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矿山的开采,在带来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而矿区景观再生的发展能够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旅游和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和保护,对环境的保护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区;景观再生;晋华宫矿山公园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52 — 02
矿山地质灾害区的景观再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大地艺术家Smithson Robert认为大地艺术最好的场所就是那些在采矿、工业和城市化過程中破坏的地区,认为艺术可以作为调和工业化与生态建设的手段,提出了将景观再生运用到矿业开发中〔1〕。1970年在美国大盐湖中因石油开采而污染的水面上建造了巨大的“螺旋型防波堤”,这个是矿区景观再生最早的例子。
结合生态学、管理学的诸多观点,我们认为,矿山地质灾害区的景观再生,是将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相结合,在矿区工业遗迹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思想,将原来场地的景观特质,充分挖掘出来,使矿山废弃地得以重新利用,塑造成独特的矿山废弃地景观,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公共设施、一定规模自然生态和人文底蕴、秉承矿业景观特色的多重含义的城市公共空间〔2〕。矿山景观再生是一项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综合项目,矿山关闭区景观规划与恢复,不仅是维持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最大限度提高景观资源,提高矿山生态功能的重要途径〔3〕。理想的景观再生必须恢复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并尽可能的传承历史文化脉络,赋予新的景观以精神内涵和品质追求,这也是景观再生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已有矿区的景观再生多是与当地的旅游特色相配合的,这里结合大同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分析。
一、案例介绍
晋华宫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区西12.5公里,109国道南侧,居大同煤田东北端,矿始建于1957年,1973年竣工,是一个多井口的大型矿井,由马武山井、晋华宫大井和南山井组成。其中,马武山井因资源枯竭已于1985年10月关闭,地面建筑设施已拆除,井口已封闭;南山井于2011年10月服务期满闭矿;晋华宫大井目前仍处于运营阶段。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是2005年由国土资源部批准的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入选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名录》。2010年,为了对关闭的南山井矿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并配合云冈旅游区和大同市的生态建设,当地建设了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南山井矿关闭后,当地开展了大面积的矿区环境修复工程,共计拆除废旧建筑23300立方米,搬迁棚户区居民2100户,治理矸石山面积50亩,恢复治理塌陷区面积130亩,且治理效果显著。建成后的矿山公园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由煤炭博物馆、工业遗址参观区、仰佛台、石头村、晋阳谭、井下探秘游、棚户区遗址区七大景气组成,整体概念突出营造“七大园区”。先前的工业广场形成了工业遗址区;煤矸石山经过治理形成了仰佛台景区,与云冈石窟交相呼应;矿井水处理后再利用,建设了晋阳潭湿地生态区;干旱少土的坡地改造成了经济林;煤炭博物馆、工业遗址、煤矸石探秘、餐饮住宿、矿工生活区、等工程项目在矿山公园内一应俱全。
这些举措,通过公园模式化的生态恢复治理,减少了污染,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税收和就业岗位,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同时,将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打造成国内外矿山工业遗产生态恢复示范基地,成大同市的一张名片,具有很好的经济、生态、科研和教育意义。
二、景观再生的历史契机
城市的定位和工业开发密切相关,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可以说是有很强的历史契机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同市依据其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这种模式是畸形的,是不可持续的。当地政府不断的探索发展,进行产业調整升级,提出了“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和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开始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使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
晋华宫矿就坐落在云冈景区内,西边有北魏的云冈石窟,明代的戍边城堡,东边有康熙题字的佛字湾,辽金时期的观音堂,整个景区有十里河龙脉贯穿,旅游资源集聚效应明显。云冈石窟是大同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景区,1961年即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本身的存在价值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区可以形容的。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云冈石窟周围煤矿林立,大量的粉尘煤灰及硫化物对其常年累月的腐蚀,采煤污水也对景区附近的十里河造成了严重污染,特别是石窟对面的晋华宫矿的两座大型煤研石山对其危害巨大。这两座煤研石山含硫量极高,且自燃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害气体大量排放,常常导致酸雨发生,在腐蚀文物古迹的同时还影响着景区内的环境质量。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由于当地居民多用煤火取暖做饭,云冈石窟内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要比夏季高出一倍以上。照此发展,若干年后石窟将不复存在。
2009年大同市政府提出对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云冈大景区的规划,要实现“文物保护与生态恢复的双赢”,这是建国以来围绕云冈石窟景区实施的最大工程。与云冈石窟仅一河之隔的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矿山公园的建设规划便被纳入大同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当然,晋华宫矿也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例如作为整个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南山煤研石山景区就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是晋华宫矿的南部高点,也是周围唯一能观云冈石窟全貌的位置点,与云冈石窟一河之隔,直线距离只有2千米左右,对公园的意义甚大。此外,南山地层属于典型的侏罗纪地层,在煤层裸露处,可以清楚地看见煤炭呈带状分布,层理清晰,是考察大同侏罗纪煤层很好的现场资料,无论从地质考察还是从参观游览来看都有极高的价值。两大景区的建设,对于充分展示云冈石窟的“佛”文化和国家矿山公园的“煤”文化,多元推广当地旅游特色,打出组合拳,具有重要作用。 三、景观再生方法
城市矿山区涉及景观型态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城市环境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矿业城市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仅仅着眼于矿山环境的复垦治理是远远不够的。景观再生以保护景观生态和恢复环境功能为前提,以发展旅游游憩业为其主要形式,是对该地区生态资源的整合再利用。不同于农业和林业等土地复垦的是,旅游游憩业是是一种无生物生产力的非经济活动,但是可以通过追求参与人员的滿意程度来获得经济效益,并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徐州的贾汪矿区将塌陷区因地制宜地治理恢复为生态农业区、人工湿地、景观建设区、粉煤灰造林区等土地利用功能区,对矿区景观进行了重塑,在生态恢复治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4〕。
生态系统是相对同质的系统,景观则是异质的,总体来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景观再生。
(一)工业文化旅游
矿山地区工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既是保持现有的工矿开采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公众旅游热情的一种营销手段。
井工开采的开采巷道给人一种幽暗、深邃和神秘的感觉,且地下数百米结构复杂,景观奇特,许多游客想要一探究竟。大同晋华宫矿山公园依托晋华宫矿“煤都井下探秘游”项目,凭借罕见的侏罗纪煤层地质奇观,依靠悠久的采煤历史文化成功的打造了旅游特色。矿山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也是一种常见的景观再生方式。矿区景观再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对社会公众还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承的历史意义,这也是矿山生态博物馆存在的最大意义。晋华宫矿山公园通过将矿山开采遗址改造成煤炭博物馆,吸引当地居民和游客亲生体验和参观,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矿井的开采方式和作业工具,使人们产生震撼,凝聚感情,在物质空间中体会精神文化,使民众在切身感受工业文明的发展的同时,正确认识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危害。
(二)景观再生社会化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使得矿山与城市的关系日益密切,矿山地质灾害区的景观再生不能仅仅局限在矿山废弃地本身的范围内,而应当着眼于城市和区域,把局部地块的利用放到城市用地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中进行整体考虑,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在城市和煤矿废弃地两个层面制定不同尺度下的规划设计和控制要求,使景观再生尽可能的社会化〔5〕。当然,景观再生最好的情况是在保存既有的条件下出发,尽量利用矿区原有的景观元素和材料,而不是给这个地区附加很多新东西,不是努力掩饰这些破碎的景观,而是寻求对这些旧有的景观结构和要素的重新解释〔6〕。
在矿区景观再生的过程中,依靠工业和农业转型发展旅游业来增加经济收益是次要的,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构建舒适的居住环境才是首位的。况且,并不是所有的矿区都适合发展旅游业,然而,对于矿山公园的建设是通用的。晋华宫矿山公园在建设中,并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最主要的是对原有的景观进行修饰改善,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有的矿山开采痕迹,又能达到生态恢复治理目的。在景观再生的过程中,原有的矿山废墟可以适当保留、植被任其生长,作为生态教室供人参观;原有的废土废渣可作为某些豆科植物的生長介质;矿山建设中的废砖可以作为混凝土的部分材料;大量的铁质用品可以作为公园广场建设的装饰材料。对于矿区河道的建设治理也不必一蹴而就,可以将其保留在时间和空间中,让民众体会治理的过程。在河道治理中设置坡道和非水泥的地表,以方便雨水下渗,再汇集雨水引入河道,以达到河道自然洁净的目的,慢慢地使其变成能够浇灌周围植物的活水。
〔参 考 文 献〕
〔1〕张健.大地艺术研究〔D〕.博士论文,武汉大学,2011.
〔2〕刘福智.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理论及策略研究〔D〕.博士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Zhang Jianjun,Fu Meichen,Hassani Ferri P,Zeng Hui,Geng Yuhuan,Bai Zhongke. Land use-base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restoration in mine closure area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1,475:
〔4〕徐嘉兴,李钢,陈国良,赵华,渠俊峰.土地复垦矿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13,(01):232-239+296.
〔5〕葛书红,王向荣. 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规划与设计策略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45-53.
〔6〕钱静.工业弃置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再生〔J〕.江苏建筑,2003,(01):29-3.
〔责任编辑:张 港〕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区;景观再生;晋华宫矿山公园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52 — 02
矿山地质灾害区的景观再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大地艺术家Smithson Robert认为大地艺术最好的场所就是那些在采矿、工业和城市化過程中破坏的地区,认为艺术可以作为调和工业化与生态建设的手段,提出了将景观再生运用到矿业开发中〔1〕。1970年在美国大盐湖中因石油开采而污染的水面上建造了巨大的“螺旋型防波堤”,这个是矿区景观再生最早的例子。
结合生态学、管理学的诸多观点,我们认为,矿山地质灾害区的景观再生,是将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相结合,在矿区工业遗迹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思想,将原来场地的景观特质,充分挖掘出来,使矿山废弃地得以重新利用,塑造成独特的矿山废弃地景观,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公共设施、一定规模自然生态和人文底蕴、秉承矿业景观特色的多重含义的城市公共空间〔2〕。矿山景观再生是一项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综合项目,矿山关闭区景观规划与恢复,不仅是维持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最大限度提高景观资源,提高矿山生态功能的重要途径〔3〕。理想的景观再生必须恢复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并尽可能的传承历史文化脉络,赋予新的景观以精神内涵和品质追求,这也是景观再生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已有矿区的景观再生多是与当地的旅游特色相配合的,这里结合大同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分析。
一、案例介绍
晋华宫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区西12.5公里,109国道南侧,居大同煤田东北端,矿始建于1957年,1973年竣工,是一个多井口的大型矿井,由马武山井、晋华宫大井和南山井组成。其中,马武山井因资源枯竭已于1985年10月关闭,地面建筑设施已拆除,井口已封闭;南山井于2011年10月服务期满闭矿;晋华宫大井目前仍处于运营阶段。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是2005年由国土资源部批准的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入选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名录》。2010年,为了对关闭的南山井矿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并配合云冈旅游区和大同市的生态建设,当地建设了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南山井矿关闭后,当地开展了大面积的矿区环境修复工程,共计拆除废旧建筑23300立方米,搬迁棚户区居民2100户,治理矸石山面积50亩,恢复治理塌陷区面积130亩,且治理效果显著。建成后的矿山公园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由煤炭博物馆、工业遗址参观区、仰佛台、石头村、晋阳谭、井下探秘游、棚户区遗址区七大景气组成,整体概念突出营造“七大园区”。先前的工业广场形成了工业遗址区;煤矸石山经过治理形成了仰佛台景区,与云冈石窟交相呼应;矿井水处理后再利用,建设了晋阳潭湿地生态区;干旱少土的坡地改造成了经济林;煤炭博物馆、工业遗址、煤矸石探秘、餐饮住宿、矿工生活区、等工程项目在矿山公园内一应俱全。
这些举措,通过公园模式化的生态恢复治理,减少了污染,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税收和就业岗位,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同时,将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打造成国内外矿山工业遗产生态恢复示范基地,成大同市的一张名片,具有很好的经济、生态、科研和教育意义。
二、景观再生的历史契机
城市的定位和工业开发密切相关,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可以说是有很强的历史契机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同市依据其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这种模式是畸形的,是不可持续的。当地政府不断的探索发展,进行产业調整升级,提出了“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和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开始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使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
晋华宫矿就坐落在云冈景区内,西边有北魏的云冈石窟,明代的戍边城堡,东边有康熙题字的佛字湾,辽金时期的观音堂,整个景区有十里河龙脉贯穿,旅游资源集聚效应明显。云冈石窟是大同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景区,1961年即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本身的存在价值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区可以形容的。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云冈石窟周围煤矿林立,大量的粉尘煤灰及硫化物对其常年累月的腐蚀,采煤污水也对景区附近的十里河造成了严重污染,特别是石窟对面的晋华宫矿的两座大型煤研石山对其危害巨大。这两座煤研石山含硫量极高,且自燃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害气体大量排放,常常导致酸雨发生,在腐蚀文物古迹的同时还影响着景区内的环境质量。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由于当地居民多用煤火取暖做饭,云冈石窟内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要比夏季高出一倍以上。照此发展,若干年后石窟将不复存在。
2009年大同市政府提出对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云冈大景区的规划,要实现“文物保护与生态恢复的双赢”,这是建国以来围绕云冈石窟景区实施的最大工程。与云冈石窟仅一河之隔的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矿山公园的建设规划便被纳入大同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当然,晋华宫矿也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例如作为整个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南山煤研石山景区就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是晋华宫矿的南部高点,也是周围唯一能观云冈石窟全貌的位置点,与云冈石窟一河之隔,直线距离只有2千米左右,对公园的意义甚大。此外,南山地层属于典型的侏罗纪地层,在煤层裸露处,可以清楚地看见煤炭呈带状分布,层理清晰,是考察大同侏罗纪煤层很好的现场资料,无论从地质考察还是从参观游览来看都有极高的价值。两大景区的建设,对于充分展示云冈石窟的“佛”文化和国家矿山公园的“煤”文化,多元推广当地旅游特色,打出组合拳,具有重要作用。 三、景观再生方法
城市矿山区涉及景观型态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城市环境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矿业城市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仅仅着眼于矿山环境的复垦治理是远远不够的。景观再生以保护景观生态和恢复环境功能为前提,以发展旅游游憩业为其主要形式,是对该地区生态资源的整合再利用。不同于农业和林业等土地复垦的是,旅游游憩业是是一种无生物生产力的非经济活动,但是可以通过追求参与人员的滿意程度来获得经济效益,并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徐州的贾汪矿区将塌陷区因地制宜地治理恢复为生态农业区、人工湿地、景观建设区、粉煤灰造林区等土地利用功能区,对矿区景观进行了重塑,在生态恢复治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4〕。
生态系统是相对同质的系统,景观则是异质的,总体来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景观再生。
(一)工业文化旅游
矿山地区工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既是保持现有的工矿开采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公众旅游热情的一种营销手段。
井工开采的开采巷道给人一种幽暗、深邃和神秘的感觉,且地下数百米结构复杂,景观奇特,许多游客想要一探究竟。大同晋华宫矿山公园依托晋华宫矿“煤都井下探秘游”项目,凭借罕见的侏罗纪煤层地质奇观,依靠悠久的采煤历史文化成功的打造了旅游特色。矿山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也是一种常见的景观再生方式。矿区景观再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对社会公众还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承的历史意义,这也是矿山生态博物馆存在的最大意义。晋华宫矿山公园通过将矿山开采遗址改造成煤炭博物馆,吸引当地居民和游客亲生体验和参观,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矿井的开采方式和作业工具,使人们产生震撼,凝聚感情,在物质空间中体会精神文化,使民众在切身感受工业文明的发展的同时,正确认识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危害。
(二)景观再生社会化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使得矿山与城市的关系日益密切,矿山地质灾害区的景观再生不能仅仅局限在矿山废弃地本身的范围内,而应当着眼于城市和区域,把局部地块的利用放到城市用地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中进行整体考虑,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在城市和煤矿废弃地两个层面制定不同尺度下的规划设计和控制要求,使景观再生尽可能的社会化〔5〕。当然,景观再生最好的情况是在保存既有的条件下出发,尽量利用矿区原有的景观元素和材料,而不是给这个地区附加很多新东西,不是努力掩饰这些破碎的景观,而是寻求对这些旧有的景观结构和要素的重新解释〔6〕。
在矿区景观再生的过程中,依靠工业和农业转型发展旅游业来增加经济收益是次要的,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构建舒适的居住环境才是首位的。况且,并不是所有的矿区都适合发展旅游业,然而,对于矿山公园的建设是通用的。晋华宫矿山公园在建设中,并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最主要的是对原有的景观进行修饰改善,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有的矿山开采痕迹,又能达到生态恢复治理目的。在景观再生的过程中,原有的矿山废墟可以适当保留、植被任其生长,作为生态教室供人参观;原有的废土废渣可作为某些豆科植物的生長介质;矿山建设中的废砖可以作为混凝土的部分材料;大量的铁质用品可以作为公园广场建设的装饰材料。对于矿区河道的建设治理也不必一蹴而就,可以将其保留在时间和空间中,让民众体会治理的过程。在河道治理中设置坡道和非水泥的地表,以方便雨水下渗,再汇集雨水引入河道,以达到河道自然洁净的目的,慢慢地使其变成能够浇灌周围植物的活水。
〔参 考 文 献〕
〔1〕张健.大地艺术研究〔D〕.博士论文,武汉大学,2011.
〔2〕刘福智.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理论及策略研究〔D〕.博士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Zhang Jianjun,Fu Meichen,Hassani Ferri P,Zeng Hui,Geng Yuhuan,Bai Zhongke. Land use-base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restoration in mine closure area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1,475:
〔4〕徐嘉兴,李钢,陈国良,赵华,渠俊峰.土地复垦矿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13,(01):232-239+296.
〔5〕葛书红,王向荣. 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规划与设计策略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45-53.
〔6〕钱静.工业弃置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再生〔J〕.江苏建筑,2003,(01):29-3.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