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小朋友们把衣服脱好,安安静静地睡觉,如果说话,起床后就不要参加游戏活动了!”听着我的配班老师在小朋友午睡前说的话,我不禁若有所思。在班级的一日活动中,我们的组织语言会有多少这样、那样的后果暗示啊!“今天一定要把自己的饭菜吃完哦,不然你的小星星就会飞走了!”“早上到幼儿园一定要主动向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否则我们会觉得你是个没有礼貌的孩子!”“以后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如果不认真听,老师要找你的爸爸谈一谈!”
其实,像这样的话,无非是担心孩子完不成我们交代的任务、提出的要求,加上一些“如果你这样了,我们会怎样对你”的压力,以期待孩子会表现、完成得更好。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是不是达到了我们的期待?近阶段,我仔细思量了自己这方面的言行,并观察了,孩子们的反应,发现“多此一句”给孩子留下的心理暗示是这样的:
一、老师不信任我们
当我们布置一件任务或提出一个要求时,加上了上面所述的补充和说明、外加隐性的恐吓和威胁时,孩子心里会觉得比较失望,觉察出老师的不信任,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
二、产生错误导向
当孩子听到的指令性语言一直是加一些警告性的后缀,时间长了,他们就适应了这种交流方式,一旦别人用正面、鼓励的方式表达,他们往往会做出这样或那样超出常规的事情,缺乏自律性。
于是,我慢慢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尽量让我的指导语言趋向于:
一、简洁明了
如要求孩子认真倾听故事时,我会说:仔细听听,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在孩子午睡时,我会说:闭上眼睛,静静躺一会儿,你会做一个奇妙的梦。
二、以正面鼓励为主
个别孩子吃饭挑食,速度很慢,我会轻声对他说:今天吃饭抓紧时间,把饭菜吃光,下午出去玩就有力气了。果然,他吃饭的速度明显增快了许多。班级有不少的孩子在集体话动时,坐着坐着就东倒西歪了,我会提醒他们:看看,宝宝坐得多端正,我们也把腰挺挺直!哗啦一片,孩子们都坐得直直的了!
慢慢地,我克服了许多加警告后缀的口头语,孩子们和我的互动越来越默契,我们的师生关系也日渐融洽。看来,我不必再“多此一句了”!
其实,像这样的话,无非是担心孩子完不成我们交代的任务、提出的要求,加上一些“如果你这样了,我们会怎样对你”的压力,以期待孩子会表现、完成得更好。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是不是达到了我们的期待?近阶段,我仔细思量了自己这方面的言行,并观察了,孩子们的反应,发现“多此一句”给孩子留下的心理暗示是这样的:
一、老师不信任我们
当我们布置一件任务或提出一个要求时,加上了上面所述的补充和说明、外加隐性的恐吓和威胁时,孩子心里会觉得比较失望,觉察出老师的不信任,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
二、产生错误导向
当孩子听到的指令性语言一直是加一些警告性的后缀,时间长了,他们就适应了这种交流方式,一旦别人用正面、鼓励的方式表达,他们往往会做出这样或那样超出常规的事情,缺乏自律性。
于是,我慢慢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尽量让我的指导语言趋向于:
一、简洁明了
如要求孩子认真倾听故事时,我会说:仔细听听,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在孩子午睡时,我会说:闭上眼睛,静静躺一会儿,你会做一个奇妙的梦。
二、以正面鼓励为主
个别孩子吃饭挑食,速度很慢,我会轻声对他说:今天吃饭抓紧时间,把饭菜吃光,下午出去玩就有力气了。果然,他吃饭的速度明显增快了许多。班级有不少的孩子在集体话动时,坐着坐着就东倒西歪了,我会提醒他们:看看,宝宝坐得多端正,我们也把腰挺挺直!哗啦一片,孩子们都坐得直直的了!
慢慢地,我克服了许多加警告后缀的口头语,孩子们和我的互动越来越默契,我们的师生关系也日渐融洽。看来,我不必再“多此一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