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时间参照及其意义建构

来源 :外国语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Vyvyan Evans的专著《语言与时间》进行介评,指出该书重点探讨了英语中时间参照的实质、时间参照框架以及LCCM理论下的语义建构机制在时间概念表征中的运作。这些关于时间域的认知研究强调时间经验的直接体验性和语言系统本身强大的阐释力,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以往对时空关系和概念隐喻的认识。
  关键词:时间参照;LCCM理论;意义建构;时空关系;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6)02-0107-05
  1. 引言
  Vyvyan Evans的《语言与时间》(Language and Time)由剑桥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全书共xviii+266页。该专著主要涉及当代认知语言学领域,运用此前作者提出的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型理论(Theory of Lexical Concepts and Cognitive Models, 简称LCCM理论)(Evans, 2006, 2009),重点分析英语中的时间参照及其意义建构。该理论结合了自下而上的语义承担(semantic affordances)推理过程和自上而下的概念隐喻认知机制解析时间概念的语义表征,呈现了语言系统与概念系统的互动模式。
  2. 结构与内容
  2.1 结构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11章。第一部分有2章,概述了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包括5章,着重分析了三大时间参照策略及其与空间参照策略的异同。第三部分由4章组成,重点关注语言使用者如何识解时间参照的语言表征。
  2.2 内容
  2.2.1 第一部分 导入
  第一章从历时和共时角度,提出了时间参照研究的两个重点:时间参照框架(temporal frames of reference, 简称t-FoRs)的认知表征和意义建构(meaning construction)。基于此,本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时间概念的性质和时空关系。(2)语言如何与其他表征系统互动以产出时间域的意义。(3)t-FoRs意义建构的实质。
  第二章关注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假说。LCCM理论认为语义结构的识解不能脱离存在于概念系统中的非语言知识(即动态百科知识)表征,强调语义学和语用学之间无原则性区别。该理论的基本构件是词汇概念(lexical concepts)和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s),前者是语言系统中语音符号单位所指的意义成分,通常为词汇的规约意义;后者是通过词汇概念可及的、存在于概念系统中的非语言知识结构。两者相反相成,为呈现语义和概念表征互动的组合机制提供了范式。
  2.2.2 第二部分 时间参照框架
  第三章是对时间参照的概述。为再现时间参照的本原,作者采用实证主义方法,收集了大量关于时间感知的心理语言学实验和神经学大脑研究资料,指出时间表征至少部分地由直接可感的时间经验组成,该经验独立于空间所属的感官运动经验(sensory-motor experience)。此外,基于量级(magnitude)、维度(dimensionality)和直接性(directedness)三个参数,发现时间域独有的瞬变性(transience),使其从根本上区别于空间域。
  第四章至第六章解析了三大t-FoRs。根据瞬变性的三个主要次项引起的不同时间关系,t-FoRs可分为指示(deictic)t-FoR、序列(sequential)t-FoR和外在(extrinsic)t-FoR(如图1所示)。指示t-FoR和序列t-FoR的神经学基础和次类不同,且在词汇概念的形式与语义选择倾向(formal and semantic selectional tendencies)上存在较大差异。而外在t-FoR与前两类t-FoR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时间关系源自智力构想(intellectual achievement),而后者则是基于时间经验层的直接经验。
  第七章从时空不对称关系(asymmetry)入手,集中探讨了两域在参照策略上的异同。时间和空间参照系统都体现了域的类属特征(domain-general properties):两域的具体基质(substrates)中都运用了自我中心和异我中心策略来确定位置或事件。但时间域内以自我中心策略的指示t-FoR为主,空间域内则以异我中心策略的绝对(absolute)s-FoR为主。
  2.2.3 第三部分 意义建构与时间参照
  利用空间概念表征时间概念的理据是什么?概念隐喻在表征时间的非字面性语言(figurative language)理解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针对这两个议题,第八章展开了详尽的论述。作者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于概念系统的符号系统,作为概念系统内在属性的概念隐喻,不能直接构建语义结构层面的词汇概念。为力证此点,作者介绍了区别于概念隐喻的话语隐喻(discourse metaphor),其实质为关涉特定语法载体(vehicle)的词汇概念,随语用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一旦被词汇化,便与语境相分离,固化为语言系统的一部分。
  第九章运用LCCM理论机制揭示非字面性语言中意义组合的性质,涉及非字面性语言理解中的三个互动因素:(1)语言字面性或非字面性程度(the degree of literality/ figurativity)。认知模档(CM profile)提取路线的长短体现语言非字面性程度的强弱。(2)相对突显度(relative salience)。这与词汇概念在语言系统中的固化程度有关,通常以构词频率和使用频率(type and token frequency)以及语言学习中的语用视角(usage-based perspective)为参数考察之。(3)相对复杂度(relative complexity)。这些因素糅合于LCCM理论下词汇概念的互动中,如图2所示:   LCCM理论下的意义建构包含两个组合机制:其一为词汇概念选择——选择与语句(utterance)处理过程中最符合相关形式的词汇概念;其二为熔合(fusion),包括词汇概念整合和阐释两个过程。在阐释过程中,开放类词汇概念首先提供通达基本认知模型的路径,若该认知模型层面的匹配(match)得以实现,被特征化的信息即属于字面性意义;若相关词汇概念的基本认知模型匹配出现冲突,则需要语境引导原则(Principle of Context-induced Clashed Resolution)和有序搜索原则(Principle of Ordered Search)寻找并激活相关次要认知模型。这一搜寻过程越长,表明相关表达式的非字面性程度越深。
  第十章基于LCCM理论识解时间参照表征。在介绍t-FoR词汇概念的非字面性语义建构前,作者为证明t-FoR词汇概念的存在并厘清与之相关的概念,提出并求证了四个假设:(1)概念隐喻不足以阐释非字面性话语。不同的时间经验可提取如时间点(moment)、时间段(duration)或时间矩阵(matrix)等不同的词汇概念,而概念隐喻却只笼统地用“Time is moving object”等概述,未反映语言因素的影响。(2)非字面性语义承担是一种与已知词汇概念具体相关的推理,在词汇概念激活次要认知模档时显现。(3)自上而下的概念隐喻和自下而上的语义承担提供的是两类互补的知识类别,对非字面性语义建构至关重要。(4)概念隐喻通过提供特定结构层构建了基本认知模档,便利了开放类词汇概念。总之,意义建构是在具体原则约束下涉及概念隐喻和语义承担的整合过程,其中概念隐喻对于t-FoR词汇概念的阐释并非必不可少,有些只涉及语义承担的知识类型。从t-FoRs的类别来看,t-FoR词汇概念有多重理据支撑,除概念隐喻外,主要还有转喻和基于用法的形式—功能再分析。
  第十一章探究英语时间表征方式的普遍性。作者认为未来关于时间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验证多种语言中的时间参照,系统探究其词汇概念和语法载体。跨语言研究的必要性在于,只有对比在遗传学和地理学上不具备家族相似性的语言,才能明晰时间和空间参照策略中的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例如本章将英语分别与亚马逊土著部落之一的亚蒙达瓦语(Amondawa)和安第斯山脉地区的艾马拉语(Aymara)进行比较,以考察英语中的时间参照策略和时间隐喻是否具有普遍性。在此研究中,LCCM理论中的识别程序(identification procedure)为提出已知语言中关于词汇概念范围和性质的假设提供了有效方法。同时,结合语料库研究法,有助于检验语言中的多维语义空间。
  3. 简评
  本书以时间参照的语义表征为核心议题,运用LCCM理论结构体系(theoretical architecture)探究思维和语言中时间参照的本质。其突出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对普遍认同的时空关系阐释进行纠偏。以往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从空间方位拓展到时间,因而推定时间概念具有依附性,时间体验寄生于空间体验。但事实上,空间参照框架虽在时间参照的语言表征中起了桥梁作用,相关心理语言学和心理行为学实验也证实了时空关系中的不对称现象,却并不表明时间域寄生于空间域。概括地讲,时间感知源自现象性真实经验(phenomenologically real experience),独立于感知空间的感官运动经验,且时间域所独有的瞬变性(transience)也使之分离于空间域。神经科学的实验研究也指出,人类大脑中存在处理时间感知的生理构造,特定的时间基质甚至有特定的大脑区域加工处理。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语法系统的语义角度研究时间参照,例如探讨最多的时、体、态系统(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简称TAM)视角。该系统以不同方式识解和编码了时间信息,发挥着与t-FoRs不同的语义功能。但时间概念在语言中的表征极为复杂多样,TAM系统提供的相对图式性内容(relatively schematic content)往往在实际运用中计穷力竭。如目前可考的时态最多的语言是非洲语言Bamileke-Dschang,其所有的11种时态只能表征时间参照的小范围内容;而没有时态标记的汉语,却有着各式各样的时间表征。因此,关于时间域的研究不能局限于TAM系统,而当尽可能全方位探析之。
  第二,针对“概念隐喻是时间表征的直接动因”的观点进行纠错。以Lakoff & Johnson(1987)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隐喻是大多数意义建构的真正动因,时间参照也不例外。然而语言本身有其符号系统,语言知识在语言使用中产生,独立而区别于概念隐喻所属的概念系统。作者主要采用“假设---证伪---修正”的思路,以LCCM理论为抓手,指出词汇概念结构的生成受到注意力导向、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与时间相关的空间参照框架等非语言因素的左右,而并非直接由概念隐喻决定。在时间参照的语义建构中,概念隐喻和语义承担提供两类互补的知识类别,为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的双向互动提供范式。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修正了概念隐喻对语义建构以偏概全式的解释,还深度挖掘了语言内部影响词汇语义的变量,让人们再次关注语言本身的强大阐释力。
  第三,引导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跨语言和跨学科实证方向。实验心理学自19世纪崭露头角后,至今其应用范围已十分广泛,相关文献数量可观。但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内,如对语言和思维中时间概念的认知分析,基本上还是以内省和思辨为主,缺乏实验证据。书中作者将心理语言学、神经科学和行为主义实验证实的论断渗透到t-FoRs的解析中,指出空间参照框架在时间域的体现、概念隐喻在时间参照策略中的运用等现象的心理现实还有待求证。此外,作者不拘泥于英语中的t-FoRs研究,重视不同语系下各种语言时间参照方式的对比。具体关注了几种鲜为人知的语言中传达时间概念的手势语(gesture),认为其作为一种意义表征方式,很可能受对应语言特性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动态地呈现了语言使用背后的认知心理过程和文化根基。这一跨学科、跨语言的研究为证实认知语言学中的假说提供了更多有力的聚合证据(converging evidence),也为相关研究开辟了新道路。   与此同时,金无赤足,本书仍有待完善。例如,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之间的复杂关系,未能在LCCM理论下时间参照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得到充分阐释。虽然作者一以贯之地认为,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都需要激活某一特定词汇概念的次要认知模型,以实现其作为非字面性语言的识解(Evans, 2010, 2013),但书中除了指出外在t-FoR词汇概念的生成理据是转喻之外,并未正面分析隐喻和转喻的关系。自Lakoff & Johnson(1980: 36-39)提出转喻是与隐喻地位相当的基本思维方式的观点之后,不少学者也相继指出,转喻是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进行映射的桥梁,隐喻往往由转喻驱动,因此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机制(Radden & K?vecses, 1999; Barcelona, 2000; Driven & P?rings, 2002)。而LCCM理论体系是否也能论证“转喻是诱发隐喻的动因”,不得而知。但白璧微瑕,无可厚非,本书针对时间表征方式提出的研究问题和基于LCCM理论的精细阐释,都值得学界的重视和探讨。
  参 考 文 献
  Barcelona, A.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M].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nter, 2000.
  Driven, R. & R, P?rings.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M].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nter, 2002.
  Evans, V. Lexical Concepts, Cognitive Models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7, 2006,(4): 491-534.
  Evans, V. How Words Mean: Lexical Concepts, Cognitive Models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Evans, V. Figurativ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in LCCM Theory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21, 2010, (4): 1-57.
  Evans, V. Language and Tim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Radden, G. & Z, K?vecses.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 [A]. In K. Panther &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C].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review of Language and Time authored by Vyvyan Evans. The book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emporal reference, temporal frames of reference in English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mechanism put forward by the Theory of Lexical Concepts and Cognitive Models (LCCM Theory). It assumes that time is directly experienced and equal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linguistic system to account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temporal conceptions, which to some extent gives rise to the rethinking of time-space relationship and the role conceptual metaphor plays in language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temporal reference; LCCM Theory; meaning construction; time-space relationship; conceptual metaphor
  作者简介:李勇忠,男,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话语分析研究。
  白 黎,女,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话语分析研究。
  通讯地址: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330022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魏家海)
其他文献
摘 要:詹尼斯·菲阿门哥教授是渥太华大学文学院英语系的终身教授,身兼加拿大文学权威期刊《加拿大文学》和《加拿大文学研究》的编委,主要研究加拿大女性作家, 尤其是蒙哥马利、爱丽丝·门罗和莎拉·邓肯,以及加拿大文学中重要作家的宗教观。她先后撰写和编著了《女人的一页:加拿大早期新闻学和修辞》(2008.)、《另外的自己:加拿大文学想象中的动物》(2007)、《加拿大剑桥文学史》和《反思加拿大:妇女历史的
期刊
摘 要: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戏剧家梅根·特里在其开放剧场的实验创新中,独特地表现了对理想女性的追寻。她的名剧《走向西蒙娜》塑造的主人公西蒙娜,便是她心中女性的榜样,是个“女性基督”,她生前历尽磨难,最终回归上帝之爱,完成自我救赎。该剧的这一主题既有女性自省自强的积极意义,又有基督教神秘主义和不分是非曲直忍辱负重的消极遁世思想。这样的矛盾融合的两重性作为女性回归上帝的自我救赎之道,恰是美国当代现实主义戏
期刊
摘 要: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贵妇人画像》是他写作生涯早期“国际主题”的佳品,也是最早一批呈现身处异质文化中人们的身份困境的作品,这部作品中的美国人几乎都是身处欧陆文化中的异乡客。小说中的美国主人公们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徘徊、寻觅、挣扎,最终在文化夹缝中重新建立正确的文化身份。本文旨在分析主人公的这一过程,并为当代人在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提供借鉴。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期刊
摘 要:学业评价是外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外语专业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外语学业评价要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为目标,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本文辨析在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导,形成性评价为辅助”为原则的,适合外语单科课程教学的复合档案袋评价范式,以实现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
期刊
内容摘要:以后殖民文化批判为视角,本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英国现代主义诗人朱利安·贝尔中国之行隐在的文化政治。朱利安·贝尔中国之行引申出英国文化自我与中国文化自我的跨文化双向旅行,最终促使他在经历跨文化心理疏离之后开始审视、批判布卢姆斯伯里自由主义传统。这表征了在英国布卢姆斯伯里现代主义精英群体内在的价值分裂——从自由主义向激进左翼政治的否定式裂变——过程中,中国所发挥的独特酵母式的能动作用。 
期刊
摘 要:周方珠教授的著作《文学翻译论》概述了文学与文学翻译的本质,分门别类地探讨了几种重要文学体裁的翻译。该书理论具有原创性,表达富有文学性内蕴,实践译例颇有特色,分析细腻、深入、独到,融理论性与实践性、综合性与分析性、文学性与人文性、典范性与创见性为一体,辞约义丰、气韵蕴籍。在弘扬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今天,《文学翻译论》应运而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  关键词:《文学翻译论》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混合式教学将E-learning和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形式相结合,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方法是否能实现其教学目的、教学效果如何、教学过程中存在何种问题或困难是本研究的重点。经过一年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与实验,我们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主体性得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合作、交往、领导能力有明显提高。尽管混
期刊
Abstract: A practice of time-sensitive “mimacro reading,” coextensive with “InOutside” counter-reading I introduced last year, this piece seeks to show why and how scaled attention to the contextually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词典编纂的理念已经从规定主义转向描写主义,从描写主义的视角对双语词典进行研究开始受到重视。本文以《英汉大词典》(第2版)、《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4版)为个案,对三部词典中的禁忌词语从词目收录、释义、辞格标注和用法说明等角度进行描写性研究。文章指出,相比较而言,《英汉大词典》在禁忌词语的收录上比较全面,但在传达部分禁忌词语猥亵、低俗的语义特征以及对部分禁忌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葛浩文对《红高粱家族》中说唱唱词的英译为切入点,借助杰拉德·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力图客观地阐释葛浩文对说唱唱词翻译方法选择之原因。研究发现,葛译本中唱词的翻译方法体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与得体性,具体表现为删减、意译、改写和直译的灵活使用。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 ;葛浩文;说唱唱词;翻译;副文本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6)03-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