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都曾经成为世界文化熠熠生辉的焦点。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历经纷乱离合而岿然不倒,保持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样的奇迹不能不归功于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一小撮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企图颠覆祖国的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以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尤为必要。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效的民族团结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这里就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如何有效地展开一堂民族教学课
在几年前,初高中生的课表中还没有“民族团结”这门课,而从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民族团结”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科目走进了教室,而且还加入了高中学生的学考科目,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教育部对此重视至此,那么学生对着门课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我对高一年级九个班的学生关于对这门课的看法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有三道题:(1)我认为民族团结很重要;(2)民族团结课对我有用;(3)我对民族团结课的喜欢程度取决于任课老师;调查结果由“同意”、“较同意”和“不同意”四个选项组成。
经过问卷的回收整理,共计有418份有效问卷,下面是统计结果:
在第一题中,选择同意,较同意和不同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96.6%,3.5%和0%。可见学生的民族团结的思想较为坚定,但仍有15人只是较为同意这一观点,说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仍有待巩固。在第二题中,选择选择同意,较同意和不同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23%,26%和51%。从这个结果中我注意到,尽管这门课被加入了高考内容,并且上一题也说明学生对“民族团结”确有比较高的重视,但是对于这门课本身却不以为然。在第三题中,选择同意,较同意和不同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51%,28%和21%。这反映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的有效发挥十分重要。这个问卷提供了两个重要信息:学生对这门课不重视,教师有效开展教学难度大。那么如何解决呢?找到了“症结所在”,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症结之一:民族团结课“没用”。尽管教育部已经把民族团结课纳入了学考科目和高考内容,却仍引不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关键在于,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们更加重视每一门课所能够带来的分数上的“收益”,而民族团结这门课无法给他们带来总分上的提升,因此内心往往觉得学起来“没什么用”。如何让民族团结课“有用”起来。一方面,要完善教材,多加入一些近几年来新疆所发生的敏感度低,但教育意义大的时事。比如新疆日报曾刊的受宗教极端思想蛊惑,使古丽阿曼.阿布都拉从一名“三好学生”变成危安犯的过程,让人深思令人警醒。 像这样的与学生距离很近的例子,容易使他们感到共鸣,对这门课的学习也就不是仅仅拘泥在一些“死”的知识点上,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到触动,这才达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
另一方面,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起着重要作用,这是“症结之二”。教师关于民族团结课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较少,备课存在困难。因此,在课前一定要花大量时间寻找合适的内容,但还需注意排除一些敏感的、容易造成恐慌、仇恨的内容。这样一来,整节课都显得丰满,弥补l了理论学习的枯燥。其次,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课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设计可以使大部分学生都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主动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可贵,这要比教师单方面地讲述要深刻的多。
尽管现在的课堂更提倡学生多说,但在民族团结这门课上,如何让学生说,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些学生经历或者目睹了暴恐事件,家人朋友受到了伤害,在回答问题或者谈及自己感受时,就容易讲一些情绪化的语言,这时候不仅无益于这堂课的展开和民族团结的维护,反而容易引起歧义和恶意地争吵。要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则教师一定要严谨地设计问题,并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必要时及时打断一些敏感的表达。上好一堂民族团结课,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考验着教师的政治敏感和高度的应变能力,怎样有效地展开民族团结课,是每一位老师需要不断认真研究的课题。
二、没有与民族团结无关的科目、无关的个人
“民族团结”这门课通常都由各校的政治教师担任,因此也往往被视为仅与政治老师,政治课有紧密的联系,其实不然。
在文科科目中,历史会讲到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民族,新疆的收复历史,还有地理课中也会提及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还有政治课上会讲到我国的民族政策,这些都与民族团结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吻合。
而在理科科目中,作为自然科学的知识,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体现也许不如文科科目明显,但并不是说就无从入手。引用伽里略的一句话,“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他这样说只是打个比方。大自然自己不会说话,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也不会说话。我们关于大自然以及自身的对话,是用任何一种我们觉得便利的“语言”进行的。我们认识到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随着近几年民族学生人数的增多,不仅是双语班,在汉语班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也在增多,每个班级中几乎都会有几个民考汉点学生。如果课上老师能够在情景设计中适当体现少数民族的参与,也许仅仅只是一个人物名字的变动,再或者是多点几次少数民族学生来回答问题,把名字叫对,叫准确,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作为班级中的少数群体,老师的这个举措,不仅表达了对他们的关注和尊重,也是在无形中隐喻着,我们全班同学,无论是哪个民族,我们都是一个平等,团结的整体,那么这堂课在完成了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升华。
当然,我在这里只是举了两个简单例子,想要在课堂中运用好隐喻的方式,方法还很多,还需要我们的老师在课堂实践中慢慢摸索和应用。时代的飞速发展如今也赋予了我们教师更多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守卫我们的和谐家园!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一小撮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企图颠覆祖国的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以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尤为必要。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效的民族团结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这里就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如何有效地展开一堂民族教学课
在几年前,初高中生的课表中还没有“民族团结”这门课,而从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民族团结”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科目走进了教室,而且还加入了高中学生的学考科目,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教育部对此重视至此,那么学生对着门课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我对高一年级九个班的学生关于对这门课的看法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有三道题:(1)我认为民族团结很重要;(2)民族团结课对我有用;(3)我对民族团结课的喜欢程度取决于任课老师;调查结果由“同意”、“较同意”和“不同意”四个选项组成。
经过问卷的回收整理,共计有418份有效问卷,下面是统计结果:
在第一题中,选择同意,较同意和不同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96.6%,3.5%和0%。可见学生的民族团结的思想较为坚定,但仍有15人只是较为同意这一观点,说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仍有待巩固。在第二题中,选择选择同意,较同意和不同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23%,26%和51%。从这个结果中我注意到,尽管这门课被加入了高考内容,并且上一题也说明学生对“民族团结”确有比较高的重视,但是对于这门课本身却不以为然。在第三题中,选择同意,较同意和不同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51%,28%和21%。这反映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的有效发挥十分重要。这个问卷提供了两个重要信息:学生对这门课不重视,教师有效开展教学难度大。那么如何解决呢?找到了“症结所在”,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症结之一:民族团结课“没用”。尽管教育部已经把民族团结课纳入了学考科目和高考内容,却仍引不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关键在于,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们更加重视每一门课所能够带来的分数上的“收益”,而民族团结这门课无法给他们带来总分上的提升,因此内心往往觉得学起来“没什么用”。如何让民族团结课“有用”起来。一方面,要完善教材,多加入一些近几年来新疆所发生的敏感度低,但教育意义大的时事。比如新疆日报曾刊的受宗教极端思想蛊惑,使古丽阿曼.阿布都拉从一名“三好学生”变成危安犯的过程,让人深思令人警醒。 像这样的与学生距离很近的例子,容易使他们感到共鸣,对这门课的学习也就不是仅仅拘泥在一些“死”的知识点上,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到触动,这才达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
另一方面,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起着重要作用,这是“症结之二”。教师关于民族团结课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较少,备课存在困难。因此,在课前一定要花大量时间寻找合适的内容,但还需注意排除一些敏感的、容易造成恐慌、仇恨的内容。这样一来,整节课都显得丰满,弥补l了理论学习的枯燥。其次,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课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设计可以使大部分学生都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主动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可贵,这要比教师单方面地讲述要深刻的多。
尽管现在的课堂更提倡学生多说,但在民族团结这门课上,如何让学生说,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些学生经历或者目睹了暴恐事件,家人朋友受到了伤害,在回答问题或者谈及自己感受时,就容易讲一些情绪化的语言,这时候不仅无益于这堂课的展开和民族团结的维护,反而容易引起歧义和恶意地争吵。要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则教师一定要严谨地设计问题,并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必要时及时打断一些敏感的表达。上好一堂民族团结课,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考验着教师的政治敏感和高度的应变能力,怎样有效地展开民族团结课,是每一位老师需要不断认真研究的课题。
二、没有与民族团结无关的科目、无关的个人
“民族团结”这门课通常都由各校的政治教师担任,因此也往往被视为仅与政治老师,政治课有紧密的联系,其实不然。
在文科科目中,历史会讲到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民族,新疆的收复历史,还有地理课中也会提及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还有政治课上会讲到我国的民族政策,这些都与民族团结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吻合。
而在理科科目中,作为自然科学的知识,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体现也许不如文科科目明显,但并不是说就无从入手。引用伽里略的一句话,“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他这样说只是打个比方。大自然自己不会说话,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也不会说话。我们关于大自然以及自身的对话,是用任何一种我们觉得便利的“语言”进行的。我们认识到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随着近几年民族学生人数的增多,不仅是双语班,在汉语班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也在增多,每个班级中几乎都会有几个民考汉点学生。如果课上老师能够在情景设计中适当体现少数民族的参与,也许仅仅只是一个人物名字的变动,再或者是多点几次少数民族学生来回答问题,把名字叫对,叫准确,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作为班级中的少数群体,老师的这个举措,不仅表达了对他们的关注和尊重,也是在无形中隐喻着,我们全班同学,无论是哪个民族,我们都是一个平等,团结的整体,那么这堂课在完成了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升华。
当然,我在这里只是举了两个简单例子,想要在课堂中运用好隐喻的方式,方法还很多,还需要我们的老师在课堂实践中慢慢摸索和应用。时代的飞速发展如今也赋予了我们教师更多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守卫我们的和谐家园!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