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设计的重点,部分高职学生在对待专业课程学习态度方面存在是非难辨、荣辱不分等问题,有的学生不重视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这些思想认识容易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重新规范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分析学习动力缺乏的主要表现形式,了解学生关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各种看法,帮助他们纠正自己错误的观念,通过合理应用羞耻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羞耻感;高职学生;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是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则是课程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如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作为高职教师也主动关注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并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种层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来促进个人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作为一线任课教师普遍认为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难以理解学生为什么对自己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无动于衷,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反应对老师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让老师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高职教师。本文作者于2017年8月实地走访了南通市某高职院校近40名任课教师,其中80%的老师认为目前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是非辨别能力,甚至不再为考试作弊、沉迷游戏、追求享受等行为感到羞愧。
1 学习动力缺乏的表现形式
1.1 学习欲望不足
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每位任课都知道教学互动的重要性,也在竭力避免出现整节课以讲解为主的现象,通过设计师生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观点,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实际课程教学中,任课老师还是觉得效果不理想,进行分组讨论时,只有个别学生在讨论,其他学生则在闲聊,学生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通常需要老师指定某位同学来回答,甚至还会出现无人回答问题,需要老师自问自答。作为任课老师也定期听取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部分学生则表示自己对课程学习毫无兴趣,上课的时候根本没有听课。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在校期间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让大部分学生具有足够的学习欲望,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1.2 来自父母补偿性的付出
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以90后为主,大部分还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无限的付出,作为父母都愿意为子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教育条件而不求回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来满足子女的要求,让他们过得比自己好,特别是有艰苦生活体验的父母,他们更不愿意子女重复自己走过的路。特别是部分父母平时忙于工作而对子女心存愧疚,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付出,容易让他们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体会不到父母创造财富的艰辛,甚至主动向父母索取来满足自己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这样的学生在高职院校很普遍。[1]
1.3 缺乏通过努力改善生活状况的紧迫感
学生的来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拥有社会资源多、父母收入较高且稳定,这类学生的消费层次和水平普遍较高,很多父母已经为子女购置汽车和房产、安排就业;第二类学生来自一般收入的家庭,父母能够满足子女的基本生活开销,在就业、购房方面只能提供部分资助,这类学生毕业后需要工作来养活自己,供养家庭的责任会逐渐向他们转移。第三类学生来自较低收入的家庭,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和较好的社会资源,只能勉强维持子女的基本开支,这类学生如果要提升社会地位,需要通过多年的付出才能实现。在校期间,父母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通常很难认识到通过个人努力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必要性。
1.4 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专业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室、实训室不在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各种优质的在线课程、视频等优质资源让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查阅资料、自学。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利用手机、电脑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则把它们用来打游戏、看电影、浏览网页,这些娱乐资源比教学资料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即使在课堂上,他们仍然无法摆脱手机的干扰,手机分散了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课堂学习内容很难比网络游戏 、热播电视剧更有趣,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而浪费了大量的课外时间,在顶岗实习时发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足时才开始意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2 如何合理应用羞耻感培育学习动力
2.1 羞耻感的内涵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中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做人的底线是具有同情心、善恶感、懂得礼让和明辨是非,这也是得到社会认可的道德标准。《礼记·中庸》中记载:“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认为热爱学习、努力实践、懂得羞耻是提高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2]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重视羞耻感在培养个人崇高道德品质的作用,羞耻感在当代仍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2006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能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2.2 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如今,部分高职学生出现羞耻感缺失、美丑不分等现象,不再以艰苦朴素、刻苦学习为荣,也不再以好逸恶劳、追求享受为耻,[3]特别是对待专业学习的态度方面,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无法真正认识到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对未来就业、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羞耻感教育,让羞耻感成为约束和规范他们行为的内在尺度。[4]羞耻感教育能否取得积极效果需要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让学生对可耻和光荣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并通过持续的实践,让这些观念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人价值观。
2.3 激发学生的羞耻感
高职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有的由于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虽然经济条件较好,还是努力学习,希望在父母提供的平台上更进一步,有的学生则依赖于父母的付出而不愿意继续努力奋斗,应该充分利用时间享受生活。相反,家庭条件经济较差的学生如果不能理性看待这种差距,容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而无法融入班级集体。作为任课老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分析学生的生源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让来自己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形成共识,在校期间的学习是为了让自己以后能够自食其力,主动向父母索取、依赖父母而不愿奋斗是可耻的,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光荣的,哪些行为是可耻的,羞耻感会成为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
2.4 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羞耻感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自尊心,当一个人具有自尊心时自然也会有羞耻感。平时在教学中,作为任课老师应该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即使面对个别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也好保持耐心,羞辱、责骂反而不会激起学生的羞耻感,反而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容易让他们厌恶该课程的学习。學生对自尊心的认识也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会为未获得奖学金而惭愧,有的学生则对学习成绩漠不关心,作为高职教师,应该充分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让自尊心成为激励学习动力的有利因素。[5]
参考文献:
[1]宫清莲.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5):81-84.
[2]张自慧.论耻感与耻感教育[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10-15.
[3]燕良轼,王小凤.羞耻感——道德和做人的基本尺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05):51-54.
[4]王思源.当代大学生耻感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青少年学刊,2016(03):57-60.
[5]郭梅枝.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108-110.
作者简介:陈怀亮(1983-),男,江苏泗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教学与研究工作。
关键词:羞耻感;高职学生;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是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则是课程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如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作为高职教师也主动关注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并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种层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来促进个人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作为一线任课教师普遍认为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难以理解学生为什么对自己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无动于衷,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反应对老师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让老师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高职教师。本文作者于2017年8月实地走访了南通市某高职院校近40名任课教师,其中80%的老师认为目前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是非辨别能力,甚至不再为考试作弊、沉迷游戏、追求享受等行为感到羞愧。
1 学习动力缺乏的表现形式
1.1 学习欲望不足
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每位任课都知道教学互动的重要性,也在竭力避免出现整节课以讲解为主的现象,通过设计师生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观点,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实际课程教学中,任课老师还是觉得效果不理想,进行分组讨论时,只有个别学生在讨论,其他学生则在闲聊,学生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通常需要老师指定某位同学来回答,甚至还会出现无人回答问题,需要老师自问自答。作为任课老师也定期听取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部分学生则表示自己对课程学习毫无兴趣,上课的时候根本没有听课。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在校期间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让大部分学生具有足够的学习欲望,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1.2 来自父母补偿性的付出
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以90后为主,大部分还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无限的付出,作为父母都愿意为子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教育条件而不求回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来满足子女的要求,让他们过得比自己好,特别是有艰苦生活体验的父母,他们更不愿意子女重复自己走过的路。特别是部分父母平时忙于工作而对子女心存愧疚,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付出,容易让他们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体会不到父母创造财富的艰辛,甚至主动向父母索取来满足自己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这样的学生在高职院校很普遍。[1]
1.3 缺乏通过努力改善生活状况的紧迫感
学生的来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拥有社会资源多、父母收入较高且稳定,这类学生的消费层次和水平普遍较高,很多父母已经为子女购置汽车和房产、安排就业;第二类学生来自一般收入的家庭,父母能够满足子女的基本生活开销,在就业、购房方面只能提供部分资助,这类学生毕业后需要工作来养活自己,供养家庭的责任会逐渐向他们转移。第三类学生来自较低收入的家庭,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和较好的社会资源,只能勉强维持子女的基本开支,这类学生如果要提升社会地位,需要通过多年的付出才能实现。在校期间,父母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通常很难认识到通过个人努力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必要性。
1.4 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专业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室、实训室不在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各种优质的在线课程、视频等优质资源让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查阅资料、自学。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利用手机、电脑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则把它们用来打游戏、看电影、浏览网页,这些娱乐资源比教学资料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即使在课堂上,他们仍然无法摆脱手机的干扰,手机分散了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课堂学习内容很难比网络游戏 、热播电视剧更有趣,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而浪费了大量的课外时间,在顶岗实习时发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足时才开始意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2 如何合理应用羞耻感培育学习动力
2.1 羞耻感的内涵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中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做人的底线是具有同情心、善恶感、懂得礼让和明辨是非,这也是得到社会认可的道德标准。《礼记·中庸》中记载:“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认为热爱学习、努力实践、懂得羞耻是提高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2]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重视羞耻感在培养个人崇高道德品质的作用,羞耻感在当代仍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2006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能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2.2 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如今,部分高职学生出现羞耻感缺失、美丑不分等现象,不再以艰苦朴素、刻苦学习为荣,也不再以好逸恶劳、追求享受为耻,[3]特别是对待专业学习的态度方面,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无法真正认识到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对未来就业、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羞耻感教育,让羞耻感成为约束和规范他们行为的内在尺度。[4]羞耻感教育能否取得积极效果需要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让学生对可耻和光荣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并通过持续的实践,让这些观念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人价值观。
2.3 激发学生的羞耻感
高职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有的由于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虽然经济条件较好,还是努力学习,希望在父母提供的平台上更进一步,有的学生则依赖于父母的付出而不愿意继续努力奋斗,应该充分利用时间享受生活。相反,家庭条件经济较差的学生如果不能理性看待这种差距,容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而无法融入班级集体。作为任课老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分析学生的生源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让来自己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形成共识,在校期间的学习是为了让自己以后能够自食其力,主动向父母索取、依赖父母而不愿奋斗是可耻的,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光荣的,哪些行为是可耻的,羞耻感会成为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
2.4 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羞耻感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自尊心,当一个人具有自尊心时自然也会有羞耻感。平时在教学中,作为任课老师应该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即使面对个别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也好保持耐心,羞辱、责骂反而不会激起学生的羞耻感,反而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容易让他们厌恶该课程的学习。學生对自尊心的认识也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会为未获得奖学金而惭愧,有的学生则对学习成绩漠不关心,作为高职教师,应该充分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让自尊心成为激励学习动力的有利因素。[5]
参考文献:
[1]宫清莲.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5):81-84.
[2]张自慧.论耻感与耻感教育[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10-15.
[3]燕良轼,王小凤.羞耻感——道德和做人的基本尺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05):51-54.
[4]王思源.当代大学生耻感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青少年学刊,2016(03):57-60.
[5]郭梅枝.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108-110.
作者简介:陈怀亮(1983-),男,江苏泗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