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多鼓励,少批评。首先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习作,以免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在习作内容上,不应过分强求一致,不管是叙述平常生活中的琐事,还是抒发自己心里的愤懑,都可作为习作的素材,如果表达的思想是积极的,就给予表扬,如果表达的思想是消极的,就给予善意的引导,通过师生真诚对话,既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学生乐意把自己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的事物都写出来。其次,小学生的作文实际上是习作,在习作中必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用过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习作,要注意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就是毛病较多的习作也不能用“中心不突出”、“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语句不通顺”加以否定,更不能使用“重写”这样带惩罚性的字眼,即使作文本上的缺点多于优点,也不能让其重写一遍,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写作兴趣。习作毕竟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加以肯定和表扬。当然缺点也要诚恳地指出,并给予具体帮助。
2.培养写日记的习惯,除写好正常作文之外,应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练笔的好形式。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写日记的意义。写日记有助于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并为以后的写作准备素材。
二、培养观察能力
要写出好的作文,不但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分析能力。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一个不善于观察的人,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此,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设法接近他,观察其长相、衣着、举止、言谈,猜测其内心活动,运用各种感觉器官细致深入地观察,不断提高观察质量。又如要求三年级学生描写水果,写前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视觉,了解水果的形状、颜色;通过嗅觉,闻到水果的味道;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把自己的这些体验写下来,就是一篇好的习作。
2.带着感情去观察。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总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如看到美丽的景物,或听到悦耳的音乐,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看到丑恶的事物,或听到刺耳的声音,一般会感到厌恶憎恨。有的学生在观察中漫不经心,对观察的对象视而不见,写出的文章必然平平淡淡,没有半点生气,缺乏真情实感。可见,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很有必要。
三、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上习作课常提笔发怵,原因之一就是心中缺乏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中空空、力不从心,纵有生花妙笔也难成文章。
素材来源于生活,若要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就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因此,要经常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参加学校运动会、诗歌朗诵比赛,或者阅读一本有教育意义的课外书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断积累这些素材,让他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真、善、美,并将自己的情感融注其中,写起文章来就有话可说了。
1.提炼写作素材。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让学生学会提炼生活中的素材,教师首先必须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寻找时机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寻找素材。比如2007年6月3日凌晨宁洱县发生6.4级地震,震前震后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受灾情况,以及军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表达了真情实感。
2.开掘课外资源。结合教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表达能力。如,在学完《爬山虎的脚》一课后,笔者组织学生在房前屋后寻找爬山虎,并对照课文认真观察它的“脚”。学完课文《小狮子爱尔莎》后,同学们深深地被“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感情所感动。于是,我们用班费买了两只可爱的雏鸡,让这两位小客人在每位学生家住一天,通过观察,把雏鸡的外形、活动、饮食等写下来,一篇篇生动而有趣的日记就诞生了。每当有精彩之作产生(哪怕是一句话),笔者都要让小作者朗诵给大家听,学生在感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学习写作的需要。
作者单位
普洱市宁洱县直属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
激发写作兴趣,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多鼓励,少批评。首先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习作,以免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在习作内容上,不应过分强求一致,不管是叙述平常生活中的琐事,还是抒发自己心里的愤懑,都可作为习作的素材,如果表达的思想是积极的,就给予表扬,如果表达的思想是消极的,就给予善意的引导,通过师生真诚对话,既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学生乐意把自己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的事物都写出来。其次,小学生的作文实际上是习作,在习作中必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用过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习作,要注意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就是毛病较多的习作也不能用“中心不突出”、“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语句不通顺”加以否定,更不能使用“重写”这样带惩罚性的字眼,即使作文本上的缺点多于优点,也不能让其重写一遍,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写作兴趣。习作毕竟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加以肯定和表扬。当然缺点也要诚恳地指出,并给予具体帮助。
2.培养写日记的习惯,除写好正常作文之外,应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练笔的好形式。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写日记的意义。写日记有助于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并为以后的写作准备素材。
二、培养观察能力
要写出好的作文,不但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分析能力。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一个不善于观察的人,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此,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设法接近他,观察其长相、衣着、举止、言谈,猜测其内心活动,运用各种感觉器官细致深入地观察,不断提高观察质量。又如要求三年级学生描写水果,写前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视觉,了解水果的形状、颜色;通过嗅觉,闻到水果的味道;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把自己的这些体验写下来,就是一篇好的习作。
2.带着感情去观察。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总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如看到美丽的景物,或听到悦耳的音乐,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看到丑恶的事物,或听到刺耳的声音,一般会感到厌恶憎恨。有的学生在观察中漫不经心,对观察的对象视而不见,写出的文章必然平平淡淡,没有半点生气,缺乏真情实感。可见,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很有必要。
三、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上习作课常提笔发怵,原因之一就是心中缺乏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中空空、力不从心,纵有生花妙笔也难成文章。
素材来源于生活,若要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就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因此,要经常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参加学校运动会、诗歌朗诵比赛,或者阅读一本有教育意义的课外书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断积累这些素材,让他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真、善、美,并将自己的情感融注其中,写起文章来就有话可说了。
1.提炼写作素材。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让学生学会提炼生活中的素材,教师首先必须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寻找时机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寻找素材。比如2007年6月3日凌晨宁洱县发生6.4级地震,震前震后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受灾情况,以及军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表达了真情实感。
2.开掘课外资源。结合教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表达能力。如,在学完《爬山虎的脚》一课后,笔者组织学生在房前屋后寻找爬山虎,并对照课文认真观察它的“脚”。学完课文《小狮子爱尔莎》后,同学们深深地被“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感情所感动。于是,我们用班费买了两只可爱的雏鸡,让这两位小客人在每位学生家住一天,通过观察,把雏鸡的外形、活动、饮食等写下来,一篇篇生动而有趣的日记就诞生了。每当有精彩之作产生(哪怕是一句话),笔者都要让小作者朗诵给大家听,学生在感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学习写作的需要。
作者单位
普洱市宁洱县直属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