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7567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成为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我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而进行了教学生活化的对策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来,“实践与综合应用”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四大领域之一,它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数学摆脱传统的“百无一用”的认识误区,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一)课堂教学僵化,传统思想“残留”严重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组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也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当中,对于激发小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即便如此,仍旧有很多小学和教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他们更加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熟练运用。为了确保学生答题的正确率、维持课堂纪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高年级教师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发言,并强调固定习题的练习,使得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陈旧的信息,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陷入死板、教条的学习氛围当中,缺乏开放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缺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简单,呈现出直线性特征,因此,对于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内容,其理解程度不佳。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普遍较短,且思维上的关联性不足,如果不经过有意的指点,大多数小学生都会忽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因此难以形成已有知识与已知事物的联系,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对数学融会贯通。此外,小学生接触的生活空间还较为片面和狭窄,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也远远不够;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数学学习内容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越来越多,因此,生活经验的缺乏也不利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主导,教师只有先培养好自身的应用意识,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了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质量,教师要重视师生感情的培养,增进对于学生的了解。在日常生活当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并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生活背景,从而设计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和教学知识点结合起来,将更多生活中的实例渗透到课堂当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数学教学的枯燥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和欲望。
  (二)做好课堂安排,合理安排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内容
  1.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坚持课程导入的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客观性、抽象性较强,因此对于较为低龄的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难免有些枯燥。为此,教师必须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做好学生的思维引导工作,通过提出与他们生活实际相符的问题,吸引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一内容之前,为了提起学生们对于这一抽象数学概念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可以首先进行问题化的课堂导入:假设你家一楼和二楼之间有一个楼梯间,为了更好地利用这部分空间,爸爸妈妈想在这里打造一个橱柜,存放更多的东西。但是由于卷尺长度的限制,现在你们只能测量出这个三角形壁橱的两个直角边长度,爸爸妈妈拜托你想办法计算出壁橱斜边的长度,你该怎样做呢?如此贴近实际的问题导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们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能够体会到“勾股定理”这一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创设生活化情境,坚持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们在情境中深入思考、主动应用,这是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必经之路。在更加生活化的氛围当中,数学教学中的强制性和灌输性大大降低,学生们自由讨论的欲望更加强烈,这有利于小学生发散思维以及创造精神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引入课堂当中,通过模拟商店购物的情境,使学生们更加熟练地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在这一模拟场景当中,有的学生扮演“购物者”,有的学生扮演“售货员”,他们通过不同物品的不同的单价、不同的计重单位体验计算的乐趣,由此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3.注重知识与实践的转化,坚持课后作业的生活化。为了保障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课堂知识,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还应该灵活地布置课后作业,以更加开放的作业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性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察家里的时钟,感受24时计时方法的使用方式;让学生们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教会他们使用恰当的测量单位等等。
  (三)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将“应试教育”转为“应用教育”
  小学及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课程评价的新模式,通过创新考核方式,实现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小学生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真正提高社会各方对数学“应用教育”的重視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现下的应用教育难题。
  三、结语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课堂生活化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必须积极探究抽象知识与具体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提升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与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责编 唐琳娜)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大鼠窒息型心脏骤停模型,观察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脑组织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血清和脑组织匀浆液S100B蛋白、神经
目的:通过对全麻患者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浆应激激素水平、呼吸道不良反应的监测,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处理对全身麻醉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 方法:选择
创客运动对教育的影响源于二十世纪以来的一系列实践。创客,通常指的是可以把具备相当的技术挑战的创意转變为现实的人。下面,我将从“合理构建创客空间,促进创客教育与教学资源的充分交融”“优化和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对教师创客思维和能力的培训”“构建多样化、趣味化的创客课程资源,完善国内创客体系”三方面入手,就如何促进中小学创客教育发展进行浅显的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校应当做到如下几点:合理构建创客空间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家校共育被更多的人重视,可是,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孩子进行积极暗示,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伤害。积极心理暗示能够从心理上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完善孩子的思想和品格,达到教育的目的。下面我将通过对一系列案例的分析探讨通过积极暗示引领家校共育走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案例一  谈谈是个贪玩的孩子,因为玩手机,他被家长批评,带着不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政策的倾斜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乡村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愈加凸显。此外,由于择校热的兴起,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在一些地方,师资队伍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乡村教育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并没有缩小。面对教育改革浪潮,许多身处乡村学校的教师要么坐观其变,不知所措;要么忧
期刊
[目的]: DIC是体内凝血过程的广泛激活,导致血管内纤维蛋白单体的生成[1],ISTH小组委员会已经提出显性DIC实验室诊断指标[2]血浆可溶性FIB增加DIC评分预后的能力[3],但FIB是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