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评介》竟然活到三十岁了!欣慰之余,不免惊叹!为什么?因为,十多年前,人们曾为这份杂志能不能活到二十岁而忧心忡忡,为她怎样能活到二十岁而操劳奔走。她居然活下来了,能不惊叹?!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了说清来龙去脉,请先看十五年前,时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章柏青的一段文章:
“《电影评介》创刊于1979年3月,已在影评之路上跋涉了十五个年头。风风雨雨的十五载,她的足迹是坚实的。十五年前,与之前后崛起于新时期的电影报刊,最盛时达400多种。1980年春在北京‘空招’开过一次全国电影报刊会,真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记得影评大家钟惦棐围着这几张桌子转了好几圈,举起甘肃的《新电影》说:‘看,六盘山上高峰!’又举起《电影评介》到:‘瞧,西南的春雷!’钟老言犹在耳,而今这些报刊安在?——随着电影的滑坡,商品经济的席卷,这些报刊被冲了个七零八落,大多数报刊未长到入小学的年龄,便中途夭亡。有的则转了向,连篇累牍的影星故事、婚恋趣闻,企图以此求得生存。时至今日,纵观大江南北,剩下的大中型电影刊物中,并以严肃的大众影评为主要内容的刊物,我敢说,仅此一本《电影评介》。”
这是多么难得的唯一![1]
闪回一
这个唯一是怎样出现的呢?贵州省文化厅主办的《文化导报》上曾做过评述,现转录如下:
“《电影评介》初创阶段,随着各地电影报刊雨后春笋般出台,读者口味、要求逐步提高,它很快就发现自己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地位。因为贵州地处祖国西南一隅,没有制片厂,也很少有摄制组来贵州拍片,电影文化十分薄弱。同时,也没有沿海开放城市率先吸收、传播外来影视信息资料的方便条件。在这里办电影刊物,要办出地方特色,大有难为无米之炊的苦。刊物内容以‘介’为主没有条件,以‘评’为主就更力不从心了。全国几家权威性的电影理论、评论刊物处于总览全局的高度,拥有一流水平的作者,要比高深,实难望其项背《电影评介》如何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呢?
扬长避短是最明智的抉择。一种刊物要适应和满足所有层次的读者是很难的。重要是善于选择确定主要的读者对象。以居于电影理论家、影视工作者和影视爱好者之间的广大影评爱好者做主要读者为对象,也许是最佳选择。因为随着电影的功能已从单一的教化功能扩展为同时注重认识、审美、娱乐和宣泄等功能,群众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发表欲望。全国迅速发展到二万个左右的群众影评组织和号称百万大军的影评爱好者,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这是一支最肯思考问题、最能发表议论、最多反馈信息的社会力量。群众影评活动前程不可限量,而对他们的刊物也将拥有一种别人无法取代的位置和优势。他们于是制定了“以评为主,评介结合”的办刊方针。正确的选择,终于使《电影评介》脱颖而出,被她的服务对象所接受所肯定。十一年来,《电影评介》几经磨难而未夭折,而且是这类刊物中硕果仅存的一家。靠的是什么?不能不说这与“以评为主”有极大的关系。
既要坚持使文章达到一定的原则高度、哲理深度和思辨力度,又要能把思想性、娱乐性融为一炉,评得引人入胜,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而不是枯燥、呆板和让人头疼乏味。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他们可以说是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在不断适应读者需要中,不断扩充内容,更新栏目。在表达方式上,尽可能采用人们熟悉、喜爱的方式,把杂谈、随笔、幽默、讽刺、诗歌、散文以及漫画等等都用来针砭、鞭挞,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评论效果。例如一篇小幽默《何止三人失踪》,讽刺影片《三个失踪的人》令观众纷纷退场(失踪)的惨状,就在这个制片厂引起轰动。
据粗略统计,历年他们用过的栏目不下二百种。在这里,工人,农民,战士,学生的真切感受,那怕一句闪光的话,都有他们恰当的位置,能和专家、权威的宏论一样受到尊重。为这些内容设置的栏目琳琅满目。诸如,《一句话影评》、《微型影评》等等。来自天南海北的意见,见解,他们不厌其烦地分类采纳,常常一篇短文后面罗列了六七位作者的名字。这个刊物每期的用稿量是七八万字,刊目二十许,作者名字五十来个。这里,成了影评作者和影迷的好园地、论坛和学校。许多人从这里走向更高的影评报刊,甚至成为专门人才。
《电影评介》认准了让群众说真话,说直话,刊物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也才有凝聚力和吸引力。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影评协会向八一制片厂的一发炮弹《工人群众寄语“八一厂”》,别的编辑部都退了稿,《电影评介》发了:影片《天云山传奇》刚被评获几项大奖,《电影评介》发了一组《马后炮将<天云山传奇>一军》;《潜影》被完全否定,导演受到无情攻击,来自观众的公允意见从《电影评介》发表了。又如老演少的现象。许多人都感觉不舒服,他们发表了《老演少可以休矣》的意见,虽有人认为是对演员不恭。但老演员康泰本人给他们写信,支持这个意见。八一制片厂对他们发表的意见十分重视,严肃认真研究改进意见,还向他们写来感谢信。《天云山传奇》的副导演陶玲芬在给他们写的感谢信中,称他们有胆识、有见地,是对电影事业的热情关注和有力支持。《潜影》编剧计红绪对他们在他受挫折时的关怀表示极大感激,来信表示要很好的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写好本子。
《电影评介》成了有鲜明个性的刊物,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评论家,也吸引了许多演员、导演和制片厂,连中央一些首长办公室也注意到他们刊物反映的有价值的情况,向他们所要某些期刊。”[2]
闪回二
1986年10月,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十家主要电影刊物主编联谊会。这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电影艺术》杂志发起召开的。有幸结识了几位电影理论、评论专家,听他们纵谈电影美学的追求。深感《电影评介》亟须以目前就事论事、就片谈片的初级阶段逐步提高。然而,群众影评该往哪里提高?怎么样提高?相当困惑。总不能像《电影艺术》、《当代电影》靠,弄得“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吧!恰好新购得钟惦棐电影评论、电影美学文集,从中找到“曲高而和众”的美学追求。这是最具大众性艺术电影的美学追求。显然也是大众影评应有的美学追求。这里,“曲高”既是“和众”基础上的提高,也是能始终保持“和众”的“曲高”,是绝不能失去“和众”的“曲高”,是具有“和众”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曲高”,是仍然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曲高”。绝不能是高奥难懂,高深莫测。哪是什么呢?从钟老文中可以得出三条:
一、具有从总体上把握电影的能力:总览全局:
二、不仅追求它的社会价值,而且追求它本身的美学价值:美学追求:
三、把纸上写的……贯彻到行动中去,形成社会舆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美的 动力:社会舆论。
首见功效的是一、二条,这从贵州省新闻出版局编的《贵州新闻出版》创刊号的报刊评介中可见一斑:
“《电影评介》,迄今为止是全国独家公开发行的大众型群众影评刊物。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巨潮,该刊编辑部勇于进取,善于开拓。在电影的“评”和“介”上不断寻觅新招数,开辟新途径,使刊物越办越活,成为群众喜闻的读物。
“以评为主”,是这个刊物的显著特色。翻开1988年《电影评介》。就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第六期《电影评介》,集中评论了“中国电影如测”、“艰涩难懂”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雅不脱群,雅俗共赏。除组织经常性的专家影评外,尤其重视群众性影评。设置了群众性影评栏目,用较多篇幅来反应广大群众的意见。同时,以多种形式为“评”服务。如编发幽默的漫画,风趣的打油诗。饶有兴味的谜语游戏,使刊物更为新颖活泼,给读者以启迪教育和娱乐享受。此外,还与哈尔滨、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的影评刊物开展横向联系,转载其评论文章,介绍其影评近况,以丰富刊物内容,开阔读者视野。”[3]
1990年,本刊评为贵州省报刊整体设计奖和印刷质量奖的十家报刊之一,《新闻出版报》做了介绍,并被推荐参加全国期刊展览,受到好评。1991年4月,被贵州新闻出版局定为重点扶植刊物。9月,创刊150期,广电部发来贺电,肯定本刊“许多文章写得不错,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1991年12月26日《文艺报》发专文《一种良好的批评风气》,赞本刊“不仅文章短小活泼。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更主要还是它的敢于大胆批评”,“每期总有几篇针对性很强的文章。并且还敢于触及名人巨片。
闪回三
1994年初,眼看创刊十五周年的日子临近,潜伏几年的打击终于突然袭来。这里,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出的问题,把章柏青的文章再续下去:
“《电影评介》与过最高发行量达到52万份,年盈余曾达34万元的辉煌过去,而现在的的确确在金钱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制约下。显得步履艰难,进退维谷。由于体制的改变及其他多种原因,该刊的挂靠单位——贵州省电影公司已无力承担刊物的亏损。原来负有扶持责任的中影公司由于地位的改变和自身的困境,也变得爱莫能助。
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影评衰落了。这不只是指当年数百种电影报刊已所剩无几,剩下来的除少数外,都不发影评。也指往年十分活跃的影评人已经搁笔,其中既包括电影圈内影评人,也包括业余影评人。更为严重的是各级影评组织,也有不少或解散,或瘫痪,或名存实亡。《电影评介》确确实实已成为影评领域,特别是群众影评领域的一块圣地。我们的每一个群众影评组织,每一个群众影评人都有责任来保护这块圣地。我在想。在刊物不断亏损实在难以为继,在多方求助无法解决困难的时候,我们的群众影评组织能否“自己救自己”,出钱出力来维持刊物的生存。
在商品经济席卷神州大地之际,那些严肃文艺、严肃艺术团体不可避免地被冲击。整个社会于今都在呼吁挽救严肃文艺,《电影评介》在诸多的文艺刊物中,我以为属于严肃文艺,对她的挽救不是刊物的耻辱,而是刊物的光荣。”[4]
在这前后,这位刊物的老作者。老顾问把本刊推荐给在京的一位文化企业家。这位老朋友当即答应每年出资八——十万元来协办《电影评介》,条件无非是改进刊物,内容要更突出现有特色。版面纸张要更美观大方。约定:改版方案制定后即签订合同。我们把蓝图勾画得相当完满,一心只等款拨过来。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位钟情影视的老板,到新建成的宁夏银川影视城去观光,竞在搭乘的民航班机失事中不幸遇难!尚未及签字的协议就此成为令人长久嗟叹的遗憾。
此后,机遇还有,有官方单位,如省文联、省广播电视厅等;也有沿海大亨,包括著名电影演员(也是老章从中引荐),先后洽谈接管或协办杂志事宜的有十多家,可惜由于总总的“理不顺”,“鸡”都飞了。
闪回四
然而,改革方案并未就此放弃。“自己救自己”,最切实可行的办法,莫过于把刊物办得更好,让人家舍不得你死。况且电影公司仍在勉为其难的苦苦支撑,新华印刷厂讲老交情不催欠款,能出一期是一期。我们决心硬着头皮试一试,1994年底改版试刊。
鉴于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录像已遍及大街小巷,影碟正不断挤兑电影拷贝,形势逼人,各种影视文化转播媒介的导向任务日益繁重。改版的刊物实际上是按《电影评介》的路子走,即电影、电视、录像、影碟一起评,影视人物,影视大事,影视片剧兼而论述。进一步朝“曲高而和众”的方向努力,在追求总体把握、美学探索、形成舆论的同时。发扬、深化原有特色:敢于批评,敢于争鸣,类目繁多,为各层次观众充分提供说话园地。相应的,版式改为国际大十六开本。封面、画页用进口铜版纸,内文改用胶版纸。改月刊为双月刊,借以减少总的出版成本。
1994年底出改刊版试刊(总第189、190期合刊),有“广角镜头”《中国电影:寻求重现辉煌之路》,也有“恕我直言”《名演员切莫再戏弄观众》有“电视评论”《<雪震>的美学特色》,也有“录像扫描”《黄潮缘何滚滚来》:有“国际晾望”《灰色:展示在当代电影中的性》,也有讽刺小品文《星星唱记者》……
改版后读者反映热烈,如“杂志改版。面貌焕然一新,给人以一种全国大型杂志的感觉。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吸引人。……”“贵刊自去年改版以来,以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个飞跃的变化:印刷质量大为提高,排版美观大方,她以全新的面貌跻身于全国大刊物之列,可喜可贺!尤其在编辑部人手少、资金紧的情况下,能使刊物更上一层楼,实在难能可贵。……”“今年第2--3期我早已通阅,放在办公桌上不翼而飞,很可能是哪位热爱贵刊的同志‘顺手牵羊’拿去了。……”“第1—4期拜读了,总体印象是:一、封面,彩页漂亮美观。二、标题字体多变化,醒目:目录排版大方,庄重。三、栏目多,信息量大。我尤为喜欢‘影视热线’、‘广角镜头’、‘焦点访谈’、‘影视特写’、‘影评人谱’、‘他山之石’、‘恕我直言’、‘针锋相对’等栏目……”“本期‘影视特写’中《中国需要批判现实主义卜文颇有新意,对影评人很有启发作用。”[5]
看来,夜郎穷小子换上西装,也为“曲高和众”添了彩。
当时,不少影评作者关心中国电影滑坡的问题,本刊陆续选登出《电影如何突围》(1995年1期)、《中国需要批判现实主义》(1995年2期)、《探寻国产电影的出路》(1995年4期)《中国电影缺什么》(1995年5期)、《电影的悲哀》(1996年3期)、《张艺谋谈中国电影的现状与前景》(1997年1期)。这是一次自然形成的系列专题讨论。作者有基层电影、 文化、文艺干部,有解放军战士,有大学生,中学教师,电影学院学员。分别来自湖南、四川、江苏、沈阳部队、广西、福建、北京。角度不同,观点各异,但关注中国电影命运的一片赤诚跃然纸上。群众影评作者已在试图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电影的弊端和出路,在学会总览电影的全局:有的并尝试从美学的高度来检视电影兴衰的奥秘,探讨电影发展的规律。而天南海北、分处全国各地的影评人,居然不约而同、共商电影大计,汇合成社会舆论。这与十几年前小打小闹的群众影评确已不可同日而语。
影评“形成社会舆论”,产生社会影响,有一个更好的例证。199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明月出天山》。当年进军新疆的老战士和新疆影视界人士观后很不满意,写了批评稿投给有关报刊,未被采用,后寄本刊,本刊在1996年6期发出,文中对该剧以胡编乱造的爱情故事排挤了正面表现大军西进的主题,歪曲历史真实,丑化王震将军英雄形象等,充分进行了摆事实、讲道理的分析批判。刊出后,收到上海一影评人对《明》剧姊妹篇、同题材影片《金戈铁马》的好评《驰骋疆场是英豪》,在1997年2期上,将此文与《再评<明月出天山>》同时发出。都是各抒己见,并未正面交锋。后来,鉴于有人在《金戈铁马》摩会上发言。对《明》剧、《金》片大加赞扬,新疆的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也举行座谈会,把对该剧的简析写成《三评<明月出天山>》,发表在本刊1997年第4期,共同署名的作者达34人。真是前所未见!三评摆了更多当年参战老同志亲身经历的血的l事实,进一步批驳了《明》剧、《金》片歪曲历史的胡编乱造,并对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历史真实、如何塑造革命英雄崇高形象等美学课题做了有益的探讨。这三评引起的反响十分强烈,王震夫人王季青亲笔致函该文作者之一刘一光:“……我非常同意您文中批评的意见。您指出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剧实在太坏,我看过几集,非常生气,胡编乱造的情节,实在歪曲王老的形象。……可以说实贬而无褒。……”湖南等地读者来信要求广电部下文禁播此剧。此后更有来稿严提出《对粗制滥造作品要实行责任追究》(1998年1期)有多家全国性报刊转载、节选或摘编。该剧后终停播。
闪回终结
1996年初,本刊被评为贵州省六种优秀社科期刊之一。这年年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有关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投入的决策下达,上级主管贵州省文化厅决定将本刊收归厅管,给予财政补贴,唱空城计的日子告一段落。
于是,刊物活下来了,而且跨过了二十周年大坎,算一下,累计发行数量超过2160万份,发表各种群众影视评论不下一万一千篇,作者和读者都遍布全国三十一省、区、市以及港、台、海外。
到1999年初。我们离开那几张结伴多年的办公桌时,《电影评介》离“曲高而和众”还有多远,不得而知。然而,我们深知:《电影评介》能活到二十岁,成为“难得的唯一”,完全是由于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带来的群众影评大潮。而这“难得的唯一”后来还能在“曲高而和众”的追求上有所长进。则更是仰仗了那么一批在电影市场低迷、影评日益衰落的幽谷中,仍矢志不移的影评组织和影评人,一直坚守在影评这块精神园地里默默地耕耘。
据一位已故作者朱小江的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编印的《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月刊上,全文选人《电影评介》的影评,1991年为12篇,1992年(缺8、9期)为16篇,1993年为25篇。同期列入目录索引的。篇,1991年为116篇,1992年为132篇,1993年为192篇。呈上升趋势。
另据《中国大众影评长编》(三编),以1990年到2002年共计十二年间,全国影评大赛共有八次。本刊作者参赛获奖人数比例。也在不断增长。例如:1989年首届全国影评征文比赛,获奖的946人中,本刊作者89人,约占十分之一弱。1993年的“华美奖”大赛,获奖的665人中,本刊作者112名,约占六分之一。1996年的“新进杯”大赛,获奖的489人中,本刊作者107名,约占五分之一。在各次大奖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中,本刊作者均占半数以上。最多时达四分之三,即20位中占15名。
庄子有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没有群众影评的大潮,不会有《电影评介》。
苟子说得好:“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电影评介》若非登群众影评之高,何以得活到十岁?若非顺群众影评之风,又何能活到二十岁!
朱熹的名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电影评介》哪得走上“曲高而和众”之路?为有群众影评这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活水因奔向“曲高和众”而生生不息。
2008年12月17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了说清来龙去脉,请先看十五年前,时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章柏青的一段文章:
“《电影评介》创刊于1979年3月,已在影评之路上跋涉了十五个年头。风风雨雨的十五载,她的足迹是坚实的。十五年前,与之前后崛起于新时期的电影报刊,最盛时达400多种。1980年春在北京‘空招’开过一次全国电影报刊会,真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记得影评大家钟惦棐围着这几张桌子转了好几圈,举起甘肃的《新电影》说:‘看,六盘山上高峰!’又举起《电影评介》到:‘瞧,西南的春雷!’钟老言犹在耳,而今这些报刊安在?——随着电影的滑坡,商品经济的席卷,这些报刊被冲了个七零八落,大多数报刊未长到入小学的年龄,便中途夭亡。有的则转了向,连篇累牍的影星故事、婚恋趣闻,企图以此求得生存。时至今日,纵观大江南北,剩下的大中型电影刊物中,并以严肃的大众影评为主要内容的刊物,我敢说,仅此一本《电影评介》。”
这是多么难得的唯一![1]
闪回一
这个唯一是怎样出现的呢?贵州省文化厅主办的《文化导报》上曾做过评述,现转录如下:
“《电影评介》初创阶段,随着各地电影报刊雨后春笋般出台,读者口味、要求逐步提高,它很快就发现自己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地位。因为贵州地处祖国西南一隅,没有制片厂,也很少有摄制组来贵州拍片,电影文化十分薄弱。同时,也没有沿海开放城市率先吸收、传播外来影视信息资料的方便条件。在这里办电影刊物,要办出地方特色,大有难为无米之炊的苦。刊物内容以‘介’为主没有条件,以‘评’为主就更力不从心了。全国几家权威性的电影理论、评论刊物处于总览全局的高度,拥有一流水平的作者,要比高深,实难望其项背《电影评介》如何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呢?
扬长避短是最明智的抉择。一种刊物要适应和满足所有层次的读者是很难的。重要是善于选择确定主要的读者对象。以居于电影理论家、影视工作者和影视爱好者之间的广大影评爱好者做主要读者为对象,也许是最佳选择。因为随着电影的功能已从单一的教化功能扩展为同时注重认识、审美、娱乐和宣泄等功能,群众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发表欲望。全国迅速发展到二万个左右的群众影评组织和号称百万大军的影评爱好者,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这是一支最肯思考问题、最能发表议论、最多反馈信息的社会力量。群众影评活动前程不可限量,而对他们的刊物也将拥有一种别人无法取代的位置和优势。他们于是制定了“以评为主,评介结合”的办刊方针。正确的选择,终于使《电影评介》脱颖而出,被她的服务对象所接受所肯定。十一年来,《电影评介》几经磨难而未夭折,而且是这类刊物中硕果仅存的一家。靠的是什么?不能不说这与“以评为主”有极大的关系。
既要坚持使文章达到一定的原则高度、哲理深度和思辨力度,又要能把思想性、娱乐性融为一炉,评得引人入胜,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而不是枯燥、呆板和让人头疼乏味。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他们可以说是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在不断适应读者需要中,不断扩充内容,更新栏目。在表达方式上,尽可能采用人们熟悉、喜爱的方式,把杂谈、随笔、幽默、讽刺、诗歌、散文以及漫画等等都用来针砭、鞭挞,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评论效果。例如一篇小幽默《何止三人失踪》,讽刺影片《三个失踪的人》令观众纷纷退场(失踪)的惨状,就在这个制片厂引起轰动。
据粗略统计,历年他们用过的栏目不下二百种。在这里,工人,农民,战士,学生的真切感受,那怕一句闪光的话,都有他们恰当的位置,能和专家、权威的宏论一样受到尊重。为这些内容设置的栏目琳琅满目。诸如,《一句话影评》、《微型影评》等等。来自天南海北的意见,见解,他们不厌其烦地分类采纳,常常一篇短文后面罗列了六七位作者的名字。这个刊物每期的用稿量是七八万字,刊目二十许,作者名字五十来个。这里,成了影评作者和影迷的好园地、论坛和学校。许多人从这里走向更高的影评报刊,甚至成为专门人才。
《电影评介》认准了让群众说真话,说直话,刊物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也才有凝聚力和吸引力。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影评协会向八一制片厂的一发炮弹《工人群众寄语“八一厂”》,别的编辑部都退了稿,《电影评介》发了:影片《天云山传奇》刚被评获几项大奖,《电影评介》发了一组《马后炮将<天云山传奇>一军》;《潜影》被完全否定,导演受到无情攻击,来自观众的公允意见从《电影评介》发表了。又如老演少的现象。许多人都感觉不舒服,他们发表了《老演少可以休矣》的意见,虽有人认为是对演员不恭。但老演员康泰本人给他们写信,支持这个意见。八一制片厂对他们发表的意见十分重视,严肃认真研究改进意见,还向他们写来感谢信。《天云山传奇》的副导演陶玲芬在给他们写的感谢信中,称他们有胆识、有见地,是对电影事业的热情关注和有力支持。《潜影》编剧计红绪对他们在他受挫折时的关怀表示极大感激,来信表示要很好的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写好本子。
《电影评介》成了有鲜明个性的刊物,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评论家,也吸引了许多演员、导演和制片厂,连中央一些首长办公室也注意到他们刊物反映的有价值的情况,向他们所要某些期刊。”[2]
闪回二
1986年10月,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十家主要电影刊物主编联谊会。这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电影艺术》杂志发起召开的。有幸结识了几位电影理论、评论专家,听他们纵谈电影美学的追求。深感《电影评介》亟须以目前就事论事、就片谈片的初级阶段逐步提高。然而,群众影评该往哪里提高?怎么样提高?相当困惑。总不能像《电影艺术》、《当代电影》靠,弄得“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吧!恰好新购得钟惦棐电影评论、电影美学文集,从中找到“曲高而和众”的美学追求。这是最具大众性艺术电影的美学追求。显然也是大众影评应有的美学追求。这里,“曲高”既是“和众”基础上的提高,也是能始终保持“和众”的“曲高”,是绝不能失去“和众”的“曲高”,是具有“和众”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曲高”,是仍然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曲高”。绝不能是高奥难懂,高深莫测。哪是什么呢?从钟老文中可以得出三条:
一、具有从总体上把握电影的能力:总览全局:
二、不仅追求它的社会价值,而且追求它本身的美学价值:美学追求:
三、把纸上写的……贯彻到行动中去,形成社会舆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美的 动力:社会舆论。
首见功效的是一、二条,这从贵州省新闻出版局编的《贵州新闻出版》创刊号的报刊评介中可见一斑:
“《电影评介》,迄今为止是全国独家公开发行的大众型群众影评刊物。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巨潮,该刊编辑部勇于进取,善于开拓。在电影的“评”和“介”上不断寻觅新招数,开辟新途径,使刊物越办越活,成为群众喜闻的读物。
“以评为主”,是这个刊物的显著特色。翻开1988年《电影评介》。就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第六期《电影评介》,集中评论了“中国电影如测”、“艰涩难懂”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雅不脱群,雅俗共赏。除组织经常性的专家影评外,尤其重视群众性影评。设置了群众性影评栏目,用较多篇幅来反应广大群众的意见。同时,以多种形式为“评”服务。如编发幽默的漫画,风趣的打油诗。饶有兴味的谜语游戏,使刊物更为新颖活泼,给读者以启迪教育和娱乐享受。此外,还与哈尔滨、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的影评刊物开展横向联系,转载其评论文章,介绍其影评近况,以丰富刊物内容,开阔读者视野。”[3]
1990年,本刊评为贵州省报刊整体设计奖和印刷质量奖的十家报刊之一,《新闻出版报》做了介绍,并被推荐参加全国期刊展览,受到好评。1991年4月,被贵州新闻出版局定为重点扶植刊物。9月,创刊150期,广电部发来贺电,肯定本刊“许多文章写得不错,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1991年12月26日《文艺报》发专文《一种良好的批评风气》,赞本刊“不仅文章短小活泼。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更主要还是它的敢于大胆批评”,“每期总有几篇针对性很强的文章。并且还敢于触及名人巨片。
闪回三
1994年初,眼看创刊十五周年的日子临近,潜伏几年的打击终于突然袭来。这里,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出的问题,把章柏青的文章再续下去:
“《电影评介》与过最高发行量达到52万份,年盈余曾达34万元的辉煌过去,而现在的的确确在金钱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制约下。显得步履艰难,进退维谷。由于体制的改变及其他多种原因,该刊的挂靠单位——贵州省电影公司已无力承担刊物的亏损。原来负有扶持责任的中影公司由于地位的改变和自身的困境,也变得爱莫能助。
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影评衰落了。这不只是指当年数百种电影报刊已所剩无几,剩下来的除少数外,都不发影评。也指往年十分活跃的影评人已经搁笔,其中既包括电影圈内影评人,也包括业余影评人。更为严重的是各级影评组织,也有不少或解散,或瘫痪,或名存实亡。《电影评介》确确实实已成为影评领域,特别是群众影评领域的一块圣地。我们的每一个群众影评组织,每一个群众影评人都有责任来保护这块圣地。我在想。在刊物不断亏损实在难以为继,在多方求助无法解决困难的时候,我们的群众影评组织能否“自己救自己”,出钱出力来维持刊物的生存。
在商品经济席卷神州大地之际,那些严肃文艺、严肃艺术团体不可避免地被冲击。整个社会于今都在呼吁挽救严肃文艺,《电影评介》在诸多的文艺刊物中,我以为属于严肃文艺,对她的挽救不是刊物的耻辱,而是刊物的光荣。”[4]
在这前后,这位刊物的老作者。老顾问把本刊推荐给在京的一位文化企业家。这位老朋友当即答应每年出资八——十万元来协办《电影评介》,条件无非是改进刊物,内容要更突出现有特色。版面纸张要更美观大方。约定:改版方案制定后即签订合同。我们把蓝图勾画得相当完满,一心只等款拨过来。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位钟情影视的老板,到新建成的宁夏银川影视城去观光,竞在搭乘的民航班机失事中不幸遇难!尚未及签字的协议就此成为令人长久嗟叹的遗憾。
此后,机遇还有,有官方单位,如省文联、省广播电视厅等;也有沿海大亨,包括著名电影演员(也是老章从中引荐),先后洽谈接管或协办杂志事宜的有十多家,可惜由于总总的“理不顺”,“鸡”都飞了。
闪回四
然而,改革方案并未就此放弃。“自己救自己”,最切实可行的办法,莫过于把刊物办得更好,让人家舍不得你死。况且电影公司仍在勉为其难的苦苦支撑,新华印刷厂讲老交情不催欠款,能出一期是一期。我们决心硬着头皮试一试,1994年底改版试刊。
鉴于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录像已遍及大街小巷,影碟正不断挤兑电影拷贝,形势逼人,各种影视文化转播媒介的导向任务日益繁重。改版的刊物实际上是按《电影评介》的路子走,即电影、电视、录像、影碟一起评,影视人物,影视大事,影视片剧兼而论述。进一步朝“曲高而和众”的方向努力,在追求总体把握、美学探索、形成舆论的同时。发扬、深化原有特色:敢于批评,敢于争鸣,类目繁多,为各层次观众充分提供说话园地。相应的,版式改为国际大十六开本。封面、画页用进口铜版纸,内文改用胶版纸。改月刊为双月刊,借以减少总的出版成本。
1994年底出改刊版试刊(总第189、190期合刊),有“广角镜头”《中国电影:寻求重现辉煌之路》,也有“恕我直言”《名演员切莫再戏弄观众》有“电视评论”《<雪震>的美学特色》,也有“录像扫描”《黄潮缘何滚滚来》:有“国际晾望”《灰色:展示在当代电影中的性》,也有讽刺小品文《星星唱记者》……
改版后读者反映热烈,如“杂志改版。面貌焕然一新,给人以一种全国大型杂志的感觉。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吸引人。……”“贵刊自去年改版以来,以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个飞跃的变化:印刷质量大为提高,排版美观大方,她以全新的面貌跻身于全国大刊物之列,可喜可贺!尤其在编辑部人手少、资金紧的情况下,能使刊物更上一层楼,实在难能可贵。……”“今年第2--3期我早已通阅,放在办公桌上不翼而飞,很可能是哪位热爱贵刊的同志‘顺手牵羊’拿去了。……”“第1—4期拜读了,总体印象是:一、封面,彩页漂亮美观。二、标题字体多变化,醒目:目录排版大方,庄重。三、栏目多,信息量大。我尤为喜欢‘影视热线’、‘广角镜头’、‘焦点访谈’、‘影视特写’、‘影评人谱’、‘他山之石’、‘恕我直言’、‘针锋相对’等栏目……”“本期‘影视特写’中《中国需要批判现实主义卜文颇有新意,对影评人很有启发作用。”[5]
看来,夜郎穷小子换上西装,也为“曲高和众”添了彩。
当时,不少影评作者关心中国电影滑坡的问题,本刊陆续选登出《电影如何突围》(1995年1期)、《中国需要批判现实主义》(1995年2期)、《探寻国产电影的出路》(1995年4期)《中国电影缺什么》(1995年5期)、《电影的悲哀》(1996年3期)、《张艺谋谈中国电影的现状与前景》(1997年1期)。这是一次自然形成的系列专题讨论。作者有基层电影、 文化、文艺干部,有解放军战士,有大学生,中学教师,电影学院学员。分别来自湖南、四川、江苏、沈阳部队、广西、福建、北京。角度不同,观点各异,但关注中国电影命运的一片赤诚跃然纸上。群众影评作者已在试图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电影的弊端和出路,在学会总览电影的全局:有的并尝试从美学的高度来检视电影兴衰的奥秘,探讨电影发展的规律。而天南海北、分处全国各地的影评人,居然不约而同、共商电影大计,汇合成社会舆论。这与十几年前小打小闹的群众影评确已不可同日而语。
影评“形成社会舆论”,产生社会影响,有一个更好的例证。199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明月出天山》。当年进军新疆的老战士和新疆影视界人士观后很不满意,写了批评稿投给有关报刊,未被采用,后寄本刊,本刊在1996年6期发出,文中对该剧以胡编乱造的爱情故事排挤了正面表现大军西进的主题,歪曲历史真实,丑化王震将军英雄形象等,充分进行了摆事实、讲道理的分析批判。刊出后,收到上海一影评人对《明》剧姊妹篇、同题材影片《金戈铁马》的好评《驰骋疆场是英豪》,在1997年2期上,将此文与《再评<明月出天山>》同时发出。都是各抒己见,并未正面交锋。后来,鉴于有人在《金戈铁马》摩会上发言。对《明》剧、《金》片大加赞扬,新疆的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也举行座谈会,把对该剧的简析写成《三评<明月出天山>》,发表在本刊1997年第4期,共同署名的作者达34人。真是前所未见!三评摆了更多当年参战老同志亲身经历的血的l事实,进一步批驳了《明》剧、《金》片歪曲历史的胡编乱造,并对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历史真实、如何塑造革命英雄崇高形象等美学课题做了有益的探讨。这三评引起的反响十分强烈,王震夫人王季青亲笔致函该文作者之一刘一光:“……我非常同意您文中批评的意见。您指出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剧实在太坏,我看过几集,非常生气,胡编乱造的情节,实在歪曲王老的形象。……可以说实贬而无褒。……”湖南等地读者来信要求广电部下文禁播此剧。此后更有来稿严提出《对粗制滥造作品要实行责任追究》(1998年1期)有多家全国性报刊转载、节选或摘编。该剧后终停播。
闪回终结
1996年初,本刊被评为贵州省六种优秀社科期刊之一。这年年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有关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投入的决策下达,上级主管贵州省文化厅决定将本刊收归厅管,给予财政补贴,唱空城计的日子告一段落。
于是,刊物活下来了,而且跨过了二十周年大坎,算一下,累计发行数量超过2160万份,发表各种群众影视评论不下一万一千篇,作者和读者都遍布全国三十一省、区、市以及港、台、海外。
到1999年初。我们离开那几张结伴多年的办公桌时,《电影评介》离“曲高而和众”还有多远,不得而知。然而,我们深知:《电影评介》能活到二十岁,成为“难得的唯一”,完全是由于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带来的群众影评大潮。而这“难得的唯一”后来还能在“曲高而和众”的追求上有所长进。则更是仰仗了那么一批在电影市场低迷、影评日益衰落的幽谷中,仍矢志不移的影评组织和影评人,一直坚守在影评这块精神园地里默默地耕耘。
据一位已故作者朱小江的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编印的《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月刊上,全文选人《电影评介》的影评,1991年为12篇,1992年(缺8、9期)为16篇,1993年为25篇。同期列入目录索引的。篇,1991年为116篇,1992年为132篇,1993年为192篇。呈上升趋势。
另据《中国大众影评长编》(三编),以1990年到2002年共计十二年间,全国影评大赛共有八次。本刊作者参赛获奖人数比例。也在不断增长。例如:1989年首届全国影评征文比赛,获奖的946人中,本刊作者89人,约占十分之一弱。1993年的“华美奖”大赛,获奖的665人中,本刊作者112名,约占六分之一。1996年的“新进杯”大赛,获奖的489人中,本刊作者107名,约占五分之一。在各次大奖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中,本刊作者均占半数以上。最多时达四分之三,即20位中占15名。
庄子有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没有群众影评的大潮,不会有《电影评介》。
苟子说得好:“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电影评介》若非登群众影评之高,何以得活到十岁?若非顺群众影评之风,又何能活到二十岁!
朱熹的名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电影评介》哪得走上“曲高而和众”之路?为有群众影评这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活水因奔向“曲高和众”而生生不息。
2008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