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确实是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课文质疑,说明学生在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质疑;课堂;思考;独立学习;能力
听惯了那些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表演课,我实在是觉得乏味无趣。教师把课堂上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回答几乎都设计好了,学生完全是被老师牵着走的。这样的课堂确实有条不紊,气氛活跃,可我总觉得学生只是配合老师的参与者,没有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
我认为一节真正的好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不是参与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听听他们的心声,他们想要了解什么,应该变“要我学什么,了解什么”为“我要学什么,我想要知道什么”的模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说出自己想要了解什么,弄懂什么。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确实是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课文质疑,说明学生在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作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质疑。我觉得学生的“问”应该是贯穿整个课堂的。
一、导入新课,针对课题质疑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打探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主要内容。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我们常常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抓住文章要点,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如在学习《挑山工》一文时,学生看了课题后会质疑:挑山工是干什么的?这是一个怎样的挑山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位挑山工?作者从这位挑山工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你看这些问题都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针对难以理解的词语质疑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顺利阅读整篇文章,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难以理解的词语质疑,及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理解不了的在课堂上提出来,共同交流解决。
在上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落花生》一文时,我发现有很多词现在都不常用了,很不好理解。我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让他们提出不理解的词,如“隙地、夜阑、瑟缩、体面”等。把这些难懂的词语弄懂之后,再去读课文就觉得顺畅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能很快把握。当时有个学生联系上下文对“难得”这个词提出了疑问。他说:“老师,‘难得’在课文里是很不容易的意思。我觉得很奇怪,文中说‘请爹爹来尝尝新花生,可是爹爹也到来了,实在很难得。’他们不是住在一起的一家人吗,为什么还要请爹爹来,请爹爹来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呢?”你看,这个问题提得多好。正好在这里插入作者父亲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到他父亲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官,为了公务,很少与家人在一起,舍小家为大家。认识到他父亲是这样一个人,也为后文理解父亲所说的话作了铺垫。这一质疑,既让学生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说很“难得”,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父亲就是拥有花生般品格的人,真是一举几得啊!
三、理解课文,针对课文的重点句段质疑
针对课文的重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可以让老师以它为切入点,围绕它展开教学。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学生提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一座伟大的工程?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却能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课文,通过蟋蟀柔弱的劳动工具和它舒适的住宅进行鲜明对比,去感受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挑山工》一文,学生会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提问:“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旁,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这句话中的“它”指什么?“我”为什么需要它?教学中,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感受挑山工脚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深入理解,针对疑惑内容质疑
深入理解课文时,针对一些有疑惑的地方质疑,不仅会让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而且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记得我在教学《江雪》这首古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插图理解诗意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连串令他疑惑的问题,也是很多同学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他说:“老师,那个钓鱼的老翁是诗人吗?他为什么会在那样的冰天雪地里钓鱼呢?能钓到鱼吗?”我被他的问题震住了,好意外的问题啊!确实,联系生活实际,有多少人会在这样的天气里钓鱼呢?这位同学的想法确实独特,他的问题也令同学们精神一振,也纷纷疑惑起来。于是我便引导他们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以及他当时的境遇来思考,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当时虽然被贬、被流放,内心很孤寂,但是他没有被险恶的环境压垮,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愿与人同流合污,这种豪迈气概令人佩服。这个学生的疑问,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古诗内容,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感悟课文,针对写作手法质疑
运用写作手法会使你的作品有艺术气息,更富感染力。一篇文章学完后,可以引导学生整体回顾课文,感受文章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讨论这样的写法方法有什么好处,在今后自己的习作当中可以运用、借鉴这些写作手法。如教学《白杨》一文,学生在学完课文以后,根据爸爸介绍的白杨的特点,会自然而然地提问:这篇文章只是在向我们介绍白杨树吗?不,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表白什么样的心呢?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美好愿望。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呢?学生通过质疑、感悟,很快领会了这种写作手法,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的“问”贯穿整个课堂。整节课学生都是处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状态中,这样的课堂应该是非常精彩、鲜活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我们在课堂上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质疑——探索——研究——得出结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吧!
参考文献:
冉惠:《如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质疑》 《新课程学习. 上》 2014年04期
关键词:质疑;课堂;思考;独立学习;能力
听惯了那些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表演课,我实在是觉得乏味无趣。教师把课堂上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回答几乎都设计好了,学生完全是被老师牵着走的。这样的课堂确实有条不紊,气氛活跃,可我总觉得学生只是配合老师的参与者,没有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
我认为一节真正的好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不是参与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听听他们的心声,他们想要了解什么,应该变“要我学什么,了解什么”为“我要学什么,我想要知道什么”的模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说出自己想要了解什么,弄懂什么。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确实是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课文质疑,说明学生在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作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质疑。我觉得学生的“问”应该是贯穿整个课堂的。
一、导入新课,针对课题质疑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打探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主要内容。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我们常常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抓住文章要点,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如在学习《挑山工》一文时,学生看了课题后会质疑:挑山工是干什么的?这是一个怎样的挑山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位挑山工?作者从这位挑山工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你看这些问题都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针对难以理解的词语质疑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顺利阅读整篇文章,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难以理解的词语质疑,及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理解不了的在课堂上提出来,共同交流解决。
在上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落花生》一文时,我发现有很多词现在都不常用了,很不好理解。我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让他们提出不理解的词,如“隙地、夜阑、瑟缩、体面”等。把这些难懂的词语弄懂之后,再去读课文就觉得顺畅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能很快把握。当时有个学生联系上下文对“难得”这个词提出了疑问。他说:“老师,‘难得’在课文里是很不容易的意思。我觉得很奇怪,文中说‘请爹爹来尝尝新花生,可是爹爹也到来了,实在很难得。’他们不是住在一起的一家人吗,为什么还要请爹爹来,请爹爹来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呢?”你看,这个问题提得多好。正好在这里插入作者父亲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到他父亲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官,为了公务,很少与家人在一起,舍小家为大家。认识到他父亲是这样一个人,也为后文理解父亲所说的话作了铺垫。这一质疑,既让学生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说很“难得”,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父亲就是拥有花生般品格的人,真是一举几得啊!
三、理解课文,针对课文的重点句段质疑
针对课文的重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可以让老师以它为切入点,围绕它展开教学。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学生提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一座伟大的工程?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却能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课文,通过蟋蟀柔弱的劳动工具和它舒适的住宅进行鲜明对比,去感受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挑山工》一文,学生会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提问:“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旁,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这句话中的“它”指什么?“我”为什么需要它?教学中,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感受挑山工脚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深入理解,针对疑惑内容质疑
深入理解课文时,针对一些有疑惑的地方质疑,不仅会让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而且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记得我在教学《江雪》这首古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插图理解诗意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连串令他疑惑的问题,也是很多同学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他说:“老师,那个钓鱼的老翁是诗人吗?他为什么会在那样的冰天雪地里钓鱼呢?能钓到鱼吗?”我被他的问题震住了,好意外的问题啊!确实,联系生活实际,有多少人会在这样的天气里钓鱼呢?这位同学的想法确实独特,他的问题也令同学们精神一振,也纷纷疑惑起来。于是我便引导他们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以及他当时的境遇来思考,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当时虽然被贬、被流放,内心很孤寂,但是他没有被险恶的环境压垮,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愿与人同流合污,这种豪迈气概令人佩服。这个学生的疑问,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古诗内容,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感悟课文,针对写作手法质疑
运用写作手法会使你的作品有艺术气息,更富感染力。一篇文章学完后,可以引导学生整体回顾课文,感受文章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讨论这样的写法方法有什么好处,在今后自己的习作当中可以运用、借鉴这些写作手法。如教学《白杨》一文,学生在学完课文以后,根据爸爸介绍的白杨的特点,会自然而然地提问:这篇文章只是在向我们介绍白杨树吗?不,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表白什么样的心呢?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美好愿望。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呢?学生通过质疑、感悟,很快领会了这种写作手法,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的“问”贯穿整个课堂。整节课学生都是处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状态中,这样的课堂应该是非常精彩、鲜活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我们在课堂上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质疑——探索——研究——得出结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吧!
参考文献:
冉惠:《如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质疑》 《新课程学习. 上》 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