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民国时期,有关外国教会、传教士之边疆社会活动的认知及叙事呈现出多元性: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官员以及多数社会知识精英通过对边地外国教会的考察,结论几乎惊人的一致:教会与传教士被认为是帝国主义侵略者代言人,他们在边地的多年经营,已对中国边疆行政、国体治权构成重要冲击;外国教会则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将中国边疆地方称为"远方的黑暗之地",他们的使命,就是要改造边疆,为该地带来"黎明的曙光";亦有少数中国社会知识精英描述外国教会在边地社会的"善治",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检讨和反省政府边疆行政的"不治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0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学术思想史”(15BZS10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15ZDB028)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有关外国教会、传教士之边疆社会活动的认知及叙事呈现出多元性: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官员以及多数社会知识精英通过对边地外国教会的考察,结论几乎惊人的一致:教会与传教士被认为是帝国主义侵略者代言人,他们在边地的多年经营,已对中国边疆行政、国体治权构成重要冲击;外国教会则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将中国边疆地方称为"远方的黑暗之地",他们的使命,就是要改造边疆,为该地带来"黎明的曙光";亦有少数中国社会知识精英描述外国教会在边地社会的"善治",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检讨和反省政府边疆行政的"不治",实则为"学术服务政治"诉求之下国家关怀的另类表达;至于边地人群对外国教会的认知,无论他们选择加入外国教会与否,都表现出一种"精心算计的遵从"。总体来看,各种表述的呈现虽有亲历考察的行动和思考,然因"他者"眼光和"本土"视角不同而造成现实关怀之差异性,使得各类表述者不能超越自身意识形态和实际功用性限度。
其他文献
《〈感应篇〉要义》是刘咸炘对道教善书之首《太上感应篇》所作注解与义理分析.《要义》认为"感应"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本方式,吉凶(祸福)是感应的具体体现,气数(定命)与义理的结合程度决定着儒学根基的牢固程度.《要义》对《感应篇》条文进行细读(细绎),阐发诸条义理,梳理逻辑架构;《要义》坚持儒道一原的观点,着力会通儒道,从而提升了《感应篇》的理论品位,赋予"善书之首"以新的面貌.
一、标题:应简明扼要,反映论文主旨,尽量避免采用副标题.须附录英文标题.二、提要:200字左右,简明记述论文梗概和重要内容.不加评论,不解释概念,不交代写作背景、写作意图、研究方法、前人成果等.三、作者简介:含姓名、学位(如:哲学博士、XXXX级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职称.少数民族作者可标示民族,女性可标示性别.四、主题词:列出反映论文主旨的主题词3-5个.五、正文标题层次:除不加序号的小标题外,序码如下:一、(二)、3、4)、(5);无需多层次的可跳档使用,一般不超过3个层次.六、标点符号:中文数字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二、本刊编辑方针:立足宗教学学术前沿,推动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学学科的发展.本刊突出道教研究特色,兼顾宗教学理论、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民间宗教等研究.三、本刊欢迎国内外同好投稿.来稿可交寄电子文件或打印文本,稿件字数以8000-10000字为佳,确有必要者字数不限.
《鹤林碑》撰写于大历三年的可能性最大,从文内对牛头法系的表述来看,《鹤林碑》写于《故左溪大师碑》之前是可以肯定的.法钦与玄素之间最初的机缘时间不长,至于在玄素生前,法钦是否重回鹤林寺,文献未曾记载.李华写作塔铭碑志是严谨的,因为严谨,所以他在写《鹤林碑》时未直接将法钦列为玄素排名第一的大弟子.李华撰写《鹤林碑》,法钦未曾参与,而是由仍然在鹤林寺中的法海以及法镜的俗家弟子杨诣出面,迨至他撰写《故左溪大师碑》时,法钦从玄素门下弟子中脱颖而出,《故左溪大师碑》中才明确地写入一句"今径山禅师承其后也",从而形
2021年12月6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本所盖建民教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项目名称:中国西南道教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批准号:21&ZD249首席专家:盖建民责任单位:四川大学该课题是对中国西南道教文献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建设高水平数据库,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的综合性课题.
宗教现象学作为宗教研究的一种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它意在探究宗教现象的意义和结构.以尼采的"上帝之死"与海德格尔的"上帝之缺席"为考察对象,我们能够发现,尼采与海德格尔的宗教经验均以哲学意义上的现象学为基础,在反对传统二元论的同时呈现出对宗教情境的建构.这表明,宗教现象学与哲学意义上的现象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在此重要的是,从"上帝之死"到"上帝之缺席",对宗教情境的开启不仅直指宗教经验,而且在一种整体性意蕴中面向时空机制的建构.当宗教现象以时间-空间为架构显现自身时,究其实质而言这也是对
敦煌本佚名"灵宝经义疏"中的"第五篇目",一直存在各种不同的释读方案。对此"篇目"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如何解读"元始旧经"十部36卷的著录,以及如何理解"古灵宝经"的出世历程。近年来,至少有两位年轻学者对"第五篇目"提出自己新的解读方案。本文即在认真学习他们的新方案和新见解后,重新对"第五篇目"的复原,以及其中的"未出一卷"问题进行考察,比较各种不同的解读方案,提出自己倾向性的意见。
巴利论藏由七论构成,其中《法集论》的地位最为重要,全书由论母和四品组成,论母采用阿毗达磨论式和经分别两类分析方式,对佛教色、心、心所、无为法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各种层次的分析,在《心生起品》中,依据心的伦理性质,将心分为三类:善心、不善心和无记心。其中善心再分为世间心和出世间心,世间心再细分为欲缠心(欲界心)、色缠心和无色缠心。不善心仅局限于欲界心,无记心分为两种,异熟心和唯作无记。对于各种不同类别的心,在阿毗达磨和经分别论式分析的基础上,再以句分别的方式加以解说。在依伦理属性、界、地、世间、出世间之类别对心
中国佛教本无"三经一论"的观念,这一观念来源于日本净土宗僧人法然。清末杨文会虽在思想上批评法然,但通过《选择本愿念佛集》,接受了"三经一论"的观念,并视之为中国净土宗旧有的传统。晚清民国净土宗根本经典的另一传统滥觞于明末袁宏道的三种"经中之经",经过彭际清的净土三经,发展为魏源的"净土四经"。两个传统汇流于印光,印光既认可三经一论这一从日本引入的固有的传统,又将明清以来的传统由净土四经发展为"净土五经"。二者在中国净土宗中的合法性最终都得以确认。
本文节译部分主要讲述了两方面内容:第一,敦煌大事年表中的纪年方式(包括作为典型个案的唐蕃会盟碑上的纪年)、萨迦历的编制特点、时轮历的兴起及藏人对待时轮历误差的态度及解释思维等,反映了藏历的不断变更和修正,都与不同阶段的宗教、文化影响息息相关,表现出其微妙的政治特征;第二,以旦增南达的教育轨迹为例详述藏历在苯教中传承的教育模式、课程内容、革新内容,说明佛、苯在相互撷取对方作品时巧妙地自圆其说,苯教甚至主张"孔泽"360算法的根本来自时轮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