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兒童的戏剧教育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这与课程游戏化的理念相符,都是让幼儿在实践游戏化的活动中接受与认知一些新问题与新事物,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与创新精神,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依托戏剧活动来综合提升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本文以大班剧场活动“梦幻西游”为例,对大班幼儿戏剧活动的创新形式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幼儿戏剧活动 创新形式
【正文】
戏剧是幼儿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幼儿学习的方式之一。随着戏剧课程的推广与实践,教师们逐渐掌握了开展戏剧主题活动的常规流程,但这样也容易让教师对组织戏剧活动形成一种惯性的思维。固化了的形式不利于幼儿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多样化的、创新的戏剧活动组织形式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
一、剧场活动的来源
1. 以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幼儿的很多行为都源于自身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该具备专业敏感性,善于捕捉幼儿感兴趣的点来生成适宜的活动。本次的剧场活动就来源于班级幼儿课间的一次对话,小男孩A周末跟爸爸妈妈看了话剧演出,津津乐道地跟小伙伴们分享。其他小朋友听后表现出了莫大的兴趣,也想体验一番剧场演出的魅力,于是我们一不做二不休,立即给孩子们介绍了一场话剧演出背后的一系列故事。小女孩B说“真酷!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吗?把西游记的故事演给别的班的小朋友看。”
《西游记》是当时班级正在进行的戏剧主题,孩子们的这一提议给了我们新的启发,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给予孩子们一次剧场活动的体验,较之原来的戏剧表演活动孩子们从中可以收获更多,教师在过程中也可以得到锻炼、积累经验。于是我们的剧场活动计划便提上了日程。
2. 实地考察,制定方案
剧场活动对场地、设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不适合在班级开展。为了锻炼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幼儿,幼儿C提出幼儿园一楼有一个圆屋剧场,该提议得到了其他幼儿的一致通过。经过对圆屋剧场的实地考察,孩子们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方案,涉及到剧场的座位号要设计排列,剧场的大门要装饰等。教师对幼儿的想法给予及时的支持,把更多的权利转让给幼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在过程中出主意、想办法,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二、剧场活动涵盖的多元内容
1.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剧本,明确分工
一场话剧包含的剧目过多过少都不适宜,幼儿团讨、投票选出了四幕剧作为我们《梦幻西游》演出的剧目,分别是《龙宫借宝》、《三借芭蕉扇》、《高老庄娶亲》和《真假美猴王》。选定剧目后幼儿便自选分组,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剧本、商量统筹组内人员的分工、所需要的道具等,一一记录在剧组工作簿中。
2. 分组场外彩排、按序演出
圆屋剧场外有一片宽敞的室内场地,我们的彩排就在这里进行,演出前各组利用道具间内的材料进行场景的搭建,每一次彩排前每个小剧组的导演都会组织组员们先进行一次团讨,大家结合上一次的表演情况提出意见并讨论调整,再带着修改意见进行彩排。一次次不断地磨合、修改,孩子们的演出也越来越有进步。每小组会根据组内的排练进度去剧场门口的登记处进行当天演出预约,剧场内的小工作人员会根据大家的预约情况来安排进场顺序并及时催场,以保证剧场内剧目的有序性
3. 设计排列剧场座位号
来到剧场的观众要凭号入座,因此排列座位号必不可少。剧场的座位席呈阶梯状分布,且越靠近舞台越宽,越后排越窄,孩子们观察后提出第一排的座位数最多,越往后排座位数越少。横向间借助建筑积木来测量,一根长单元积木的长度刚好可以容纳一人,大家合作测量记录,确定了每排的座位数。我们引导孩子怎样可以避免观众进场时发生拥挤,有孩子提出从剧场的左右两扇门分别进,这时候我们就给孩子介绍了一些影剧院的门票分单双号的作用,这样可以进行有效分流。于是排列座位号又多了一项考验,孩子们在排列的时候要区分出座号的单双数,我们提示孩子打破常规的排列思维,把1号放在正中间,孩子们反应得很快,马上发现了将1号放在中间后其余座位号逐渐往两边排开的方法。最终决定了以七彩的颜色区分7排,由第一排开始向后每排递减两座的单双号排列方案。
4. 演出后的自评、互评
每场剧目演出后,剧场内的小小影评人都会对表演进行打分和点评,肯定该剧组演出中的亮点并提出还需要调整、努力的地方。剧组回到彩排场地后也会围坐一起讨论今天现场的演出情况,进行自评,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来想办法进行调整,确定接下来在演出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三、幼儿在剧场活动中得到的发展
1. 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了发展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1]在剧场活动中就涉及到很多需要孩子们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的地方,例如演出场景的搭建,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很多低结构的材料替代现成的道具,孩子们需要用这些材料合作搭建演出需要的背景、道具等,在此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分工合作。以及在明确组内分工、小组互相点评时,幼儿学会了倾听和虚心接受同伴的意见,或在与同伴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明理由。幼儿越发的自信独立、善于合作,通过互相间的配合不断地进步。
2.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在梦幻西游剧场活动中,幼儿参与了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演出剧目时,幼儿通过肢体表现和声音塑造来呈现自己喜欢的西游人物,有的孩子还会即兴冒出一两人引人捧腹的台词;布置场景时,孩子们会根据剧情为表演选择和搭配适宜的道具、布景;设计道具、入场券时,孩子们大胆创想,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以及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孩子们进行设计、制作、表演,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3. 幼儿得到了多领域的融合性发展
看似是戏剧活动的剧场活动中也蕴含了多领域的内容,排列剧场座位号的活动锻炼了幼儿的数数、排序能力;用纸箱、布料搭建场景锻炼了幼儿用几何形体进行创意拼搭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对空间方位的感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在自荐演出喜欢的角色时、在介绍自己的设计图时都能大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梦幻西游剧场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多领域的融合性发展。
我们的戏剧活动始终坚持课程游戏化的理念“自由、自主、愉悦、创造”,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去发现他们所感兴趣的,去支持他们想要做的,给孩子们更多的发展、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惊喜、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幼儿戏剧活动 创新形式
【正文】
戏剧是幼儿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幼儿学习的方式之一。随着戏剧课程的推广与实践,教师们逐渐掌握了开展戏剧主题活动的常规流程,但这样也容易让教师对组织戏剧活动形成一种惯性的思维。固化了的形式不利于幼儿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多样化的、创新的戏剧活动组织形式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
一、剧场活动的来源
1. 以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幼儿的很多行为都源于自身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该具备专业敏感性,善于捕捉幼儿感兴趣的点来生成适宜的活动。本次的剧场活动就来源于班级幼儿课间的一次对话,小男孩A周末跟爸爸妈妈看了话剧演出,津津乐道地跟小伙伴们分享。其他小朋友听后表现出了莫大的兴趣,也想体验一番剧场演出的魅力,于是我们一不做二不休,立即给孩子们介绍了一场话剧演出背后的一系列故事。小女孩B说“真酷!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吗?把西游记的故事演给别的班的小朋友看。”
《西游记》是当时班级正在进行的戏剧主题,孩子们的这一提议给了我们新的启发,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给予孩子们一次剧场活动的体验,较之原来的戏剧表演活动孩子们从中可以收获更多,教师在过程中也可以得到锻炼、积累经验。于是我们的剧场活动计划便提上了日程。
2. 实地考察,制定方案
剧场活动对场地、设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不适合在班级开展。为了锻炼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幼儿,幼儿C提出幼儿园一楼有一个圆屋剧场,该提议得到了其他幼儿的一致通过。经过对圆屋剧场的实地考察,孩子们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方案,涉及到剧场的座位号要设计排列,剧场的大门要装饰等。教师对幼儿的想法给予及时的支持,把更多的权利转让给幼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在过程中出主意、想办法,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二、剧场活动涵盖的多元内容
1.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剧本,明确分工
一场话剧包含的剧目过多过少都不适宜,幼儿团讨、投票选出了四幕剧作为我们《梦幻西游》演出的剧目,分别是《龙宫借宝》、《三借芭蕉扇》、《高老庄娶亲》和《真假美猴王》。选定剧目后幼儿便自选分组,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剧本、商量统筹组内人员的分工、所需要的道具等,一一记录在剧组工作簿中。
2. 分组场外彩排、按序演出
圆屋剧场外有一片宽敞的室内场地,我们的彩排就在这里进行,演出前各组利用道具间内的材料进行场景的搭建,每一次彩排前每个小剧组的导演都会组织组员们先进行一次团讨,大家结合上一次的表演情况提出意见并讨论调整,再带着修改意见进行彩排。一次次不断地磨合、修改,孩子们的演出也越来越有进步。每小组会根据组内的排练进度去剧场门口的登记处进行当天演出预约,剧场内的小工作人员会根据大家的预约情况来安排进场顺序并及时催场,以保证剧场内剧目的有序性
3. 设计排列剧场座位号
来到剧场的观众要凭号入座,因此排列座位号必不可少。剧场的座位席呈阶梯状分布,且越靠近舞台越宽,越后排越窄,孩子们观察后提出第一排的座位数最多,越往后排座位数越少。横向间借助建筑积木来测量,一根长单元积木的长度刚好可以容纳一人,大家合作测量记录,确定了每排的座位数。我们引导孩子怎样可以避免观众进场时发生拥挤,有孩子提出从剧场的左右两扇门分别进,这时候我们就给孩子介绍了一些影剧院的门票分单双号的作用,这样可以进行有效分流。于是排列座位号又多了一项考验,孩子们在排列的时候要区分出座号的单双数,我们提示孩子打破常规的排列思维,把1号放在正中间,孩子们反应得很快,马上发现了将1号放在中间后其余座位号逐渐往两边排开的方法。最终决定了以七彩的颜色区分7排,由第一排开始向后每排递减两座的单双号排列方案。
4. 演出后的自评、互评
每场剧目演出后,剧场内的小小影评人都会对表演进行打分和点评,肯定该剧组演出中的亮点并提出还需要调整、努力的地方。剧组回到彩排场地后也会围坐一起讨论今天现场的演出情况,进行自评,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来想办法进行调整,确定接下来在演出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三、幼儿在剧场活动中得到的发展
1. 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了发展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1]在剧场活动中就涉及到很多需要孩子们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的地方,例如演出场景的搭建,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很多低结构的材料替代现成的道具,孩子们需要用这些材料合作搭建演出需要的背景、道具等,在此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分工合作。以及在明确组内分工、小组互相点评时,幼儿学会了倾听和虚心接受同伴的意见,或在与同伴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明理由。幼儿越发的自信独立、善于合作,通过互相间的配合不断地进步。
2.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在梦幻西游剧场活动中,幼儿参与了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演出剧目时,幼儿通过肢体表现和声音塑造来呈现自己喜欢的西游人物,有的孩子还会即兴冒出一两人引人捧腹的台词;布置场景时,孩子们会根据剧情为表演选择和搭配适宜的道具、布景;设计道具、入场券时,孩子们大胆创想,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以及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孩子们进行设计、制作、表演,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3. 幼儿得到了多领域的融合性发展
看似是戏剧活动的剧场活动中也蕴含了多领域的内容,排列剧场座位号的活动锻炼了幼儿的数数、排序能力;用纸箱、布料搭建场景锻炼了幼儿用几何形体进行创意拼搭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对空间方位的感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在自荐演出喜欢的角色时、在介绍自己的设计图时都能大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梦幻西游剧场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多领域的融合性发展。
我们的戏剧活动始终坚持课程游戏化的理念“自由、自主、愉悦、创造”,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去发现他们所感兴趣的,去支持他们想要做的,给孩子们更多的发展、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惊喜、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