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部关于人的电影,它描摹的可能也不是政治伦理的正义与否,而是假借一个与政治有关的题材诉说人性中的正义力量
综观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对应于西方电影工业在技术层面的不断进步,对感官的直接刺激一直是基本方略。刺激,不仅是确保上座率的噱头,也一向是当代电影艺术呈现的义肢。上届获奖影片《拆弹部队》虽无《大兵瑞恩》那么广阔和血腥,但冷酷的战争场景和沉重的恐惧感确实成为它成功的核心因素;遑论《无间道风云》(2009)的结构主义、《撞车》(2008)的犯罪问题,以及《老无所依》(2007)的西部风光……出奇制胜表达的是无奇不胜,相比之下,《国王的演讲》乏善可陈。它所忠实的是电影最朴素也是最豪华的影音元素,镜头传统而保守,但做到了无与伦比的精致和优雅。有如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流,在城市和村镇的一侧缓缓流淌,在波澜不惊的叙事中展现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奋斗史”。
确实如此,完全可以将该电影视为一部励志片。约克郡公爵艾伯特作为英王乔治五世所信任的儿子,拥有了一位王子所应拥有的美德,却因为父兄的坚强存在而缺乏自信,这导致了他自幼的口吃。作为王子和国王,他却无法在无线电时代对公众进行演讲,一旦演讲只能出丑。其妻进入民间,替丈夫找到了一位“体制外”语言矫正医生。在后者的帮助下,他终于鼓足勇气接替了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辞去的王位,并在1939年的圣诞致辞中流畅而清晰地向世界表达了英国向德国纳粹“说不”的坚定意志。用中国人的习惯说法,这就是一个残疾人身残志坚最终走向成功的故事。“成功学”不仅在中国畅销,或者亦为世界的主旋律?好在作为励志片,这部电影毫无催泪效果,也完全抛弃“弱者关怀”,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不煽情做作不夸大其词,它所体现的恰恰是人性的力量和平等的力量。传奇主义应为皇室题材的先天优势,《国王的演讲》似乎仅仅试图说明王子或国王与众生在人性上的平等。换言之,这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而非关于身份的电影。
事实上,历史上的乔治六世并非如电影中那么坚定和勇敢。《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编辑毫不客气地指出,电影的主角乔治六世的形象被彻底美化和罗曼蒂克化了。历史上的乔治六世被认为是一个“傻瓜”,他嗜烟如命,缺乏主见,在纳粹问题上也一直表现软弱,绥靖主义。不过,它既然不是一部关于身份的电影,也势必不是一部关于政治是否正确的电影(即便电影中所叙述的政治是正确的),换言之,它与张艺谋的权力美学泾渭分明。作为一部关于人的电影,影片描摹的可能也不是政治伦理的正义与否,而是假借一个与政治有关的题材诉说人性中的正义力量。所以,我以为用是否忠于史实来对这部电影进行评价是毫无意义的。
多年以来,真正滋养中国观众的正是包括电影在内的大量优秀的西方文艺作品。在这片古老的国土上,诚信已经颜面丧尽,加之在文艺方面创造力的全面萎缩,没有任何东西足以使他们产生信任感。景观使人们对金鸡百花诸奖毫无兴趣,对诺贝尔奥斯卡却如数家珍。这显然是这个民族当下一个极其严重并容易让人产生绝望情绪的危机。不过,我们要反问自己的是,对西方文艺作品的认知,我们是否存在偏差?西方的物理运动也许并非我们的静止审美所评判的那样。就我所看,《国王的演讲》获奖毫无问题,它精准地表述了人类在同等问题面前必须付出勇气和努力,即便这一主题如童话一般陈旧而单薄(事实上它是人类的母题之一)。起码它对人性正义力量的赞美使我们觉得毕竟有人是平和的,世界终归是美好的,人类还有希望。
综观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对应于西方电影工业在技术层面的不断进步,对感官的直接刺激一直是基本方略。刺激,不仅是确保上座率的噱头,也一向是当代电影艺术呈现的义肢。上届获奖影片《拆弹部队》虽无《大兵瑞恩》那么广阔和血腥,但冷酷的战争场景和沉重的恐惧感确实成为它成功的核心因素;遑论《无间道风云》(2009)的结构主义、《撞车》(2008)的犯罪问题,以及《老无所依》(2007)的西部风光……出奇制胜表达的是无奇不胜,相比之下,《国王的演讲》乏善可陈。它所忠实的是电影最朴素也是最豪华的影音元素,镜头传统而保守,但做到了无与伦比的精致和优雅。有如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流,在城市和村镇的一侧缓缓流淌,在波澜不惊的叙事中展现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奋斗史”。
确实如此,完全可以将该电影视为一部励志片。约克郡公爵艾伯特作为英王乔治五世所信任的儿子,拥有了一位王子所应拥有的美德,却因为父兄的坚强存在而缺乏自信,这导致了他自幼的口吃。作为王子和国王,他却无法在无线电时代对公众进行演讲,一旦演讲只能出丑。其妻进入民间,替丈夫找到了一位“体制外”语言矫正医生。在后者的帮助下,他终于鼓足勇气接替了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辞去的王位,并在1939年的圣诞致辞中流畅而清晰地向世界表达了英国向德国纳粹“说不”的坚定意志。用中国人的习惯说法,这就是一个残疾人身残志坚最终走向成功的故事。“成功学”不仅在中国畅销,或者亦为世界的主旋律?好在作为励志片,这部电影毫无催泪效果,也完全抛弃“弱者关怀”,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不煽情做作不夸大其词,它所体现的恰恰是人性的力量和平等的力量。传奇主义应为皇室题材的先天优势,《国王的演讲》似乎仅仅试图说明王子或国王与众生在人性上的平等。换言之,这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而非关于身份的电影。
事实上,历史上的乔治六世并非如电影中那么坚定和勇敢。《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编辑毫不客气地指出,电影的主角乔治六世的形象被彻底美化和罗曼蒂克化了。历史上的乔治六世被认为是一个“傻瓜”,他嗜烟如命,缺乏主见,在纳粹问题上也一直表现软弱,绥靖主义。不过,它既然不是一部关于身份的电影,也势必不是一部关于政治是否正确的电影(即便电影中所叙述的政治是正确的),换言之,它与张艺谋的权力美学泾渭分明。作为一部关于人的电影,影片描摹的可能也不是政治伦理的正义与否,而是假借一个与政治有关的题材诉说人性中的正义力量。所以,我以为用是否忠于史实来对这部电影进行评价是毫无意义的。
多年以来,真正滋养中国观众的正是包括电影在内的大量优秀的西方文艺作品。在这片古老的国土上,诚信已经颜面丧尽,加之在文艺方面创造力的全面萎缩,没有任何东西足以使他们产生信任感。景观使人们对金鸡百花诸奖毫无兴趣,对诺贝尔奥斯卡却如数家珍。这显然是这个民族当下一个极其严重并容易让人产生绝望情绪的危机。不过,我们要反问自己的是,对西方文艺作品的认知,我们是否存在偏差?西方的物理运动也许并非我们的静止审美所评判的那样。就我所看,《国王的演讲》获奖毫无问题,它精准地表述了人类在同等问题面前必须付出勇气和努力,即便这一主题如童话一般陈旧而单薄(事实上它是人类的母题之一)。起码它对人性正义力量的赞美使我们觉得毕竟有人是平和的,世界终归是美好的,人类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