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存在走向人的价值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ao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  读】杨金海教授的《人的存在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思想,厘清了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什么,阐述了人的存在的主体性和人的价值之间的关系,为人的价值论确立了人的存在论基础。人的存在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重要一步,为寻找现代人类的精神家园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人的存在  人的主体性  人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强调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要如何寻找到自己的终极价值和人生意义?
   时代浪潮冲击之下,当代中国人对人生价值的不同理解带来了不同的生活状态。纸醉金迷者有之,佛系颓废者有之,积极向上者亦有之。对现实中的你我而言,找到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是充分理解人的价值,即解答“人应该如何去存在”这个问题。而这一价值性问题的答案建立在“人的存在究竟是什么”之上。只有正确地理解了人的存在,才能理解人的价值,进而在抽象的人的价值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人是如何存在的?如何理解人的存在和价值的关系?杨金海教授于2009年出版的《人的存在论》这本专著,对于这一谜题给出了深刻的解答。
  “现实的人”是人的存在论基石
   人类的自我认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人的存在论》认为,尽管研究这一问题的名家浩如烟海,但是只有马克思提出且科学地回答了“现实的人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仔细考察了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历程的基础上,《人的存在论》一书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思想大致分为六方面。一是现实的人既是个人,亦是群体或人类;二是“现实的人”指的是在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了人的存在的本质和内涵。人的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存在的形式和外延;三是“现实的人”是一种包含人的自身存在及人与外部自然、社会关系、现实实践活动存在的整体性存在;四是人也是一种对象性活动的存在物;五是人是历史的存在物;六是“现实的人”是“现有”和“应有”的统一体。通过对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思想的系统化总结,本书总结了人的存在研究的各方面,也指出了其开拓之处:在马克思的人的存在论的基础上,建立人的存在论的完整体系,兼顾个体与群体的人的研究,以为寻找人的终极价值和意义提供依据。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思想不仅是人的存在研究的先导,也蕴含着人的存在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往的人的学说都是“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模范人等观念”[1]539建立起来的,而马克思开创性地在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观察和研究人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科学研究,综合考察实践、社会、历史和人的整体,将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相统一,为人的存在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引。
  《人的存在论》一书也证明了马克思的学说不存在人的学说的“空场”。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有着多种误读,既有怀疑马克思主义放弃了“人的主观性”,也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学说,更有认为存在“青年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的尖锐对立。本书正本清源,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展开研究,重现马克思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主义者的原貌。
  人性与人的本质
   以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理论作为基石,本书对人的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了阐释。
   首先是人性问题。人性问题一直是人学研究中的经典问题。本书创造性地从人的活动的性质来确定人的一般特性。人的活动分为物质生活活动、精神生活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故而相对应地,人性也分为人的自然性质、精神性质和社会性质。从既往的研究来看,人的自然性质是由自然决定的求生存的性质,人的精神性质则包括人的精神的内在要求和运动特性两方面。建立在人的自然性质和精神性质之上的人的社会性质则被本书认为是更为重要的性质。
   人的社会性诞生于人对于社会的需求当中,可以划分为人的相互依存性、社会交往性、道德性和劳动中的合作性四个主要的方面。人的相互依存性即人对于彼此的需要,人互为彼此生存的条件;社会交往性是相互依存性发展的展开;道德性由社会交往性决定,是社会交往存在的必然产物和条件;劳动中的合作性则是人在改造世界中所具有的分工合作的特性。除了这四方面外,本书还列举了人的社会性中包含的归属性、自尊性、趋群性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人性的不同方面有着多重的内在联系。不同层面的人性相互交融,互相促进,遵循严格的逻辑次序不断生成变化,彼此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人性。
   其次是人的本质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困扰古往今来的哲学家已久,马克思甚至认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284本书指出,无论是将人的某种性质抽象出来作为人的本质,还是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相混淆,都无法得出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和生产实践的答案。马克思曾在不同领域就人的本质给出过三重解答,即人的本质是勞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人们的需要。本书继往开来,对三个特殊性答案进行了分析和整合。人的本质是劳动的观点只说明了人和动物的区别,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只说明了人的本质的现实形式,人的本质是现实需要则侧重于人的活动的动因是人的需要,三者单独来看都只能体现人的本质的特殊性而不是整体性。因而本书指出人的本质应该综合三者,即“人的本质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2]178。
  《人的存在论》一书在对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研究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和研究方法,又多有开拓和创新,打破了前人研究中的一系列误区,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社会性和人的本质的具体内涵。
  人的存在的主体性指引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和人生价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研究亮点。何谓主体性存在?简而言之,就是当人可以主导和支配自身的社会性之时,人就成为主体,而人在作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展现出来的功能、作用等就是人之存在的主体性。    以往对于主体问题的哲学研究往往落入主观唯心论的误区,对于人何以成为主体缺乏现实的科学的考察。而马克思、恩格斯以实际生产为基础的研究,才让人的主体变成了具体的、历史的存在。
   本书首先对人的主体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人成为主体的必要条件,人的主体意识至少应该包括物我两分和主宾两分的意识、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权责意识、个性意识。物我两分和主宾两分的意识是主体意识的明确标志,标志着自我意识的出现。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既不是任性的自由意识,也不是信仰意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怀疑和批判发展而来的认识并支配外在必然性的自由意识。权责意识是人的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識的展开,是对社会的伦理关系、法律关系自觉履行的意识。个性意识则是权责意识的进一步展开,是在了解外在世界和其他个性的基础上展现出来的一种自身存在的特殊性。主体意识的确立,于个人意味着成为真正的实践主体,于民族而言意味着民族的成熟,于人类意味着人类开始认识自然和社会规律,成为自己和自然界、社会的主人。
  《人的存在论》廓清主体意识之后展开了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主体性问题是历史哲学的分支——“人的哲学”的根本性问题,对于“人的哲学”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人的存在的主体性既不是人性,也不是主观性,而是人作为主体存在时与客体的关系中展现出来的能动性,包括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等多个范畴。人的主体活动具备多重性,人的主体性也就有认知主体性、评价主体性、决策主体性、实践主体性多个层面。
   人的存在的主体性是指引个人价值实现的标杆。人的存在的主体性并不体现在人的主观感受中,而是体现为人的智能和实践能力,依赖人的实践及其产物体现。人在不同领域中展现出不同的主体性,人在领域中认识和支配物质世界的客体性的大小,决定了人之主体性存在的“伟大”或者“渺小”。这就是人的价值高低的具体体现。而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让自己的存在主体性不断得到彰显,不断认识和支配更多的物质世界的客体,“这种外化自己的过程本身也就是自我创造的过程,自我超越的过程”[2]228。
  人们的共存世界揭示人类的共同命运
   人的存在的主体性也体现在社会共同体当中。每个人自己的存在世界与他人共体的存在世界交叉在一起,这就是“人们的共存世界”。
   人们的共存世界起源于人们的共存关系,依赖于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不断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的共存世界不断扩张,不断反哺个人的存在世界。而人类也因为共存世界的存在,同呼吸,共命运。
  《人的存在论》一书从个体、群体、人类三个层面,构建了完整的人的存在论的逻辑体系,并对其中人性、人的本质、主体性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一研究指向了人的终极关怀——对人自身存在和命运的关怀。当今世界,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如过江之鲫,有识之士们唯有回到人生价值的根本问题上,找寻人的存在现实样貌,才能科学地回答“人应该往何处去”这一人类终极的价值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存在问题的研究正是在寻找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的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人的精神家园也会不再遥远。正如杨金海教授在《人的存在论》的《自序:人的问题研究的紧迫性》中所言:“人们也许就会从终极关怀的困境中走出来,去建设现代化的精神家园,去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生。”[2]11
  注释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2]杨金海.人的存在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178.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周雨尘)
其他文献
生活中的颜色是多姿多彩的,但要把日常随处可见的颜色说得多姿多彩,殊非易事。有这样一本名为《绝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的小书,能用散文笔法,忽古忽今、忽中忽西地讲述颜色的种类、特质、变迁、历史,以及由此形成的故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等。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生成一幅幅精致的美图,确实能吸引人的心神,让人在审美中获得关于颜色的种种知识。所以该书曾获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的2019年4月的“中国好书”。 
期刊
【关键词】张平重新生活反腐小说  作为当下时代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张平因为出任山西省副省长的职务而“被迫”远离文学创作10多年之久。自打他此前的一部长篇小说《国家干部》2004年正式出版后,张平就在文学界“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他最新一部长篇小说《重新生活》(载《收获》“长篇专号”2018年夏卷)的问世,张平如此一种情形,某种程度上的确称得上是“大雅久不作”。大概也正因
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艺思潮对中国文艺理论的批评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所带来的积极因素是,使中国研究者不仅熟悉和掌握了西方文艺批评的整套术语、观念和方法,而且还能在文学研究和批评实践中加以运用,大大推动了中国学术的国际化进程。然而,与此相伴而来的是,西方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国内文论界的广泛影响和被普遍接受,造成了过去三四十年间中国文论界过于以西方的话语导向为导向,西方的文学理论几乎
期刊
【关键词】全民基本收入工作伦理社会平等  2020年暴发的全球疫情令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在2020年4月9日警告全球贸易的停止可能导致新的大萧条,面对潜在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出于或刺激经济或改善民生的目的,实施了一系列举措,而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BasicIncome)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讨论中。除了美国、西班牙等国政府提出基本收入之外,全球还有超过
期刊
在历史学领域,“书写”对于很多人而言是区别于“研究”的概念,它侧重于过程,是史料挖掘、前人综述、理论分析和论证的载体。最近20年以来,“规范化”与“专业化”似乎是评价论著书写合格与否的“圭臬”,西方史学理论框架的直接“复制”与史学观点的套用颇为常见,语言本身的原意被忽视与扭曲,文笔的优美和质感仿佛成了“细枝末节”,叙述的晓畅与张力更是忽略不言。在西方术语支配的惯性下,高度“内卷化”的风格往往让读者
期刊
天才与疯子时常被放到一起讨论,这在中外艺术史、思想史上不乏其例,如宋代画家米芾素有“米癫”之称,现当代画家石鲁曾被诊断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诗人顾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疯狂砍妻并自杀,德国哲学家尼采生前因精神崩溃而发疯,挪威画家蒙克也曾罹患精神分裂症,美国作家庞德十几年住在精神病院里……精神疾病与艺术家的创造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精神分裂与其人生哲学、原初性格之间有什么关系?精神疾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艺
期刊
2019年8月在纽约访学期间,我看到“程门问学”公众号中的推送,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莫砺锋教授与妻子陶友红合著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并选了一封莫砺锋写给陶友红的情书,这封情书写得情深意切。我一气读完,对莫老师有了别样的认识,并立即转到朋友圈,转发同时加了一句“学者的才情与柔情”作为推荐,一时获得点赞无数。回国后我立即找到这本《嘈嘈切切错杂弹》,但秋季开学后事情太多,就丢在书堆里。后来又看到《
期刊
【导读】本文试图从写作背景、作者关怀和方法论设定诸方面展开对《江村经济》和《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比较和评论。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今日愈加盛行的功能主义方法论的分析和评述,强调功能主义的两个假设前提——社会和文化是完全没有被展开的循环定义。为补不足,作者提议在社会学研究中加入内在价值。  【关键词】功能主义社会价值  20世纪初,西方的大学连带种种被我们笼统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及学科开始系统地
期刊
【导读】首先以“事件性”为中介,搭建电影与爱之同构;再以Cinema的语义辨析,分析电影院作为驱力主体转型的空间场域价值;最后从知觉后勤学,阐释电影院赋予观众机器感知系统,实现主体的触兴式体验。  【关键词】爱电影院知觉后勤学  引言   1975年,特吕弗热情洋溢地写下“明天的电影会是一种爱的行动”[1]18。此话的背景是,“‘新浪潮’已经变成一个可以肆意侮辱的名词”,特吕弗要捍卫这种更为个人
期刊
【导读】整体性的读图方式是德沃夏克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方式在德沃夏克的《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一书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它将画面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力求把握作品的整体意义。对作品整体意义的把握构成“精神史”研究范式的重要一环,为研究者从作品整体出发触及普遍的人类精神意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马克斯·德沃夏克整体性精神史  在德沃夏克(MaxDvoák)之前的欧洲艺术史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