每年发布《人类发展报告》,性别发展指数是其中的重要参数。2014年中国排名世界第37名。
  [3]在很多国家,男性育儿假已经成为一项正当的员工权利。比如2010年日本政府制定了《育婴及家庭照料休假法》,雇主必须允许家有3岁以下幼儿的男性雇员工作日上班6小时。在某些情况下,为人父者可免于加班。日本厚生劳动省发言人山口正幸说,这些措施旨在帮助父亲们在工作和生活间实现平衡。
  [4]Sally Sutton & Brian Lovelock. Construction. Candlewick Press.2014
  [5]Virgina Lee Demetrios. Mike Mullican and his Steam Shovel.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39
  [6]Polly Kanevsky & Taeeun Yoo. Here Is The Baby. Schwartz & Wade Books. 2014
  [7]Cherio Corp & Maggie Kneen. Daddy’s Little Boy. South China Prinling Company. 2004
  [8]Michael Foreman. I Love You Too! Andersen Press USA. 2013
  [9]Margot Apple. Brave Marth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9
  [10]Tedd Arnold. No Jumping on the Bed. Penguin Books USA Inc. 1987
  [11]Karma Wilson & Sam Williams. Baby I Love You. Simon & Schuster Children’s Publishing Division.2009
  [12]Sarah and Ian Hoffman & Chris Case. Jacob’s New Dress. Albert Whitman & Company.2014
  [13]Munro Leaf & Robert Lawson. The Story of Ferdinand. Penguin Books USA Inc.1936
  [14]陈宁.儿童绘本中性别教育理念的突破:兼论对中国童书出版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2(5)
其他文献
[摘 要]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成为大后方的出版中心和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哨阵地。在颠沛流离的非常态社会环境下,文化的市场生存与社会责任的坚守显得更艰难可贵。《大公报》(桂林版)的诞生是抗战时局推动下的产物,承担着抗战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责任。对于抗战时期出版史的研究,因史料的散佚,而让诸多学者面临“无米之炊”。抗战时期的出版广告则为我们打开一个研究战时出版活动的新视窗。本文试图从《大公报》(
期刊
[摘 要] 首先从历史角度考察纸质出版,认为就具体形态而言是以纸为媒介“镌著于版”“印行于世”的行为,其本质是“信息生产与传播”行为。其次指出互联网时代,纸质出版的价值犹在,但基于数据的生产与传播为大势所趋:数据库是面向特定主题,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具有统一格式的、能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数据库建设是将“孤立、静态和碎片化”的文本数据转化为“关联、动态和整体性”的结构化数据工程。最后,以自然灾害
期刊
[摘 要] 在回顾2016年编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编辑进行思考与阐述,回答编辑是什么的问题。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有明确编辑思想的人,是具有创新意识与工匠精神的人,是数字出版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出版理论的践行者,是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积累鲜活案例并带动自身发展的人,是创造出版历史的人。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理性思考 编辑 研究回顾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期刊
[摘 要] 《古今图书集成》的内容复杂广博,如果没有合理科学的编排不可能成为备受赞誉的大型工具书,它开创的由“汇编”到“典”再到“部”的分类方法层次清晰,逻辑严密,便于查找使用。“部”下的“汇考”“艺文”“纪事”“杂录”“外编”是编者根据材料的性质分别归类的,即使相同的内容也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别,反映出编者对文献资料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古今图书集成》的每项专题都可视为一部专门性类书,对有关研究具
期刊
[摘 要] 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Y出版社采用平衡计分卡与关键绩效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辑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型。Y出版社根据平衡计分卡考核评价指标,从财务、读者、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具体情况,确立详细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包括基本利润、社项目、出书品种、编校工作量、过程管理、重点出版物、单项奖罚等体系化的编辑考核评价内容。该考核评价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好,可行性高,可操作
期刊
[摘 要] 以《纽约时报》的数字出版为例,探讨传统新闻出版机构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从办网站的“早期数字化”,到机构、产品全方位调整的“中期数字化”,并基于《纽约时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探索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以“纸质出版+移动互联”实现“互联网+出版”的可能。  [关键词] 《纽约时报》 媒介融合 互联网出版 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期刊
[摘 要] 马恩经典著作的引用对于学术规范及学术活动具有现实意义。结合马恩等经典著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文本中的引用实际,探讨学术研究的学术性和规范性,加强学术研究者与学术出版者的信息对接,集中讨论强调引用规范的必要性及其内涵,并从学术研究者、学术出版者和建立标准的角度,提出引用规范之策。  [关键词] 学术出版规范 引用 经典著作 标准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标记事务影响着学者们对思考与写作系统的采纳使用。程序性标记和表示性标记会阻碍这一进程的发展,描述性标记则通过简化机械性任务,让学者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内容上的做法,以加快这一进程。  [关键词] 标记 学术文本 文献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09-08  [Abstract] Markup
期刊
[摘 要] 基于文学的“播植观”与基于信息学的“播映观”,正在一些出版物中形成混合型文化平台,使得媒介空间敞开,给予参与者对话的更大可能性,美国小说《S.》成为这类出版物的标志。与此同时,出版关涉的伦理,在践行“播植”理念的同时施行“播映”理念,从而达到追求同一性和承认他者性的统一。  [关键词] 出版 播植观 播映观 对话 伦理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期刊
[摘 要] 《低科技艺术计划+郑达》是以媒体艺术家郑达近年来的互动艺术作品为核心编排的一本新媒体书籍,其中包含艺术家创作状态的全流程分享。该书的整体设计风格重点在于突出和体现现代性、科技性,同时又不失艺术性。在具体设计中,尽量多地使用图形化、可视化的方法,更清晰地阐述作品。  [关键词] 数据可视化 文字图像化 《低科技艺术计划+郑达》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