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等待”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柏林德意志剧院带来了于2014年排演的剧作《等待戈多》,在大宁剧院上演。尽管已看过很多个版本的《等待戈多》,但今天的主创如何解读贝克特依然是我所感兴趣的。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名作。贝克特这位曾当过乔伊斯助手,也被法西斯追捕过的剧作家,在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投身了带有实验性质的戏剧创作,他的风格后来被归为了“荒诞派”。此类剧作,充斥着荒凉、隔膜、悲观、迷茫、虚妄、绝望,这正符合“二战”后西方人陷入“上帝死了”这种窘境时的复杂心态。
  此次主创在舞美的新奇设计、演员的喜剧式表演和对“荒诞”的态度上,做出了立足于当代的解读。在他们的处理下,原作中漫无边际的荒凉感和绝望感,被减弱了,黑色幽默的一面被放大,形成了一种对“世界荒诞性”的自嘲、适应,乃至释然。
  首先,马克·拉梅尔特的舞美设计是一大亮点。剧中最主要的道具“一棵树”被抽象成十点半方向的一根竖杆上的一盏灯来表示。开场时,这盏灯扫视了一遍观众席,这和之前在鼓楼西上演的《审查者》用法很类似。正方形的舞台,呈斜坡状面向观众席,正中央挖了一个大大的圆坑,除“小孩”外,其他人物都从这坑里进出。原作中的帽子、靴子、胡萝卜等物品则都被省略了,形成了一场“无实物”的演出。舞台上还铺着一大块粉红色的布,怪异地冲击着观众视觉,在后面的剧情中,又代替了奴隶幸运儿背负的行囊。据舞美设计师介绍,灯和坑的意象来自二战时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的视觉元素——之所以追溯到集中营,是因为据剧组研究,《等待戈多》的故事雏形,是讲两个犹太人在等来接他们逃跑的“蛇头”!这样的设计,更改了《等待戈多》一贯的视觉调性,不再是开阔莽原中的寒冷一隅,却更像是人类置身于茫茫黑暗的宇宙中某颗奇异的小星球上。
  其次,演员喜剧式的表演,为作品赋予了新的内涵。据主创介绍,柏林德意志剧院于2014年排演该剧,是出于该院保加利亚裔导演哥特谢弗的遗愿。哥特谢弗2013年去世之后,他的两名“御用”喜剧演员塞缪尔·芬兹与沃夫兰姆·科赫坚持要把这部作品排出来。这就先天注定了这一版《等待戈多》是喜感的。其实贝克特原著中,许多台词就很诙谐。尤其是爱斯特拉冈,十分擅长冷幽默,常常一句话噎死人。甚至舞台提示中贝克特还写过“弗拉基米尔用脑子”这样鬼魅的句子,突如其来戳到笑点没有一点点防备。因此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这两位主角的关系,就值得重新揣摩。在过往的排演中,这两人是相互独立的流浪汉,他们时而争吵,时而自说自话,“以致一度被教科书式地认为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毛尖语)。但是从形式上看,这两人的一唱一和很像是一对逗哏和捧哏的搭档。喜剧中,经常会使用两个性格有反差的人物,搭建成一种“对子组合”的人物结构,来形成喜剧效果。而此次《等待戈多》中,塞缪尔·芬兹与沃夫兰姆·科赫,两位喜剧演员的个人特质,也恰好形成了一老一少、一松一紧的反差,使得弗拉基米尔与爱斯特拉冈不再是两个性格非常模糊的符号,关系变得更近了。由此,两人之间的交谈、互动,就更容易碰撞出诙谐的火花。原作中本来不甚了然人物确切情绪的台词与动作,大多被他们处理成了“基友”间的打趣。肢体方面自然也没有落下,如弗拉基米尔预备观看幸运儿发表演说前的托腮动作、向观众扔烟头又忙道歉的动作,又如打乒乓球、打高尔夫球的桥段……这些都形成了准确的笑点,如此喜剧化的排演应是有意为之。
  当我们把这一版奇趣的舞美设计和喜剧性的表演结合到一起,该剧的创见之处,便显露无疑——并非复刻上世纪战后人们迷茫的心态,也不是应制的经典剧目的宣传推广,而是立足当代,完成了一次对戈多的“等待”的延续。
  周宁在《西方戏剧理论史》一书中写道:“悲剧的时代是信仰的时代,喜剧的时代是反思的时代。”贝克特的时代是信仰沦丧的时代,因此陷入了荒诞。而今天,我们的时代,却或许正是一个反思的时代:更深刻地反思信仰的源起过程、反思信仰的沦丧,以及反思信仰沦丧之后人们应当如何生活。柏林德意志剧院这版黑色幽默的《等待戈多》,正是始于反思信仰的沦丧——以探照灯代表的集中营时代;终于反思信仰沦丧之后的生活——戏谑着,在荒诞中等待。
  在舞台上,演员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假如舞台正中央有一个大坑,该怎么表演?”——这岂不正犹如人类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已知世界是荒诞的,戈多不靠谱,该怎么生活?”
  相比贝克特的那个时代,匆匆数十年,人类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进步。人类好像一直站在那棵树下等着戈多,等到盖了屋子、生了娃、放了羊、又生了娃、放了羊……但是戈多还是没有来。我们等得都已经没工夫迷茫了。我们学会了比过去更有趣的方式打发时间:当初的两位流浪汉只能不停地脱帽子、戴帽子、脱靴子、穿靴子,如今已可以打乒乓、打高尔夫了呢!
  在我的理解中,奴隶幸运儿是与普罗大众最接近的角色。该剧还有两处比较重要的改动与他有关。一是幸运儿的一头白发不见了——那一头触目惊心得犹如人类痛苦史的三千丈白发,换成了一个短发的帅小伙。这或许是一种对新世界的隐喻。另一处是当这位帅小伙抱着粉红色的布,滑稽地跑上跑下,从滑坡滚落,原作中被奴役的苦难感消解了大半。他更像是一个稚嫩的学徒,笨拙、艰辛却又勤奋地执行着主人交代的任务。当他抱着这块布向前走着,靠观众席愈来愈近、愈来愈近之时,形成了一种压迫性,使观众产生紧张感和无处躲藏感,恍若所面对的幸运儿正是镜中的自己——一个笨拙、艰辛却又勤奋地应付着生活的人。
  而在这样的时刻,所唯一可以给予人慰藉的事,正在于:这件压在幸运儿头顶和肩上的,使人笨拙、艰辛却又勤奋地疲于应付的硕大难缠的事物——它,是粉红色的。这或许正是即使世界如此荒诞,我们也依然愿意付出余生在其中一边等待着无谓的“戈多”,一边慢慢变老的理由。
  可见,对幸运儿处境的聚焦,和对“等待”的方式的填充,成为当今戏剧团体复排《等待戈多》一剧的重点。期待随着时间的延续,看到更多各不相同的“等待”的方式。
其他文献
7月13、14日“越剧毕派艺术演唱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行。毕派弟子齐聚一堂,与戚派弟子和各路嘉宾同唱戚毕金曲,共忆当年佳话,同向大师致敬,共贺毕春芳老师90华诞。当毕春芳在弟子和鲜花的簇拥下缓缓来到舞台中间时,台下一片掌声雷动。她风趣地说,没想到场面这么大,观众这么多。在演唱会的谢幕致辞上,毕春芳不忘举办专场的初衷,反复强调、告诫学生们:“千练不如一演!演员唯有活在舞台上,才能让表演艺术获得真
期刊
人 物  穆萧萧 女,曾经是语文老师,未婚,角色年龄为三十一岁和四十三岁。  罗 辰 男,高中生,后来职业是股票投资咨询师,角色年龄为十六岁和二十八岁。  歌 者 男,人物精神世界的叙述者,使用神秘语言诵读《九歌》。  巫、觋 人物精神世界的外化呈现者,同时兼顾功能性角色。  场 景  穆萧萧家的客厅和学校教室,场景极简化处理。  第一场  [舞台上映出黝黯密集的竹子的影子。一束灯光下,穆萧萧一个
期刊
近年来,亮相京津的国外演出是如此之密集,集中于德国和东欧的演出剧目质量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前辈学者田本相将之命名为“新时期戏剧的二度西潮”。  终于,上海也赶上了一回,柏林戏剧节的三部作品《共同基础》《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和《等待戈多》集中上演。  柏林高尔基剧院的《共同基础》是一部文献剧,女导演耶尔·罗恩聚焦于前南斯拉夫战争,以一段完全出自个人角度的回忆佐以多屏幕的新闻画面开场。回忆零星,新闻
期刊
1944年12月26日,话剧《玻璃动物园》在芝加哥市民剧院首演。1945年3月31日,田纳西·威廉斯34岁生日后的第五天,《玻璃动物园》在百老汇Playhouse剧院演出。之后,该剧不断复演并一再感动世界各地的观众。2016年1月,《玻璃动物园》登陆上海舞台,为了更原汁原味地呈现这部经典之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特意邀请了美国导演大卫·埃斯比约恩松(David Esbjornson)执导。演出后的第二
期刊
空荡的舞台,矗立着一堵由大约20个简陋木箱堆砌而成的高墙。随着演出的进行,这堵高墙被拆解,木箱的不同组合构筑成了不同的戏剧场景——战火下的避难所、柏林办公室、前往故乡的大巴、父亲安葬的墓地等。关于战争的记忆,对于故乡的怀念混合着战火的硝烟和家破人亡的伤痛被尘封在心底,不愿去回想和提及。那堵构筑在心中阻隔着我们回溯过往历史的高墙,在木箱的一次次搬动中被拆解成碎片,又在一次次重组中被还原成记忆中的场景
期刊
汉堡德意志剧院的《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既富有创新性,又准确把握了原著精髓,做到了两者兼美,十分难得。走进大宁剧院,乍一看,很难想象这是现实主义大师易卜生的作品,在汉堡德意志剧院的演绎下,戏剧呈现出“卡夫卡式”的风格——无法言述的逼仄房间,狭长的窗户,面目模糊的主人公,丑恶而病态的人物关系……而恰恰,这种直观表达切中易卜生创作《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的主旨:个体在权力的腐蚀下被异化,变得越来
期刊
“国际导演大师班”是上海戏剧学院从2009年开始创办的一项全面引介当代国际导表演艺术名家创作技法的系列高端学术项目,迄今为止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大洋洲、北欧五国和南欧五国,涉及了西方具有较大戏剧文化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各国的导演艺术家们在与中国戏剧人的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观念交锋,是大师班对中国乃至世界当代戏剧文化发展最突出的贡献。本文将以德国导演大师班为例,具
期刊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优秀德语戏剧作品在中国上演,引发了国内戏剧圈对其创作风格、方法、理念的热议,德语戏剧似乎被戴上了某种神秘的光环。2016年6月,拥有半世纪历史的“柏林戏剧节”来到了上海,带来了三台风格迥异的剧目,上海的观众终于可以一睹真容。为促进更深入的交流,上戏田蔓莎主持的戏曲创新工作室组织了讲座和工作坊,本刊特别精选了一些精彩内容,就让这些德国创作者来为我们揭开德语戏剧的神秘面纱吧。  为何总
期刊
近日,浸入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在上海未演先热,12小时斩获百万票房,一万张预售票迅即售罄。这部风靡全球的作品到底有何魅力?浸入式戏剧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戏剧形式?本刊采访到了Punchdrunk艺术总监菲利克斯·巴雷特(Felix Barrett),让他来为我们解答这些疑问。  让观众成为戏剧的核心  菲利克斯做浸入式戏剧的初衷,是想要
期刊
荷香悠长、蝉声激越、彩蝶飞舞的炎炎夏日,走近上海京剧院的排练厅,由远及近,清亮圆润的老生唱腔在长长的走廊回响,他就是今天采访的主角傅希如。为了8月的专场演出,他和他的团队一起,顶着高温酷暑投入紧张的排练之中。  初识傅希如是在今年上海戏剧学院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举办的莎剧系列展演中,他的代表作《王子复仇记》又一次上演。儒雅、端方是傅希如给我的第一印象,但京剧舞台上的他是能文能武、实力不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