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0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l年于2007年1月11日10时入院。缘于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放射至背部,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黄疸及解白陶土色大便等,自服“消炎利胆片”后好转,此后常于夜间反复发作,性质同前,未给予任何特殊处理,门诊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收入院。入院查:一般情况可,精神可,神志清楚,皮肤黏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未发现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肿大,Murphy(-),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辅查:B超提示胆囊约78mm×26mm,壁增厚欠光滑,壁厚约8mm,胆囊颈可见一稍强回声光团,直径约9mm,其后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总管宽约5mm,其内未见强回声光团。肝功能、肾功能、三大常规、凝血全套均未见异常。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07年1月12日10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大网膜与胆囊粘连,给予分离粘连后见胆囊约8cm×3cm×3cm大小,张力不高,壁厚约0.5cm,胆囊腔内有数枚大小不等的结石,解剖胆囊三角,结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逆行剥离胆囊,检查发现有直径2mm的两根胆囊管,于是行胆总管探查,两根胆囊管分别从胆总管上长出,胆总管直径约5mm,未见损伤,其内未扪及结石及包块,距胆总管0.5 cm处切断胆囊管,最后自两根胆囊管剖开胆囊,发现为两个大小相等的胆囊,且两胆囊间为浆肌层共壁融合,于胆囊底部之间有3cm×3cm大小的憩室,其内有5枚玉米大小的结石,憩室与双胆囊互不相通。术后给予抗炎及对症支持处理,病情恢复良好,于2007年1月2 2日拆线出院。术后病理示:慢性胆囊炎并结石;胆囊重复(双胆囊);胆囊憩室。
讨 论
双胆囊极为少见,尤其是共壁胆囊并先天性憩室更为罕见,至今仅有10例左右的病例报告,在胚胎期,常可有小囊自肝管或胆总管发生,偶而这些小囊继续存在,并形成第二胆囊,且有其自己的胆囊管,如此囊系胆囊管发生,则二胆囊合一支胆囊管[1]。
双胆囊可通过胆囊造影术识别,因目前超声学的迅速发展,胆囊造影术临床上已很少开展,给该病的鉴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术前很难作出诊断。不过,胆囊变异在临床上并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最主要的是了解胆道系统的变异,避免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但因胆囊及胆管的变异,常导致胆管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避免这种恶性事件的发生,积极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术者应加强责任心,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胆囊切除术,切不可掉以轻心,要保持术野的良好显露,结扎切断胆囊管前,要辨清胆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三者的解剖关系,切除胆囊后应再次确认三者的关系;结扎胆囊管时应使胆囊管保持无张力状态,结扎线距胆总管壁应稍长于0.5cm,遇有胆囊动脉异常出血时,术者可将左手食指和拇指置于小网膜孔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前方,压迫肝动脉止血,待吸净积血后,松出指压,直视下看清出血点后,再行钳夹结扎或缝扎止血,切忌在“血池”中盲目钳夹,如顺行切除胆囊困难,可改用逆行胆囊切除或采用部分胆囊切除[2]。
参考文献
1 石群立.先天性胆道异常.中华外科病理学,2002,(8) :919
2 吕新生.胆道损伤.外科学.2004,(5):585
讨 论
双胆囊极为少见,尤其是共壁胆囊并先天性憩室更为罕见,至今仅有10例左右的病例报告,在胚胎期,常可有小囊自肝管或胆总管发生,偶而这些小囊继续存在,并形成第二胆囊,且有其自己的胆囊管,如此囊系胆囊管发生,则二胆囊合一支胆囊管[1]。
双胆囊可通过胆囊造影术识别,因目前超声学的迅速发展,胆囊造影术临床上已很少开展,给该病的鉴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术前很难作出诊断。不过,胆囊变异在临床上并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最主要的是了解胆道系统的变异,避免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但因胆囊及胆管的变异,常导致胆管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避免这种恶性事件的发生,积极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术者应加强责任心,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胆囊切除术,切不可掉以轻心,要保持术野的良好显露,结扎切断胆囊管前,要辨清胆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三者的解剖关系,切除胆囊后应再次确认三者的关系;结扎胆囊管时应使胆囊管保持无张力状态,结扎线距胆总管壁应稍长于0.5cm,遇有胆囊动脉异常出血时,术者可将左手食指和拇指置于小网膜孔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前方,压迫肝动脉止血,待吸净积血后,松出指压,直视下看清出血点后,再行钳夹结扎或缝扎止血,切忌在“血池”中盲目钳夹,如顺行切除胆囊困难,可改用逆行胆囊切除或采用部分胆囊切除[2]。
参考文献
1 石群立.先天性胆道异常.中华外科病理学,2002,(8) :919
2 吕新生.胆道损伤.外科学.2004,(5):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