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上好对口本科生的生物化学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是关键;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组合是保障;加强考核体系建设是重要手段。有针对性地根据对口本科生的基本情况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 对口本科生物化学课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考核体系
生物化学课是我校生命科技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以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课程为前导课,又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因为生物化学涉及的学科众多,内容广泛,因此对教师而言要求知识丰富且随时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又因为该课程教学内容庞杂,但课时有限,所以对学生来说,难度大而压力重。特别是对于对口本科生,初中后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所以生物化学课历来被对口本科生评为难学的课程之一,许多教师对于对口本科生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也颇感无奈。基于上述情形,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组合和考核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在此谈谈在这些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1.教学内容设计
作为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课主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使学生通过学习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实际教学中,依据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校本教材,抓住重点和难点,补充专业应用知识,删除庞杂而繁琐的理论阐述,以及与专业学科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使各章节内容有机衔接起来,让教学内容更切合教学实际。
上好绪论课,打响第一枪是教学内容设计的重中之重。这一章作为课程的开门课,虽不是考试的重点,但通过学习绪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浓厚兴趣,明确学习生物化学目的,对他们以后从事工作及培养健康生活方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1]。绪论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明确生物化学的概念、学习内容、为什么学和如何学这几个问题。上好绪论可以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建立良好的开端,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更浓厚。教学内容设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验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以点带面,互帮互学,开展研究讨论式学习,既能强化学习效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改革
因材施教是制定教学手段的指导原则,针对对口本科生入学前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特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强化多媒体教学:针对对口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而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软件,精心制作有个人特色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机地将声、光、色及动画相结合,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动静结合、色调鲜明,很好地解决了静态教学的难题。在课程讲述伊始即将多媒体课件传送到学院网上,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巩固,弥补了多媒体教学节奏快的不足。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同时教师也及时进行回复。把网站建设成学生喜爱的辅助学习平台,并发展成教师实现启发式、研究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良好园地。
3.教学方法组合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改进课堂授课的模式,把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动教学模式,向互动、多边交流的教學模式过渡,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互动式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电子传递链中各组分排列顺序的学习中,指定学生分别代表相应组分,贴上印有相应氧化还原电位数值的标签,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行排列,达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启发式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自己得出结论,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分析DNA复制时采用的引物多为RNA而非DNA片段,使学生对核苷酸的生成中首先得到RNA及DNA复制后切除起始阶段易出错配的引物,从而对遗传信息传递精确程度的保证有了更好的理解。
比喻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难点可恰当地运用一些简单、形象的比喻使深奥的生化理论变得浅显易懂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会取得出人意料的学习效果。比如讲解三种RNA功能时,mRNA是蛋白翻译的模板,比喻成图纸;tRNA是搬运氨基酸的工具,比喻成搬运工;rRNA和蛋白组成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比喻成加工厂,有了图纸,工人就可以在工厂生产产品即合成蛋白了。
相互比较教学法,生物化学中有许多相似概念,不易理解,容易混淆,而且记忆困难,可以使用列表、绘图的形式进行对比,让彼此的区别一览无遗,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归纳总结教学法,善于归纳和总结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核苷酸生物合成嘌呤环中各原子来源时总结成:一天六碳,二八甲酸,三九谷酰,四五七甘。让学生在十六个字中把握住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物质种类及相应位置上原子的来源。
4.考核体系建设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既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又要在课余仔细阅读教材和大量的参考资料,总结所阅读的内容并进行深入思考,就需要建立更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而不是单一地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准。在生物化学课的教学中采取了加权考核体系来评定学生的成绩,综合评价学生,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课上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融入考核范畴。即总成绩由期末考试(70%)、随堂测试(20%)、生化实验(10%)和纠错加分四个部分组成[2]。具体做法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随堂测试5次左右,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生化实验虽然是单独的考查课程,但其成绩和理论挂钩,既可以考查学生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又可以凸显对口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强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特点;纠错加分的规则是:学生每纠正教师或教材的一个观点错误加3分,每找出教材中的一个印刷错误加1分。
综上,实践表明:上好对口本科生生物化学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是关键,也是教师多年知识和经验积累的集中表现;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组合是保障,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加权考核体系建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有针对性地根据对口本科生的基本情况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璟.浅谈生物化学绪论课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08(6):608-609.
[2]张廷华.生物化学课学习方法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1(4):136-139.
[3]Marya L.Doerfel,Brent D.Ruben.Developing More Adaptive,Innovative,and Interactive Organizations[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2(118):5-28.
研究项目:河北省高校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研究成果(批文:冀教高[2013]41号)。
通讯作者:杜金友
关键词: 对口本科生物化学课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考核体系
生物化学课是我校生命科技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以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课程为前导课,又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因为生物化学涉及的学科众多,内容广泛,因此对教师而言要求知识丰富且随时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又因为该课程教学内容庞杂,但课时有限,所以对学生来说,难度大而压力重。特别是对于对口本科生,初中后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所以生物化学课历来被对口本科生评为难学的课程之一,许多教师对于对口本科生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也颇感无奈。基于上述情形,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组合和考核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在此谈谈在这些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1.教学内容设计
作为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课主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使学生通过学习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实际教学中,依据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校本教材,抓住重点和难点,补充专业应用知识,删除庞杂而繁琐的理论阐述,以及与专业学科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使各章节内容有机衔接起来,让教学内容更切合教学实际。
上好绪论课,打响第一枪是教学内容设计的重中之重。这一章作为课程的开门课,虽不是考试的重点,但通过学习绪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浓厚兴趣,明确学习生物化学目的,对他们以后从事工作及培养健康生活方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1]。绪论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明确生物化学的概念、学习内容、为什么学和如何学这几个问题。上好绪论可以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建立良好的开端,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更浓厚。教学内容设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验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以点带面,互帮互学,开展研究讨论式学习,既能强化学习效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改革
因材施教是制定教学手段的指导原则,针对对口本科生入学前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特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强化多媒体教学:针对对口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而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软件,精心制作有个人特色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机地将声、光、色及动画相结合,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动静结合、色调鲜明,很好地解决了静态教学的难题。在课程讲述伊始即将多媒体课件传送到学院网上,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巩固,弥补了多媒体教学节奏快的不足。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同时教师也及时进行回复。把网站建设成学生喜爱的辅助学习平台,并发展成教师实现启发式、研究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良好园地。
3.教学方法组合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改进课堂授课的模式,把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动教学模式,向互动、多边交流的教學模式过渡,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互动式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电子传递链中各组分排列顺序的学习中,指定学生分别代表相应组分,贴上印有相应氧化还原电位数值的标签,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行排列,达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启发式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自己得出结论,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分析DNA复制时采用的引物多为RNA而非DNA片段,使学生对核苷酸的生成中首先得到RNA及DNA复制后切除起始阶段易出错配的引物,从而对遗传信息传递精确程度的保证有了更好的理解。
比喻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难点可恰当地运用一些简单、形象的比喻使深奥的生化理论变得浅显易懂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会取得出人意料的学习效果。比如讲解三种RNA功能时,mRNA是蛋白翻译的模板,比喻成图纸;tRNA是搬运氨基酸的工具,比喻成搬运工;rRNA和蛋白组成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比喻成加工厂,有了图纸,工人就可以在工厂生产产品即合成蛋白了。
相互比较教学法,生物化学中有许多相似概念,不易理解,容易混淆,而且记忆困难,可以使用列表、绘图的形式进行对比,让彼此的区别一览无遗,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归纳总结教学法,善于归纳和总结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核苷酸生物合成嘌呤环中各原子来源时总结成:一天六碳,二八甲酸,三九谷酰,四五七甘。让学生在十六个字中把握住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物质种类及相应位置上原子的来源。
4.考核体系建设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既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又要在课余仔细阅读教材和大量的参考资料,总结所阅读的内容并进行深入思考,就需要建立更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而不是单一地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准。在生物化学课的教学中采取了加权考核体系来评定学生的成绩,综合评价学生,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课上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融入考核范畴。即总成绩由期末考试(70%)、随堂测试(20%)、生化实验(10%)和纠错加分四个部分组成[2]。具体做法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随堂测试5次左右,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生化实验虽然是单独的考查课程,但其成绩和理论挂钩,既可以考查学生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又可以凸显对口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强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特点;纠错加分的规则是:学生每纠正教师或教材的一个观点错误加3分,每找出教材中的一个印刷错误加1分。
综上,实践表明:上好对口本科生生物化学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是关键,也是教师多年知识和经验积累的集中表现;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组合是保障,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加权考核体系建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有针对性地根据对口本科生的基本情况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璟.浅谈生物化学绪论课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08(6):608-609.
[2]张廷华.生物化学课学习方法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1(4):136-139.
[3]Marya L.Doerfel,Brent D.Ruben.Developing More Adaptive,Innovative,and Interactive Organizations[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2(118):5-28.
研究项目:河北省高校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研究成果(批文:冀教高[2013]41号)。
通讯作者:杜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