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以往偏重数学结论的教学模式,要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强调教师要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原理,我认为课堂教学应以“激疑、讨论”来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有了参与意识,才会有强烈的投入意愿,才会有积极的参与意识行为。而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依靠教师创设激疑引思、讨论解疑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学生活动。
一、激疑是积极参与的有效办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有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内部认识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参与欲望。由此可见,激疑是让学生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效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创设学生学习的主动条件,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在“问”与“答”中由“学答”转到“学问”上来,促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比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手拿两张年历画,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并板书“年、月、日”,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从这节课上学到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一年有多少月,每个月有多少天,为什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有的说,我经常听天气预报,但不知上旬、中旬、下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有的同学提出,为什么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只过了一个生日……这样的设疑,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二、讨论是促进参与的最好方法
数学教学不是“给予”,而是“获取”。学生的“一杯水”,并不只是来自教师的“一桶水”,数学课堂教学要特别重视信息的多项交流。学生知识的获取,来自教师、来自书本、来自伙伴合作讨论等多种渠道。所谓“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探索,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真理的方法,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讨论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意见的主要形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讨论最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讨论最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由此可见,讨论使学生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向转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我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精心设计组织好讨论题,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如“体积”这一概念非常抽象,教学时我首先做了实验:“在两个同样大盛满水的玻璃杯中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块”,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提出讨论题让学生合作讨论:剩下的水哪杯多,哪杯少?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不难发现,由于石块放入水里占了杯子的空间,水被挤出来,大石块占的空间大,挤出的水多,剩下的水就少;小石块占的空间小,挤出的水少,剩下的水多;像这样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学生通过观察和研讨,领悟了“体积”的概念,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激疑、讨论促进多层次信息传递
激疑、讨论不是相互割裂,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现代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如果说激疑是整堂课的准备,那么,讨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发矛盾,不断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在讨论中不断地产生新问题,出现新疑问,就可能形成新的讨论……使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得以提高,并使教学过程合理紧凑,真正达到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在智力活动的更迭处激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掌握某一知识技能时,原已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已不适用,而必须形成一种新的智力活动方式。在这一接替过程中,激疑将起到作用。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其特征明显区别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概括,教师设问从能被2、5整除的特征出发,想一想这些数:21、42、63、84、53……能否被3整除?这时学生的思维还留在“个位”上。一次次的尝试失败,他们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探索的欲望不断上升。这时,他们自然从原先的认识转移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这个核心问题上……一个个难题在学生的猜想、生疑、解惑中解决了。
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激疑。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为主导。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和认识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激起疑问,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例如《有余数除法》一课,当学生动手操作把9支圆珠笔平均分给了3位小朋友,他觉得太简单了;当他把9支圆珠笔平均分给了2位小朋友,顿时产生疑虑,急着想“怎么办”。跟着他们的思路,教师充当一回“陪客”,学生按捺不住会想出各种理由和办法加以解决。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激疑、讨论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有利于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中心小学)
一、激疑是积极参与的有效办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有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内部认识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参与欲望。由此可见,激疑是让学生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效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创设学生学习的主动条件,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在“问”与“答”中由“学答”转到“学问”上来,促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比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手拿两张年历画,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并板书“年、月、日”,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从这节课上学到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一年有多少月,每个月有多少天,为什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有的说,我经常听天气预报,但不知上旬、中旬、下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有的同学提出,为什么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只过了一个生日……这样的设疑,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二、讨论是促进参与的最好方法
数学教学不是“给予”,而是“获取”。学生的“一杯水”,并不只是来自教师的“一桶水”,数学课堂教学要特别重视信息的多项交流。学生知识的获取,来自教师、来自书本、来自伙伴合作讨论等多种渠道。所谓“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探索,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真理的方法,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讨论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意见的主要形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讨论最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讨论最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由此可见,讨论使学生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向转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我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精心设计组织好讨论题,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如“体积”这一概念非常抽象,教学时我首先做了实验:“在两个同样大盛满水的玻璃杯中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块”,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提出讨论题让学生合作讨论:剩下的水哪杯多,哪杯少?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不难发现,由于石块放入水里占了杯子的空间,水被挤出来,大石块占的空间大,挤出的水多,剩下的水就少;小石块占的空间小,挤出的水少,剩下的水多;像这样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学生通过观察和研讨,领悟了“体积”的概念,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激疑、讨论促进多层次信息传递
激疑、讨论不是相互割裂,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现代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如果说激疑是整堂课的准备,那么,讨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发矛盾,不断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在讨论中不断地产生新问题,出现新疑问,就可能形成新的讨论……使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得以提高,并使教学过程合理紧凑,真正达到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在智力活动的更迭处激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掌握某一知识技能时,原已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已不适用,而必须形成一种新的智力活动方式。在这一接替过程中,激疑将起到作用。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其特征明显区别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概括,教师设问从能被2、5整除的特征出发,想一想这些数:21、42、63、84、53……能否被3整除?这时学生的思维还留在“个位”上。一次次的尝试失败,他们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探索的欲望不断上升。这时,他们自然从原先的认识转移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这个核心问题上……一个个难题在学生的猜想、生疑、解惑中解决了。
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激疑。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为主导。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和认识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激起疑问,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例如《有余数除法》一课,当学生动手操作把9支圆珠笔平均分给了3位小朋友,他觉得太简单了;当他把9支圆珠笔平均分给了2位小朋友,顿时产生疑虑,急着想“怎么办”。跟着他们的思路,教师充当一回“陪客”,学生按捺不住会想出各种理由和办法加以解决。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激疑、讨论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有利于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