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罢能教善才服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佳,出生于福州市,受母亲影响对钢琴兴趣浓厚,6岁开始跟随徐荣芹老师学习钢琴,198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杨曼如教授,199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姚世真。1997年赴德国科隆音乐学院.跟随俄罗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VassyLobanov教授继续深造,2000年获钢琴硕士学位。随后进入慕尼黑音乐学院Robert Regoes教授班学习,期间,曾在科隆、波恩、海德堡、慕尼黑、萨尔茨堡、带兰等城市举办独奏及市内音乐会,多次参加著名的音乐节和大师班。2002年回国后,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并积极参加各种大的演出活动,2002年被评为上海音乐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她的学生在国内外重大钢琴比赛中屡获大奖。日前记者对谢佳老师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上,您的学生王逸佳获得了本次大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及评委会设立的最小年龄参赛选手奖。对此,请谈谈您的感想。
  谢佳(以下简称谢):王逸佳荣获此次大赛第二名的确出乎意料。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比赛,我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的,主要是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毕竟这是高手如云的专业赛事,没想到居然进了决赛,还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记:您在德国留学期间接触到了很多世界级的大师和不同的文化,您感觉在国外学习和在国内学习有什么不同?
  谢:东西方文化所折射出来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最大的不同还是环境。钢琴本身属于西方音乐,根在西方,西方大的文化背景是其产生、发展的土壤,西方音乐描述的是他们的语言、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处事态度及自然环境等。谈及西方的文化不得不提到宗教,早期的西方艺术是对宗教的陈述,圣乐是西方音乐的早期形式,表达的是人内心深处的祈求。即使到了今天,我们走进年代久远的教堂时立即会被里面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浮躁的心会立刻安静下来。看着高远的堂顶,听着祥和的颂乐,你会有一种弹奏钢琴表达心声的冲动。音乐史上的重要曲目海顿的《创世纪》就是赞颂上帝创造的旷世圣乐,还有巴哈的《马太受难曲》、韩德尔的《弥赛亚》,这些是在国内无法感受到的。基于此,我认为要想真正了解西方音乐,最好的方式还是到产生它的原生态环境中亲身感受。
  记:“艺术家都是孤独的”,您从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随后又远涉重洋,异国求学,期间的甘苦一定很多,能谈谈您的“孤独”吗?
  谢:小时候的心理比较单纯,对“孤独”没什么印象。初到德国时,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又大,能畅所欲言的机会也仅限于定期举行的留学生聚会,因此大部分的寄托都在钢琴上,有的时候弹着弹着会忽然发现这首曲子的意境和你的心境不谋而合,或者说在“孤独”中找到了与音乐的共鸣。有的时候,一个人出去看看建筑、感受自然,无意中想到曲子,会豁然开朗:“‘孤独’也会有这种体会!”可以说,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对“孤独”的感受深而多样化。
  记:在德国留学期间,您除了学习外,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吗?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更深地体验当地文化的呢?
  谢:德国的学校允许学生每年有累计90天的打工实践。一周一次,一般是上午9点到下午2点,中间是不休息的。对于留学生来讲,通过打工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德国人、了解德国人的性格和德国的民族风俗,进而了解德国文化,这些都有助于更深地理解音乐。
  记:如果想真正了解西方音乐的真谛,最好是出国体验,近年来我国选手在国际钢琴比赛中屡获大奖,但他们大多是在国内的文化环境中学钢琴的,那么您如何理解这些中国选手的屡获大奖?
  谢:中国选手从小学习钢琴,基本功比较扎实,在技巧方面令外国选手望尘莫及,但技巧只是音乐的一种表现手段,音乐的表现手段还包括乐感、表现力、艺术修养等诸多方面。在德国期间,我认识一家有三个小孩的德国家庭,三个孩子凭着兴趣爱好成立了一个组合,经常在家演奏音乐,这种演奏从小到大一直在坚持。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考入音乐学院,纯属个人爱好。他们的技巧不如中国的孩子,但他们所了解的非技巧的因素要比中国孩子多得多。当然,这与各自所属文化背景的关系很大,西方人用自己的语言在自己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学习自己民族的音乐肯定比我们优势大,这就如同中国孩子对京剧的感受。
  德国的音乐学院是没有附小、附中的,大家只是把钢琴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等到快上大学的时候才会考虑要不要报考音乐学院,即使考上音乐学院,毕业之后也有很多从事非音乐的职业。而在国内,孩子多是在家长的意识下去学习钢琴,强加的成分比较多,目的多是为了考级、取得证书,为将来从事这个职业做准备。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重技巧而轻音乐。
  总的来说,在国内文化背景下,中国孩子练得很苦,他们的成绩是勤奋加苦练的结果,中国选手的获胜多属以技巧取胜。
  记:最近一次“爱特林根”大赛上得第一的是香港的一个11岁的孩子,本届“肖邦”大赛上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是您的学生王逸佳,可以说参赛选手的年龄是越来越小,参赛选手的小龄化是喜是忧?
  谢:有喜有忧。就“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来讲,参赛选手的年龄上限是16周岁,其主旨是发掘世界各国的优秀青少年钢琴演奏者,选手的年龄小,他们的阅历没有成人那么丰富,思想也还不成熟,评委们并不会要求他们像成人一样表演。评分标准侧重于他们的乐感、舞台表现力等方面。
  赛前大量的练习有助于参赛者能力的提高。比赛的过程也有利于参赛者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的提高。王逸佳参赛回来后,在这几方面的进步都很大,在弹奏过程中会自觉地去追求美的东西。
  忧的是,孩子们年龄这么小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自主意识不是很强的学生,可能产生飘飘然的心理,阻碍他们在钢琴道路上的发展,也可能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妨碍他们的成长,这个时期,特别需要老师、家长引导他们正确地面对所取得的成绩。
  记:现在中国学钢琴的孩子很多,这么多的孩子去做这件事情是否带有盲目性?
  谢:应当从两个方面去看。学钢琴的人越来越多反映出喜欢音乐的人多了,这对提高修养和陶冶情操都是有好处的。但如果学钢琴的初衷不明确,只是看到别的孩子学也让自己的孩子去学,而没有考虑孩子是否适合学及孩子以后的发展方向,这显然是盲目的。
  记:相对而言,在德国,音乐的普及程度要高于中国,如果分别在两地举行一场钢琴音乐会,德国的听众会比较多,在中国也许仅限于圈内。作为从事钢琴教育的老师,您如何看待钢琴在中国的前景?
  谢:按人口比例来讲,在西方,喜 欢音乐的人比我们多。在人口总数不到9000万的德国,音乐学院就有22所,我们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音乐学院也只有十几所。可以说音乐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血液中。上海有一个“爱乐者”协会,他们会定期举行普及性的音乐讲座,经常自发地去听音乐会,这样的团体还很多,在各地都有,他们都在致力于音乐的传播。
  其实,钢琴作为一种古典音乐在西方的普及也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广泛,钢琴起初也属于贵族音乐,主要是供教会、国王和王公贵族欣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慢慢推广开来。即便是现在,喜欢钢琴的人也不是很多,从年龄构成上看,年长者比较多,年轻人当中除了搞专业的以外,喜欢钢琴的也不是很多。
  记:您从事钢琴教育多年,请谈谈您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体会。
  谢:最基本的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全心全力地投入教学。开始从教时经验不足加上热情过高,上课的时候总是想把自己的所学全都教给学生,但和盘托出往往让学生难以接受,慢慢发现应该有步骤、有重点地教。每个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具体分析他们的个体差异,比如年龄比较小的学生,乐理知识较少,教的过程中需要补足乐理,逐步教他们如何分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话,一节课也许只讲一半的曲子或许更少,剩下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理解、领悟;而对一些学习不是很主动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课前预习,脑子里有个大概印象。
  教学的关键是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曲子。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经常做一些尝试,比如教一首曲子,会以这首曲子为出发点,要求学生去了解作者、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及代表作和艺术风格等广泛内容,实践证明这些很有效。
  记:在基本功的要求上,年龄大的钢琴老师大都注重手功,年轻老师多倾向于音乐本身,那么请您就基本功方面的要求谈谈您的看法。
  谢:首先必须掌握一个平衡,按照常理,年龄小的学生要打好基本功,不过一味强调基本功会形成很难改变的习惯,这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技术和音乐需要同时进行,更多的还是音乐。
  记:都说学钢琴就是不停地弹别人的曲子,再用别人的曲子去参加比赛,您怎么看?
  谢:这里所说的弹别人的曲子就是模仿。在学钢琴的过程中,模仿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就像学画画是从临摹起步一样,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现什么是美的东西,什么是自己追求的东西。一般来讲,从模仿的速度上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接受能力。
  记:“听”也很重要么?
  谢:模仿的前提就是听。
  记:你的学生这么小就赢得了这么重大的比赛,您认为赢得这场比赛的关键是什么?
  谢:自己在努力地教,学生也在认真地学。
  作为老师要不厌其烦地把同一首曲子教给不同的学生,我每次教的时候,都会把以前对这首曲子的印象全部忘掉,用第一次弹的感觉和学生一起学,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并用这些新的发现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寻找最适合他的弹奏方式。赛前的大量的、反复的练习也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当然,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结合点,参赛选手的临场发挥也很重要,如果这首曲子适合你弹,你也发挥得恰到好处,你就成功了,这次没有成功的选手也许弹另一首曲子时是最棒的。
  记:作为一名接受过中西文化熏陶的钢琴老师,您对国内学习钢琴的孩子们有些什么建议?
  谢:不要只是专注于狭隘的专业。国内的好多艺术学校没有开设系统的文化课,孩子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单纯的专业上。音乐、绘画、建筑、文学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音乐是听觉触发的美,绘画是视觉触发的美,建筑是空间触发的美,文学是综合性的美,我们不应该把它们割裂开来,那样的美是不完整的。
  产生过伟大音乐家的民族都是民族文化普及较高的民族。现在的学生综合性的书籍阅读太少。他们的年龄很小,自控能力差,容易受流行快餐文化的影响,我发现周围好多小孩的课余时间都沉迷于言情、科幻小说,很少有自觉地看看希腊神话、普及版的文学名著之类有益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自身修养的书籍。这样很容易导致他们音乐上的营养不良,影响他们在音乐道路上继续发展。
  采访结束了,整个采访过程中,始终能感受到谢佳老师对音乐的执著和对孩子们的殷殷关爱。作为一名年轻的钢琴老师,谢佳一直在探索音乐的真谛,追寻更好的教育方式,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
其他文献
不买东西好,只买价格少      室友的车是一部看上去八成新的二手本田,是我在国内就一直钟意的款型,新车在国内价格至少20万,而他只花费了6000多美金。坐在他的车里,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幻想着不久的将来就能拥有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看见我兴奋的样子,室友笑着说,刚来美国都是这样,其实这车在美国根本不算什么事,你很快会拥有的!  的确如此,来了美国后发现最贵的不是车,而是日常生活成本。每每把标签
期刊
那时我还小,不能理解那沧桑之后的妩媚,不会欣赏凋零之余的风情,不懂得苍老背后的甜美,不知道历尽劫难的雍容,只是觉得诧异,觉得可惜。    (一)    我第一次看见梅兰芳,是小时候在一本戏曲画报上。他正在做出《贵妃醉酒》里的种种姿态,其一是“卧鱼”,图片说明是他已经颇为高龄了,仍能扮出这高难的动作。  那时我还小,不能理解那沧桑之后的妩媚,不会欣赏凋零之余的风情,不懂得苍老背后的甜美,不知道历尽劫
期刊
1981年元月2日,中国《人民日报》、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报》均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一位女子与邓小平握手的照片,并发表了新闻。她的名字叫陈香梅,从此家喻户晓。人们难以忘记的,还有她传奇的爱情故事。1944年,中央通讯社的第一位女记者陈香梅与比她大33岁的飞虎将军陈纳德相识、相恋并于1947结婚,后到美国定居。    2006年9月,在“第二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
期刊
今日立冬,太阳很好。可是空气的清冽,手指的冰凉,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提醒我,冬天的脚步已在门外。不由得想起前一阵子一位老师从新加坡给我带的礼物,斯里兰卡的红茶,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锡兰”。其外包装极其精美,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幽香已经让我感觉到深深的迷醉,红茶独具的暖胃的特性,催我立刻品茗,驱赶初冬的寒意。  正如彩虹有七色一样,根据加工方式不同,茶叶亦有六种颜色: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每
期刊
我当时就下决心。我今后从事的工作一定是要研究人的,但是又不会站在人群中间挨打,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我的这个目标已经完美地实现了。    我妈妈说,她一直就知道我要成为一个心理学家——因为测谎仪。你知道吗,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父母能给我买台测谎仪。测谎仪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个什么玩艺儿吧,你们一定在美国的电影上看到过:把许多线接在一个人的身上,然后问许多问题,这个机器就知道你
期刊
上期俗语歪考之《猫抓老鼠狗打听》在本刊发表之后.有几封热心群众的来信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个细心的读者指出:对于猫和老鼠的合作关系,我的文章显得吞吞吐吐,语焉不详,读了如骨鲠在喉,很是不痛快;另一个读者则说,狗有狗的本职工作,只有狗打听猫抓老鼠的事情是不公平的,猫也该打听狗是否为主人看好了大门。还有的读者则对我的无稽之谈在现实生活中做了比附,把单页和单年,双页和双年相联系;把猫和某个政治委员,把
期刊
宋洋的视觉观点(四)
期刊
摘 要: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优途径。在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提高人才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教学中要想创设情境,开阔学生思路,诱发灵感,启迪创新,必须发挥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等方面的优势,适度把握每个教学环节,减轻学生负担,实行讨论、启发、表演等方式,突破课堂狭小空间,增强课堂的丰富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期刊
几千年来,娲皇陵、庙所在的洪洞侯村地区,一直保留着与周围其他地方明显不同的民情、习俗。任何地方的风俗习惯都是受祖先生活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侯村地区的这些特殊的风俗民情,也生动地反映出娲皇故里所衍生形成的女娲文化在民间的深远影响。    何谓风俗?《汉书》认为:“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汉书·地理志》则日:“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各声之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静取合,动静无常,
期刊
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应运而生了。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上,这都是值得大书一笔的重要事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