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不一样,到了这个时候,我需要有跟内心对话的时间,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比如现在,我每天花1小时阅读、1小时锻炼、1小时思考、1小时写作……”程昕东拣了窗边的一个位子坐下,以一种总结性的方式打开了话匣,语调温软。早春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也洒在窗外东岳庙古老的屋顶上,那景致很符合人们对皇城帝都的想象。10多年前来看房时,这个小区还没盖完,他和太太蒲皓琳对窗外的景观一见钟情;因为各种不便,他们要搬离原来住的四合院,但还是只想住有北京味儿的房子,还有什么比这二环边上的居所更好的选择?
程昕东说的“这个时候”是指现在,他年过50之后,已经是中国当代艺术圈里响当当的人物,顶着好几个重要头衔,是著名的国际艺术策展人、艺术经纪人、画廊主人,还荣获了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而这个由他一手悉心打造的家,艺术几乎渗透进每一个细节。“房子还在改建时,我就琢磨着有哪些作品可以从仓库里调出来,每一件都得精挑细选。我本身从事艺术行业,但家毕竟跟博物馆、画廊不一样,那些地方要讲思想观念、历史线索、科学线索……家里嘛,视觉美感一定是第一位的,无所谓时空,最主要是符合我的审美趣味,不管东方西方、古代当代,任意混搭都可以。”
他指着二层的一块区域介绍道:“这个葫芦形的门是我特意要求做的,它是我对故乡江南的一种记忆。”门两旁挂着一副古董中国对联,左边有一盆兰花开得正盛,一束百合随意插在一个大陶罐里,再边上摆着一块从苏州买来的珍贵太湖石,右边则精心摆了一株几十年树龄的榕树盆景,配了一幅青年艺术家杨勋的“游园惊梦”画作,“这里就像我的一片后花园。”程昕东对自己的组合甚为满意,并且,这后花园也是中西混合的。太湖石后方墙上挂的是法国波普艺术家Alain Jacquet的画作《草地上的午餐》,空间另一面墙上还有一幅法国艺术家Bonnafa的抽象画作,有意打破局面,但又不显突兀。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艺术品位胸有成竹,主人才有了这一系列自在灵性的发挥。而艺术这一改变程昕东整个人生轨迹的重要事物,是伴随着一系列偶然事件降临到他生命中的。
1963年,程昕东出生于浙江安吉,一个因为李安《卧虎藏龙》里那片竹林名噪天下的江南小镇。像其他出生在那个年代的偶然个体一样,程昕东的人生蓝图也早已被涂上了一抹时代底色,“我的成长完全是顺着国家大势不断寻找个人定位”。他幼年有章在一个纯粹大自然的环境里成长,上学之后德智体美劳拿面发展,后来赶上上山下乡,再后来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开放,又回到课堂如饥似渴地学习,1981年考上省城杭州的大学,成绩好就选了理工科,毕业之后被分配回安吉的药厂上班。“当你被知识启蒙之后,你便再也无法满足于生活半径从10公里扩展到100公里之后再退回到原来的10公里,于是我决心改变自己。”他渴望了解更大的世界,从电视和书本里他看到过中国以外的世界,但总好像和真实的世界存在时间差和距离差,事物没了色彩。他放下一切年轻人的娱乐,白天上班,入夜苦读,1987年如愿考上了西北纺织学院的研究生。紧接着,一次最浪漫的偶然击中了他,他和一位法国女留学生相爱了。因为爱情,1989年他坐上火车,穿过西伯利亚,穿过柏林墙,来到了巴黎。
“从安吉到杭州,又回到安吉,后来去西安,再去巴黎,变化太大了,没人告诉我该怎么办。那一天,清晨7点多,走下火车,走出巴黎北站,我眼前出现了一个霓虹闪烁的彩色世界,它如此细腻、如此生动,跟我过去在煤油灯下、在25瓦的昏黄白炽灯下的体验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有种直觉,我想来一场革命、一场自我颠覆,但没有方向,人像飘浮在半空中,看着被磨得光亮的石板路,我该如何想象,雨果或是谁,曾经怎样坐着马车,怎样走过这样的路面……我一下子又像回到了从前的学生时代,白天在索邦大学上文化课、语言课,课余去剧院打工,给一位导演做助手,不断坐地铁、不断走路,用自己的眼睛打量这座城市。”
巴黎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被打开了,程昕东一直处于亢奋和饥渴之中,他不断学习,重新建构自己的生活体系和思想体系。1992年,他的人生有了两个变故:法国太太说他们太像学生了,还是更适合做好朋友,于是两人离了婚,他恢复了单身;他继续勤工俭学,在巴黎秋季艺术节期间,在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演出结束之后的聚会上,人们喝着酒,谈着戏,他也学习着这种典型的巴黎式生活,这一次他结识了法兰西画廓的总监卡特琳娜蒂尔克(Catherine Thiek),当地邀请他去画廊看展览时,“‘到画廊看展览’,从来没听过的新词儿,以前我只在一些很差的文本里看过毕加索、罗丹的复印件”。他还尚未意识到艺术将给他的人生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震撼。
人生中第一次去画廊看展览之后,他便被深深打动了,立刻申请了实习机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作为当时圈子里的唯一一位华人,他协助法国政府在中国举办了大艺术家皮埃尔苏拉热(Pierre Soulages)的个展。这更让他下决心投身于当代艺术领域,不是以原创者的身份,而是成为一名传播推广者,为艺术建构一座桥梁和一个平台。他又拿起了从前苦读的精神,买东方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书籍,苦啃10遍。1993年,在索邦大学攻读一年艺术史。他在法兰西画廊一直工作到1999年,在那里有幸接触到许多在世的大师级艺术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他连续数次携近百件世界艺术大师的巨制名作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将罗丹的雕塑《思想者》、达利的《有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阿曼的《维纳斯与大提琴》雕塑等成功落户上海、哈尔滨等地。他是把中国当代艺术带到法国的第一人。1996年策展的“四点交汇:张晓刚、方力钧、顾德新、张培力展”在法兰西画廊展出,之后不断把几十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带到欧洲乃至全世界,让世界不断了解中国当代艺术。
1992年,在协助苏拉热的中国个展期间,艺术家送了程昕东一幅作品。同一年,他用自己的第一笔积蓄买了第一件收藏——顾德新的一幅小水彩,100美元,“他画得太好了!”“那年我还买了一幅赵无极的版画,花了3000法郎。我大学刚毕业时月工资是人民币39元,1989年去法国时身上只揣着100美元。可能因为无知无畏,买画时我根本没想过成本,只凭着一股子对艺术的激情。后来买的艺术品也都是沿途看到了,被打动就买了,等到后来才了解艺术投资,但即使直到今天从业这么多年,我内心依然怀着对艺术单纯的敬仰和热爱。”虽然50多岁了,程昕东身上也的确还透出一股单纯劲儿,而且特别感性。不止收藏世界各地的艺术品,他也买古董家具,说起来也相当随性。“当我看到这个云南的小凳子时,觉得它好像被抛弃了似的,就在等待我的到来;在罗马尼亚的一个小古董店里,有个玻璃器皿被丢在桌子底下,但它一下子就让我心动了,仿佛我和它之间产生了某种特殊波段,这种关系很美妙、很神奇。”
爱艺术,爱人,爱美,“逐爱而活”才是串联起所有偶然的主线。“1998年回北京做展览时,我遇到了现在的太太蒲皓琳,她是法国《解放报》驻北京的记者,我们俩恋爱了。1999年我决定回北京生活。冥冥之中,爱情把我带到了巴黎,爱情又把我带回了北京。这里面一定有某种神秘性,我说不清。”现在,巴黎和北京是程昕东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点,而他希望让人生的平台变得更大,那么第三个点就是流动的点,它可能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围绕着艺术展开,他再次强调:“也可能是偶然发生,我喜欢这种偶然性。”
程昕东说的“这个时候”是指现在,他年过50之后,已经是中国当代艺术圈里响当当的人物,顶着好几个重要头衔,是著名的国际艺术策展人、艺术经纪人、画廊主人,还荣获了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而这个由他一手悉心打造的家,艺术几乎渗透进每一个细节。“房子还在改建时,我就琢磨着有哪些作品可以从仓库里调出来,每一件都得精挑细选。我本身从事艺术行业,但家毕竟跟博物馆、画廊不一样,那些地方要讲思想观念、历史线索、科学线索……家里嘛,视觉美感一定是第一位的,无所谓时空,最主要是符合我的审美趣味,不管东方西方、古代当代,任意混搭都可以。”
他指着二层的一块区域介绍道:“这个葫芦形的门是我特意要求做的,它是我对故乡江南的一种记忆。”门两旁挂着一副古董中国对联,左边有一盆兰花开得正盛,一束百合随意插在一个大陶罐里,再边上摆着一块从苏州买来的珍贵太湖石,右边则精心摆了一株几十年树龄的榕树盆景,配了一幅青年艺术家杨勋的“游园惊梦”画作,“这里就像我的一片后花园。”程昕东对自己的组合甚为满意,并且,这后花园也是中西混合的。太湖石后方墙上挂的是法国波普艺术家Alain Jacquet的画作《草地上的午餐》,空间另一面墙上还有一幅法国艺术家Bonnafa的抽象画作,有意打破局面,但又不显突兀。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艺术品位胸有成竹,主人才有了这一系列自在灵性的发挥。而艺术这一改变程昕东整个人生轨迹的重要事物,是伴随着一系列偶然事件降临到他生命中的。
1963年,程昕东出生于浙江安吉,一个因为李安《卧虎藏龙》里那片竹林名噪天下的江南小镇。像其他出生在那个年代的偶然个体一样,程昕东的人生蓝图也早已被涂上了一抹时代底色,“我的成长完全是顺着国家大势不断寻找个人定位”。他幼年有章在一个纯粹大自然的环境里成长,上学之后德智体美劳拿面发展,后来赶上上山下乡,再后来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开放,又回到课堂如饥似渴地学习,1981年考上省城杭州的大学,成绩好就选了理工科,毕业之后被分配回安吉的药厂上班。“当你被知识启蒙之后,你便再也无法满足于生活半径从10公里扩展到100公里之后再退回到原来的10公里,于是我决心改变自己。”他渴望了解更大的世界,从电视和书本里他看到过中国以外的世界,但总好像和真实的世界存在时间差和距离差,事物没了色彩。他放下一切年轻人的娱乐,白天上班,入夜苦读,1987年如愿考上了西北纺织学院的研究生。紧接着,一次最浪漫的偶然击中了他,他和一位法国女留学生相爱了。因为爱情,1989年他坐上火车,穿过西伯利亚,穿过柏林墙,来到了巴黎。
“从安吉到杭州,又回到安吉,后来去西安,再去巴黎,变化太大了,没人告诉我该怎么办。那一天,清晨7点多,走下火车,走出巴黎北站,我眼前出现了一个霓虹闪烁的彩色世界,它如此细腻、如此生动,跟我过去在煤油灯下、在25瓦的昏黄白炽灯下的体验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有种直觉,我想来一场革命、一场自我颠覆,但没有方向,人像飘浮在半空中,看着被磨得光亮的石板路,我该如何想象,雨果或是谁,曾经怎样坐着马车,怎样走过这样的路面……我一下子又像回到了从前的学生时代,白天在索邦大学上文化课、语言课,课余去剧院打工,给一位导演做助手,不断坐地铁、不断走路,用自己的眼睛打量这座城市。”
巴黎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被打开了,程昕东一直处于亢奋和饥渴之中,他不断学习,重新建构自己的生活体系和思想体系。1992年,他的人生有了两个变故:法国太太说他们太像学生了,还是更适合做好朋友,于是两人离了婚,他恢复了单身;他继续勤工俭学,在巴黎秋季艺术节期间,在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演出结束之后的聚会上,人们喝着酒,谈着戏,他也学习着这种典型的巴黎式生活,这一次他结识了法兰西画廓的总监卡特琳娜蒂尔克(Catherine Thiek),当地邀请他去画廊看展览时,“‘到画廊看展览’,从来没听过的新词儿,以前我只在一些很差的文本里看过毕加索、罗丹的复印件”。他还尚未意识到艺术将给他的人生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震撼。
人生中第一次去画廊看展览之后,他便被深深打动了,立刻申请了实习机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作为当时圈子里的唯一一位华人,他协助法国政府在中国举办了大艺术家皮埃尔苏拉热(Pierre Soulages)的个展。这更让他下决心投身于当代艺术领域,不是以原创者的身份,而是成为一名传播推广者,为艺术建构一座桥梁和一个平台。他又拿起了从前苦读的精神,买东方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书籍,苦啃10遍。1993年,在索邦大学攻读一年艺术史。他在法兰西画廊一直工作到1999年,在那里有幸接触到许多在世的大师级艺术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他连续数次携近百件世界艺术大师的巨制名作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将罗丹的雕塑《思想者》、达利的《有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阿曼的《维纳斯与大提琴》雕塑等成功落户上海、哈尔滨等地。他是把中国当代艺术带到法国的第一人。1996年策展的“四点交汇:张晓刚、方力钧、顾德新、张培力展”在法兰西画廊展出,之后不断把几十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带到欧洲乃至全世界,让世界不断了解中国当代艺术。
1992年,在协助苏拉热的中国个展期间,艺术家送了程昕东一幅作品。同一年,他用自己的第一笔积蓄买了第一件收藏——顾德新的一幅小水彩,100美元,“他画得太好了!”“那年我还买了一幅赵无极的版画,花了3000法郎。我大学刚毕业时月工资是人民币39元,1989年去法国时身上只揣着100美元。可能因为无知无畏,买画时我根本没想过成本,只凭着一股子对艺术的激情。后来买的艺术品也都是沿途看到了,被打动就买了,等到后来才了解艺术投资,但即使直到今天从业这么多年,我内心依然怀着对艺术单纯的敬仰和热爱。”虽然50多岁了,程昕东身上也的确还透出一股单纯劲儿,而且特别感性。不止收藏世界各地的艺术品,他也买古董家具,说起来也相当随性。“当我看到这个云南的小凳子时,觉得它好像被抛弃了似的,就在等待我的到来;在罗马尼亚的一个小古董店里,有个玻璃器皿被丢在桌子底下,但它一下子就让我心动了,仿佛我和它之间产生了某种特殊波段,这种关系很美妙、很神奇。”
爱艺术,爱人,爱美,“逐爱而活”才是串联起所有偶然的主线。“1998年回北京做展览时,我遇到了现在的太太蒲皓琳,她是法国《解放报》驻北京的记者,我们俩恋爱了。1999年我决定回北京生活。冥冥之中,爱情把我带到了巴黎,爱情又把我带回了北京。这里面一定有某种神秘性,我说不清。”现在,巴黎和北京是程昕东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点,而他希望让人生的平台变得更大,那么第三个点就是流动的点,它可能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围绕着艺术展开,他再次强调:“也可能是偶然发生,我喜欢这种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