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近代女流作家对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xiao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日近代文坛上都曾有过一位像彗星一样放射过耀眼光芒而又很快消逝的女作家,她们分别是中国的庐隐和日本的樋口一叶。她们都生于封建家庭,一生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经历过多次生活、爱情挫折。相似的社会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造就了二人相似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作品风格和基调。同时,她们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与所受社会思潮影响的不同,也使二者产生了对待社会现实的不同态度和人生选择。作品是时代的反映,是作者灵魂的镜子。透过二者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中日近代社会现实的异同及对当时民众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对研究那个时代的现状及风土人情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樋口一叶 庐隐 女流作家 明治末期 “五四”思潮
  
  一、时代造才女
  
  在历史的长河中,八十年只是一颗小水滴,但对渺小的个人来说,八十年便是一生,而对薄命的庐隐和樋口一叶来说,“八十”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作为寥若晨星的女作家,她们就像彗星似的从文坛过早陨落。
  在作家作品倾向的形成中,家庭、教育对特有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绝大部分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庐隐和樋口一叶也一样。
  首先,庐隐从小就被母亲视为不祥之人,倍受冷落,7岁时因母亲厌恶,不得入学,后却拜了没有进过学校的姨母为师,才算开始启蒙教育,但常受到姨母的严厉责骂,幼稚的心沉到恐惧和愁苦的漩涡里去了。9岁时她被送到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心灵空虚、没有母爱、被兄妹抛弃,又经病魔折磨的庐隐度过了她厄运般的、不快乐的童年。好容易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考上了大学,开始光明的前程,然而成为作家后又遭母丧、兄逝、友殁(樋口一叶)、夫亡之痛。庐隐一生中所遭遇的不幸和坎坷使悲哀像大山一样压在她的心上,哀伤紧紧捆绑着她、折磨着她。这些曲折的经历都为她日后创作的悲哀基调和作品倾向打下了伏笔。庐隐是一位感伤的悲观主义者,除了早期的若干篇作品外,作品都没有摆脱悲哀的色调。她追求人生的意义,但看不到人生的前途,觉得人生比做梦还要不可捉摸,她在悲哀的海里几乎苦苦挣扎了一生。她,或她作品里的主人公也常常被悲哀所困扰,不得解脱,她把悲哀看作是伟大的圣者。同时,她还觉得人生不免要死,盛会不免要散,好花不免要残,圆月不免要缺。这些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固然有家庭、教育、经历的影响。同时,她所处的清末民初的封建末期的变革的时代也对她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当时,中国正处于腐朽的封建王朝末期,内忧外患。内部,中国各地的凋敝落后,民不聊生,官场腐败;外部,帝国主义的侵略、瓜分中国的行动日益猖獗,这些都使她难过不已,形成了她悲观的作品基调的基础。
  再来看与庐隐有着相似挫折经历的日本近代女流作家樋口一叶,她生于东京一个下级警察家庭,从小喜爱读书,但因为受到母亲反对,11岁时,小学四年级的她无奈退学,后在家靠阅读祖父和父亲的藏书自修。后虽有机会进了中岛歌子的私塾学习和歌、书法和古典文学,但是好景不长,从小身体就瘦弱的她相继经历了兄、父的先后去逝,家境衰败,生活艰辛,开始扛起了一家的生活重担,这些都使她那颗饱经风霜的心灵更加疲惫不堪,反映在她的作品中也带有一定的“物哀”色彩。同时,在贫民区经营杂货铺的经历也使她对下层民众的困苦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她以社会的现实和变迁为背景,在作品中再现了人民的悲苦生活和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社会中生存的女性的悲哀。同样,明治维新前的黑暗的封建社会经济萧条、官场腐朽,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都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不堪。自身经历的多折、命运不济及黑暗的社会现实都是造成樋口一叶悲惨命运的根源,也对樋口一叶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作品基调的形成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综上所述,二者所处的黑暗、落后、专制、腐朽的封建社会及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动荡是造成庐隐和樋口一叶悲哀命运的根源,并形成了她们作品中相同的悲哀色调。反过来,通过她们的作品也使我们了解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即在那样的黑暗社会中的无助和反抗的无力,她们的作品也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透镜。
  
  二、爱情追求
  
  恋爱婚姻是千古以来历久不衰的动人话题,再加上庐隐和樋口一叶本身的遭遇,她们的很多作品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
  《一个著作家》是庐隐的处女作,描写了一对相爱却无法结合,结果先后殉情而死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男主角邵浮尘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著作家,女主角沁芬是个漂亮善良的姑娘,她深爱邵浮尘,无耐在父母之命下嫁给了一个富有而且爱她的丈夫罗,只是她并不爱罗,于是形成了一段可怜的三角关系。婚后三年沁芬与邵浮尘重逢,却得不到谅解,结果吐血身亡。邵浮尘得悉真相后,亦怀着歉疚与悲怆离开人世。罗呢,也只有痛苦伴余生!这个故事哀怨动人,反映了欠缺感情基础的金钱婚姻所带来的不幸。这是五四时期女大学生要求婚姻自决的根本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庐隐会和没有爱情的未婚夫解除婚约,她要求的是个性解放。
  一叶的作品《雪日》是以她在一个雪天去拜访自己的恩师半井桃水的经历为素材写成的小说,是描写一个叫珠的女孩的关于“逝去的雪日”的回想以及独白的故事。这部作品体现了樋口一叶对恩师的那种思慕之情。尽管如此,作品中提到的“沉溺于恋爱中的女子”中,也多少让人感到一种作者内心的“后悔”,“否定”的意志也包含其中,作为表达同样感情的作品还有《五月雨》、《晓月雨》、《行云》等。这些作品都真实地再现了一叶的爱情经历。从这些作品中的女性时常感慨爱情悲哀这一点来看,也可看出当时的一叶对自己的爱情的破灭和无果而终的预感和先知。
  以这两部作品为例,我们透过作品内容看到了作者内心对爱情的感受及态度的相同之处,即都是以悲恋为主调,让人感受到了她们内心的苦闷和悲哀,及对爱情的彷徨、绝望。并且当时,中日两国的社会、门第、金钱、封建观念都阻碍着青年男女的自由相恋。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庐隐在暴露自己苦闷、彷徨的同时,又能从世俗嘲笑中毅然决然地找寻她苦闷的出路,虽然因现实和哲理的层层阻碍,使得庐隐在毅然反叛封建礼教、追寻现代人生的同时又心怀怯惧,陷入精神憔悴憔之中无力自救。但她大胆地叫出打破藩篱的口号,大胆地反对旧势力,大胆地否认女子片面的贞操。这一点在我看来,也是庐隐较之樋口一叶的进步之处。
  半井桃水比樋口一叶年长12岁,在当时的社会舆论及环境压力下,他们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不可能有任何结果的。因此,一叶迫于家人及舆论的压力无奈地与半井断绝了往来,多年艰苦的生活和过早逝去的爱情使一叶身心疲惫,最终结核病无情地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一叶的悲剧也是那个社会所造成的,根源于爱情的合法性与社会舆论之间的矛盾,根源于现代爱情与传统礼教之间的不兼容性。面对新旧道德两方力量的悬殊,一叶虽突破了亲密朋友的阻碍和防线,对恩师半井抱有一种强烈而美好的爱慕之情,终因勇气不足而放弃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这一点不能不令我们对她感到同情、悲哀和遗憾。
  而与一叶相对比的是,同样是生长在封建时代的桎梏中的中国近代女作家庐隐,在大学期间,正值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蓬勃兴起之际,许多新的学说激励着她,许多闪光的思想照耀着她,从那时起她开始痛恨封建思想对人的束缚。在现代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对峙中,庐隐能站在青年的立场,肯定爱情。这一点,从庐隐自身后来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中可以看出她对自由、平等、美好爱情的向往和信念。
  庐隐在文章中虽是一个易感多愁、脆弱的人,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一个爽朗旷达的人;与庐隐相似的是一叶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性格坚强、不服输的女性。
  
  三、揭露社会,反映现实
  
  创作要有源泉,源泉就是生活,作品是时代的反映,是社会的写照。
  庐隐与樋口一叶在短暂的生涯中都经历过不少的挫折,并在与社会底层痛苦挣扎的广大人民的接触中,更多地了解到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面。她们的作品既反映了自己对所处的那个黑暗、腐朽社会的感受,又揭露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再现了底层大众的悲苦生活及命运。
  例如庐隐作品中的《一封信》写了穷人的女儿被财主巧夺为妾,以至惨死的故事。主人翁梅生是一个10多岁的女孩,生得聪明可爱,她的母亲是一个女佣,梅生也时常到母亲雇主家帮忙,甚得雇主的怜爱,有时还教她读书、唱歌。梅生15岁那年,随她的母亲回乡探望外婆。母亲为了医治外婆的病向不怀好意的财主借了钱,外婆去世后,财主追还欠款不遂,便将梅生强抢了。在财主家,梅生受到了财主妻子的百般折磨,终于被毒打至死!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土豪劣绅的无法无天,也奏出了善良无依的老百姓的哀歌!
  能够很好地反映樋口一叶的心境又具有很强写实倾向的作品《浊流》,以丸山福山町界隈为生活舞台,描写了在陋巷中生存的下层社会民众的辛苦及悲欢。作为铭酒屋菊井酒店的招牌人物,陪酒女阿力与熟客结成朝之助相处之中,与以前的熟客源七仍无法摆脱宿命之缘,阿力把自己今后出人头地的希望与期待都寄托在了气度非凡、很有男子气概的结成朝之助的身上。但同时,尽管厌烦却又无法摆脱与源七之间的纠葛,这也成为了阿力难以治愈的“慢性病”。
  作品中阿力的言语中也包含了樋口一叶对人生的慨叹。对于深切体会到女性生存悲苦的一叶来说,在厌倦了痛苦人生的同时,也产生了平静的拒绝的心情。也可以看到一叶对爱情的自我约束的心境。爱情就像细谷川的独木桥一样,一步走错了便会落水而死。“渡不过去的话”就会陷入什么也得不到的悲惨现实。总之,对于生活在这个黑暗世界中的女性来说,绝对不是能够继续生存的世界。无论如何犹豫,阿力都无法从源七要求的一起情死的命运中逃脱出来。阿力由于宿命观和贫穷的原因,自己预感到了人生的悲哀命运。但是,她心中仍然想摆脱这样的宿命,不能不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够出人头地。阿力的愿望就是能够成为优秀男人的妻子。可是,成为朝之助妻子的愿望却被她自身的黑暗的宿命观所阻碍,结局终将无法实现。
  作品中的朝之助有着桃水的影子,包含着一叶对半井的思念。一叶把自己对半井的深深的恋情寄托在了阿力对朝之助的思念中。《浊流》中很好地反映了一叶这种悲哀的心境和境地。在对《浊流》的评价中,从“哭后的冷笑”的绿雨的话语中,包含了同时代的评论中最为深刻的洞察力。《浊流》中一方面流露了一叶的宿命观,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作者对现实的严厉批判。
  《一封信》中的梅生与《浊流》中的阿力都是生存于封建社会中的软弱无力的女性,她们的悲剧命运是那个腐朽、黑暗、没落的封建社会造成的,生存于那样社会中的贫困大众生活举步维艰,挣扎于那个历史时代的女性更受着几千年来封建传统的历史重荷,她们身世飘零,生活道路坎坷,找不到生活的出路,太多地负荷着冷酷、无情的现实,悲伤地走到人生的尽头。
  我们从庐隐和樋口一叶的作品中,对男女婚恋问题的反映,了解到了那个历史时期女性一种颇为普遍的社会心理,那就是对爱情、生活、未来的无望和悲观。它是历史的产物,让今天的读者生动准确地去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她们的作品和思想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群像,反映了一定的历史。
  然而,庐隐比樋口一叶幸运的是接受了“五四”时代的新思潮,新思想冲淡了庐隐心里的悲哀,许多新的学说激荡着她,许多闪光的思想照耀着她,她痛恨封建礼教,向往光明自由,她的灵魂里渗透着叛逆的精神。庐隐后期的作品所反映的情绪较以前的乐观、开朗。这时期,庐隐自己也认为她已经跳出了苦海,是她的开拓时期。时代给她的社会经验是:中国的一切都濒于破产了。但她最后还认识到了破毁了的社会仍然还有希望。
  而樋口一叶则是在执笔创作养家糊口的过度辛劳和生活的穷困中,身体状况急速下滑,最后因肺结核而结束了24岁的短暂生涯。虽然樋口一叶的作品也描写了贫困的庶民生活和封建社会中苦命挣扎的女性的悲哀,站在女性的立场,凝视了前近代日本社会的真实景象,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对那样的时代也持有否定的观点,但没有像庐隐那样明确地叫出打破封建礼教、打破藩篱的口号,大胆地反对旧势力,而是在悲哀、痛苦和绝望中英年早逝,樋口一叶最终也没有看到所处的那个黑暗时代的希望和光明,饱含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一叶作品中对现实的反映和揭露,及她的日记中对自己生活、内心的坦率表露在当时都是少有的,也获得了当时文坛的很高评价和赞赏。
  一叶与庐隐命运的悲剧归根结底是由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造成的。她们作品中所反映的思想和内容也与自身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关系,相似之处是都生活在封建末期的腐朽社会,在命运的坎坷中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有着更深切的体会,在反映和揭露社会黑暗现实及女性悲哀命运方面有着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庐隐由于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在思想和观念上比樋口一叶更进步些。
  
  四、英年早逝
  
  庐隐和樋口一叶都是勤奋而又才华横溢的作家,在短暂的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在文坛上留下了短暂而夺目的光辉。她们是时代的产儿,她们留下的作品是文学的财富,也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对我们今天的读者了解和认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及人文思想都是很有意义的,也让我们看到了中日近代社会发展中的异同。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本人民没有忘记樋口一叶,作为一个典型的平民作家,她的头像出现在2004年的新版五千日元纸币上。这一平民女性头像首次出现在纸币上也令其后代激动不已。
  与樋口一叶相对比的是,60多年过去了,当年曾与冰心齐名的作家庐隐却不为今日的年轻人所认识,令人不禁感到惋惜。她说过:“沉默比什么都伟大!”她已经沉默了60多年,文学史家们应该让她那颗受尽人生苦辛的心和悲苦的感情得到安慰,给这位敢爱敢恨的女作家以应有的历史评价!对于“五四”时期寥若晨星的女性作家,这位多才、勇敢又不羁的女作家,“彻底解放了的新女性”,我们不应忘记她。
  
  参考文献:
  [1]庐隐.庐隐自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2]肖凤.庐隐的生平与创作道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84.
  [3]王贞儒.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4]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波文书局出版社,1958.
  [5]中冽正堯,長谷川滋成,花田俊典 竹村信治.新详说国语便览.东京书籍,1995.
  [6]现代日本文学全集-樋口一叶集.筑摩书房版.
  [7]一叶文学.生成及展开.明治书院,1998.02.
其他文献
摘 要:推行党代表任期制,是制度治党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党代表如何行使权力和提高履职效能,缺少完善的制度体系与组织保证。江苏省盐城市被中组部列为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市之后,将推行党代表任期制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基础工程和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创新工程来做,走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实践探索之路。通过拓展履职渠道、创新履职方式、构建履职平台、强化履职保障等有效举措,提高了党
摘 要: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五大假说”揭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机制。这“五大假说”包括:(1)习得-学得假说;(2)监控假说;(3)输入假说;(4)情感过滤假说;(5)自然顺序假说。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有很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假说 可理解输入 外语教学    S. D. Krashen于80 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五大假说”, 其中包括: (1) 习
摘 要:笔者认为,要走出语文课堂“低效”的迷途,应大力营造全新的教学生态环境,突出并重新锁定四个字:“主”、“活”、“读”、“创”。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语文 新生态 四字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学习方式。新世纪的语文课程之所以要确定这样的理念,主要是针对语文课程在实施方面所存在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特别是机械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过度训练,
摘 要:本文探讨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技术促进英语教学目的的实现,研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实施。并结合一个具体的MCAI英语课件设计范例,分析研究了MCAI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特点、作用,以及设计原理和设计规范。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课件    1. 引言    伴随着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利用物的存在和精神的统一创建一种氛围,利用这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完善学生的高尚人格。本文主要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人起主导作用,支配和改造着物质文化,物质文化起引导作用,对人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展开讨论。重点针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对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指出,校园物质文化是一所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对教育塑造学生起着“润物细
[摘 要]广播电视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类专业的大量招生,也给广电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各个高校在总结校外实践教学经验的过程中,逐渐的认识到校内实践的重要性。本文以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活动为例,对高等学校,尤其是普通高校新闻类专业校内实践进行了战略层面的思考和操作层面的探索。以期为其他兄弟院校的新闻类专业学生校内实践提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要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提出是改革中的一个严峻考验,基层社会的复杂形势使其成为重中之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关系到城乡人民福祉,关系到社会稳定,对于整个社会治理来说意义重大。长阳龙舟坪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一亮三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效。  [关
关键词:高校;人才;跨文化交际;培养策略;文化移情能力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127 — 03   近年来,我国涉外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外交事业规模快速扩大,提升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这一能力在形成过程中,需要以良好应变能力和灵活思维为基础,做到对外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同时对文化交际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情
2008年是江苏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的第三年,同时江苏省也将迎来课程改革后第一次的高考。2008年江苏高考数学学科方案继续保持近几年来江苏自主命题文科理科合卷的特点,同时体现新课程选择性,理科考生另增加40分选学内容。具体说,文理合卷的试卷分值为总分160分,考试内容是苏教版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下同)必修1—5以及选修系列1(选修1—1,1—2)。理科考生另外增
摘 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新理念,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必须面对的新挑战。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切实做好“三育人”工作,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坚持发展型学生工作理念,强化管理育人功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关键词: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以人为本    在中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