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州小道》看芭蕉的郊外志向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松尾芭蕉是江户中期著名的俳人,他独创的“蕉风”对日本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芭蕉在鼎盛时期从江户市中心隐居至深川郊外,并去全国各地徒步旅行。他选择隐居和徒步旅行的生活与自身的郊外志向有很深的联系。尤其是纪行文的集大成之作《奥州小道》更是悉数尽显了芭蕉的郊外志向。
  关键词:松尾芭蕉 奥州小道 郊外志向 不易流行
  松尾芭蕉是江户中期有名的俳人,在其作品《奥州小道》中集大成地阐述了他的“不易流行”的理念。但是,在阅读《奥州小道》的时候,笔者产生了四个疑问。首先,芭蕉为什么在刚刚结束了《更科纪行》之旅的时候,就选择了卖掉芭蕉庵,开始《奥州小道》之旅呢?芭蕉在《奥州小道》的开篇部分明明仍表露出留恋之情,为何立即开始了下一次旅行呢?第二, 芭蕉为什么要追寻古人的足迹,以及是如何追寻古人的足迹呢?第三,从地图可以看出,奥州小道之旅的路线都是经过十分偏僻偏远的地点,那么芭蕉为什么特意去到这样的地方呢?最后,芭蕉在《奥州小道》的正文中对许多隐者和平民的描写又有什么目的呢?
  因此,本文就对在《奥州小道》中登场的风景和人物进行再考察,探讨一下芭蕉的郊外志向以及芭蕉的郊外志向与前面的疑问之间的关联。
  1、芭蕉的人生志向
  松尾芭蕉是江户时期著名俳人,一生中创作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在俳坛是不可被忽视的重要人物。笔者认为,芭蕉的人生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侍奉藤堂良忠时期;学习俳谐时期;隐居深川芭蕉庵时期;以及在全国徒步旅行的时期。在这四个时期中,芭蕉的人生志向也各不相同。
  芭蕉在《幻住庵记》中这样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认真回顾自己这一生,有段时间羡慕为官并拥有领地之人。有段时间想遁入空门,但最后却投身于前路未知的艰苦旅途、醉心于自然风物,如此无才无能的我竟将俳谐作为毕生之事业。)”。 也就是说,芭蕉最初的目标是立志为官,结果却走上了花鸟风月的俳谐之路。接下来,在介绍芭蕉四个时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笔者将试着分析芭蕉人生志向发生的转变。
  首先是侍奉藤堂良忠的时期。芭蕉从十几岁起作为侍童开始侍奉伊贺上野城领主的儿子藤堂良忠,和良忠一起师从京都的北村季吟,开始结下与俳谐的不解之缘。这个时期的芭蕉“认真回顾自己这一生,有段时间羡慕为官并拥有领地之人。”(《幻住庵记》)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松尾芭蕉已经表现出了对于做官出仕的愿望了。但作为侍童而并非武士的芭蕉想要出人头地是十分困难的。虽然与下一代城主虽然身份悬殊,但芭蕉和良忠一起师从北村季吟学习俳谐,年龄相仿的二人之间友情不断加深,这给了芭蕉入世一定的机会和希望。然而,在芭蕉23岁时,也即宽文六年四月二十五日,良忠不幸逝世。失去了强有力的依靠,也意味着芭蕉丧失了作为武士进入仕途的机会,于是他放弃了出人头地,选择离开了藤堂家。
  第二个时期是学习俳谐的时期。良忠离世之后,芭蕉在上野短暂逗留便前往京都学习俳谐。29岁时芭蕉自费出版了第一部句集《合贝》(原名『貝おほひ』),开始作为青年代表占据了俳坛的一席之地。针对芭蕉的自费出版行为,井本(1968)认为“自费出版需要相当多的经费,经济并不宽裕的芭蕉做出此事,足以看出他为了在俳坛推销自己而煞费苦心。” 换言之,如前文所述,作为武士出人头地的梦想破灭之后,芭蕉开始以专业俳谐师为目标并积极行动。此后,芭蕉前往江户,参加了在江户举行的俳谐活动,并以此为契机结识了西山宗因。早已厌倦了贞门俳谐的芭蕉十分赞赏属于谈林俳谐的宗因流俳谐并开始学习谈林俳谐。35岁时,芭蕉成为了专业俳谐师并定居于江户俳谐的中心区日本桥。从这个时期开始,作为俳谐师的芭蕉,其人生逐渐稳定下来并创作了多部发句集。
  第三个时期是隐居深川时期。延宝八年(1680年)冬天,37岁的芭蕉离开居住了9年的江户,隐居于郊外的深川草庵(后来的芭蕉庵)。关于芭蕉隐居深川 的理由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芭蕉隐居深川更多的是出于文學考量。根据楠元(2010)所说,“延宝中期江户俳坛的中心集中在内藤家。延宝八年开始,内藤家的中心人物幽山与芭蕉完全决裂,互相拒绝对方。在这种情况下,芭蕉只能放弃作为俳谐宗匠的权益并退出了江户俳坛。“此外,芭蕉居住在江户期间,江户俳坛多是“滑稽的机智”“华丽”的俳句。面对这种现状,芭蕉认为在江户俳坛并不能创建自己提倡的“侘寂”的俳谐世界,也无法营造一个吟咏静寂自然之美的世界,为了追求俳谐的新意,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江户,隐居深川。
  最后一个时期即是徒步全国的时期。隐居深川的芭蕉在41岁时,以回故乡为亡母扫墓为契机开始了旅程。在这次旅程期间,芭蕉创作出《野晒纪行》,逐渐创立芭蕉独有的“蕉风”俳谐世界。此后,芭蕉将自己的旅行经验文学化,先后创作出《鹿岛诣》《笈之小文》《更级纪行》《奥州小道》等纪行文,不断地向“蕉风”中注入新内容。尤其是在《奥州小道》中,芭蕉彻底践行反世俗的隐者生活,追求纯粹的风雅,将旅行的经验浓缩至“日月乃百代之过客…”的开头句之中。
  从开始热衷于俳谐创作到隐居深川和徒步旅行,在这两个时期里,芭蕉不仅有意离开都市,隐居至人迹罕至的郊外,而且还多次前往偏远的乡土地区旅行。也就是说,芭蕉并不仅仅满足于隐居郊区,反而有意去往更加偏远的边陲地区,笔者认为这与其郊外志向有很深刻的关系。
  2、从《奥州小道》看芭蕉的郊外志向
  芭蕉在《笈之小文》中解释了徒步旅行的目的是「山野海浜の美景に造化の功を見、あるは無依の道者の跡をしたひ、風情の人の実をうかがふ」,即:饱览山川美景、追寻隐者足迹以及探访风雅之人。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奥州小道》所体现的郊外志向。
  2.1 饱览山川美景
  在《奥州小道》中有大量描写自然景物的章节,可以看出芭蕉对于偏远地区的绝美风景毫不吝啬赞美之情。
  在《松岛》篇中,芭蕉面对被称为扶桑第一美景的松岛时,连声赞叹「凡、洞庭·西湖を恥ず」(纵然与洞庭、西湖相比,也毫不逊色)、「浙江の潮をたたふ」(潮起潮落也堪与钱塘媲美)。紧接着,更是利用汉诗文调的对句,接连化用了杜甫、苏轼的诗句来极尽赞美之词。例如,「児孫愛すがごとし」(如抱子拥孙)一句来自杜甫的《望岳-西岳华山》首联“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并且感慨道「造化の天工、いづれの人か筆をふるひ、詞を尽さむ」(鬼斧神工,彩笔难绘,诗赋难描),由衷地赞赏大自然摄人心魄之美。笔者认为芭蕉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致时所抒发的情感以及写下的诗句正好与他所强调的「松の事を松に習へ、竹の事を竹に習へ」相呼应,即用心去感受面前的事物,怀抱“诚心”不加修饰地抒发心中所感,这正是芭蕉所提倡的“风雅之诚”。紧接着,后半部关于雄岛矶的描绘更是充满风雅情趣。“松林深处,似有人居住,落叶、松果的缕缕青烟,冉冉升起且飘荡在一处草庵上,那副恬静、安闲的情景吸引着我,不由得径直走去”。松林、落叶、青烟、草庵,一系列的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恬淡、安适的画面,与芭蕉所追求的风雅情趣相吻合,也难怪芭蕉会深受吸引不由自主前去一探究竟。   再者,在《象泻》篇中,芭蕉开篇便以“走访过无数山川海陆的秀丽风光,但象泻的旖旎美景却更撩我心”表达了对于象泻美景的赞赏之情。紧接着,在霏霏细雨中沿着海岸而行的芭蕉又写道“在暝暝中摸索前进,领略着‘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妙趣,也联想雨霁天青的妖娆景色”。面对着象泻不同于平日的风情,芭蕉借用了苏轼的“山色空蒙雨亦奇”表达了对于眼前别致景色的喜爱以及能够感受到不同妙趣的欣喜之情。芭蕉还将象泻与松岛的景致进行对比,认为“松岛像妙龄女郎,笑靥明媚,春风满面;象泻则双黛微蹙,寂寥凄清,宛如幽怨西施”。将自己眼中的象泻与松岛的不同风情做对比,写出了对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美景的喜爱。
  不论是松岛、雄岛,还是象泻,都是位于远郊的美景。松岛位于陆前,即今宫城县仙台湾中部,有260余个岛屿,多为由海水侵蚀而成的奇岩怪石,雄岛即是位于此岩质海岸的孕育而出的岛屿上。象泻位于羽后,即今秋田县西南部的日本海岸边。遗憾的是在文化元年(1804)年的大地震中因地盘隆起而消失,如今已经无处寻觅泻湖之景。芭蕉在此次旅途中尽访远离江户的北部风景,行之所至皆为远郊之地,体现了芭蕉的郊外志向。
  芭蕉饱览名山大川的风景,并留下诸多精彩篇章,通过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方式,重温自然景致带给自己的欣喜与感动,最终将这种感动运用到创作之中,用创新的表达方式或别有新意的意象为“蕉风”注入了新风,更展示了自己所推崇的“风雅之诚”的理念。
  在芭蕉的笔下,面对美丽的自然风光是需要带着“诚”去用心感受的,唯有亲自去见识自然、用心去感受自然,才能体会到蕴藏在自然中的“风雅”与情趣,才能向俳句中注入“风雅”。可以说芭蕉的郊外志向,在面对大自然时展露的淋漓尽致。
  2.2 追寻隐者足迹
  井上隆明(1991)认为“对芭蕉来说,前往北方的旅程,是追忆能因和西行,再次体验古人旅愁的回归之旅”、“奥州小道的前半部分让人想起了能因,而后半部分则让人想到了西行”。
  根据芭蕉在《笈之小文》中所说的「あるは無依の道者の跡をしたひ」(追寻隐者足迹)以及上述先行研究可知,芭蕉在选择《奥州小道》的旅行目的地时,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文人隐士曾探访、居留过的场所。
  追寻自己所仰慕的文人雅士的脚步,去见识先辈们早已见识过的风景,体会先人眼中的风雅情趣并发掘风雅之物的新意,体现的正是芭蕉所推崇的“不易流行”观。自然景观中所蕴含的风雅情趣属于“不易”之物,历经千百年来依旧如故,而文人雅士们对同一景观的感受不尽相同,且吟咏同一景观时的遣词造句也各不相同,这就是芭蕉所说的“流行”。正是“流行”的存在,才为“不易”之风雅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不易”之风雅历久弥新。
  例如,在《杀生石 游行柳》中,芭蕉除了前去观赏传说中的“杀生石”以外,还提及西行法师曾吟咏过的柳树。西行法师笔下的柳树是“溪水清清过柳荫”,而慕名观赏这棵知名柳树后,芭蕉写出的俳句意象是“柳下伫未觉,少女已插一片田,依依不忍别”。面对同一景致,西行从清澈的溪流与柳树中感受到了恬静和谐的风雅,而芭蕉却从插田的少女以及柳树中感受到了动态且充满活力的风雅。两者都感受到了风雅,但对于风雅的体会和描写却不尽相同,这就是芭蕉所提倡的“不易流行”。
  在《立石寺》中,芭蕉拜访了慈觉大师建造的立石寺,并盛赞“是及其清雅静谧之地”。随后攀登山上的殿堂,在到达佛殿后感叹“四周清幽沉寂,爽气沁人心脾”,并留下俳句“山幽寺愈靜,蝉鸣声入岩”。芭蕉在拜访古迹之后,将外界清雅幽寂的景致与自身澄澈爽快的心境巧妙地融合进俳句里。从险象环生、提心吊胆的尿前关,到稍事休息、平复心情的尾花泽,再到清雅闲适的立石寺,“渗入岩石中的蝉鸣声“不仅仅是对外部环境的如实描写,更是对这一路走来逐渐变得恬静安然的心境的一种写照。
  此外,在前述内容中涉及到的《象泻》中,芭蕉也提及在能因岛隐居三年的能因法师和吟咏过古樱树的西行法师。“次日,雨霁天晴,旭日东升。我们泛舟象泻,先到能因小岛,前去瞻仰能因法师隐居三年的旧址。再抵对岸,观赏西行法师吟诵“钓鱼小舟花上行”的古樱树,苍劲挺拔,恰似丰碑”。
  在此次旅途中,较多篇章与著名的文人隐士有所关联。不论是西行法师、慈觉大师,还是能因法师,都是推崇古风的文人隐士,都曾游历四方,留下许多名篇佳作,把旅行与创作和歌融为一体。诸多名篇的诞生都是在远离都市的遥远边郊,在人迹罕至的名山大川之中。芭蕉追随前人的足迹区访问旧址,因此芭蕉的步伐也愈发深入郊外。深知行路难的旅人,仍要一心探访古迹,不仅仅出于对前人风雅情趣的欣赏和赞叹,还在于芭蕉想要通过重访名胜古迹,尝试从新的角度去发掘风雅,给俳句注入新的生命力,这一点更是体现了芭蕉的郊外志向。
  2.3 探访风雅之人
  在《宫城野》中,芭蕉听闻“闻此地有一画师名曰加右卫门,慕其风雅,结为知己”。芭蕉听闻对方是风雅之人,便主动拜访结交。在离别时芭蕉对于加右卫门的风雅情趣更是大为赞赏,写道:“加右卫门相赠松岛·盐釜等地的图绘,并以两双草鞋作饯别之物,鞋带乃是藏青色。其风雅情趣至此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于加右卫门的风雅情趣,芭蕉不吝赞美之词,既表达了对加右卫门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芭蕉对于风雅情趣的热爱。
  在《杀生石 游行柳》的开头,芭蕉离开黑羽山前往杀生石时有一马夫相送。在返回前马夫向芭蕉求一首俳句,对此芭蕉感慨道:“一乡间马夫,竟有如此雅趣”,欣喜之余当即写出俳句并爽快赠送给马夫。风雅情趣一般存在于文人隐士之间,未曾想到在偏远之地的马夫竟然也有风雅情趣,不禁让芭蕉深感意外。
  此外,在《福井》中,芭蕉前去拜访曾有过一面之交的知名隐士等栽。十年未见,芭蕉一路打听住处,对于等栽的住处芭蕉如此描写:“走到街心一僻静处,见一简陋小屋,墙上爬满了葫芦蔓、丝瓜藤,茂密丛生的鸡冠花和笤帚几乎遮住门户”。等栽的住处僻静、简陋、朴实又充满生活气息,平淡中带有风雅情趣,不负知名隐士的盛名。在文末,等栽听闻芭蕉要赶往敦贺港观赏仲秋明月,便“卷起裙裤,兴致勃勃地在前引路”。根据芭蕉的描述,隐居陋室、醉情于山水的风雅之人等栽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末松山》中,芭蕉拜访宝国寺、在盐釜海岸散步,领略了大自然的曼妙风景之余,夜晚竟还遇上盲人法师说唱奥州净琉璃,让芭蕉忍不住赞叹“那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高亢曲调,久久地回荡在枕边,别有韵味。这种边塞风情,令人留恋难忘”。
  除去上述风雅之人,芭蕉一路还遇到众多热爱俳句的风雅之士。在《尾花泽》中,芭蕉前往尾花泽拜访了俳号为“清风”之人。对于清风,芭蕉赞赏道“彼殷富而不卑俗。在京即常来往,善解羁旅之心”,盛赞其虽为富商,却不落俗套。在《最上川》中,芭蕉在旅至最上川时写道“此地犹存古俳谐遗风,追慕昔时繁荣之景,芦角一声,慰僻地之民心,俳谐古风,化风雅之情思”,并受众人邀请,作连句一卷。最后感慨“奥州之行,至此可谓雅兴至极”。在《金泽》中,芭蕉在金泽偶遇俳号为“何处”的大阪商人,并出席知名俳人一笑的俳谐追悼会,可谓雅趣盎然。
  在《奥州小道》中,探访风雅之人的篇章还有很多,鉴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举。芭蕉用大篇幅记录了此次旅途中所遇见的风雅之人以及风雅之事,常与其或相逢于路途,或相聚于远郊,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体现出芭蕉探访隐士雅人的郊外志向。至此,奥州之旅的第三个目的也顺利实现。
  3、芭蕉的郊外志向
  井上隆明(1991)指出郊外志向是指“风雅文人们对于都市的状况感到失望,进而离开都市移居郊外的倾向”。他认为,“江户中期,都市的政治、经济甚至文化已经失去了新兴时期的活力,文人中开始出现都市怀疑派,郊外志向不断加强,他们甚至在郊外开辟了新的艺术村。”芭蕉最初居住在都市的俳谐中心区日本桥附近,而后却选择隐居江户郊外的深川进而徒步旅行全国,去往越来越偏僻的地区,他的选择正是不断增强的郊外志向的体现。芭蕉的郊外志向在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产生,又为后续“蕉风”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芭蕉的俳谐生涯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芭蕉在徒步旅行全国途中,先后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纪行文,从中足以看出芭蕉强烈的郊外志向。
  3.1 郊外志向与相关纪行文
  笔者认为,除了蕉风的集大成之作《奥州小道》,芭蕉的郊外志向已经体现在其徒步旅行时期所著的众多纪行文中。芭蕉在旅行中先后著有《野晒纪行》(1685年)、《鹿岛诣》(1687年)、《笈之小文》(1688年)、《更科纪行》(1688年)、《奥州小道》(1689年)等纪行文,无一例外体现了芭蕉的郊外志向。本节笔者由此推开探讨芭蕉的郊外志向。
  《野晒纪行》成书于1685年,是芭蕉的第一部纪行文。这部纪行文记述了芭蕉于贞享元年(1684,甲子年)阴历八月从江户出发旅行,沿东海道而上,去伊势,回故乡伊贺,前往吉野山、美浓大垣、尾张热田、名古屋,年末再次回乡,然后去奈良、京都、大津、热田、名古屋,过木曾路、甲州路,于翌年四月底回到江户,历经九个月的旅途见闻。由沿途所经之地可以看出,芭蕉在此时已经开始尝试向远离京城区域迈出旅行的步伐,其郊外志向已然冒头。据阿部喜三男(1970)介绍,芭蕉此次旅行的目的是回故乡给亡母扫墓同时拜访木因,因此作品前半部悲怆色彩浓厚,而后半部则逐渐展现了此前作品中很少看到的“风狂性”。作品前半部中写道“听得猿声悲,不堪弃儿秋风啼。马背蒙眬眼,惊醒晓萌残”。“弃子”“残梦”“远月”等意象,无不体现了一种悲愁哀伤的心境,但后半部中“今晨雪景多清朗,马也情趣细端详。海边暮色薄,野鸭声微白”,同样写“马”,所体现的心境却迥然不同,由悲转而超脱轻快。可以说芭蕉在踏上旅途之时就已经做好了尝试以超俗、风雅的“风狂性”来进行创作的觉悟,因此这部作品也被视作芭蕉尝试创立“蕉风”所踏出的第一步。在此旅途期间,芭蕉独有的俳谐风格“蕉风”最终得以确立。
  《鹿岛诣》则是贞享四年(1687)八月十四日,芭蕉和弟子曾良、宗波赴常陆国鹿岛赏月旅行途中所创作的作品。鹿岛即常陆国的鹿岛神宫,今茨城县鹿岛町。从旅途的目的地来看,《鹿岛诣》中芭蕉的旅途已经比《野晒纪行》更加往北,更进一步远离了都市中心。这一点体现出芭蕉的旅行选择越来越倾向于郊外,其郊外志向已经可见一斑。因此,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芭蕉正式创作纪行文的开端。
  这部作品前半部分以文章形式,后半部分由俳句形式组成。在文章开篇,芭蕉写道:“京都之贞室往须磨之滨赏月,吟咏‘松树明照眼,三五夜中月团團,追忆中纳言’。念此风流之士何等雅趣,乃于今秋意欲前往鹿岛赏月”。阿部(1970)认为,在这部作品中逐渐开始出现拟古调文风,带有情趣性、古典性,甚至还出现了谣曲等元素,更加明确地体现了芭蕉追求“风狂性”的意图。
  结束《鹿岛诣》的旅途之后,同年十月芭蕉再次踏上旅途并创作了《笈之小文》。《笈之小文》记述的是芭蕉从江户到故乡伊贺过年,并于翌年(元禄元年)偕门人杜国去吉野、高野山、和歌浦、奈良、大阪、须磨、明石的旅途所见。从地图上可见,《笈之小文》的路线比起《鹿岛诣》而言是向西展开的,旅途路程更长,途径地点也更加分散。芭蕉的郊外志向在这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阿部(1970)指出,“这次旅程的特色在于稳定下来的风狂性开始逐渐展开以及芭蕉不断变高的声望”。在这次旅途中,芭蕉所至之处皆大受欢迎,可以说芭蕉在尝试丰富“蕉风”内涵的同时又顺势宣传了“蕉风”,扩大了“蕉风”的影响力。
  紧接着芭蕉再次踏上《更科纪行》的旅途。《更科纪行》记述了贞享五年(1688),芭蕉从京都经近江、美浓到尾张,八月与越人经木曾路去更科,然后经沓挂、碓冰岭回江户的旅途所见。井本(1970)认为,芭蕉在结束《笈之小文》的旅程之后,深感自身的创作灵感出现停滞,因此有意前往门人稀少之远郊,力图使“蕉风”出现新一轮的飞跃。因此,此次旅途芭蕉携两名弟子同行至并无相识者之地,是一次无人欢迎接待的远郊孤独之旅。芭蕉写道:“几度送别后,终入木曾秋。四门四宗善光寺,清朗明月唯一处”,无一不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无常感与怀古感。这次旅途被认为是《奥州小道》的前奏曲,为后续的《奥州小道》之行定下了基调。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积极响应新课改中“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要求,应用于写作教学的课程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影视资源以契合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文学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优势在众多资源中脱颖而出,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并将影视资源多处运用到教学中。而最近如火如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就对写作教学具有很好的范例作用和启示价值。  关键词:影视资源 写作教学 《觉醒年代》  鲁迅先生曾言“用活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四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鲁迅作品现实主义精神的‘重写’现象”作为切入口,审视解放区文学的“重写”范畴与改写区间,回溯其隐藏的等级秩序暗流,从这条路径进入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据此来尝试对解放区复杂的文学现场进行抽丝剥茧,观察鲁迅现实主义精神衍生的流变状态,来勘察其中潜藏的阶级秩序和标本意义,另一方面对学界阐释“改写鲁迅”等延安文学现象的原有框架和理论视野进行质疑,最后本文试图在此基
期刊
虽然已经很久不回家乡了,但是有时候梦里还会梦到,梦到那条窄窄的巷子,梦到夏天时一群人坐到路边扇着扇子乘凉,梦到爷爷奶奶在我们放学回家后忙碌的身影……这里的一切一切就像有魔力一样,永远记忆深刻地存在脑海里,滋养着我的心灵。最美是故乡,难忘的景色、难忘的人、难忘的事。  与城市的钢筋水泥相比,家乡是随处可见的绿树,一望无垠的耕地,蜿蜒的小路……小时候就爱徜徉其中,撒欢似的跑着,感受着风的温度,呼吸着青
期刊
摘要:朱生豪除了最为人所熟知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的身份外,他其实也是一个作家,并且著作颇多,大致包括诗歌、散文、随笔等几大部分。并且,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这与他深厚的国学根基也是分不开的。而他自幼身世凄惨,又身处战乱年间,32岁时便因病去世。 所以本文试图在基于较为新颖的文学史料下,用创伤理论把朱生豪各时期的创作串联起来,再细读文本加以分析和深化研究。  关键词:朱生豪;文学创作;
期刊
摘要:雨果是颇受王安忆推崇的作家,从《长恨歌》到《巴黎圣母院》,可见很多创作上的相似之处。一方面,本文将从建筑书写的角度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建筑书写之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及历史与文化建构的意义,从对建筑的解读中探寻表现手法和创作思想;另一方面,两部作品都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和人道主义思想,抒发自我的情感,表达对生命的关怀。  关键词:《长恨歌》;《巴黎圣母院》;建筑;浪漫主义;人道主义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期刊
摘要:“当个人和群体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就发生了。”①但文化创伤的重点不仅限于造成创伤的事件本身,而在于将创伤意义进行社会文化的建构,扩大其影响力,从而实现集体认同。本文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为例,浅析文化创伤的建构目的和意义,并对文化创伤的建构过程及建构成效进行思考。  关键词:文化创伤 《金陵十三钗》
期刊
摘要:2001年由日本能乐大师野村万斋和英俊小生伊藤英明出演了电影《阴阳师》(一、二集),由潼田洋二郎监督,成为了经典之作。而阴阳师历史上则来源于中国的文化。阴阳师是起源于中国的阴阳家,懂得观星宿、相人面,测方位,知灾异、寻风水、施行祭祀的一种修士。唐朝时期日本大规模向中国派遣唐使学习中原文化,阴阳师开始在日本流行。在蒙昧时期,阴阳师是整个国家的精神支柱。而日本的阴阳之学来自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代
期刊
摘要:《归来》是2014年张艺谋导演拍摄的劇情文艺电影,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尾点,讲述的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遭遇。文章以文化创伤理论为理论基础,具体分析电影《归来》中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的在大时代际遇下的情感变迁故事,从小人物的创伤去理解大时代的悲痛,以此思考灾难给个人和整个民族带来的创伤,呼吁人们正视历史,牢记创伤,展望未来。  关键词:文化创伤理论;《归来》;创伤;记忆  中国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全球文化交融程度日渐加深,而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需要有一个坚实稳固的基础,去帮助不同文化之间的触碰和了解。翻译则是电影出口的基石之一,一部经历有着优秀翻译的中国电影,能更好地帮助中国文化与世界对接,也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以《刺杀小说家》字幕翻译为例,分析字幕翻译对电影输出的重要性。  关键词:目的论;字幕翻译  一、研究背景  随着近几年来,全球化带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电影字幕翻译在对外传播中起重要作用,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结合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字幕翻译,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并从意译、归化与异化等角度出发分析该理论在此影片中的应用实例,以期为影视字幕翻译提供借鉴,促进我国电影字幕翻译进步。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电影字幕翻译;《你好,李焕英》  一、引言  现如今,电影已然成为现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