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初中体育引入民俗体育的现实作用,从课程内容、地域优势、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和资金投入方面,提出了引入民俗体育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 民俗体育 引入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17-01
民俗体育是一种传统性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由民众创造且由民众享用的风俗活动。民俗体育在我国文化意义重大,将民俗体育引入到初中体育课程中,对民俗体育的传承与校园文化的打造都有着积极作用。
一、初中体育引入民俗体育的作用
(一)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我国初中的体育课程偏重于竞技体育教学,课程中的体育内容大都参照于西方的体育项目,这使得学校的体育课程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的课程参与热情也不高。民俗体育的引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体育教学内容民俗化,同时也为初中体育课程提供了宝贵的特色教学资源。
(二)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民俗体育在我国长期处于发展缓慢阶段,其重要原因是民俗体育在场地、工具和传导方面实施困难,没有一个条件完善的平台进行传承与普及。而学校在以上方面有专门的优势发展民俗体育事业。在学校中,体育教师首先可以根据本地的文化特色选择适合的民俗体育项目,经过全面的了解后,再通过课程、活动、竞赛和文化节等方式向学生进行民俗体育的推广与传播。此外,民俗体育经由学校挖掘和整理后会逐渐走向规范化,比如舞龙、舞狮民俗体育项目就是从民间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后,不断完善和规范发展的。
(三)增强民族自豪感
民俗体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是各个民族共同的文化、智慧结晶,每一个民俗体育项目都是在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熏陶下产生的。学校将民俗体育和体育课程相结合,使体育教师在传授民俗体育知识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民俗文化中深刻的民俗寓意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而实现提升青少年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目的。
二、初中体育与引入民俗体育的措施
(一)改革体育课程
为了让民俗体育更好的融入于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深入改革传统体育课程,积极调整课程的安排与计划,在原有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加入民俗体育内容,将有利于开展体育教学的民俗体育资源有目的性的引入其中,并制定出详尽的实施方案。在政策上,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切勿使引入过程走形式过场,有意识的把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定偏向于民俗体育方向。只有这样,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才能得到确切落实,对民俗体育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不会成为一纸空谈。
(二)结合地域优势
我国是一个地域大国,地域、环境、社会和生活习俗的不同,使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出众多的支流与派系,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局面。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我国民俗体育可具体表现为“南人擅游,北人擅骑”。例如,狩猎游牧民族的民俗体育形式有“叼羊”“骑射”和“摔跤”等。农耕民族的民俗体育形式就有“舞龙”、“舞狮”、“打草球”和“抢花炮”等。而以渔牧为主的民族形成了“赛龙舟”和“珍珠球”等民俗体育项目。由此可见,地域和民族的不同也产生使民俗体育的形式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此外,即使不同的地域有一个同样的民俗体育项目,也可按照南北区域的不同进行划分与区别,如民俗体育项目“舞狮”就有“南师”和“北师”之分。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广泛收集多种形式的民俗体育资源,并以结合实际和用于创新的原则,利用独特的地域优势打造民俗体育课程,以此使学校形成特色民俗体育文化。
(三)加强学术研究
民俗体育的引入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集中体现,因此加强民俗体育的学术研究,为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是引入民俗体育重要的措施之一。
1.学校可以在体育部门设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再借助已成体系的相关资源,在本校中搭建民俗体育的学术交流平台。
2.相关体育部门还要要加强传统体育学科的基础建设, 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专门研究和实践民俗体育的人才。
3.除了独立的研究和实践外,学校还要把发展措施延伸到其他形式的资源,比如加强与民间民俗体育人才的联系,以合作的形式开发与创新民俗体育项目,以此让学校的体育课程更具层次性。在其立项课题方面,学校可以持合理的政策倾斜态度,推动民俗体育的研究工作。
(四)培养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培养对民俗体育的引入起关键性作用。民俗体育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其背后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和运动原理,只有为教师创造出更多的培训与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投身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教师才能设计出高效和生动的教学方案,使民俗体育更好的面向学生传播。此外,高水平的民俗运动员大都是民间艺人,因此,学校应安排技师与民间艺人加强对民俗运动的交流,使两者多互相学习和沟通,帮助教师纠正不足,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五)加大资金投入
如今民俗运动发展的制约性原因是资金短缺,学校应该从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出发,关心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加大对民俗体育的资金投入,让民俗体育对体育课程和青少年的运动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加大资金投入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情况,增强对特色民俗运动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优势项目科重点发展,一般项目也要得到切实扶持。
2.改善学校的运动场地,提高设备质量,增加器材种类,为民俗体育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
3、重视活动和比赛这两种形式的重要性,定期组织民俗体育活动,举办民俗体育比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民俗体育社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补助。
以上措施的积极实施,能使民俗体育能朝良性化发展,激发出学生和教师对民俗体育的参与热情。
三、结语
民俗体育的引入过程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样才能使教师对民俗体育的推广工作更加顺利,不断提升学生对民俗体育的认知水平,最终让民俗体育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
【关键词】初中体育 民俗体育 引入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17-01
民俗体育是一种传统性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由民众创造且由民众享用的风俗活动。民俗体育在我国文化意义重大,将民俗体育引入到初中体育课程中,对民俗体育的传承与校园文化的打造都有着积极作用。
一、初中体育引入民俗体育的作用
(一)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我国初中的体育课程偏重于竞技体育教学,课程中的体育内容大都参照于西方的体育项目,这使得学校的体育课程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的课程参与热情也不高。民俗体育的引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体育教学内容民俗化,同时也为初中体育课程提供了宝贵的特色教学资源。
(二)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民俗体育在我国长期处于发展缓慢阶段,其重要原因是民俗体育在场地、工具和传导方面实施困难,没有一个条件完善的平台进行传承与普及。而学校在以上方面有专门的优势发展民俗体育事业。在学校中,体育教师首先可以根据本地的文化特色选择适合的民俗体育项目,经过全面的了解后,再通过课程、活动、竞赛和文化节等方式向学生进行民俗体育的推广与传播。此外,民俗体育经由学校挖掘和整理后会逐渐走向规范化,比如舞龙、舞狮民俗体育项目就是从民间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后,不断完善和规范发展的。
(三)增强民族自豪感
民俗体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是各个民族共同的文化、智慧结晶,每一个民俗体育项目都是在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熏陶下产生的。学校将民俗体育和体育课程相结合,使体育教师在传授民俗体育知识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民俗文化中深刻的民俗寓意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而实现提升青少年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目的。
二、初中体育与引入民俗体育的措施
(一)改革体育课程
为了让民俗体育更好的融入于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深入改革传统体育课程,积极调整课程的安排与计划,在原有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加入民俗体育内容,将有利于开展体育教学的民俗体育资源有目的性的引入其中,并制定出详尽的实施方案。在政策上,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切勿使引入过程走形式过场,有意识的把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定偏向于民俗体育方向。只有这样,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才能得到确切落实,对民俗体育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不会成为一纸空谈。
(二)结合地域优势
我国是一个地域大国,地域、环境、社会和生活习俗的不同,使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出众多的支流与派系,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局面。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我国民俗体育可具体表现为“南人擅游,北人擅骑”。例如,狩猎游牧民族的民俗体育形式有“叼羊”“骑射”和“摔跤”等。农耕民族的民俗体育形式就有“舞龙”、“舞狮”、“打草球”和“抢花炮”等。而以渔牧为主的民族形成了“赛龙舟”和“珍珠球”等民俗体育项目。由此可见,地域和民族的不同也产生使民俗体育的形式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此外,即使不同的地域有一个同样的民俗体育项目,也可按照南北区域的不同进行划分与区别,如民俗体育项目“舞狮”就有“南师”和“北师”之分。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广泛收集多种形式的民俗体育资源,并以结合实际和用于创新的原则,利用独特的地域优势打造民俗体育课程,以此使学校形成特色民俗体育文化。
(三)加强学术研究
民俗体育的引入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集中体现,因此加强民俗体育的学术研究,为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是引入民俗体育重要的措施之一。
1.学校可以在体育部门设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再借助已成体系的相关资源,在本校中搭建民俗体育的学术交流平台。
2.相关体育部门还要要加强传统体育学科的基础建设, 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专门研究和实践民俗体育的人才。
3.除了独立的研究和实践外,学校还要把发展措施延伸到其他形式的资源,比如加强与民间民俗体育人才的联系,以合作的形式开发与创新民俗体育项目,以此让学校的体育课程更具层次性。在其立项课题方面,学校可以持合理的政策倾斜态度,推动民俗体育的研究工作。
(四)培养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培养对民俗体育的引入起关键性作用。民俗体育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其背后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和运动原理,只有为教师创造出更多的培训与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投身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教师才能设计出高效和生动的教学方案,使民俗体育更好的面向学生传播。此外,高水平的民俗运动员大都是民间艺人,因此,学校应安排技师与民间艺人加强对民俗运动的交流,使两者多互相学习和沟通,帮助教师纠正不足,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五)加大资金投入
如今民俗运动发展的制约性原因是资金短缺,学校应该从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出发,关心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加大对民俗体育的资金投入,让民俗体育对体育课程和青少年的运动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加大资金投入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情况,增强对特色民俗运动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优势项目科重点发展,一般项目也要得到切实扶持。
2.改善学校的运动场地,提高设备质量,增加器材种类,为民俗体育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
3、重视活动和比赛这两种形式的重要性,定期组织民俗体育活动,举办民俗体育比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民俗体育社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补助。
以上措施的积极实施,能使民俗体育能朝良性化发展,激发出学生和教师对民俗体育的参与热情。
三、结语
民俗体育的引入过程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样才能使教师对民俗体育的推广工作更加顺利,不断提升学生对民俗体育的认知水平,最终让民俗体育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