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学风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是马克思主义是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理论是现实的反映,理论应当为现实服务,理论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现实相结合,得出崭新的结论以客观反映当代社会的现实,这就是我们所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而一切僵化地引用马克思语录的做法都属于教条主义,是我们所极力反对的学风。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创新;学风
Talk on the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Styl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 Discussion with Prof. Hu Peizhao
GUAN Bo-chun
(Economy Institute,Jil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Changchun,Jilin,130033,China)
Abstract:The so-called ‘learning style’ is, fundamentally, how to treat Marxism theories. Learning Marxism should be guided by Marxism theories, however, Marxism is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tudy, not a forever-unchanged doctrine. Theories should reflect situation, serve situation, and develop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Combining basic theories of Marxism with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reby drawing new conclusion which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is the Marxism learning style advocated by us all the time while those rigidly quote Marxism theories, the dogmatism, is strongly opposed by us.
Key words:Political Economic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learning style
胡培兆教授在《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9期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学风》一文,说明了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学风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现在正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而政治经济学却没有相应的创新,远没有反映这个时代的本质,远远地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这些年来,我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上却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越来越脱离实际,越来越被边缘化了。笔者认为,这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风发生了问题,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了。现在看来,学风问题实在是太关键了。胡培兆教授提出学风问题是一语中的,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胡培兆教授是主张政治经济学创新的,但是他在文中讨论问题时却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学风,而采取了教条主义态度,这恰好是导致理论脱离实际的原因,也是政治经济学创新的障碍。现在提出一些问题,期望与胡培兆教授共同探讨。
胡培兆教授列举很多事例说明了当前学术界存在的学风问题,他在第一例中说有的学者证明劳动本身具有价值是把被马克思正立过来的观点又倒立回去了。但是,我认为这恰好是政治经济学创新的开始,我们现在就用他列举的这个事例来说明吧。首先我们要说明劳动价值(劳动本身具有价值或劳动的价值的简便说法)的观点是怎么证明的,然后再说明对于它的真理性应当怎样检验。实际上,所谓的学风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它就包含在认识现实和检验认识的过程之中,所以把这个过程说清楚了,坚持什么学风,反对什么学风的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一、关于“劳动价值”的证明
理论是现实的反映,为了获得反映现实的理论还是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需要招聘员工,需要员工付出劳动,同时也要根据员工付出的劳动支付相应的货币工资;劳动者需要投身于企业,需要付出劳动,同时也要根据付出的劳动领取货币工资。他们之间互相需要,需要相互结合,他们通过市场就联系起来了,进而还要就劳动、工资等问题进行协商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双方都会提出自己的条件和要求,都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尤其还要就劳动岗位、技术要求、工资、劳保等方面进行讨价还价,当双方都接受了对方的条件以后还要签订劳动合同。在这里,每个劳动者都知道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发展方向,也大概地知道社会上同类劳动者的收益状况,他们通过反复的比较能够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工资要求,也能够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设置劳动岗位,并按照技术要求提出岗位职责和劳动定额,也能够支付相应的工资。双方走到一起,劳动者会说,你不要说我的学历低或工龄短,只要我按照岗位的技术要求付出了劳动,你就要支付我的工资;企业管理者会说,我不管你的学历有多高或工龄有多长,你只有按照要求付出劳动我才能支付工资。双方通过讨价还价就能各得其所,双双获得满意的结果。在这里,由行政部门按照劳动者的学历、工龄等非劳动因素决定工资的做法被彻底地摒弃了。当然,这也不是说学历和工龄等因素就完全没有意义了,企业在和你见面时首先要看你的学历和工龄,他在对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看这些看什么呢?但是,企业看这些因素仅仅和是否与你建立劳动关系有关,至于工资的多少那就不是看你的学历和工龄,而是看你付出的劳动如何了。很显然,对于企业来说,劳动是生产要素,它要通过组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对于劳动者来说,工资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它要通过劳动换取工资。所以,企业和劳动者最为关注的是劳动和工资,这是他们商谈的核心和关键,劳动者付出劳动要争取得到较多的工资,企业支付工资则要得到高效的劳动。这里的双方都遵循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即以个人付出的劳动为基础,通过谈判确定工资。他们双方这样做的一个隐含的认识前提是,劳动具有价值,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他们虽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按照这样的认识做了。劳动者和企业的想法都是明智的,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实际。劳动人民通过实践创造了新鲜经验,理论家们则应当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劳动者付出个人劳动,企业支付货币工资,这是我们社会当中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事实。这一事实说明,劳动已经作为交换的对象而且采取了价值形式,即个人劳动=货币工资。个人劳动=货币工资,这和马克思分析的“20码麻布=2镑”那个等式的意义是一样的。[1]87,52,58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是从价值形式的分析中引申出来的,[1]14,15我们通过“个人劳动=货币工资”这个等式的分析就会发现个人劳动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因为劳动的使用价值在本文当中不是主要问题,所以我们以后就不再提到它了)的,货币工资不过就是个人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
说明劳动的价值是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所以我们应当做出比较详尽的说明。在个人劳动=货币工资这个等式中,个人劳动作为交换的对象,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货币工资作为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个人劳动通过货币工资表现自己的价值,货币工资则成为表现个人劳动价值的物质材料。在这里,劳动的价值是通过劳动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也是通过劳动的价值形式才认识到劳动的价值的,所以为了说明劳动的价值我们就要从分析劳动的价值形式开始。我们都知道,作为交换对象的个人劳动都是某种具体形式的劳动,比如在建筑行业个人劳动就是木匠的劳动、瓦匠的劳动,等等。从劳动的具体形式方面看,木匠的劳动和瓦匠的劳动显然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却都能够同货币工资相交换,比如赵木匠付出八小时个人劳动获得6 元钱货币工资,钱瓦匠付出八小时个人劳动获得6元钱货币工资,孙技术员付出八小时个人劳动获得8元钱货币工资,李总工程师付出八小时个人劳动获得12元钱货币工资等。不同形式的个人劳动都能够同货币工资相交换,这说明它们当中包含了某种等同的东西(它们具有同一的质,只是量的方面有所不同而已),货币工资不过是这种等同的东西的表现形式。那么,这种等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那么它们就不再是木匠的劳动、瓦匠的劳动等等,因而这些劳动的具体形式就都消失了,各种劳动就不再有什么差别,而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正因为都包含了抽象劳动,所以它们才会具有等同性。可见,个人劳动具有二重性,即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在这里,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抽象劳动就是价值实体,抽象劳动的单纯凝结就是价值,即个人劳动的价值;[1]14,51货币工资是以个人劳动的价值为基础的,它不过是个人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具体劳动只有形式的差别,而无数量的差别;抽象劳动的性质是一致的,而数量却有所不同。具体劳动的数量由自然的劳动时间来表示,抽象劳动的数量则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个人劳动的价值就是由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的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87,52,58很显然,这是一个社会平均数,而个别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他们在交换过程中都要按照不同的比例化为当做它们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而“各种劳动化为当做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1]87,52,58所以,就某一劳动者而言,直接能够知道的是他的具体劳动时间,比如在统一的八小时工作制条件下每人每天的具体劳动时间都是八小时,但是他的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无法直接知道了。实际上,就某一劳动者而言,他的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是6小时、4小时或更少,也可能是12小时、24小时或更多。当然,某一劳动者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可能恰好就是8小时,但这种情况是极其偶然的,在科学上可以看做零①①本文用汉字数词表示“八”小时,以区别阿拉伯数字的“8”小时,两者数值相同,都代表不同的劳动时间,前者为具体劳动时间,后者表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某一劳动者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究竟是多少,这取决于该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的复杂程度(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在这里可以简化为劳动的复杂程度),劳动的复杂程度高,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多,反之就少。个人劳动的价值就决定于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劳动时间内包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的其价值就高,反之就低。很显然,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是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它应当以劳动的价值为基础,应当通过竞争过程形成。当然,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难免会发生波动,所以它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劳动的价值,但是价格波动所围绕的那个中心就是价值,所以通过反复竞争的过程,工资就能够趋近准确地反映劳动的价值。这里所谓反复竞争的过程实际就是市场(也即工资谈判或讨价还价的过程),也就是说市场是劳动价值得以比较准确实现的条件,只要具备了开放性的劳动市场,劳动的价值就能够得到趋近准确的实现。
上面我们从我国社会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事实出发得出了劳动具有商品性质,劳动具有价值的结论,我相信这样的结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一致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现实相结合就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可惜,我国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于劳动交换这一基本事实都熟视无睹,都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他们都满足于引述马克思的劳动不是商品,劳动没有价值,结果把马克思的结论和现实对立起来了,使马克思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他们那样做时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反倒还以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呢!但是,这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吗?
二、关于“劳动价值”观点的检验(或反驳)
我个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具有商品的性质,并且具有价值。那么,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应当怎样检验呢?认识是对现实的反映,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关键是看它是否反映了现实。如果坚持客观的检验标准,即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那么判断它的正误并不是很难的。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坚持客观的检验标准。在胡培兆教授看来,我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但是他却没有说明为什么是错误的,他既没有用实践去检验,也没有从论证的逻辑方面去检验,而是引述了马克思的语录,就是“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那段话,他把马克思的语录作为检验的标准了,在他看来只有符合马克思语录的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我认为,这样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靠不住的。马克思的那段话是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现实中概括出来的,他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事实,但是他并没有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这样,他在这里并没有涉及社会主义问题。我们面对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和马克思说的不是一回事。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并没有得到自己的全部劳动,劳动者所得的工资勉强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仅仅相当于劳动力价值,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所以说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价值是商品的属性,既然劳动没有作为商品,它怎么会有价值呢?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这样,劳动是价值的实体,但它本身却没有价值。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出发概括出劳动具有商品性质和具有价值的结论。我认为,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现实主张劳动没有价值是正确的,我从社会主义现实出发主张劳动具有价值也是正确的,两者完全不同,但并不矛盾。马克思说冬天下雪,我说夏天下雨,两者有何相干?马克思说过冬天下雪之后并没有说夏天也下雪,夏天下雨还是下雪,这要根据夏天的实际来判断。劳动是不是商品,有没有价值,这要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来判断,象胡培兆教授那样引述马克思的话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这里涉及了真理标准的问题,即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从今天的现实中得出的认识要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结论来检验,还是要用今天的现实来检验?今天的成年人都会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学术界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取得的一个基本共识是,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领袖语录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检验我的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也是实践,而不是前人的结论。我认为,一切认识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包括马克思的认识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符合现实的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或是相对真理,仅仅在一定范围内才是正确的)。认识只能被实践所检验,而不能相反,用认识检验认识是不正确的,用过去的认识检验今天的认识就更是不正确的了。真理都是具体的,又是发展的,马克思的结论当年是真理,但在今日就未必是真理,今日是否还具有真理性要靠今日实践的检验。马克思的结论本身也有待今日实践的检验,怎么能用它作为检验我的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呢?
三、对于斯密“劳动价值”观点的重新检验(或评论)劳动价值的观点首先是由斯密提出来的。斯密关于工资是劳动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关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观点是正确的。目前我国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是这么说的,这是我国经济学界最普遍的看法,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在这里,我们应当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评论。
斯密和马克思都处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阶段,但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又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斯密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而马克思则处于大工业阶段,他们分别是工业化生产不同阶段的经济学家。确切地说,斯密主张劳动商品(劳动价值)的观点反映了工场手工业阶段的实际,马克思主张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的观点则反映了大工业阶段的实际,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分别反映了他们各自所处社会阶段的实际,都有其存在的(相对的)合理性。
工场手工业必然会向着大工业的方向发展,大工业就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而来的。在英国,工场手工业从16世纪就产生了。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它本身还很脆弱,那时候封建主义还居于统治地位,所以它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工场手工业是从手工作坊演变而来的,开始阶段规模都比较小,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起来的,就是到了开始工业革命的1760年,企业的规模也是相当有限的,一般的企业也就是十来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就是在加工业连45人以上的企业都非常罕见。[2]176但是,到了大工业阶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大工业生产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资料加速集中,到1840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就产生了很多上千人的大企业,形成了很多新兴城市和工业中心。
在工场手工业中,人们使用的工具都非常简单,有些还是自制的,生产活动主要还是由人力推动的。工场手工业不过就是规模扩大了的手工作坊而已,其规模仍然有限,雇员的数量也不多,他们基本上都是业主的亲友或乡邻,社会关系相当接近。当然,这时的业主和雇工已经发生了剥削关系,但是,这时的剥削关系刚刚形成,剥削主要还是通过占有“相对剩余价值”的形式实现的,手段也比较“文明”和“精巧”。不仅如此,那时的雇工基本上都是熟练工人,而工场则“依赖”于熟练工人,对于“任性”的熟练工人,业主们都感到很难“驾驭”,这说明雇工对于资本的剥削具有相当的抵抗能力。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工场手工业毕竟扩大了规模,扩大了分工,因而就创造了一种生产力,无论业主还是雇工都从中受益了,因而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当时的业主不过就是“小业主”、“小老板”或“小资本家”而已,他还要参加生产活动,还要进行经营管理,他不仅需要雇工,也离不开雇工,他们之间不是根本对立的。当然,雇主从中得到了较多利益,但是雇工的收入水平受到了农民、小手工业者收入水平的保护,还受到了行会组织的保护,他们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雇工和业主之间当然会有矛盾,甚至发生过斗争,但那都是以工场手工业的存在为前提的。那时的业主也会有些积累,但是积累首先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很显然,积累必然会激化劳动者和业主之间的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当时还隐藏在他们同封建主义的矛盾之后,他们之间相对还是比较和谐的。斯密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1] 403,406,407,469,386他在《国富论》当中充分地阐述了自己的理论主张。斯密坚持并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同时认为劳动也是商品,并且具有价值,资本收入是资本的自然报酬,这就说明劳动者和业主之间是等量劳动交换关系,这样的认识基本上还是符合那时的实际的。那一时期,资本主义正在日益发展,但是封建主义还在负隅顽抗。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者说明劳动是商品、劳动有价值,资本收入是资本的自然报酬就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他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封建主义。应当肯定,他的经济观点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对于反对封建主义和推动资本主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力在逐步提高,规模也在日益扩大,然而它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但是,到了大工业阶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1769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机械力的运用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这一方面提高了资本的生产力,一方面使劳动竞争更加残酷了,这时候劳动者还想通过自己的熟练劳动抵抗资本家的剥削已经不再可能了。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它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本加速集中,这时候资本主义就占据了统治地位,经济关系就根本改变了,它使陈旧的生产方式革命化了。
大工业促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扩大,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广大劳动者则被剥夺了生产资料,成了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财富就要继续组织生产,就要扩大生产规模,就要不断地购买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并使它们结合起来;劳动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就必须参加生产,就必须出卖劳动力,就必须和资本家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者付出了劳动,但是所得的工资勉强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它仅仅相当于劳动力价值,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但是生产资料却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生产的产品越来越丰富,但是劳动人民却日益贫困化。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相矛盾,造成了普遍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使劳动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曾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也逐步地暴露了自身的矛盾;同时,资本主义也造成了社会两大阶级的尖锐对立,无产阶级无法照旧生存下去了,资产阶级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资本家就雇佣监工进行管理,自己则脱离了管理活动,当时合作工厂的经验说明即使没有资本家的经营管理,生产也能照样进行,这说明生产本身开始排斥资本家了,资本家已经成了“多余的人”。[1]436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具有广泛影响的经济危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说明资本主义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变为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了(从上升阶段转入下降阶段了)。这时候,劳动人民、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降到了次要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劳动人民掀起了反抗资本主义统治的斗争。①①注:19世纪30到40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那就是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武装起义。顺应时代的需要,马克思写下了光辉巨著《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很显然,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而在以前,即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一直都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工场手工业向大工业的转变过程中,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斯密非常关注科技的发展,他与瓦特交往甚密,他知道瓦特的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他在发表《国富论》之前毕竟没有看到蒸汽机的广泛运用,更没有看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特点,甚至一直到死他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他所听到和看到的都是资本主义推动生产力发展这一面,你让他说劳动力是商品,揭露资本主义剥削本质怎么可能呢?相反,马克思则恰好生活在大工业阶段,生活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经充分暴露之后,所以他说明劳动力是商品,揭露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就是历史赋予他的使命,所以他是必然会这样做的。
应当承认,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业主和雇工就发生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但是,他们之间不是根本对立的,当时采取合作的态度,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斯密当时肯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反映了社会的实际,也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但是,后来的经济学家继续坚持劳动商品和劳动价值的观点就是不正确的了,但是这个责任应当由后来的经济学家来负,而不应当由斯密来负。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阶段批判斯密(以他为代表)的观点的,他并没有说斯密的观点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也是错误的。如果说斯密的观点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也是错误的,并用马克思的正确观点取而代之,那将会引出怎样的后果呢?为了说明问题,我们现在假设马克思出生在斯密生活的那个年代,并证明劳动力商品范畴,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唤起劳动人民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那么历史将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我敢肯定,历史不会向大工业生产的方向发展,更不会向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它只能恢复到个体劳动的自然经济中去,那必将是历史的大倒退!当然,马克思确实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并召唤劳动人民奋起革命,剥夺剥夺者,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他是在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后才揭露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马克思发表《资本论》(第1卷)比斯密发表《国富论》差不多晚了一个世纪(91年),那时候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是科学的和合理的。很显然,斯密和马克思分别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的理论观点是根本对立的,但是相对于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阶段而言又都是正确的,分别反映了各自所处社会阶段的本质关系,他们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创造了相应的理论,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要再次强调,斯密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主张劳动商品、劳动价值的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到了大工业阶段仍然坚持他的观点就是不正确的了。反过来也一样,马克思在大工业阶段主张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的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它运用到工场手工业阶段那也是不正确的。
总而言之,在工场手工业阶段斯密主张劳动商品、劳动价值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大工业阶段马克思主张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的观点也是正确的,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因为它们分别都正确地反映了各自所处的时代。他们都不愧为时代的骄子,工场手工业阶段需要斯密创造的理论,他果然就出生在了那个时代并且创造了相应的理论,大工业阶段需要马克思创造的理论,他果然就出生在了那个时代并且创造了相应的理论,他们都为认识他们所处的时代做出了贡献。后来人们都说,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的观点是正确的,而斯密的劳动商品、劳动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的评价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
四、从“劳动没有价值”发展到“劳动具有价值”究竟有什么意义?原来我们都以为劳动没有价值,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现实相结合证明了劳动具有价值,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同时代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理论创新的意义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解决新问题。过去,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和资产阶级形成了尖锐的阶级对立,阶级斗争风起云涌,那时候所遇到和所要解决的是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当然,那时候也有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但那远不是主要问题);今天,在社会主义社会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成为过去,大家都在建设和谐社会,现在我们所遇到和所要解决的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过去我们都说劳动没有价值,这在那时候是有意义的,因为以此为基础就能证明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从而就能为无产阶级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但是,我们今天遇到的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这不是用剥夺剥夺者或革命的手段所能解决的问题。今天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各个劳动者分别都创造了多少价值,谁创造得多,多多少?这是量的差别问题,也就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解决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关键是要解决价值量的计量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解决价值量的计量问题呢?上面我们已经说明,劳动本身具有价值,认识到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能解决价值量的计量问题了。我们已经说明,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是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它应当以劳动的价值为基础,应当通过竞争过程形成,这样工资就能趋近准确地反映劳动的价值,从而就能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了。由此可见,进行理论创新,说明劳动本身具有价值该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五、谈谈学风问题
我们应当承认,社会主义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劳动交换还要采取价值形式,这些都是马克思所未曾料到的。在马克思看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就消亡了,劳动交换也不再采取价值形式了。[3]20-23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有没有价值的问题在马克思那里还是一个空白,这恰好是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方。我研究问题是从现实出发的,并概括出了劳动具有价值的结论。当然,我也是在探索过程中,它正确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这个问题是可以研究的。但是,胡培兆教授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概括出来的结论代替了对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研究,在他那里这个问题是不能研究的,这样怎么可能客观地反映今天的现实呢?
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学风问题。胡培兆教授高度重视学风问题,他在文章的标题当中就提到了这一点。现在看来,学风问题确实是太重要了。那么,我们应当坚持什么学风呢?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我坚持了什么学风,胡培兆教授评论我的观点时又坚持了什么学风?关于学风问题,毛泽东同志是这么说的,“所谓学风”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 “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 “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4]813,798,799
劳动没有价值,这是马克思的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并没有作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属性,既然劳动没有作为商品,它怎么会有价值呢?劳动没有价值是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关系的具体结论,用它说明资本主义现实是正确的,但是用它说明社会主义现实就是不正确的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但是他们为我们提供的是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永远适用的教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曾经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8马克思的结论反映了18、19世纪资本主义的现实,但是今天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讨论的是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社会历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那时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客观反映今天的现实呢?劳动创造价值,但本身却没有价值,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就是如此,它用交换形式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它是人剥削人的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同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又得到了自己的全部劳动(社会当然要做一定量“扣除”,但是“扣除”的部分又直接或间接地为劳动者所有了),这里是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这里是人人平等的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说劳动没有价值反映了实际,但是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再说劳动没有价值就是不正确的了。马克思的劳动不是商品和劳动没有价值的结论不过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他并没有终结真理,也不可能永远正确。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和发展的理论,它必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实践做出新的概括,而不能照搬前人的结论。
胡培兆教授特别强调了被马克思“正立”过来的观点又被“倒立”回去了的问题。他以为把马克思正立过来的观点再倒立回去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但是世间的事物却都是这么发展的,所以正立过来的观点又会倒立回去,这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常态,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恩格斯对此曾经做过专门的说明。比如他说道,“否定的否定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这一规律,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在动物界和植物界中,在地质学、数学、历史和哲学中起着作用”。比如说,“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在已经经历了一定的原始阶段的一切民族那里,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变成生产的桎梏。它被废除,被否定,经过了或短或长的中间阶段之后转变为私有制。但是在土地私有制本身所导致的较高的农业发展阶段上,私有制又反过来成为生产的桎梏——目前小土地占有制和大土地占有制方面的情况就是这样。因此就必然地产生出把私有制同样地加以否定并把它重新变为公有制的要求。但是,这一要求并不是要恢复原始的公有制,而是要建立高级得多、发达得多的公共占有形式,它远不会成为生产的障碍,相反地将第一次使生产摆脱桎梏,并且将使现代化学上的发现和力学上的发明在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或者再举一个例子。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作为这样的唯物主义,它不能彻底了解思维和物质的关系。但是,弄清这个问题的那种必要性,引出了关于可以和肉体分开的灵魂的学说,然后引出了灵魂不死的论断,最后引出了神教。这样,旧唯物主义就被唯心主义否定了。但是在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唯心主义也站不住脚了,它被现代唯物主义所否定。现代唯物主义,否定的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5]153-154这说明把正立过来的观点再倒立回去是普遍的事实,但是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所谓倒立回去并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其实,胡培兆教授自己也是做过“倒立回去”的工作的。据我所知,胡培兆教授是主张现实没有剥削的,[6][7]我赞同他的这一观点。古典经济学家主张资本主义是平等的劳动交换关系,他们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马克思则揭露了资本家的剥削,今天胡培兆教授否认剥削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正立过来的观点又倒立回去了。现在的问题是,胡培兆教授自己可以“倒立回去”,为什么就不允许别人“倒立回去”呢?
六、政治经济学的创新究竟应当从哪里开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的本质关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马克思也涉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但是他所得出的结论都是从经验和逻辑推论出来的,是在论战过程中顺便提到的,可以说他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仅仅是做了一些零散的和原则的描述,他毕竟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经验,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局限性,所以他说明社会主义本质关系就远不像揭示资本主义本质关系那样清晰、透彻。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还有待于我们今人根据今天的现实来说明!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创新就应当从研究和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开始。
马克思通过三卷《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在第一卷主要是说明了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相应地也就说明了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第二卷谈的主要是商品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说明了剩余价值在各个资本家之间的分配,主要是揭示了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这样,马克思通过工资、利润、利息这三个范畴(最主要的是工资范畴)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工资是什么(当然还有利润是什么,利息是什么等问题)?马克思通过工资(劳动力价格、劳动力价值)等范畴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买卖关系的剥削本质,从而唤起劳动人民奋起革命,剥夺剥夺者,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现在看来,我们只有说明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才能说明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是等量劳动交换关系,才能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反映现实社会的需要。但是,我们的经济学家们至今还没有深入地讨论过这些问题,所以可以说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关系的问题现在还没有破题呢!
七、结语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注意到了商品交换问题,他甚至还研究了商品交换的形式(5张床=1间屋),但是他却不可能认识到商品的价值及其与劳动的关系。因为他处在奴隶制时代,那时候劳动者是奴隶主的奴隶,是从属于奴隶主的,劳动者连主体地位都没有,亚里士多德怎么可能意识到价值及其与劳动的关系呢?后来,到了15、16世纪,工场手工业兴起,劳动就具有价值了,但那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工场手工业兴起不久就向资本主义大工业的方向发展了。到了大工业阶段,劳动者出卖的就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就没有价值了。再后来,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成了社会的主体,劳动交换成了普遍的现实,这时候就能认识到劳动具有价值了。斯密主张劳动具有价值,反映了工场手工业阶段的实际,说明了工场手工业阶段生产关系的合理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和推动资本主义都有积极意义;马克思说明劳动没有价值之后就证明了工资是劳动力价格,进而就证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我们今天说明劳动具有价值,之后就能说明工资是劳动的价格,进而就能说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等量劳动交换关系,进而就为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可见,劳动具有价值或劳动没有价值分别反映了不同社会阶段的本质关系,我们今天证明劳动具有价值和斯密当年主张劳动具有价值、马克思当年主张劳动没有价值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72.
[4]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
[6] 胡培兆.剥削简论[J].中国经济问题,1988(1).
[7]胡培兆.再论剥削[J].中国经济问题,2004(1).
责任编辑:廖承红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创新;学风
Talk on the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Styl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 Discussion with Prof. Hu Peizhao
GUAN Bo-chun
(Economy Institute,Jil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Changchun,Jilin,130033,China)
Abstract:The so-called ‘learning style’ is, fundamentally, how to treat Marxism theories. Learning Marxism should be guided by Marxism theories, however, Marxism is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tudy, not a forever-unchanged doctrine. Theories should reflect situation, serve situation, and develop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Combining basic theories of Marxism with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reby drawing new conclusion which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is the Marxism learning style advocated by us all the time while those rigidly quote Marxism theories, the dogmatism, is strongly opposed by us.
Key words:Political Economic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learning style
胡培兆教授在《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9期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学风》一文,说明了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学风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现在正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而政治经济学却没有相应的创新,远没有反映这个时代的本质,远远地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这些年来,我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上却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越来越脱离实际,越来越被边缘化了。笔者认为,这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风发生了问题,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了。现在看来,学风问题实在是太关键了。胡培兆教授提出学风问题是一语中的,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胡培兆教授是主张政治经济学创新的,但是他在文中讨论问题时却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学风,而采取了教条主义态度,这恰好是导致理论脱离实际的原因,也是政治经济学创新的障碍。现在提出一些问题,期望与胡培兆教授共同探讨。
胡培兆教授列举很多事例说明了当前学术界存在的学风问题,他在第一例中说有的学者证明劳动本身具有价值是把被马克思正立过来的观点又倒立回去了。但是,我认为这恰好是政治经济学创新的开始,我们现在就用他列举的这个事例来说明吧。首先我们要说明劳动价值(劳动本身具有价值或劳动的价值的简便说法)的观点是怎么证明的,然后再说明对于它的真理性应当怎样检验。实际上,所谓的学风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它就包含在认识现实和检验认识的过程之中,所以把这个过程说清楚了,坚持什么学风,反对什么学风的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一、关于“劳动价值”的证明
理论是现实的反映,为了获得反映现实的理论还是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需要招聘员工,需要员工付出劳动,同时也要根据员工付出的劳动支付相应的货币工资;劳动者需要投身于企业,需要付出劳动,同时也要根据付出的劳动领取货币工资。他们之间互相需要,需要相互结合,他们通过市场就联系起来了,进而还要就劳动、工资等问题进行协商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双方都会提出自己的条件和要求,都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尤其还要就劳动岗位、技术要求、工资、劳保等方面进行讨价还价,当双方都接受了对方的条件以后还要签订劳动合同。在这里,每个劳动者都知道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发展方向,也大概地知道社会上同类劳动者的收益状况,他们通过反复的比较能够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工资要求,也能够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设置劳动岗位,并按照技术要求提出岗位职责和劳动定额,也能够支付相应的工资。双方走到一起,劳动者会说,你不要说我的学历低或工龄短,只要我按照岗位的技术要求付出了劳动,你就要支付我的工资;企业管理者会说,我不管你的学历有多高或工龄有多长,你只有按照要求付出劳动我才能支付工资。双方通过讨价还价就能各得其所,双双获得满意的结果。在这里,由行政部门按照劳动者的学历、工龄等非劳动因素决定工资的做法被彻底地摒弃了。当然,这也不是说学历和工龄等因素就完全没有意义了,企业在和你见面时首先要看你的学历和工龄,他在对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看这些看什么呢?但是,企业看这些因素仅仅和是否与你建立劳动关系有关,至于工资的多少那就不是看你的学历和工龄,而是看你付出的劳动如何了。很显然,对于企业来说,劳动是生产要素,它要通过组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对于劳动者来说,工资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它要通过劳动换取工资。所以,企业和劳动者最为关注的是劳动和工资,这是他们商谈的核心和关键,劳动者付出劳动要争取得到较多的工资,企业支付工资则要得到高效的劳动。这里的双方都遵循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即以个人付出的劳动为基础,通过谈判确定工资。他们双方这样做的一个隐含的认识前提是,劳动具有价值,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他们虽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按照这样的认识做了。劳动者和企业的想法都是明智的,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实际。劳动人民通过实践创造了新鲜经验,理论家们则应当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劳动者付出个人劳动,企业支付货币工资,这是我们社会当中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事实。这一事实说明,劳动已经作为交换的对象而且采取了价值形式,即个人劳动=货币工资。个人劳动=货币工资,这和马克思分析的“20码麻布=2镑”那个等式的意义是一样的。[1]87,52,58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是从价值形式的分析中引申出来的,[1]14,15我们通过“个人劳动=货币工资”这个等式的分析就会发现个人劳动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因为劳动的使用价值在本文当中不是主要问题,所以我们以后就不再提到它了)的,货币工资不过就是个人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
说明劳动的价值是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所以我们应当做出比较详尽的说明。在个人劳动=货币工资这个等式中,个人劳动作为交换的对象,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货币工资作为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个人劳动通过货币工资表现自己的价值,货币工资则成为表现个人劳动价值的物质材料。在这里,劳动的价值是通过劳动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也是通过劳动的价值形式才认识到劳动的价值的,所以为了说明劳动的价值我们就要从分析劳动的价值形式开始。我们都知道,作为交换对象的个人劳动都是某种具体形式的劳动,比如在建筑行业个人劳动就是木匠的劳动、瓦匠的劳动,等等。从劳动的具体形式方面看,木匠的劳动和瓦匠的劳动显然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却都能够同货币工资相交换,比如赵木匠付出八小时个人劳动获得6 元钱货币工资,钱瓦匠付出八小时个人劳动获得6元钱货币工资,孙技术员付出八小时个人劳动获得8元钱货币工资,李总工程师付出八小时个人劳动获得12元钱货币工资等。不同形式的个人劳动都能够同货币工资相交换,这说明它们当中包含了某种等同的东西(它们具有同一的质,只是量的方面有所不同而已),货币工资不过是这种等同的东西的表现形式。那么,这种等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那么它们就不再是木匠的劳动、瓦匠的劳动等等,因而这些劳动的具体形式就都消失了,各种劳动就不再有什么差别,而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正因为都包含了抽象劳动,所以它们才会具有等同性。可见,个人劳动具有二重性,即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在这里,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抽象劳动就是价值实体,抽象劳动的单纯凝结就是价值,即个人劳动的价值;[1]14,51货币工资是以个人劳动的价值为基础的,它不过是个人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具体劳动只有形式的差别,而无数量的差别;抽象劳动的性质是一致的,而数量却有所不同。具体劳动的数量由自然的劳动时间来表示,抽象劳动的数量则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个人劳动的价值就是由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的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87,52,58很显然,这是一个社会平均数,而个别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他们在交换过程中都要按照不同的比例化为当做它们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而“各种劳动化为当做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1]87,52,58所以,就某一劳动者而言,直接能够知道的是他的具体劳动时间,比如在统一的八小时工作制条件下每人每天的具体劳动时间都是八小时,但是他的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无法直接知道了。实际上,就某一劳动者而言,他的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是6小时、4小时或更少,也可能是12小时、24小时或更多。当然,某一劳动者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可能恰好就是8小时,但这种情况是极其偶然的,在科学上可以看做零①①本文用汉字数词表示“八”小时,以区别阿拉伯数字的“8”小时,两者数值相同,都代表不同的劳动时间,前者为具体劳动时间,后者表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某一劳动者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究竟是多少,这取决于该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的复杂程度(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在这里可以简化为劳动的复杂程度),劳动的复杂程度高,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多,反之就少。个人劳动的价值就决定于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劳动时间内包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的其价值就高,反之就低。很显然,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是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它应当以劳动的价值为基础,应当通过竞争过程形成。当然,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难免会发生波动,所以它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劳动的价值,但是价格波动所围绕的那个中心就是价值,所以通过反复竞争的过程,工资就能够趋近准确地反映劳动的价值。这里所谓反复竞争的过程实际就是市场(也即工资谈判或讨价还价的过程),也就是说市场是劳动价值得以比较准确实现的条件,只要具备了开放性的劳动市场,劳动的价值就能够得到趋近准确的实现。
上面我们从我国社会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事实出发得出了劳动具有商品性质,劳动具有价值的结论,我相信这样的结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一致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现实相结合就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可惜,我国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于劳动交换这一基本事实都熟视无睹,都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他们都满足于引述马克思的劳动不是商品,劳动没有价值,结果把马克思的结论和现实对立起来了,使马克思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他们那样做时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反倒还以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呢!但是,这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吗?
二、关于“劳动价值”观点的检验(或反驳)
我个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具有商品的性质,并且具有价值。那么,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应当怎样检验呢?认识是对现实的反映,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关键是看它是否反映了现实。如果坚持客观的检验标准,即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那么判断它的正误并不是很难的。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坚持客观的检验标准。在胡培兆教授看来,我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但是他却没有说明为什么是错误的,他既没有用实践去检验,也没有从论证的逻辑方面去检验,而是引述了马克思的语录,就是“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那段话,他把马克思的语录作为检验的标准了,在他看来只有符合马克思语录的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我认为,这样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靠不住的。马克思的那段话是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现实中概括出来的,他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事实,但是他并没有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这样,他在这里并没有涉及社会主义问题。我们面对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和马克思说的不是一回事。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并没有得到自己的全部劳动,劳动者所得的工资勉强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仅仅相当于劳动力价值,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所以说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价值是商品的属性,既然劳动没有作为商品,它怎么会有价值呢?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这样,劳动是价值的实体,但它本身却没有价值。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出发概括出劳动具有商品性质和具有价值的结论。我认为,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现实主张劳动没有价值是正确的,我从社会主义现实出发主张劳动具有价值也是正确的,两者完全不同,但并不矛盾。马克思说冬天下雪,我说夏天下雨,两者有何相干?马克思说过冬天下雪之后并没有说夏天也下雪,夏天下雨还是下雪,这要根据夏天的实际来判断。劳动是不是商品,有没有价值,这要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来判断,象胡培兆教授那样引述马克思的话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这里涉及了真理标准的问题,即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从今天的现实中得出的认识要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结论来检验,还是要用今天的现实来检验?今天的成年人都会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学术界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取得的一个基本共识是,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领袖语录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检验我的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也是实践,而不是前人的结论。我认为,一切认识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包括马克思的认识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符合现实的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或是相对真理,仅仅在一定范围内才是正确的)。认识只能被实践所检验,而不能相反,用认识检验认识是不正确的,用过去的认识检验今天的认识就更是不正确的了。真理都是具体的,又是发展的,马克思的结论当年是真理,但在今日就未必是真理,今日是否还具有真理性要靠今日实践的检验。马克思的结论本身也有待今日实践的检验,怎么能用它作为检验我的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呢?
三、对于斯密“劳动价值”观点的重新检验(或评论)劳动价值的观点首先是由斯密提出来的。斯密关于工资是劳动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关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观点是正确的。目前我国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是这么说的,这是我国经济学界最普遍的看法,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在这里,我们应当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评论。
斯密和马克思都处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阶段,但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又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斯密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而马克思则处于大工业阶段,他们分别是工业化生产不同阶段的经济学家。确切地说,斯密主张劳动商品(劳动价值)的观点反映了工场手工业阶段的实际,马克思主张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的观点则反映了大工业阶段的实际,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分别反映了他们各自所处社会阶段的实际,都有其存在的(相对的)合理性。
工场手工业必然会向着大工业的方向发展,大工业就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而来的。在英国,工场手工业从16世纪就产生了。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它本身还很脆弱,那时候封建主义还居于统治地位,所以它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工场手工业是从手工作坊演变而来的,开始阶段规模都比较小,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起来的,就是到了开始工业革命的1760年,企业的规模也是相当有限的,一般的企业也就是十来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就是在加工业连45人以上的企业都非常罕见。[2]176但是,到了大工业阶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大工业生产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资料加速集中,到1840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就产生了很多上千人的大企业,形成了很多新兴城市和工业中心。
在工场手工业中,人们使用的工具都非常简单,有些还是自制的,生产活动主要还是由人力推动的。工场手工业不过就是规模扩大了的手工作坊而已,其规模仍然有限,雇员的数量也不多,他们基本上都是业主的亲友或乡邻,社会关系相当接近。当然,这时的业主和雇工已经发生了剥削关系,但是,这时的剥削关系刚刚形成,剥削主要还是通过占有“相对剩余价值”的形式实现的,手段也比较“文明”和“精巧”。不仅如此,那时的雇工基本上都是熟练工人,而工场则“依赖”于熟练工人,对于“任性”的熟练工人,业主们都感到很难“驾驭”,这说明雇工对于资本的剥削具有相当的抵抗能力。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工场手工业毕竟扩大了规模,扩大了分工,因而就创造了一种生产力,无论业主还是雇工都从中受益了,因而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当时的业主不过就是“小业主”、“小老板”或“小资本家”而已,他还要参加生产活动,还要进行经营管理,他不仅需要雇工,也离不开雇工,他们之间不是根本对立的。当然,雇主从中得到了较多利益,但是雇工的收入水平受到了农民、小手工业者收入水平的保护,还受到了行会组织的保护,他们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雇工和业主之间当然会有矛盾,甚至发生过斗争,但那都是以工场手工业的存在为前提的。那时的业主也会有些积累,但是积累首先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很显然,积累必然会激化劳动者和业主之间的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当时还隐藏在他们同封建主义的矛盾之后,他们之间相对还是比较和谐的。斯密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1] 403,406,407,469,386他在《国富论》当中充分地阐述了自己的理论主张。斯密坚持并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同时认为劳动也是商品,并且具有价值,资本收入是资本的自然报酬,这就说明劳动者和业主之间是等量劳动交换关系,这样的认识基本上还是符合那时的实际的。那一时期,资本主义正在日益发展,但是封建主义还在负隅顽抗。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者说明劳动是商品、劳动有价值,资本收入是资本的自然报酬就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他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封建主义。应当肯定,他的经济观点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对于反对封建主义和推动资本主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力在逐步提高,规模也在日益扩大,然而它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但是,到了大工业阶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1769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机械力的运用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这一方面提高了资本的生产力,一方面使劳动竞争更加残酷了,这时候劳动者还想通过自己的熟练劳动抵抗资本家的剥削已经不再可能了。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它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本加速集中,这时候资本主义就占据了统治地位,经济关系就根本改变了,它使陈旧的生产方式革命化了。
大工业促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扩大,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广大劳动者则被剥夺了生产资料,成了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财富就要继续组织生产,就要扩大生产规模,就要不断地购买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并使它们结合起来;劳动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就必须参加生产,就必须出卖劳动力,就必须和资本家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者付出了劳动,但是所得的工资勉强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它仅仅相当于劳动力价值,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但是生产资料却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生产的产品越来越丰富,但是劳动人民却日益贫困化。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相矛盾,造成了普遍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使劳动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曾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也逐步地暴露了自身的矛盾;同时,资本主义也造成了社会两大阶级的尖锐对立,无产阶级无法照旧生存下去了,资产阶级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资本家就雇佣监工进行管理,自己则脱离了管理活动,当时合作工厂的经验说明即使没有资本家的经营管理,生产也能照样进行,这说明生产本身开始排斥资本家了,资本家已经成了“多余的人”。[1]436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具有广泛影响的经济危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说明资本主义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变为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了(从上升阶段转入下降阶段了)。这时候,劳动人民、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降到了次要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劳动人民掀起了反抗资本主义统治的斗争。①①注:19世纪30到40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那就是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武装起义。顺应时代的需要,马克思写下了光辉巨著《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很显然,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而在以前,即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一直都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工场手工业向大工业的转变过程中,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斯密非常关注科技的发展,他与瓦特交往甚密,他知道瓦特的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他在发表《国富论》之前毕竟没有看到蒸汽机的广泛运用,更没有看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特点,甚至一直到死他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他所听到和看到的都是资本主义推动生产力发展这一面,你让他说劳动力是商品,揭露资本主义剥削本质怎么可能呢?相反,马克思则恰好生活在大工业阶段,生活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经充分暴露之后,所以他说明劳动力是商品,揭露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就是历史赋予他的使命,所以他是必然会这样做的。
应当承认,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业主和雇工就发生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但是,他们之间不是根本对立的,当时采取合作的态度,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斯密当时肯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反映了社会的实际,也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但是,后来的经济学家继续坚持劳动商品和劳动价值的观点就是不正确的了,但是这个责任应当由后来的经济学家来负,而不应当由斯密来负。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阶段批判斯密(以他为代表)的观点的,他并没有说斯密的观点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也是错误的。如果说斯密的观点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也是错误的,并用马克思的正确观点取而代之,那将会引出怎样的后果呢?为了说明问题,我们现在假设马克思出生在斯密生活的那个年代,并证明劳动力商品范畴,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唤起劳动人民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那么历史将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我敢肯定,历史不会向大工业生产的方向发展,更不会向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它只能恢复到个体劳动的自然经济中去,那必将是历史的大倒退!当然,马克思确实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并召唤劳动人民奋起革命,剥夺剥夺者,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他是在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后才揭露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马克思发表《资本论》(第1卷)比斯密发表《国富论》差不多晚了一个世纪(91年),那时候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是科学的和合理的。很显然,斯密和马克思分别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的理论观点是根本对立的,但是相对于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阶段而言又都是正确的,分别反映了各自所处社会阶段的本质关系,他们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创造了相应的理论,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要再次强调,斯密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主张劳动商品、劳动价值的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到了大工业阶段仍然坚持他的观点就是不正确的了。反过来也一样,马克思在大工业阶段主张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的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它运用到工场手工业阶段那也是不正确的。
总而言之,在工场手工业阶段斯密主张劳动商品、劳动价值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大工业阶段马克思主张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的观点也是正确的,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因为它们分别都正确地反映了各自所处的时代。他们都不愧为时代的骄子,工场手工业阶段需要斯密创造的理论,他果然就出生在了那个时代并且创造了相应的理论,大工业阶段需要马克思创造的理论,他果然就出生在了那个时代并且创造了相应的理论,他们都为认识他们所处的时代做出了贡献。后来人们都说,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的观点是正确的,而斯密的劳动商品、劳动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的评价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
四、从“劳动没有价值”发展到“劳动具有价值”究竟有什么意义?原来我们都以为劳动没有价值,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现实相结合证明了劳动具有价值,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同时代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理论创新的意义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解决新问题。过去,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和资产阶级形成了尖锐的阶级对立,阶级斗争风起云涌,那时候所遇到和所要解决的是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当然,那时候也有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但那远不是主要问题);今天,在社会主义社会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成为过去,大家都在建设和谐社会,现在我们所遇到和所要解决的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过去我们都说劳动没有价值,这在那时候是有意义的,因为以此为基础就能证明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从而就能为无产阶级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但是,我们今天遇到的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这不是用剥夺剥夺者或革命的手段所能解决的问题。今天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各个劳动者分别都创造了多少价值,谁创造得多,多多少?这是量的差别问题,也就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解决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关键是要解决价值量的计量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解决价值量的计量问题呢?上面我们已经说明,劳动本身具有价值,认识到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能解决价值量的计量问题了。我们已经说明,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是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它应当以劳动的价值为基础,应当通过竞争过程形成,这样工资就能趋近准确地反映劳动的价值,从而就能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了。由此可见,进行理论创新,说明劳动本身具有价值该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五、谈谈学风问题
我们应当承认,社会主义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劳动交换还要采取价值形式,这些都是马克思所未曾料到的。在马克思看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就消亡了,劳动交换也不再采取价值形式了。[3]20-23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有没有价值的问题在马克思那里还是一个空白,这恰好是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方。我研究问题是从现实出发的,并概括出了劳动具有价值的结论。当然,我也是在探索过程中,它正确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这个问题是可以研究的。但是,胡培兆教授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概括出来的结论代替了对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研究,在他那里这个问题是不能研究的,这样怎么可能客观地反映今天的现实呢?
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学风问题。胡培兆教授高度重视学风问题,他在文章的标题当中就提到了这一点。现在看来,学风问题确实是太重要了。那么,我们应当坚持什么学风呢?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我坚持了什么学风,胡培兆教授评论我的观点时又坚持了什么学风?关于学风问题,毛泽东同志是这么说的,“所谓学风”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 “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 “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4]813,798,799
劳动没有价值,这是马克思的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并没有作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属性,既然劳动没有作为商品,它怎么会有价值呢?劳动没有价值是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关系的具体结论,用它说明资本主义现实是正确的,但是用它说明社会主义现实就是不正确的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但是他们为我们提供的是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永远适用的教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曾经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8马克思的结论反映了18、19世纪资本主义的现实,但是今天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讨论的是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社会历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那时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客观反映今天的现实呢?劳动创造价值,但本身却没有价值,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就是如此,它用交换形式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它是人剥削人的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同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又得到了自己的全部劳动(社会当然要做一定量“扣除”,但是“扣除”的部分又直接或间接地为劳动者所有了),这里是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这里是人人平等的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说劳动没有价值反映了实际,但是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再说劳动没有价值就是不正确的了。马克思的劳动不是商品和劳动没有价值的结论不过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他并没有终结真理,也不可能永远正确。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和发展的理论,它必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实践做出新的概括,而不能照搬前人的结论。
胡培兆教授特别强调了被马克思“正立”过来的观点又被“倒立”回去了的问题。他以为把马克思正立过来的观点再倒立回去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但是世间的事物却都是这么发展的,所以正立过来的观点又会倒立回去,这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常态,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恩格斯对此曾经做过专门的说明。比如他说道,“否定的否定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这一规律,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在动物界和植物界中,在地质学、数学、历史和哲学中起着作用”。比如说,“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在已经经历了一定的原始阶段的一切民族那里,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变成生产的桎梏。它被废除,被否定,经过了或短或长的中间阶段之后转变为私有制。但是在土地私有制本身所导致的较高的农业发展阶段上,私有制又反过来成为生产的桎梏——目前小土地占有制和大土地占有制方面的情况就是这样。因此就必然地产生出把私有制同样地加以否定并把它重新变为公有制的要求。但是,这一要求并不是要恢复原始的公有制,而是要建立高级得多、发达得多的公共占有形式,它远不会成为生产的障碍,相反地将第一次使生产摆脱桎梏,并且将使现代化学上的发现和力学上的发明在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或者再举一个例子。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作为这样的唯物主义,它不能彻底了解思维和物质的关系。但是,弄清这个问题的那种必要性,引出了关于可以和肉体分开的灵魂的学说,然后引出了灵魂不死的论断,最后引出了神教。这样,旧唯物主义就被唯心主义否定了。但是在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唯心主义也站不住脚了,它被现代唯物主义所否定。现代唯物主义,否定的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5]153-154这说明把正立过来的观点再倒立回去是普遍的事实,但是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所谓倒立回去并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其实,胡培兆教授自己也是做过“倒立回去”的工作的。据我所知,胡培兆教授是主张现实没有剥削的,[6][7]我赞同他的这一观点。古典经济学家主张资本主义是平等的劳动交换关系,他们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马克思则揭露了资本家的剥削,今天胡培兆教授否认剥削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正立过来的观点又倒立回去了。现在的问题是,胡培兆教授自己可以“倒立回去”,为什么就不允许别人“倒立回去”呢?
六、政治经济学的创新究竟应当从哪里开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的本质关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马克思也涉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但是他所得出的结论都是从经验和逻辑推论出来的,是在论战过程中顺便提到的,可以说他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仅仅是做了一些零散的和原则的描述,他毕竟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经验,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局限性,所以他说明社会主义本质关系就远不像揭示资本主义本质关系那样清晰、透彻。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还有待于我们今人根据今天的现实来说明!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创新就应当从研究和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开始。
马克思通过三卷《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在第一卷主要是说明了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相应地也就说明了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第二卷谈的主要是商品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说明了剩余价值在各个资本家之间的分配,主要是揭示了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这样,马克思通过工资、利润、利息这三个范畴(最主要的是工资范畴)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工资是什么(当然还有利润是什么,利息是什么等问题)?马克思通过工资(劳动力价格、劳动力价值)等范畴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买卖关系的剥削本质,从而唤起劳动人民奋起革命,剥夺剥夺者,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现在看来,我们只有说明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才能说明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是等量劳动交换关系,才能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反映现实社会的需要。但是,我们的经济学家们至今还没有深入地讨论过这些问题,所以可以说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关系的问题现在还没有破题呢!
七、结语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注意到了商品交换问题,他甚至还研究了商品交换的形式(5张床=1间屋),但是他却不可能认识到商品的价值及其与劳动的关系。因为他处在奴隶制时代,那时候劳动者是奴隶主的奴隶,是从属于奴隶主的,劳动者连主体地位都没有,亚里士多德怎么可能意识到价值及其与劳动的关系呢?后来,到了15、16世纪,工场手工业兴起,劳动就具有价值了,但那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工场手工业兴起不久就向资本主义大工业的方向发展了。到了大工业阶段,劳动者出卖的就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就没有价值了。再后来,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成了社会的主体,劳动交换成了普遍的现实,这时候就能认识到劳动具有价值了。斯密主张劳动具有价值,反映了工场手工业阶段的实际,说明了工场手工业阶段生产关系的合理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和推动资本主义都有积极意义;马克思说明劳动没有价值之后就证明了工资是劳动力价格,进而就证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我们今天说明劳动具有价值,之后就能说明工资是劳动的价格,进而就能说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等量劳动交换关系,进而就为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可见,劳动具有价值或劳动没有价值分别反映了不同社会阶段的本质关系,我们今天证明劳动具有价值和斯密当年主张劳动具有价值、马克思当年主张劳动没有价值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72.
[4]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
[6] 胡培兆.剥削简论[J].中国经济问题,1988(1).
[7]胡培兆.再论剥削[J].中国经济问题,2004(1).
责任编辑:廖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