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西方读者容易读懂的中国书法著作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用线形排列的拼音文字读写的西方人眼中,结构复杂多变的方块汉字,就像一幅幅奇妙的图画,它本身的美令人赞叹,而其义涵却深不可测。因此,与陶瓷、青铜、绘画等比较直观的视觉艺术相比,汉字的书写艺术,即书法艺术,在西方是最后被认识的。
  近百年来,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虽然也有一些出类拔萃的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学者,但是其人数之众和著述之丰远不如其他艺术门类。近二十几年,世界各国学习汉语、喜爱中国书法艺术的人日渐增多,然而,图书市场上供中国书法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观赏的论著、碑帖影印本、字典辞书林林总总,适合西方读者的却难求。而近期面世、由中国外文出版社和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的中英文版《中国书法艺术》一书则填补了这一空白。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方闻先生所说:“至此,我们首次有了用英汉两语写作中国书法历史与批评的学术论纲。”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与文明》丛书总编辑张泰平女士也慨叹:“我们终于有了一部供西方读者阅读的中国书法艺术著作。”
  从本书的篇章结构、编撰者的组合、内容的筛选,乃至表述方式和遣词择句,可以看出其策划者和编著者为了使西方读者易于读懂确实费了一番心思。
  先看全书的章节安排。开篇的两篇文章分别由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获得者欧阳中石先生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荣誉教授方闻先生撰写。欧阳先生的《中国书法艺术引论》一文精辟而明晰,全文仅万余字,不仅将源远流长、纷繁曲折的中国书法艺术演进历程梳理得丝缕分明,而且兼及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方闻先生的《“书画同体”与中国艺术史》一文,则从艺术史论家的视角阐释中西方艺术观的差异,以及中国绘画和书法所共有的“状物形,表吾意”的功效,从“书画同体”的理念介入,引领西方读者踏入中国书法这一陌生的艺术之门,并步步深入,登堂入室,洞悉其深邃的文化内涵。方先生还亲自选配数十幅书画作品图片插入文内,使读者借助形象的静态画面解其文中深意。两文之后的正文共分十章,第一章描述汉字所具有的形象性、表意,陛和字字独立的方块形制等艺术素质,旨在使西方读者对书法艺术赖以形成的基础一汉字有初步的认识,为研读以后各章作铺垫。第二章至第八章是全书的主体,以编年的方式纵述书法艺术演进的历程,从追溯六七千年前出现的汉字雏形陶文符号始,直至20世纪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对于各历史时期风行的书体、流派,以及名家、佳作也都有述及。伴随中国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书法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和文化观念的组成部分,了解它有助于鉴赏、把握书法这一特殊而抽象的艺术。第九章即是中国书法理论精要的凝缩。作为该书终篇的第十章为读者开启了一扇新的视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从上个世纪以来,中国书法在美国和欧洲地位的变化,文内还对近百年来收藏、研究和向西方公众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些收藏家和学者之其人其事作了生动的描述。
  《中国书法艺术》一书收入书法作品图片约600幅,它们庋集于境内外40余家文博机构和众多私人收藏,可谓集海内外中国书法作品之精粹。图片随文展示,读者阅文赏图,免去翻找之劳。每图都附有释文,说明作品的创作年代、作者、质料和尺寸等,除此之外,在正文内也能读到所示作品的赏析文字。这些特点都是目前所见的介绍中国书法读物中鲜见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谢伯柯对本书的评价颇为中肯。他说:“这本精心编撰的《中国书法艺术》为读者开启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视觉艺术世界。……‘权威’一词不可轻言,但此书无疑是当今关于中国书法的权威论述。”
  《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外文局与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化与文明”大型丛书之一卷,中英文版于2007年、2008年相继出版发行。2007年《中国书法艺术》中文版继获得外文局优秀图书奖后,又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此书还获得了2008年度美国出版商协会专业和学术出版部的人文学科优秀图书奖和最佳艺术类图书奖。
其他文献
第104届广交会继续在广州举行    2008年10月15日至11月6日,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办的第104届广交会继续在广州举行。本届广交会将由“一届两期”调整为“一届三期”。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五十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第十届中
期刊
我希望奥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过程”,而不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果”。我建议中国政府和媒体在对外传播上要“光而不耀”,这是对外公关的关键因素,在今天已经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宣传自己的强大,中国的强大这一“客观事实”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中国就应该自律,在沉默中,踏踏实实积累“成果”,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加藤嘉一    采访对象介绍:加藤嘉一,日本公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期刊
9月5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暨本刊编辑部召开了“奥运会后的对外传播”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务院新闻办、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协调小组、新华社、国际台、中央电视台、外文局等外宣部门和单位,以及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专业研究机构的20位专家学者,就近期国际涉华涉奥舆论的变化和发展变化态势,西方舆论对中国的深层认识框架,北京奥运会给国家形象传播带来的长远影
期刊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5月份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的“暖春之旅”更是时隔10年后中国国家元首的首次访日。今年以来,从“5·12”汶川大地震中日本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到日本政府决定福田康夫首相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来,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出席国外的奥运会开幕式),中日两国民众的情感在悄然发生变化,变得不再那么冰冷了。  我在日本二十几年,但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
期刊
北京奥运会是巨大的成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令人惊叹!  但在这些赞美之辞中间,一些西方记者在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似乎总有一些酸溜溜的味道,他们一会儿说北京奥运会是“不惜重金,铺张浪费”,一会儿又指责中国有什么人权问题。  这让我这个身在伦敦的新华社记者感受到了西方媒体人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缺乏,或者说是他们在报道中国这个跨文化传播中认知信息的不对称。  8月23日,BBC电视台找到了我,就北京奥运会和四
期刊
2009年,中央电视台对全台的新闻采编系统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成立了规模颇大的、包括“视频发稿中心”在内的“新闻中心”。这次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实现了新闻资源的集成,在业务流程上实现“采编分离”。对于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这样的对外频道来说,这次改革虽然减小了其“自选动作”的空间,但无疑丰富了新闻资源、强化了其在海外中文频道中的竞争力。对于中国的对外传播来说,尤其是在对外传播资源的整合利用上,
期刊
话语权,不单纯指说话的权利;还指决定说什么,怎么说,谁来说,对谁说,在哪里说,甚至包括怎么理解的“权力”。毋庸讳言,过去的中国,由于“国际话语权”的缺失,我们的自我认知,过多地被西方那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所左右。  奥运中国的登场,虽然赢得了碰头彩,但文化信息符号的深度和广度传播,也才刚刚开始。  在具体的沟通传播过程中,我们传播者的个体“软能力”,仍是整体文明软实力结构中的“短板”。  ——吴旭 
期刊
创造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不能光靠热情和宣教,还应讲究艺术。其中,注重报道的“有趣、有用、有益”三要素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就是我们在对外新闻报道中需要加以运用的方法。在国庆60周年的报道中。我对此深有体会。    “有趣、有用、有益”    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韩松老师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记者要从读者潜在的阅读心理考察,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做到兼具“有趣”、“有用”和“有益”三个基本要素。“
期刊
编者按: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展现着别样的魅力。  本刊“艺术长廊”栏目推荐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长河中显现的珍品,是艺术园地中绽放的璀璨奇葩,其作品体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渴望,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画家对当代艺术的理
期刊
2005年和2006年夏季,美中两国分别遭受了飓风“卡特里娜”和强台风“桑美”的袭击。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本国发生的自然灾难的报道是很不相同的。本文以自然灾害发生后1周时间内《人民日报》对“桑美”的报道和《纽约时报》对“卡特里娜”的报道为对比样本,通过对两家媒体报道内容构成、侧重点、新闻价值体现、对待政府的态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来论证新闻文化不同对媒体的报道影响;并基于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