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QC小组活动的组织管理、选题方法、程序结构及QC统计工具等方面的介绍,提出了企业QC管理水平、课题好坏、成员思维方式及QC工具运用等都是决定QC小组活动水平的关键因素,并对以上过程中易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列举,指出具体做法、有效措施,以提升QC小组活动水平。
【关键词】过程;细节;提升;QC水平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12-01
开展QC小组活动,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能够体现现代管理以人为本的精神,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为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进行着创新性的探索和努力。如何才能让QC小组活动更有活力地、更有效的持久开展下去?如何才能调动每一位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使“小、实、活、新”的QC小组成果更好被总结归纳?笔者认为只有在QC小组活动中加强活动全过程管理,在关键过程中的做好细节处理,才能使QC小组活动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规范落实“三要素”,提供QC活动源动力
企业QC小组活动开展的时好时差,主要是由于QC小组活动的源动力不足造成。其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硬件,好的硬件是企业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发挥员工的质量改进意识和创造性,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去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做好优质服务,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不是口头说的,必须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推动激励机制。首先,要有健全管理机构。其次,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机构、制度、激励,这“三要素”缺一不可,“三要素”健全与否将直接影响QC小组活动的动力。
内因是软件,好的软件是企业员工普及了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员工的质量意识、综合素质高,有一批QC小组活动骨干力量,员工积极参与QC小组活动,全面质量管理融入了企业的文化建设中等。
内因与外因是辨证关系,缺一不可。将QC活动成果的巩固措施中形成的制度、措施在生产推广应用,促进活动的良性循环,QC小组活动就有了永不衰竭的源动力。
二、科学选题有依据,活动程序要对应。
选择课题是QC小组活动的第一步,选择一个好课题很重要。课题大小宜适中,课题过大不利于实现和普及,课题过小易将问题复杂化。课题选择来源可参考关键绩效指标、质量和成本及创新开发等。选定课题的方式通常采用打分法、折线图、排列图三种。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选定课题,都应简单、扼要、客观的说明选定标准,并用数据、事实支持所选课题。
常用的QC课题类型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和创新型。前三种都是针对现状存在某种问题开展的活动,通常被称为“问题解决型”课题,根据目标值的来源又可分为“指令型”和“自选型”两种课题类型。QC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同类型的课题,其活动程序也有区别。自选型课题通过充分的现状调查来说明目标制定的依据,因此不再有目标可行性分析;指令型课题不用进行现状调查,但必须对“指令”能否实现进行一个可行性分析;创新型课题不必进行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但必须提出各种方案进行确定选择最佳方案。只有清楚了课题类型,才能按正确程序开展活动。
三、科学化思维方式,提高小组成员水平
QC小组活动过程就是—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将解决结果导向设定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QC小组成员的思维方式对有效解决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1、归纳思维进行现状调查
归纳思维法是根据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的原理而进行推理的一种思维形式。
QC小组成员最初面临的问题现象往往是比较笼统而脉络不清的,必须对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调查,统计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通过归纳分层,区分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找出在数量或影响方面占主要地位的症结,从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或突破口。
2、辐散思维进行原因分析
辐散思维法是根据已有的某一点信息,然后运用已知的知识、经验,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产生新的信息。
QC小组活动的原因分析是对主要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对导致问题发生的各种因素,根据其作用性质与影响程度进行排列。那些由发散性思考出来的与问题实际无关的原因,要及时去除,不能等到要因确认时才被否定。必须注意的是在原因分析中不是将QC课题作为原因分析对象,而应该针对现状调查中找到的问题症结进行深入分析到末端因素。
3、聚合思维进行要因确认
聚合思维法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要因确认就是在诸多末端原因中,鉴别出真正起关键影响或主要作用的那些原因。首先要有认定准则,然后通过现场采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比对。通常我们以某个待定要因为中心,运用多种方法或手段,从不同方向或视角,将思路聚焦该中心点,经过比较和验证,最终得出判断和结论。只有这样,确认的要因才能有充分依据。
4、目标思维进行对策制定落实
目标思维法是在确立目标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其目标的思维方法。
针对要因制定对策措施,将之作为目标行为思路。对策实施过程必须采取动态管理,进行效果跟踪检查,同时要及时检查对策表中各分目标的实现情况。体表述的真实性。每条对策实施完毕后,小组要再次收集数据进行验证,确认效果。只有对策计划中的每个分目标达到了,才能保证小组活动总目标的实现。最后,在成果报告中应如实反映该过程。
四、正确运用工具,提高成果报告水平
质量工具和方法是成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灵活掌握和使用质量工具和方法,则是直接影响成果报告水平的高低,因此熟练掌握和灵活使用质量工具和方法是编写高水平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成果报告编制中,首先要根据报告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工具和方法,通常在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和要因确认部分使用较多。要根据不同的活动阶段以及实际需要选择质量工具和方法。
现状调查部分通常使用的调查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饼分图、分层法;原因分析部分常用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及关联图。选择使用图表时要求直观、简洁、紧扣主题、层次清晰、逻辑性强且制作标准。同时,避免华而不实的图表给编写带来一定难度。有关常用工具和方法请参考质量管理书籍,这里不再赘述。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小处着眼,关注细节,是企业员工开展创新的起点,也是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特色。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过程,就是关注QC小组活动是否不折不扣的开展执行。只有持续广泛的开展QC小组活动并落地开花,才能达到提高全员的创新意识、质量管理意识、关注细节意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过程;细节;提升;QC水平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12-01
开展QC小组活动,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能够体现现代管理以人为本的精神,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为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进行着创新性的探索和努力。如何才能让QC小组活动更有活力地、更有效的持久开展下去?如何才能调动每一位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使“小、实、活、新”的QC小组成果更好被总结归纳?笔者认为只有在QC小组活动中加强活动全过程管理,在关键过程中的做好细节处理,才能使QC小组活动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规范落实“三要素”,提供QC活动源动力
企业QC小组活动开展的时好时差,主要是由于QC小组活动的源动力不足造成。其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硬件,好的硬件是企业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发挥员工的质量改进意识和创造性,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去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做好优质服务,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不是口头说的,必须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推动激励机制。首先,要有健全管理机构。其次,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机构、制度、激励,这“三要素”缺一不可,“三要素”健全与否将直接影响QC小组活动的动力。
内因是软件,好的软件是企业员工普及了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员工的质量意识、综合素质高,有一批QC小组活动骨干力量,员工积极参与QC小组活动,全面质量管理融入了企业的文化建设中等。
内因与外因是辨证关系,缺一不可。将QC活动成果的巩固措施中形成的制度、措施在生产推广应用,促进活动的良性循环,QC小组活动就有了永不衰竭的源动力。
二、科学选题有依据,活动程序要对应。
选择课题是QC小组活动的第一步,选择一个好课题很重要。课题大小宜适中,课题过大不利于实现和普及,课题过小易将问题复杂化。课题选择来源可参考关键绩效指标、质量和成本及创新开发等。选定课题的方式通常采用打分法、折线图、排列图三种。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选定课题,都应简单、扼要、客观的说明选定标准,并用数据、事实支持所选课题。
常用的QC课题类型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和创新型。前三种都是针对现状存在某种问题开展的活动,通常被称为“问题解决型”课题,根据目标值的来源又可分为“指令型”和“自选型”两种课题类型。QC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同类型的课题,其活动程序也有区别。自选型课题通过充分的现状调查来说明目标制定的依据,因此不再有目标可行性分析;指令型课题不用进行现状调查,但必须对“指令”能否实现进行一个可行性分析;创新型课题不必进行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但必须提出各种方案进行确定选择最佳方案。只有清楚了课题类型,才能按正确程序开展活动。
三、科学化思维方式,提高小组成员水平
QC小组活动过程就是—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将解决结果导向设定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QC小组成员的思维方式对有效解决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1、归纳思维进行现状调查
归纳思维法是根据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的原理而进行推理的一种思维形式。
QC小组成员最初面临的问题现象往往是比较笼统而脉络不清的,必须对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调查,统计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通过归纳分层,区分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找出在数量或影响方面占主要地位的症结,从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或突破口。
2、辐散思维进行原因分析
辐散思维法是根据已有的某一点信息,然后运用已知的知识、经验,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产生新的信息。
QC小组活动的原因分析是对主要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对导致问题发生的各种因素,根据其作用性质与影响程度进行排列。那些由发散性思考出来的与问题实际无关的原因,要及时去除,不能等到要因确认时才被否定。必须注意的是在原因分析中不是将QC课题作为原因分析对象,而应该针对现状调查中找到的问题症结进行深入分析到末端因素。
3、聚合思维进行要因确认
聚合思维法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要因确认就是在诸多末端原因中,鉴别出真正起关键影响或主要作用的那些原因。首先要有认定准则,然后通过现场采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比对。通常我们以某个待定要因为中心,运用多种方法或手段,从不同方向或视角,将思路聚焦该中心点,经过比较和验证,最终得出判断和结论。只有这样,确认的要因才能有充分依据。
4、目标思维进行对策制定落实
目标思维法是在确立目标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其目标的思维方法。
针对要因制定对策措施,将之作为目标行为思路。对策实施过程必须采取动态管理,进行效果跟踪检查,同时要及时检查对策表中各分目标的实现情况。体表述的真实性。每条对策实施完毕后,小组要再次收集数据进行验证,确认效果。只有对策计划中的每个分目标达到了,才能保证小组活动总目标的实现。最后,在成果报告中应如实反映该过程。
四、正确运用工具,提高成果报告水平
质量工具和方法是成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灵活掌握和使用质量工具和方法,则是直接影响成果报告水平的高低,因此熟练掌握和灵活使用质量工具和方法是编写高水平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成果报告编制中,首先要根据报告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工具和方法,通常在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和要因确认部分使用较多。要根据不同的活动阶段以及实际需要选择质量工具和方法。
现状调查部分通常使用的调查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饼分图、分层法;原因分析部分常用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及关联图。选择使用图表时要求直观、简洁、紧扣主题、层次清晰、逻辑性强且制作标准。同时,避免华而不实的图表给编写带来一定难度。有关常用工具和方法请参考质量管理书籍,这里不再赘述。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小处着眼,关注细节,是企业员工开展创新的起点,也是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特色。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过程,就是关注QC小组活动是否不折不扣的开展执行。只有持续广泛的开展QC小组活动并落地开花,才能达到提高全员的创新意识、质量管理意识、关注细节意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