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职业教育转型的必然性
纵观我国职业教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比较大的转型有三次。第一次转型发生在清末1917年到1949年,这次转型重点是,通过发展实业教育寻求教育救国之路;第二次转型发生在建国1949年到1999年,这次转型重点是,解决新中国建设所需实用、职业和专科人才的问题;第三次转型发生在1999年到现在,这次转型重点是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
第一次转型:我国最早的专业教育始于19世纪初,洋务运动催生了实业学堂的出现。到了1917年,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发起并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启了与实业界联合举办职业教育的先河,从此确立中国知识分子实业教育文化出现。第一次转型经历47年时间,由于旧中国经济发展缓慢、政治动荡不安,现代工业不发达加之社会制度的原因,实现大职业教育的蓝图只能是一种幻想,职业教育只能是不受重视的一种社会体制的陪衬。
第二次转型:新中国建立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首先,“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项目实施,带动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思想,有力的推进职业和技能教育“半工半读”模式出现。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地位不断提高,加之我国多年没有招生累积存量过大,精英教育的潜规则面临新的挑战,当时大众化教育浪潮的前兆已经出现。
第三次转型:国家两次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大众化教育的潮流、职业教育历史经验的沉淀,成了推动高职教育跨跃式发展的三种力量。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高职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高职教育为区域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的转型具有必然性,可以说,每一次转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我国职业教育迎接第三次转型的策略
(一)根据市场需求办教育的理念
一是紧贴需求设专业。如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园林绿化专业培育的蝴蝶兰新品种,获得了英国皇家园艺协会品种认证,服务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对接职业设课程。如顺德梁琚职业技术学校挖掘粤菜文化内涵,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岗位和业务流程的课程体系。三是改革创新编教材。如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根据需要修订了100门专业课程和训练项目标准,开发了40本配套教材,实现了根据市场需求办教育的教学理念。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是提升专业教师水平。如中山沙溪理工学校系统设计教师成长计划,对不同教师群体分别开展“专业+综合”培训,形成了完整的教师成长路径。二是积极引进兼职教师。如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引进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工作室”负责人,制定了激励制度,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三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如浙江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推行管理队伍竞聘上岗,形成了教职工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四是加强研发队伍建设。如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了200余款有版权的面料产品。
(三)强化培养模式创新
一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如北京市商业学校通过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九大载体,着力培养德能兼备的现代职业人。二是重视实习实训教学。如大连市轻工业学校与大连机床集团合作组建了具有人才培养和企业售后服务职能的技术服务中心,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践教学。三是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如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组建了德育管理、技能指导等5个工作组,全程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四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将企业项目引入校园,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能力。五是引进职业资格证书。如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引进国际焊接证书,完善学校焊接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六是开展“双元制”本土化试点。如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校构建了适应企业需求的双元制培训和企业大学体系,形成双元制本土化模式。
(四)凝聚了行业企业力量
一是组建职教集团中心。首批项目学校普遍组建或参加了职业教育集团。如重庆工商学校实现了职教集团与工业园区招生与招工、实习与工作等“六大融合”。二是引进行业标准。如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引入行业人才培养标准,探索“校与企业联盟、校与行业联合、校与园区联结”的“三联”办学模式。三是引进专家资源。如福建工业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形成校企“双工作室”培养特色。四打造“真枪实弹”实训环境。如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按照生产现场环境,建成4个实训室,实现实训设备、工具、工艺等与企业无缝对接。
(五)形成示范引领协同推进机制
一是加强统筹部署。辽宁成立了以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系统谋划和推动示范校建设。江苏、浙江、湖南等启动了省级示范校建设计划,形成了国家与地方相衔接的建设格局。二是细化过程管理。绝大部分省建立了阶段性检查与验收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广东细化了建设标准,北京、天津、安徽、江西、重庆、四川、新疆、深圳等委托开展了经费审计。三是强化专业指导。各地普遍建立了指导专家库。山东组建了省级行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省财政每年拨付1000万元予以支持。四是搭建共建平台。成立了全国中职校长联席会。天津、黑龙江、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云南、陕西、青岛、大连等组建了本地区的校长联席会或专业建设协作组。五是支持先行先试。江苏、广东、新疆将项目学校作为推进中高职衔接的主要试点,宁波推进了新一轮学校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
总之,近10年来,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最快时期,这10年比前100年发展还要快,成果还要多,这为我国高职教育迎接和实现第三次转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把幼小衔接工作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有效衔接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纵观我国职业教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比较大的转型有三次。第一次转型发生在清末1917年到1949年,这次转型重点是,通过发展实业教育寻求教育救国之路;第二次转型发生在建国1949年到1999年,这次转型重点是,解决新中国建设所需实用、职业和专科人才的问题;第三次转型发生在1999年到现在,这次转型重点是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
第一次转型:我国最早的专业教育始于19世纪初,洋务运动催生了实业学堂的出现。到了1917年,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发起并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启了与实业界联合举办职业教育的先河,从此确立中国知识分子实业教育文化出现。第一次转型经历47年时间,由于旧中国经济发展缓慢、政治动荡不安,现代工业不发达加之社会制度的原因,实现大职业教育的蓝图只能是一种幻想,职业教育只能是不受重视的一种社会体制的陪衬。
第二次转型:新中国建立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首先,“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项目实施,带动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思想,有力的推进职业和技能教育“半工半读”模式出现。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地位不断提高,加之我国多年没有招生累积存量过大,精英教育的潜规则面临新的挑战,当时大众化教育浪潮的前兆已经出现。
第三次转型:国家两次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大众化教育的潮流、职业教育历史经验的沉淀,成了推动高职教育跨跃式发展的三种力量。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高职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高职教育为区域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的转型具有必然性,可以说,每一次转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我国职业教育迎接第三次转型的策略
(一)根据市场需求办教育的理念
一是紧贴需求设专业。如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园林绿化专业培育的蝴蝶兰新品种,获得了英国皇家园艺协会品种认证,服务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对接职业设课程。如顺德梁琚职业技术学校挖掘粤菜文化内涵,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岗位和业务流程的课程体系。三是改革创新编教材。如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根据需要修订了100门专业课程和训练项目标准,开发了40本配套教材,实现了根据市场需求办教育的教学理念。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是提升专业教师水平。如中山沙溪理工学校系统设计教师成长计划,对不同教师群体分别开展“专业+综合”培训,形成了完整的教师成长路径。二是积极引进兼职教师。如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引进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工作室”负责人,制定了激励制度,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三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如浙江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推行管理队伍竞聘上岗,形成了教职工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四是加强研发队伍建设。如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了200余款有版权的面料产品。
(三)强化培养模式创新
一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如北京市商业学校通过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九大载体,着力培养德能兼备的现代职业人。二是重视实习实训教学。如大连市轻工业学校与大连机床集团合作组建了具有人才培养和企业售后服务职能的技术服务中心,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践教学。三是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如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组建了德育管理、技能指导等5个工作组,全程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四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将企业项目引入校园,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能力。五是引进职业资格证书。如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引进国际焊接证书,完善学校焊接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六是开展“双元制”本土化试点。如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校构建了适应企业需求的双元制培训和企业大学体系,形成双元制本土化模式。
(四)凝聚了行业企业力量
一是组建职教集团中心。首批项目学校普遍组建或参加了职业教育集团。如重庆工商学校实现了职教集团与工业园区招生与招工、实习与工作等“六大融合”。二是引进行业标准。如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引入行业人才培养标准,探索“校与企业联盟、校与行业联合、校与园区联结”的“三联”办学模式。三是引进专家资源。如福建工业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形成校企“双工作室”培养特色。四打造“真枪实弹”实训环境。如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按照生产现场环境,建成4个实训室,实现实训设备、工具、工艺等与企业无缝对接。
(五)形成示范引领协同推进机制
一是加强统筹部署。辽宁成立了以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系统谋划和推动示范校建设。江苏、浙江、湖南等启动了省级示范校建设计划,形成了国家与地方相衔接的建设格局。二是细化过程管理。绝大部分省建立了阶段性检查与验收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广东细化了建设标准,北京、天津、安徽、江西、重庆、四川、新疆、深圳等委托开展了经费审计。三是强化专业指导。各地普遍建立了指导专家库。山东组建了省级行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省财政每年拨付1000万元予以支持。四是搭建共建平台。成立了全国中职校长联席会。天津、黑龙江、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云南、陕西、青岛、大连等组建了本地区的校长联席会或专业建设协作组。五是支持先行先试。江苏、广东、新疆将项目学校作为推进中高职衔接的主要试点,宁波推进了新一轮学校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
总之,近10年来,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最快时期,这10年比前100年发展还要快,成果还要多,这为我国高职教育迎接和实现第三次转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把幼小衔接工作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有效衔接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