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本解读;人性立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75-02
【作者简介】季勇,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江苏南通,226300)教师。
“文本解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基于自己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以及感悟能力,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文本解读”是学生基于当下的社会体验的个体化的体悟过程,不是一个还原文本创作的过程,也并不存在唯一的终极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合时的、个体的,其中,人性立场应该是坚守的价值维度之一,文本解读要引导学生达成对人,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基本看法。
文本解读的时弊就是基于教科书编者意识的“再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当下的语文教材主要是围绕主题文选集锦式的编排,所选文本服从主题,必然大多含有诸多政治意蕴。
比如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有四个专题,分别是“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这样的选题也就无所谓多元的解读了,因为教材编者已经限定了解读的方向。另外教科书编者还通过教参的解读限定了解读的尺度。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多数教师不敢引导学生去读出个体的当下的“阅读体验”,不敢有逆教参的解读,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莘莘学子的分数。
大体而言,语文阅读课解读文本的现状就是教师对教科书编者以及教参进行“再解读”并灌输给学生。谈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授的就是教参上所谓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封建教育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耽误了民族的腾飞,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废纸箩。但在现今时代,封建教育制度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语文课堂还在喋喋不休把“批判”之奉为“圣经”,直接给出政治结论,这就使得语文课简单化、情绪化和概念化。说教多了,学生会有逆反心理。他们也许会说,当下教育和封建教育又有多少区别呢,不过是把一些纲常理教变成意识形态的语言。而如果,以儿童的视角切入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在百草园的玩闹也好,溜到三味书屋后的小花园“折腊梅”“寻蝉蜕”也好,作者的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学生从中自己也能得出结论:好的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这样的解读不是灌输政治口号,而是基于纯洁文本和当下教育现状的深入思考。如今,鲁迅的《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本不断从教材中删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材编者对它们的解读已经固化,这与当下社会的环境极其不调和。
文本解读要警惕泛政治化和泛道德化。
语文出版社王旭明先生谈到对《斑羚飞渡》一文的解读时说,这本是一篇动物小说,讲老斑羚与小斑羚自然之本能,虽然作者赋予了它们人的品质,但毕竟是动物呵。教师无节制地放纵情感,谈什么老斑羚的无私奉献、勇敢付出、伟大与崇高、谱写动人之歌云云,显然有失客观。笔者也认同王先生的观点,尽管我们主张“文以载道’,“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价值维度。但此中的“道”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是整个人类文明长河中,无数哲人智者碰撞融合、薪火相传而逐渐形成的多元的取向和共通的情感,其本质上要以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为追求。我们还记得那个用政治思维来解读一切的荒唐年代,此中出现的样板戏,人物脸谱化符号化、思想内容公式化、国人关系阶级化,对于艺术来讲就是一场梦魇,对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国人的思想行为来讲更是一场悲剧。
语文课不是思想政治课,不能等同于道德的说教。如果一直用政治口号和道德词汇来思考问题解读文本,只能让语文学科失去它的味道,不能高昂学科的头颅。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欧·亨利的短篇名作。贝尔曼这样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牢骚满腹的老画家,看到琼珊的生命即将进入尾声,靠着最后一片常春藤的叶子支撑住,所以他义无反顾地在大雨中用画笔让藤叶永生,表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性力量。这样的行动如果用“舍己救人”这样宏大的政治话语来解读,宣扬一种病态的、狭隘的利他行为,爱他人要胜过爱自己,反倒是令人厌恶的反人性的意识形态。
我相信,换作你或我在此情境中,举动必然和贝尔曼是相同的。这仅仅就是一种朴素的人性力量、人性的底线。我们如果违背了“见死不救”这个人性的底线也就没有了人性。这不需要政治口号和高道德词汇的修饰,人性的底线已经具有足够的力量达成社会美好秩序的重建以及人与人之间浓浓的人文关怀,也就是孔子口中“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的大同社会。这必然是对政治口号式的“高道德”社会的一个绝妙讽刺。
文本解读的价值立场应该指向人性。
中国文化传统素来重视伦理道德,倡导“圣贤”、“完人”。且不论这样的做法以私德代替公德、代替道德是否合乎人性。但事实上,这样不断地拔高道德准线,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或让普通人内心心生惭愧、徒增汗颜,或有聪明者明知不可为而另辟蹊径,满口“仁义道德”,说一套做一套,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虚伪的道德体制。理学泰斗、程朱学派集大成者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但他自身私德亦有缺陷。尽管如此,仍不能否认他是孔子、孟子以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
不久前看到一则微博:“见到一对越作战老兵,讲他当年参加敢死队。晚上挑选出一批敢死队员,表决心,然后集中在一个大房间里,由两倍于敢死队员的士兵看着他们,怕有人跑了。每人给一个本,给亲人写信,实际是写遗书。他说就跟被判了死刑一样,第二天执行。那一夜睡个屁。他活下来,是因为第二天突击任务取消了……”这段文字才“真实地展示了人性面对战争时的怯意和痛苦,更能立体地多角度地展示军人的整体风貌”。
真实的人性是一种“大理性”。事实上,引导人性的是利益而不是道德。面对欲望,人通过自身的理性衡量利益,采取利益的最大化。与人性相对的是兽性,也就是没有理性约束的欲望。从根本上讲,人性是自私的,当然我们不排除有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能保证事事无私。尽管这一结论刺痛了我们人类虚伪的自尊心,但我们在思考人性的时候,也只能基于这一常识。
苏教版《语文》必修4《一滴眼泪换一杯水》第二专题“美与丑的人性看台”,其实编者在设计这个板块的时候就犯了原则性错误——美和丑来自道德的评判,以道德的尺度来衡量人性。显然,人性不需要拔高到道德的层面,更不能以封建卫道士的眼光来苛求人。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这样理解: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伸出温暖善良之手,“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为他送上最需要的水。在原著中伽西莫多救了她的命,并为她赴汤蹈火,这是人性中的“大理性”。如果能够这样探讨的话,可能比固守爱斯梅拉达善良、仁慈等说辞更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75-02
【作者简介】季勇,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江苏南通,226300)教师。
“文本解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基于自己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以及感悟能力,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文本解读”是学生基于当下的社会体验的个体化的体悟过程,不是一个还原文本创作的过程,也并不存在唯一的终极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合时的、个体的,其中,人性立场应该是坚守的价值维度之一,文本解读要引导学生达成对人,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基本看法。
文本解读的时弊就是基于教科书编者意识的“再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当下的语文教材主要是围绕主题文选集锦式的编排,所选文本服从主题,必然大多含有诸多政治意蕴。
比如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有四个专题,分别是“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这样的选题也就无所谓多元的解读了,因为教材编者已经限定了解读的方向。另外教科书编者还通过教参的解读限定了解读的尺度。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多数教师不敢引导学生去读出个体的当下的“阅读体验”,不敢有逆教参的解读,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莘莘学子的分数。
大体而言,语文阅读课解读文本的现状就是教师对教科书编者以及教参进行“再解读”并灌输给学生。谈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授的就是教参上所谓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封建教育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耽误了民族的腾飞,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废纸箩。但在现今时代,封建教育制度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语文课堂还在喋喋不休把“批判”之奉为“圣经”,直接给出政治结论,这就使得语文课简单化、情绪化和概念化。说教多了,学生会有逆反心理。他们也许会说,当下教育和封建教育又有多少区别呢,不过是把一些纲常理教变成意识形态的语言。而如果,以儿童的视角切入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在百草园的玩闹也好,溜到三味书屋后的小花园“折腊梅”“寻蝉蜕”也好,作者的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学生从中自己也能得出结论:好的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这样的解读不是灌输政治口号,而是基于纯洁文本和当下教育现状的深入思考。如今,鲁迅的《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本不断从教材中删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材编者对它们的解读已经固化,这与当下社会的环境极其不调和。
文本解读要警惕泛政治化和泛道德化。
语文出版社王旭明先生谈到对《斑羚飞渡》一文的解读时说,这本是一篇动物小说,讲老斑羚与小斑羚自然之本能,虽然作者赋予了它们人的品质,但毕竟是动物呵。教师无节制地放纵情感,谈什么老斑羚的无私奉献、勇敢付出、伟大与崇高、谱写动人之歌云云,显然有失客观。笔者也认同王先生的观点,尽管我们主张“文以载道’,“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价值维度。但此中的“道”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是整个人类文明长河中,无数哲人智者碰撞融合、薪火相传而逐渐形成的多元的取向和共通的情感,其本质上要以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为追求。我们还记得那个用政治思维来解读一切的荒唐年代,此中出现的样板戏,人物脸谱化符号化、思想内容公式化、国人关系阶级化,对于艺术来讲就是一场梦魇,对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国人的思想行为来讲更是一场悲剧。
语文课不是思想政治课,不能等同于道德的说教。如果一直用政治口号和道德词汇来思考问题解读文本,只能让语文学科失去它的味道,不能高昂学科的头颅。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欧·亨利的短篇名作。贝尔曼这样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牢骚满腹的老画家,看到琼珊的生命即将进入尾声,靠着最后一片常春藤的叶子支撑住,所以他义无反顾地在大雨中用画笔让藤叶永生,表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性力量。这样的行动如果用“舍己救人”这样宏大的政治话语来解读,宣扬一种病态的、狭隘的利他行为,爱他人要胜过爱自己,反倒是令人厌恶的反人性的意识形态。
我相信,换作你或我在此情境中,举动必然和贝尔曼是相同的。这仅仅就是一种朴素的人性力量、人性的底线。我们如果违背了“见死不救”这个人性的底线也就没有了人性。这不需要政治口号和高道德词汇的修饰,人性的底线已经具有足够的力量达成社会美好秩序的重建以及人与人之间浓浓的人文关怀,也就是孔子口中“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的大同社会。这必然是对政治口号式的“高道德”社会的一个绝妙讽刺。
文本解读的价值立场应该指向人性。
中国文化传统素来重视伦理道德,倡导“圣贤”、“完人”。且不论这样的做法以私德代替公德、代替道德是否合乎人性。但事实上,这样不断地拔高道德准线,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或让普通人内心心生惭愧、徒增汗颜,或有聪明者明知不可为而另辟蹊径,满口“仁义道德”,说一套做一套,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虚伪的道德体制。理学泰斗、程朱学派集大成者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但他自身私德亦有缺陷。尽管如此,仍不能否认他是孔子、孟子以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
不久前看到一则微博:“见到一对越作战老兵,讲他当年参加敢死队。晚上挑选出一批敢死队员,表决心,然后集中在一个大房间里,由两倍于敢死队员的士兵看着他们,怕有人跑了。每人给一个本,给亲人写信,实际是写遗书。他说就跟被判了死刑一样,第二天执行。那一夜睡个屁。他活下来,是因为第二天突击任务取消了……”这段文字才“真实地展示了人性面对战争时的怯意和痛苦,更能立体地多角度地展示军人的整体风貌”。
真实的人性是一种“大理性”。事实上,引导人性的是利益而不是道德。面对欲望,人通过自身的理性衡量利益,采取利益的最大化。与人性相对的是兽性,也就是没有理性约束的欲望。从根本上讲,人性是自私的,当然我们不排除有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能保证事事无私。尽管这一结论刺痛了我们人类虚伪的自尊心,但我们在思考人性的时候,也只能基于这一常识。
苏教版《语文》必修4《一滴眼泪换一杯水》第二专题“美与丑的人性看台”,其实编者在设计这个板块的时候就犯了原则性错误——美和丑来自道德的评判,以道德的尺度来衡量人性。显然,人性不需要拔高到道德的层面,更不能以封建卫道士的眼光来苛求人。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这样理解: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伸出温暖善良之手,“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为他送上最需要的水。在原著中伽西莫多救了她的命,并为她赴汤蹈火,这是人性中的“大理性”。如果能够这样探讨的话,可能比固守爱斯梅拉达善良、仁慈等说辞更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