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是万州工业园区,成立于2002年,是重庆市第一批省级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阶段,也是万州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必由阶段,经过8年来对万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已使其具备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条件。但是,从总体战略规划上看,未满周岁的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仍然还处在初级的工业园区阶段,必须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依靠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理顺万州工业园区与万州第二大城市建设的的关系,是为建设合格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打下坚实的基础,依靠工业园区与城市建设的路径分析可以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使之在建设过程中更好更高效地发挥带动作用。
关键词:工业园区 城市化 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A
从1979年我国第一个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园区的建立,工业园区在我国已经有31年的历史了。工业园区在划定的较为独立的地段内,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行较为优惠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建设发展条件,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发展,打造具有充分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企业群体,形成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突出推动作用的集中区域。
一个成熟规范的工业园区一般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在优良的环境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工业企业集群,并实现高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走的是集约发展的路子。二是以发展朝阳产业为主,实施清洁生产,突出绿色产业,构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体系。三是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资金流动效益最大化,人才各尽其能,引领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具有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体制和机制,确立的是市场主导发展、政府协调服务的体制框架;建立的是一套全新的以服务企业为中心,没有行政干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构筑的是园区内研发、生产、销售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持续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良好发展机制。
一、工业园区带动城市发展的路径
(一)工业园区拉动区域经济。
实践证明,工业园区对各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硅谷的出现使美国得以继续领跑知识经济;班加洛尔园区使印度信息软件业异军突起,并成为其主要的出口产业。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内工业园区的发展也十分迅猛,现由科技部批准的全国53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业增加值、利税与建区初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00倍以上。一些地市、县级工业园区也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如江苏苏州工业园、厦门工业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除了基础设施投入成倍增长外,拉动对当地工业经济发展GDP均在20个百分点以上,有的已经超过了50%,成为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强大推动力量。
工业园区在拉动区域内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在高层次、宽领域的范畴内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而且园区可依靠其优良的软硬环境更好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在有资源、有效益的前提下,有了工业园区这个平台的聚集效应,才能更多地吸引客商或投资者,收到招商引资的实效。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产业聚集效应,就形成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既能解决产业空虚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瓶颈,又能解决当地因就业问题带来的民生问题,开创经济发展的未来。
(二)工业园区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工业园区可以使城市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向工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转变,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在越来越重视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追求经济比较效益最大化的背景下,工业园区是通过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来发展工业经济的科学模式。一是工业园区可节约土地资源,既能有效、合理地保障建设用地,又能防止乱占耕地,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工业园区是依托地方区域和资源等优势建设的,可以使地方的资源优势得到有效配置,产生最大的资源集聚效能。三是把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区,可以引导产业相同、相近或相似的企业集中起来实施规模发展,产生规模效应。四是企业集中在园区发展,既方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降低配套建设成本,又有利于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同时,对企业间信息交流、优势互补、产权流动等活动更是极为有利,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果。
(三)工业园区加快城乡统筹的脚步。
城乡统筹的本质要求是城市和农村在地域上的区别和社会上的统一。盲目地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的样子,并不能在本质上改變城乡差别的格局。城乡统筹是城乡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统筹的终极目标,在这两者中间存在一根滚轴,滚轴的两个轮子分别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从城乡统筹这一端到城乡一体化的那一端,需要这个滚轴平稳没有偏移的运行。在发达国家是没有“城乡一体化”一词,发达国家是将城市和农村在社会形态上的统一称作“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较科学的方法是:地处工业及城镇规划区的村以第三产业为主要产业分工,发展方向以融入城市化为主;工业基础较强人口较多的村以第二产业为主要产业分工,发展方向以就地城镇化为主;地处农业规划区保护区的村以第一产业为主,发展方向以农业现代化为主。
由此可见,工业园区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工业的发展壮大才是城乡统筹的支撑力,也是城乡统筹这个概念内在的填充物。
(四)工业园区促进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设施建设。
科斯三大定理把交易费用作为一个重要的阐述内容,这是产业聚集理论的基础。产业聚集会形成良好的外部效应和聚集效应,而作为产业聚集的一种形式之一,工业园区所要求的外部效应帮助城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工业园区的位置一般都是根据区位、资源、生态环境、产业环境等要素精心选择的。园区内的道路、交通、通讯、水电及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形成的硬环境,与经过着力打造的制度、行政、市场、服务和诚信等软环境,对投资人或客商具有较大吸引力,园区特殊的、优越的环境,是最适宜经济发展、企业成长壮大的环境。当工业园区从软硬环境上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同时,其城市的功能也发挥出来了,这就是城镇化的体现。
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也体现在人才的聚集上,一个完善的工业园区往往是一个地区精英人才的集聚地,在这里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这样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就是城市文明的形成过程。
二、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实条件
(一)由路径分析得出的一般条件。
工业园区要起到带动城市建设的作用,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基本条件:
第一,工业园区是产业聚集的一种形式之一,它的内在优势就是优厚的政策倾向和良好的区域位置。所以在区域位置上的选择是工业园区立足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园区辐射效应的要求。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园区内就业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工业园区推动城市化的要求之一。做到在园区周边甚至园区内有医疗、教育条件,园区周边或园区内有完善的金融、邮政网点,园区内通讯畅通、交通便利,园区内供水供电充足。
第三,园区内的企业需要形成企业链,实现可持续增长,只有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才能使园区保持持续经济增长,而这种增长又会对周边农村起到示范作用。在园区和园区之间也要形成良好的沟通,园区间需要有便利的交通、畅通的通信、平等的优惠政策。园区间需要有良性的竞争机制。
第四,在地处工业园区及城镇规划区的农村,需要协调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产业、农民与城市、农民与补贴之间的关系。
第五,保证园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在园区建设的过程中不遭受破坏,保证园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实条件。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10年6月,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其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万州工业园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重庆市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也是渝东北成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它是万州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基础支撑,也是整个渝东北片区产业聚集与城市群建设的引擎,更是重庆市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了8年的建设,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值已突破270亿元,但就其“立足库区,辐射渝东北”的功能而言还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具备了一些带动万州城市发展的条件: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万州是渝东北翼发展得较成熟的城市,重庆主城的带动作用辐射到了渝东北就失去了大部分效能,只有在渝东北再建立一个有辐射作用的“基站”才能满足重庆高速发展的需要,而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地理位置上是最适合的;万州工业园区是重庆市第一批省级工业园区,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加之今年来发展迅速,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视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天子园、盐化园和五桥园三个园区,犹如“三足鼎立”将万州老城区包围在其中,其格局有利于园区和城区的沟通,也有利于带动万州和万州周边开县、云阳、忠县等部分乡镇的城市化建设。
三、万州经开区带动万州城市建设的思考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其带动城市建设的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园区内和园区周边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园区的企业与万州城市的沟通很少;园区内没有形成稳定有效地产业链条,园区内的产业布局还主要集中在粗放型增长,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比较少;园区内缺乏带动城市建设的大企业,阻碍了园区辐射作用的发挥。
万州要发挥好第二大城市的作用,做到“立足库区,辐射渝东北”,就应该重视万州工业园区的带动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万州工业园区与万州第二大城市建设:首先要确立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渝东北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其次以建设优质的工业园区为基础,以带动城市建设为原则;再次,要调节产业结构,建立全方位的、可持续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要完善建设中的园区体制和制度保障,为园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五,建立多角度、多方位的投融资渠道,为园區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最后,做好人力资源工作,为园区的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万州分校)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2]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人民出版社,2006.
[4]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中国工业经济, 2002年10期.
[5]史晋川,钱陈.空间转移—浙江城市化进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6]郁文凯,杨金鹏.产业聚集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城市研究,2008(2).
关键词:工业园区 城市化 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A
从1979年我国第一个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园区的建立,工业园区在我国已经有31年的历史了。工业园区在划定的较为独立的地段内,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行较为优惠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建设发展条件,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发展,打造具有充分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企业群体,形成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突出推动作用的集中区域。
一个成熟规范的工业园区一般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在优良的环境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工业企业集群,并实现高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走的是集约发展的路子。二是以发展朝阳产业为主,实施清洁生产,突出绿色产业,构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体系。三是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资金流动效益最大化,人才各尽其能,引领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具有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体制和机制,确立的是市场主导发展、政府协调服务的体制框架;建立的是一套全新的以服务企业为中心,没有行政干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构筑的是园区内研发、生产、销售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持续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良好发展机制。
一、工业园区带动城市发展的路径
(一)工业园区拉动区域经济。
实践证明,工业园区对各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硅谷的出现使美国得以继续领跑知识经济;班加洛尔园区使印度信息软件业异军突起,并成为其主要的出口产业。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内工业园区的发展也十分迅猛,现由科技部批准的全国53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业增加值、利税与建区初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00倍以上。一些地市、县级工业园区也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如江苏苏州工业园、厦门工业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除了基础设施投入成倍增长外,拉动对当地工业经济发展GDP均在20个百分点以上,有的已经超过了50%,成为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强大推动力量。
工业园区在拉动区域内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在高层次、宽领域的范畴内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而且园区可依靠其优良的软硬环境更好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在有资源、有效益的前提下,有了工业园区这个平台的聚集效应,才能更多地吸引客商或投资者,收到招商引资的实效。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产业聚集效应,就形成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既能解决产业空虚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瓶颈,又能解决当地因就业问题带来的民生问题,开创经济发展的未来。
(二)工业园区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工业园区可以使城市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向工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转变,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在越来越重视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追求经济比较效益最大化的背景下,工业园区是通过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来发展工业经济的科学模式。一是工业园区可节约土地资源,既能有效、合理地保障建设用地,又能防止乱占耕地,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工业园区是依托地方区域和资源等优势建设的,可以使地方的资源优势得到有效配置,产生最大的资源集聚效能。三是把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区,可以引导产业相同、相近或相似的企业集中起来实施规模发展,产生规模效应。四是企业集中在园区发展,既方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降低配套建设成本,又有利于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同时,对企业间信息交流、优势互补、产权流动等活动更是极为有利,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果。
(三)工业园区加快城乡统筹的脚步。
城乡统筹的本质要求是城市和农村在地域上的区别和社会上的统一。盲目地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的样子,并不能在本质上改變城乡差别的格局。城乡统筹是城乡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统筹的终极目标,在这两者中间存在一根滚轴,滚轴的两个轮子分别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从城乡统筹这一端到城乡一体化的那一端,需要这个滚轴平稳没有偏移的运行。在发达国家是没有“城乡一体化”一词,发达国家是将城市和农村在社会形态上的统一称作“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较科学的方法是:地处工业及城镇规划区的村以第三产业为主要产业分工,发展方向以融入城市化为主;工业基础较强人口较多的村以第二产业为主要产业分工,发展方向以就地城镇化为主;地处农业规划区保护区的村以第一产业为主,发展方向以农业现代化为主。
由此可见,工业园区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工业的发展壮大才是城乡统筹的支撑力,也是城乡统筹这个概念内在的填充物。
(四)工业园区促进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设施建设。
科斯三大定理把交易费用作为一个重要的阐述内容,这是产业聚集理论的基础。产业聚集会形成良好的外部效应和聚集效应,而作为产业聚集的一种形式之一,工业园区所要求的外部效应帮助城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工业园区的位置一般都是根据区位、资源、生态环境、产业环境等要素精心选择的。园区内的道路、交通、通讯、水电及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形成的硬环境,与经过着力打造的制度、行政、市场、服务和诚信等软环境,对投资人或客商具有较大吸引力,园区特殊的、优越的环境,是最适宜经济发展、企业成长壮大的环境。当工业园区从软硬环境上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同时,其城市的功能也发挥出来了,这就是城镇化的体现。
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也体现在人才的聚集上,一个完善的工业园区往往是一个地区精英人才的集聚地,在这里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这样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就是城市文明的形成过程。
二、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实条件
(一)由路径分析得出的一般条件。
工业园区要起到带动城市建设的作用,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基本条件:
第一,工业园区是产业聚集的一种形式之一,它的内在优势就是优厚的政策倾向和良好的区域位置。所以在区域位置上的选择是工业园区立足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园区辐射效应的要求。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园区内就业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工业园区推动城市化的要求之一。做到在园区周边甚至园区内有医疗、教育条件,园区周边或园区内有完善的金融、邮政网点,园区内通讯畅通、交通便利,园区内供水供电充足。
第三,园区内的企业需要形成企业链,实现可持续增长,只有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才能使园区保持持续经济增长,而这种增长又会对周边农村起到示范作用。在园区和园区之间也要形成良好的沟通,园区间需要有便利的交通、畅通的通信、平等的优惠政策。园区间需要有良性的竞争机制。
第四,在地处工业园区及城镇规划区的农村,需要协调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产业、农民与城市、农民与补贴之间的关系。
第五,保证园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在园区建设的过程中不遭受破坏,保证园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实条件。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10年6月,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其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万州工业园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重庆市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也是渝东北成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它是万州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基础支撑,也是整个渝东北片区产业聚集与城市群建设的引擎,更是重庆市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了8年的建设,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值已突破270亿元,但就其“立足库区,辐射渝东北”的功能而言还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具备了一些带动万州城市发展的条件: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万州是渝东北翼发展得较成熟的城市,重庆主城的带动作用辐射到了渝东北就失去了大部分效能,只有在渝东北再建立一个有辐射作用的“基站”才能满足重庆高速发展的需要,而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地理位置上是最适合的;万州工业园区是重庆市第一批省级工业园区,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加之今年来发展迅速,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视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天子园、盐化园和五桥园三个园区,犹如“三足鼎立”将万州老城区包围在其中,其格局有利于园区和城区的沟通,也有利于带动万州和万州周边开县、云阳、忠县等部分乡镇的城市化建设。
三、万州经开区带动万州城市建设的思考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其带动城市建设的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园区内和园区周边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园区的企业与万州城市的沟通很少;园区内没有形成稳定有效地产业链条,园区内的产业布局还主要集中在粗放型增长,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比较少;园区内缺乏带动城市建设的大企业,阻碍了园区辐射作用的发挥。
万州要发挥好第二大城市的作用,做到“立足库区,辐射渝东北”,就应该重视万州工业园区的带动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万州工业园区与万州第二大城市建设:首先要确立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渝东北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其次以建设优质的工业园区为基础,以带动城市建设为原则;再次,要调节产业结构,建立全方位的、可持续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要完善建设中的园区体制和制度保障,为园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五,建立多角度、多方位的投融资渠道,为园區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最后,做好人力资源工作,为园区的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万州分校)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2]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人民出版社,2006.
[4]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中国工业经济, 2002年10期.
[5]史晋川,钱陈.空间转移—浙江城市化进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6]郁文凯,杨金鹏.产业聚集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城市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