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植物环境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本文从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革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
【关键词】园林植物环境 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25.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1
《园林植物环境》是高职园林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骨干课程,是在原来的气象学、土壤学和植物生态学三门课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学科。整合后的教材,内容多而杂,系统性差,这对于长期习惯于按学科进行单一教学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1]。同时,《园林植物环境》课程不仅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出奠定知识基础,也要使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具备丰富的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主要内容是学习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了解如何通过环境的调控来促进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并为园林植物的合理布局和配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植物及植物生理的理论和技能,才能从事好园林观赏植物的科研、生产和经营工作。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认真整合取舍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教学改革。笔者通过认真思考,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一些有益的做法,与大家共勉。
1 熟悉教学内容
《园林植物环境》新教材包含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和植物与植物生理学等学科的知识,面对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将植物从生长发育到完成生命活动,整个生长期需要的一系列环境因素都整合到一起,给老师的要求是从单到多、从深到浅、从广到少、从理论到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并简化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要主次分明,把握课程的核心:以强调生态为主,以气象,土壤、肥料、现代人工设施为基础,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合适的内外环境条件为主要内容来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易于接受,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心应手。
2 明确课程教学目的
劈开按部就班,顺序教学,我们要提炼教材的内容根据现实生产中对园艺工的要求来取舍教学内容。首先确定绪论课在全部课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在绪论课中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着重解决学生对本课程关心的两个问题: 即这门课“讲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要让大家明白这门课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了解该课程在园林绿化、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抓住学生对新课程既陌生又好奇的心理.围绕这门课“讲什么,有什么用”的中心议题.重点采取提问题设悬念的方法,以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让大家带着问题去思考。
3 任务化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和园林行业工作实际需要,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教学任务:一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园林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包括(温、光、水、肥、土),各要素的特点、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二是熟悉园林绿化操作过程中需要人为调控的环境因素,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指导中动手。三是树立生态观点,学会从生态学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四要有乐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两基础”,做到“三突出”[2]:即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提高,突出“实践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环境教育,强化生态观念;突出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4 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新时期,面对要学一技之长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
4.1 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在许多学科教育中已广泛运用,面对职业教育特点。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做到零距离就业,实际案例让学生有可看可比的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来评价总结,让学生积累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心理上又不带压力的学习,更加贴近社会。通过典型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最直观地接触现实的栽培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德市全国园林绿化和花园城市,市区每年“五一”、“十一”、“元旦 ”、“春节”等重大节日需要的大量花卉,都是在本地培养的,让学生切身体验培养过程,从土壤的配置,水分,肥水的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都让学生自己设计操作,鼓励学生完成自己的试验后,带学生到项目实地看现场,让学生通过现场勘查,对比分析自己培养方案的不足,并分析已有方案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 另外,利用各类绿地,采用现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加强感性认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园林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以后的园林园艺工作者只有学会分析和感受实验结果的好坏、才能够在不断的积累中提升自己。
4.2 多媒体示范教学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难理解的抽象内容用图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同时用实物进行试验自己总结特点,这样学起来即轻松又牢固。养成有计划有过程有结果的原始数据记载,集思广益,新的发现、新的成果,要用文字陈述,撰写实验论文并给予肯定并表扬。这样学生才会有自己的东西[3]。
示范即教师动手做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模仿教师的做法开始学习设计的具体操作。现在的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设计的时候总会提出学生设计中的问题。这样的结果可能是,越做越差,越改越不好。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遵循一般程序示范:先选择一两个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动手演示一个具体的操作,并在演示中和演示后总结出相关的普遍性原理,最后再进一步用不同的设计实例说明和印证相关的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快速提高。
4.3 典型教学
根据学生的爱好找出每个实训项目做得好的学生,重点指导,让其再指导同学,这样做到既减轻教师本人的工作压力,同时学生又学有所长,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4 产、教、学、结合教学
产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第一、将试验、实习与实际管理结合起来。面对上千亩的校园,到处是花红草绿,这样的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好场景,学生在校期间要参与校园绿化管理工作,根据管理的效果来计算成绩和就业业绩。这样一来校园内植物的情况学生可以随时发现,结合自己的知识来做出相应的判断,并拿出解决的初步方案。第二、开展第二兴趣课堂,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为解决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成立了水培花卉小组、插花小组、切花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兴趣活动[4]。
参考文献
[1] 蔡军,潘远智,陈其兵,刘维东;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及课程设置[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1.
[2] 顾建中,李巧云等;“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3] 孟瑾,王小德,马进.21世纪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7,(02).
[4] 徐德兰.园林专业教学实习的过程与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29).
【关键词】园林植物环境 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25.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1
《园林植物环境》是高职园林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骨干课程,是在原来的气象学、土壤学和植物生态学三门课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学科。整合后的教材,内容多而杂,系统性差,这对于长期习惯于按学科进行单一教学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1]。同时,《园林植物环境》课程不仅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出奠定知识基础,也要使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具备丰富的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主要内容是学习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了解如何通过环境的调控来促进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并为园林植物的合理布局和配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植物及植物生理的理论和技能,才能从事好园林观赏植物的科研、生产和经营工作。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认真整合取舍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教学改革。笔者通过认真思考,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一些有益的做法,与大家共勉。
1 熟悉教学内容
《园林植物环境》新教材包含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和植物与植物生理学等学科的知识,面对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将植物从生长发育到完成生命活动,整个生长期需要的一系列环境因素都整合到一起,给老师的要求是从单到多、从深到浅、从广到少、从理论到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并简化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要主次分明,把握课程的核心:以强调生态为主,以气象,土壤、肥料、现代人工设施为基础,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合适的内外环境条件为主要内容来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易于接受,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心应手。
2 明确课程教学目的
劈开按部就班,顺序教学,我们要提炼教材的内容根据现实生产中对园艺工的要求来取舍教学内容。首先确定绪论课在全部课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在绪论课中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着重解决学生对本课程关心的两个问题: 即这门课“讲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要让大家明白这门课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了解该课程在园林绿化、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抓住学生对新课程既陌生又好奇的心理.围绕这门课“讲什么,有什么用”的中心议题.重点采取提问题设悬念的方法,以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让大家带着问题去思考。
3 任务化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和园林行业工作实际需要,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教学任务:一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园林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包括(温、光、水、肥、土),各要素的特点、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二是熟悉园林绿化操作过程中需要人为调控的环境因素,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指导中动手。三是树立生态观点,学会从生态学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四要有乐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两基础”,做到“三突出”[2]:即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提高,突出“实践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环境教育,强化生态观念;突出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4 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新时期,面对要学一技之长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
4.1 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在许多学科教育中已广泛运用,面对职业教育特点。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做到零距离就业,实际案例让学生有可看可比的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来评价总结,让学生积累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心理上又不带压力的学习,更加贴近社会。通过典型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最直观地接触现实的栽培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德市全国园林绿化和花园城市,市区每年“五一”、“十一”、“元旦 ”、“春节”等重大节日需要的大量花卉,都是在本地培养的,让学生切身体验培养过程,从土壤的配置,水分,肥水的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都让学生自己设计操作,鼓励学生完成自己的试验后,带学生到项目实地看现场,让学生通过现场勘查,对比分析自己培养方案的不足,并分析已有方案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 另外,利用各类绿地,采用现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加强感性认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园林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以后的园林园艺工作者只有学会分析和感受实验结果的好坏、才能够在不断的积累中提升自己。
4.2 多媒体示范教学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难理解的抽象内容用图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同时用实物进行试验自己总结特点,这样学起来即轻松又牢固。养成有计划有过程有结果的原始数据记载,集思广益,新的发现、新的成果,要用文字陈述,撰写实验论文并给予肯定并表扬。这样学生才会有自己的东西[3]。
示范即教师动手做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模仿教师的做法开始学习设计的具体操作。现在的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设计的时候总会提出学生设计中的问题。这样的结果可能是,越做越差,越改越不好。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遵循一般程序示范:先选择一两个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动手演示一个具体的操作,并在演示中和演示后总结出相关的普遍性原理,最后再进一步用不同的设计实例说明和印证相关的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快速提高。
4.3 典型教学
根据学生的爱好找出每个实训项目做得好的学生,重点指导,让其再指导同学,这样做到既减轻教师本人的工作压力,同时学生又学有所长,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4 产、教、学、结合教学
产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第一、将试验、实习与实际管理结合起来。面对上千亩的校园,到处是花红草绿,这样的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好场景,学生在校期间要参与校园绿化管理工作,根据管理的效果来计算成绩和就业业绩。这样一来校园内植物的情况学生可以随时发现,结合自己的知识来做出相应的判断,并拿出解决的初步方案。第二、开展第二兴趣课堂,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为解决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成立了水培花卉小组、插花小组、切花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兴趣活动[4]。
参考文献
[1] 蔡军,潘远智,陈其兵,刘维东;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及课程设置[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1.
[2] 顾建中,李巧云等;“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3] 孟瑾,王小德,马进.21世纪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7,(02).
[4] 徐德兰.园林专业教学实习的过程与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