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低年级数学要培养学生必备的计算能力,能在数学情境中估算、计算,具备独立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计算是学习复杂数学知识的基础,但有些学困生由于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原因导致计算能力低下,严重影响了他们数学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正确分析导致学困生计算能力低下的原因,采用有效方法训练他们的计算能力,使他们形成认真、严谨的数学态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
计算是小学阶段基础且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需要用计算解决应用问题、几何问题中求周长、面积的问题、图表中的统计问题等,需要教师从低年级就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但许多低年级学困生的计算能力都不强,单纯使用机械的方式让学生练习会更降低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应结合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借助多种形式的计算训练,保证学困生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一、小学低年级学困生计算能力低下的原因
许多教师都将学困生的计算问题归于粗心马虎,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其实导致学困生计算能力低下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学困生本身对计算知识掌握就不牢固,如乘法口诀背诵不熟练,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不懂得简便运算等,还对低年级涉及到的算理不太理解,只是模仿做过的题目的答案,导致最终的结果不正确。其次,有些学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例如,完成计算后没有进行验算,在书写时也常常写串行,自己也不知道哪个数字在哪个位置。并且在日常训练中会偷偷用计算工具计算,产生了计算惰性。最后,马虎粗心也是计算能力低下的一个因素,部分学困生在审题、读题时容易把数字、符号写错,在计算时也会出现丢三落四的問题。更多时候学困生是对计算有种畏惧心理,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在计算时一定会出错等,在看到复杂的计算题时干脆不做,导致他们的计算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学困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1.丰富计算形式,培养计算兴趣
想提高学困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对计算的兴趣,只有产生兴趣后他们才能体验到数学计算的乐趣,主动学习、探究计算能力。计算对于学困生而言本身就比较枯燥,教师需要用多样、趣味的教学形式来提高他们的计算兴趣。例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刚刚接触数字和计算,还缺乏数学数感,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出示小猪佩奇学校开展运动会的情境图,在故事中着重讲出有几个比赛项目,参与比赛项目的有多少人等,讲完故事后提问学困生简单的信息,检测他们有没有认真听课,再从故事中延伸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故事和情境图说出参加跑步的有几只小动物、参加跳远的有几只小动物、参加跳高和扔实心球的一共有几只小动物等,在趣味情境中培养学困生的计算兴趣。又如在《表内除法(一)》的学习中,需要学生用到乘法口诀,教师可以用乘法口诀接龙的方式帮学生复习,或者用逢七、逢三的游戏增加课堂趣味,调动起学生对计算教学的积极性。
2.重视基础教学,深化算理理解
只有真正理解小学数学计算的算理,才能沉着应对各种计算问题,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计算基础的培养,采用生活化教学、全方位练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才能有效提高学困生数学计算的准确性。首先,教师可以将计算问题带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表内乘法(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商场内糖果柜台的情境图,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会自己去购物吗,自己是怎么付钱的,能计算清楚一共花费的金额吗?将数学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接着根据图片信息提问学生,一盒糖果要两元钱,购买三盒糖果多少钱?购买八盒糖果多少钱?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乘法算理的理解。其次,练习也是夯实学困生计算基础的好方法,但教师不能盲目让学生做题,而是科学进行练习,如在每节课上课前都可以复习上一节课的计算知识,出几道基础的计算题让学困生到黑板上完成,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还有可以通过对比计算的方式,如果只是练习新知识学困生容易遗忘之前的内容,例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可以先练习20以内加法:6+9=?,在计算后列出减法算式15-9=?,让学生先计算再对比两个算式的特点,通过加减法转换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减法的算理。另外,在大量完成练习后改错势必不可少的,在每次完成练习后教师都要要求学困生将错题腾到错题本上,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通过这种长期的改错积累能逐渐改正学困生错误的计算方式,提高他们数学计算的正确率。
3.纠正计算习惯,避免马虎错误
上文分析了学困生计算错误的原因,粗心马虎占很大一部分,这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导致的,低年级学生本身的注意力就不强,在计算时容易分心,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反复强调并监督他们的计算习惯。首先是计算后的检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写作业时将需要列出计算过程题目的验算过程写在旁边,还要指导学生在验算时不能单纯检验结果,还要检验自己写的数字、符号以及数量关系是否正确,保证不出现马虎的现象。其次,可以要求学生在计算时用1、2、3...标出计算顺序,还可以标出自己用到了哪部分的计算知识,由于这些步骤会加重学生的计算任务,所以教师在每次布置作业时要做到精简。另外,在书写上也要有严格的要求,无论是写作业还是写草稿都要工整,尤其是列竖式时要相同数位对齐,每个数字之间留出合适的距离,在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中培养学困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结束语
总之,计算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重视学困生计算能力低下的问题,分析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采用趣味的计算形式和生动的教学内容培养学困生对计算的兴趣,才要用正确的计算方法辅助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确保小学低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霍耀忠.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5):32-33.
[2]马丽红.浅谈提高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1(08):79-80.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
计算是小学阶段基础且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需要用计算解决应用问题、几何问题中求周长、面积的问题、图表中的统计问题等,需要教师从低年级就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但许多低年级学困生的计算能力都不强,单纯使用机械的方式让学生练习会更降低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应结合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借助多种形式的计算训练,保证学困生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一、小学低年级学困生计算能力低下的原因
许多教师都将学困生的计算问题归于粗心马虎,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其实导致学困生计算能力低下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学困生本身对计算知识掌握就不牢固,如乘法口诀背诵不熟练,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不懂得简便运算等,还对低年级涉及到的算理不太理解,只是模仿做过的题目的答案,导致最终的结果不正确。其次,有些学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例如,完成计算后没有进行验算,在书写时也常常写串行,自己也不知道哪个数字在哪个位置。并且在日常训练中会偷偷用计算工具计算,产生了计算惰性。最后,马虎粗心也是计算能力低下的一个因素,部分学困生在审题、读题时容易把数字、符号写错,在计算时也会出现丢三落四的問题。更多时候学困生是对计算有种畏惧心理,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在计算时一定会出错等,在看到复杂的计算题时干脆不做,导致他们的计算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学困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1.丰富计算形式,培养计算兴趣
想提高学困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对计算的兴趣,只有产生兴趣后他们才能体验到数学计算的乐趣,主动学习、探究计算能力。计算对于学困生而言本身就比较枯燥,教师需要用多样、趣味的教学形式来提高他们的计算兴趣。例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刚刚接触数字和计算,还缺乏数学数感,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出示小猪佩奇学校开展运动会的情境图,在故事中着重讲出有几个比赛项目,参与比赛项目的有多少人等,讲完故事后提问学困生简单的信息,检测他们有没有认真听课,再从故事中延伸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故事和情境图说出参加跑步的有几只小动物、参加跳远的有几只小动物、参加跳高和扔实心球的一共有几只小动物等,在趣味情境中培养学困生的计算兴趣。又如在《表内除法(一)》的学习中,需要学生用到乘法口诀,教师可以用乘法口诀接龙的方式帮学生复习,或者用逢七、逢三的游戏增加课堂趣味,调动起学生对计算教学的积极性。
2.重视基础教学,深化算理理解
只有真正理解小学数学计算的算理,才能沉着应对各种计算问题,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计算基础的培养,采用生活化教学、全方位练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才能有效提高学困生数学计算的准确性。首先,教师可以将计算问题带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表内乘法(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商场内糖果柜台的情境图,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会自己去购物吗,自己是怎么付钱的,能计算清楚一共花费的金额吗?将数学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接着根据图片信息提问学生,一盒糖果要两元钱,购买三盒糖果多少钱?购买八盒糖果多少钱?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乘法算理的理解。其次,练习也是夯实学困生计算基础的好方法,但教师不能盲目让学生做题,而是科学进行练习,如在每节课上课前都可以复习上一节课的计算知识,出几道基础的计算题让学困生到黑板上完成,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还有可以通过对比计算的方式,如果只是练习新知识学困生容易遗忘之前的内容,例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可以先练习20以内加法:6+9=?,在计算后列出减法算式15-9=?,让学生先计算再对比两个算式的特点,通过加减法转换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减法的算理。另外,在大量完成练习后改错势必不可少的,在每次完成练习后教师都要要求学困生将错题腾到错题本上,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通过这种长期的改错积累能逐渐改正学困生错误的计算方式,提高他们数学计算的正确率。
3.纠正计算习惯,避免马虎错误
上文分析了学困生计算错误的原因,粗心马虎占很大一部分,这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导致的,低年级学生本身的注意力就不强,在计算时容易分心,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反复强调并监督他们的计算习惯。首先是计算后的检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写作业时将需要列出计算过程题目的验算过程写在旁边,还要指导学生在验算时不能单纯检验结果,还要检验自己写的数字、符号以及数量关系是否正确,保证不出现马虎的现象。其次,可以要求学生在计算时用1、2、3...标出计算顺序,还可以标出自己用到了哪部分的计算知识,由于这些步骤会加重学生的计算任务,所以教师在每次布置作业时要做到精简。另外,在书写上也要有严格的要求,无论是写作业还是写草稿都要工整,尤其是列竖式时要相同数位对齐,每个数字之间留出合适的距离,在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中培养学困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结束语
总之,计算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重视学困生计算能力低下的问题,分析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采用趣味的计算形式和生动的教学内容培养学困生对计算的兴趣,才要用正确的计算方法辅助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确保小学低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霍耀忠.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5):32-33.
[2]马丽红.浅谈提高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1(08):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