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团活动对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作用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团活动是学校学科教学的补充性和拓展性活动,对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可以获得很多在常规的课堂学习中掌握不到的知识、学习不到的技能等。社团活动作为国本课程的重要补充,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想象力、自学能力、成就感、执行力、全面发展和个性化这几个方面谈社团活动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用。
  关键词:社團活动;小学生;创造力;全面发展
  除去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上课之外的时间,剩余的课间时间将由学生自己支配。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时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和转折期。他们热情好动、充满激情,对生活中的事件充满想象,有着较高的兴趣去认知和探索。但是,如果只是靠教师课堂的学科知识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为了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应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学校学科教学的补充性和拓展性活动,对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的参与,可以获得很多在常规的课堂学习中掌握不到的知识.学习不到的技能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发展他们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丰富有趣的社团活动开展对于小学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社团活动对学生创造力品质养成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21世纪,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这注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民族要在世界的舞台上有竞争力,离不开科技创新,因此,要注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知识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社团活动作为国本课程的重要补充,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将就社团活动对学生创造力养成的意义做几点简要分析。
  一、社团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学生的眼里,社团是一个“创造的天地,有趣的国度”。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发挥想象的广阔空间,社团活动可以成就学生一个幸福童年。社团活动为学生发挥想象力提供了舞台,学生可以大胆将自己的想象运用于活动中。例如,艺术绘画类的社团,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勾勒适当的线条、形状,表达作品中他们想要传达的内容。这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环境氛围更舒适、自由,学生更加乐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在社团活动中,社团辅导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从学生想象出发,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创造的兴趣,增长创造的才干,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社团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社团活动,虽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更重要的是要靠学生自主努力学习,不断社会实践。小学社团活动,更重视的是学生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验证解决问题。这样的自我学习过程,是学生锻炼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在社团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毅力和能力。例如,科技类社团活动,在做科学实验、学习科技知识、做手工等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像演说、辩论和书法等文学类的社团活动,则可以培养学生文字的口头的表述能力以及塑造学生的文学修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不能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不应该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学生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独特个性的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要学会了自我学习,就会为他们之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三、社团活动能提高学生创新的成就感
  社团活动中学生创新成功的情感体验将激发学生更高的创造热情和欲望。在社团活动中,教师能营造和创设轻松氛围和环境,提供足够的时空,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创造力。活动中鼓励学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用乐观的心态对待挫折、失败,以坚定的信心在社团活动中获得创新的成功经历。每一个想法变成现实,每个想象变成作品呈现,这些能让学生感到无限的愉快与成就。这时,教师给予的鼓励,是对学生多少个日夜的苦思冥想,多少次辛勤的汗水的肯定和鼓舞。每一次创新的成功是他们下一次努力的起点和动力,激励着学生继续前行。
  四、社团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执行力
  社团活动重视社团成员在参与社团活动中积极寻求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社团活动任务。所以,每一个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有具体的承担社团活动内容、具体的执行任务。在社团互动开展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尽力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在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发现和探索。耐心、细心学习如何在社团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完成活动。学会靠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去克服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形成一切自己动手的意识,管理好自己行为。如活动中需要的用品自己准备好、活动过程中规范操作、注重环保整洁;活动结束时候整理好工具和活动场地等。从这些活动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以认真、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社团活动,以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完成每次活动任务,并将这些习惯和执行力延续到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学生执行力的培养,在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品质的养成。
  五、社团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的社团活动更多强调学生的主观参与、自愿选择,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社团活动的进程中,只有学生的主观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可以促进个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责任心、主动参与意识等也会逐步得到完善。有人认为“交往和社交策略尤其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而获得”,校内外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在社团活动中,学生需要交往交流、统筹各方资源,这个过程中,学生渐渐习得一些成年人的社会行为,同时,活动中学生还需要解决一些与社团同伴之间相处的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从童年向成人化发展。
  六、社团活动能促使学生在成长中个性化发展
  小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感兴趣的社团活动,使自己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每个人都需要参与社会来促使自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人格特征。在日积月累的社团活动参与中,学生的知识库储存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学生的见识也会随着社团活动的实践越来越广,他们在参与社团活动中,个性将慢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琰.如何通过社团活动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7(06).
  [2]苗彩成,王平萍.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与开展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26).
  [3]朱国军.基于“学校本位”的小学生课外活动课程设计与意义——以N小学“四点钟课堂”实验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11).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正顺应时代潮流,是教师目前乐于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和了解他人想法的机会。笔者认为,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时,要注意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把控时间分配,并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已经迅速普及到各个层次的教学当中,成为教学体系中“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计算机教学应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尝试使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激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兴趣,从而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整体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一、适当增设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阅读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能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更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会默读,从而让学
一位年仅16岁,移民加拿大才两年的花季少年,不因身居异国被林林总总的西洋影片所迷惑,而是专心传承以孔孟之道为中心的华夏民族文化,久而久之在他周围竟形成了一个强力的精神磁场,越来越多的华裔、亚裔及欧美的同龄人和成年人大受其影响。为此,加拿大华语时代电视公司专门为其量身定制了《学说弟子规》专题栏目,邀他主讲。最近中国光华基金会以这位可敬少年事迹为蓝本,拍摄了一部电视片,不久将在全球公开播出。这位荣获加
摘 要:“微课程”作为一种现代化课堂模式,搭建了由已知到未知再到新知的链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翻转“教”与“学”的次序,变被动为主动,变外被适应为自适应,变学知识为学方法,翻出学生能力,转出课堂成效,有助于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智慧。  关键词:语文课堂;翻转课堂;微课教学  “微课程”的出现,将课改又一次向纵深推进。“微课”虽好,但也不能整节课都用,要发挥其“微”而“精”的特点,用
摘要:“微课”是指内容短小的课程。但是,对此类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舍本求末…‘淹没主题”“得不偿失”等问题并不少见。如何利用微课促进小学品德地理题材教学,是每一位品德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提出在设计中,从“小、趣、实、新”上不断完善和优化,能使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微课;小学品德;地理题材  电子书包实验的教学开展,提供了师生及生生交流平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辅导
11岁的儿子罗布放学后回到家里,他双眼满含着泪水,告诉我们有几个比他大的男孩刚刚在公交车站打了他。  我和妻子很快就了解到事情已经酝酿好几天了。最初,他们互相挖苦讽刺,接下来是公开吵架,而现在,冲突已经发展到要用拳头来解决的程度了。罗布想待在家里不去上学,以免下次还会碰上那几个男孩。  我们马上给校方打了电话,请求学校能给予帮助。“我们会立即和那几个男孩的家长联系,”校方告诉我们,“必要的时候,你
摘 要:在小学生阅读活动教学中,只有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其拥有终身良好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阅读的正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朗读技巧和理解能力,阅读教学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法,采用教育技术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阅读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阅读力是
【摘 要】语言学习与思维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于语言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探讨从阅读的三个时间——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开展有效的活动来开启、发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品质培养  2014年,我国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摘要:文章借助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常见类型的祖辈,如强势型祖辈、包揽代替型祖辈、放任型祖辈,试图探究对祖辈这一群体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使祖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孙辈的方法和技巧,将两代人的两种教育优势加以互补,从而优化孩子的教育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祖辈代管;家庭教育;教育环境  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八零、九零后已为人父母,这一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