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除需求之外的几乎所有要素变化都已完全转向
1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08年12月的出口数据,出口额同比下降2.8%,继11月同比下降2.2%后第二个月负增长,为2001年6月以来首次。年末恶化的出口状况,让人们对2009年的出口愈发悲观。
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出口出现如此大幅的下滑?这需要从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基本要素入手进行梳理。
供给方面,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运输价格上涨,工人工资上升,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及不合时宜的紧缩货币政策,是影响2008年出口的五个主要因素。
先说人民币汇率。2008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基本维持单边升值,升值幅度约10%,第四季度走势趋稳。但由于金融危机恶化,欧元对美元急剧贬值,人民币对欧元在四季度升值约20%。根据笔者对出口企业的调研和测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直接造成的利润减少在20%以上。而且,不分行业和产品,所有类型出口企业都无法回避此项损失。
再看原材料价格上涨。按照笔者的统计,2008年4月-5月企业库存达到峰值。因行业、企业不同,企业去库存化的时间也会不同。乐观的判断是,在2008年三季度,一些企业会实现去库存化,而大部分企业会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消化库存。也就是说,原材料价格上涨带给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基本贯穿了2008年全年。由于中国出口企业对采购方的议价能力较差,成本无法有效及时转嫁,根据笔者对出口企业的调研和测算,2008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造成出口企业利润减少约10%。
回顾2008年,中国出口企业始终面对着各种要素不断恶化的共振和接力。但相比日本11月出口下滑26.7%,韩国、中国台湾12月出口分别下滑17%、41.9%的数据,在悲观的同时,也隐约能够看到积极的一面。这就是,融入国际竞争最充分的中国出口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已经远远超出我们此前的认识,在剧烈的调整后,可能已经迈出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大步。
前瞻2009年,上述几大因素已全面向有利于出口转向,出口企业决策和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减少,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压力可能已经触底。2009年,不确定性主要就是需求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外部需求的负面影响何时改观,目前还难以预测。不过,对制约外需恢复的相关因素,还应客观分析。
有人认为,美国和欧洲家庭以前的过度消费,形成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库存,而出于对收入的悲观预期,这些家庭未来会减少消费。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会出现。但也应该看到,消费中国价廉物美产品的家庭以中低收入为主,过度消费产生的库存不宜夸大。同时,以中产阶级为主的发达国家,在危机中有一部分中等甚至中高收入家庭,正在成为中国出口产品新的消费群体。
也有人认为,中国产品出口定单会向亚洲新兴出口国如印度、越南等国家转移。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印度2008年10月和11月出口分别下滑12.1%和9.9%,幅度远远高于中国,而越南2008年前11个月贸易赤字激增56%。原因在于,高企的通涨率(越南2008年12月CPI涨幅仍为19.9%,全年CPI涨幅为22.97%)和薄弱的外汇储备,引起大量资本外逃和本币大幅度贬值,进一步使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飙升,这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货币贬值对出口的促进效应。相反,在全球通涨大幅回落时,货币贬值和外汇支付困难使这些国家无法充分享受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好处。再考虑到中国在制造业基础、金融贸易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定单反而可能向中国转移。
另外,2008年9月-10月的危机恶化,美国和欧洲的“金融休克”,使企业流动资金空前紧张,在11月-12月减少采购是预料之中的事,并不完全代表真实的需求。况且,我们已经为危机付出了代价,那些破产、倒闭、停产的出口企业,也为剩下的企业改善了低价竞争的环境,缓解了需求不足的压力。2009年,除了需求之外的几乎所有要素变化都已完全转向,因此,我们不需要对出口前景太悲观。
1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08年12月的出口数据,出口额同比下降2.8%,继11月同比下降2.2%后第二个月负增长,为2001年6月以来首次。年末恶化的出口状况,让人们对2009年的出口愈发悲观。
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出口出现如此大幅的下滑?这需要从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基本要素入手进行梳理。
供给方面,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运输价格上涨,工人工资上升,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及不合时宜的紧缩货币政策,是影响2008年出口的五个主要因素。
先说人民币汇率。2008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基本维持单边升值,升值幅度约10%,第四季度走势趋稳。但由于金融危机恶化,欧元对美元急剧贬值,人民币对欧元在四季度升值约20%。根据笔者对出口企业的调研和测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直接造成的利润减少在20%以上。而且,不分行业和产品,所有类型出口企业都无法回避此项损失。
再看原材料价格上涨。按照笔者的统计,2008年4月-5月企业库存达到峰值。因行业、企业不同,企业去库存化的时间也会不同。乐观的判断是,在2008年三季度,一些企业会实现去库存化,而大部分企业会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消化库存。也就是说,原材料价格上涨带给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基本贯穿了2008年全年。由于中国出口企业对采购方的议价能力较差,成本无法有效及时转嫁,根据笔者对出口企业的调研和测算,2008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造成出口企业利润减少约10%。
回顾2008年,中国出口企业始终面对着各种要素不断恶化的共振和接力。但相比日本11月出口下滑26.7%,韩国、中国台湾12月出口分别下滑17%、41.9%的数据,在悲观的同时,也隐约能够看到积极的一面。这就是,融入国际竞争最充分的中国出口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已经远远超出我们此前的认识,在剧烈的调整后,可能已经迈出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大步。
前瞻2009年,上述几大因素已全面向有利于出口转向,出口企业决策和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减少,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压力可能已经触底。2009年,不确定性主要就是需求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外部需求的负面影响何时改观,目前还难以预测。不过,对制约外需恢复的相关因素,还应客观分析。
有人认为,美国和欧洲家庭以前的过度消费,形成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库存,而出于对收入的悲观预期,这些家庭未来会减少消费。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会出现。但也应该看到,消费中国价廉物美产品的家庭以中低收入为主,过度消费产生的库存不宜夸大。同时,以中产阶级为主的发达国家,在危机中有一部分中等甚至中高收入家庭,正在成为中国出口产品新的消费群体。
也有人认为,中国产品出口定单会向亚洲新兴出口国如印度、越南等国家转移。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印度2008年10月和11月出口分别下滑12.1%和9.9%,幅度远远高于中国,而越南2008年前11个月贸易赤字激增56%。原因在于,高企的通涨率(越南2008年12月CPI涨幅仍为19.9%,全年CPI涨幅为22.97%)和薄弱的外汇储备,引起大量资本外逃和本币大幅度贬值,进一步使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飙升,这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货币贬值对出口的促进效应。相反,在全球通涨大幅回落时,货币贬值和外汇支付困难使这些国家无法充分享受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好处。再考虑到中国在制造业基础、金融贸易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定单反而可能向中国转移。
另外,2008年9月-10月的危机恶化,美国和欧洲的“金融休克”,使企业流动资金空前紧张,在11月-12月减少采购是预料之中的事,并不完全代表真实的需求。况且,我们已经为危机付出了代价,那些破产、倒闭、停产的出口企业,也为剩下的企业改善了低价竞争的环境,缓解了需求不足的压力。2009年,除了需求之外的几乎所有要素变化都已完全转向,因此,我们不需要对出口前景太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