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同一批泥鳅仔鱼分为5组,根据饵料不同分为小球藻饵料组(A组)、蛋黄饵料组(B组)、豆浆饵料组(C组)、丰年虫无节幼体组(D组)和鱼肉糜组(E组)等,进行了开口饵料的选择试验。经30 d 培育,结果表明,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组(D组)泥鳅仔鱼成活率较高,分别为82%,显著高于其他 4组,(D组)泥鳅仔鱼的生长速度最快。
关键词:泥鳅;饵料;乌仔;生长;试验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111-02
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泥鳅苗种需要量增加。然而;国内养殖泥鳅苗种早期培育即从泥鳅水花苗(平均体长0.3cm)到泥鳅乌仔(平均体长为1.7cm)却一直没有过关,泥鳅育苗早期阶段成活率低。根据国内多年的研究,发现限制泥鳅早期苗成活率的主要有生物敌害、溶氧量、开口饵料、底部水质和温度等5大因素,而限制泥鳅苗种培育成活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是早期适口饵料短缺。
目前,国内泥鳅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开口饵料为奶粉、豆浆、蛋黄和鱼粉。笔者在2013年5月开展的几种饵料对泥鳅仔鱼生长的比较试验,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的泥鳅水花苗系义乌市顺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人工繁殖所得。试验用泥鳅亲本为浙江省义乌市顺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己培育泥鳅,试验用泥鳅地笼捕捞,均为2龄以上,粘液较多,体质健壮,无外伤,无畸形,当天收集当天进行人工催产。
试验用催产激素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地欧酮(DOM)等3种。雌鳅每尾注射0.5mL,雄鳅注射0.25mL,均采用1次肌肉注射。受精卵孵化是放在孵化缸进行,试验用使用的铁皮喷水式孵化缸,体积为227L;孵化密度为卵3 000~5 000粒/L。孵化管理工作与其他鱼类孵化管理基本相同。人工孵化出膜后第3天的苗用来本试验。
1.2 方法 (1)将同一批泥鳅水化苗分为5组,根据饵料不同分别为小球藻饵料组(A组)、蛋黄饵料组(B组)、豆浆饵料组(C组)、丰年虫无节幼体组(D组)和鱼肉糜组(E组)等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小球藻来自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实验室培养;蛋黄(10g)为鸡蛋煮熟后取鸡蛋黄经120目纱绢碾磨后的悬浊液;豆浆(10mL)为黄豆经豆浆机磨制而成的生豆浆;丰年虫无节幼体为丰年虫卵孵化后第1天的幼体;鱼肉糜(10g)为白鲢背脊上的肌肉煮熟后经120目纱绢布过滤所得悬浊液。
(2)将孵出后第3天的泥鳅苗放入容积为75L的塑料桶内,桶内蓄水30L,水深15cm,投饵时间为早上8:30,投饵2h后换水清污1次,每隔5d更换1次橡胶桶的水。
3 小结与讨论
3.1 泥鳅仔鱼开始摄食时间窗口 本次实验泥鳅仔鱼出膜后体长3.72mm,在水温25℃左右时,出膜后第3.5天开始摄食,此时为混合营养期,通过镜检可发现泥鳅肠道尚未完全贯通,但肠道前半部已有大量食物进入,同时尚有部分卵未被吸收,第5天时为泥鳅卵黄囊消失,泥鳅进入外源营养期时期。
3.2 不同饵料对泥鳅仔鱼生长不同的影响 本次实验说明,采用的5种饵料均能使泥鳅顺利开口摄食。从不同饵料投喂的结果来看,尽管A组(小球藻饵料组)中,泥鳅可顺利开口并摄入大量藻类,至实验的第2~3天,泥鳅肠道中充满藻类,但泥鳅的生长速度要明显落后于D组和E组,鱼体偏瘦,在养殖10d后出现死亡,鱼体活动能力较差,鱼体的畸形率要高于动物性饵料D组和E组。B组(蛋黄饵料组)在开口后,生长速度较快,但是培育10d左右出现大量的死亡,鱼体扭曲,出现畸形,水质极易败坏,投食后第2天即出现大量油脂覆于水体表明。C组的豆浆在投喂过程中极易破坏水质,同时形成絮状物黏附于鱼体的鳃盖上,阻碍泥鳅的鳃盖的开闭导致鱼体呼吸困难而大量死亡。在降低豆浆投饵量后(30L水体投喂10mL豆浆)鱼体的生长显著的滞后于蛋黄、丰年虫无节幼体和鱼肉糜组,效果最差的。D组的丰年虫无节幼体的效果最好,经15d的养殖后鱼体的生长的活力均要高于其它各组。观察在培育过程中;E组(鱼肉糜组)在投喂后水体出现大量油脂,需经常倒换橡胶桶,以保障鱼体的正常生长。
3.3 泥鳅仔鱼适宜复合性饵料培育 本次实验说明豆浆容易在水中形成悬浮物,影响溶氧,且易发酵,因而不能直接用来作为仔鱼的开口饲料,一般将豆浆泼洒到池中培育浮游生物,其培育过程繁琐且周期长。
蛋黄作为生产实践中常用的一种人工开口饵料,在传统的池塘鱼苗培育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蛋黄由于易沉降、散失和败坏水质,致使鱼苗生长慢,存活率低。除此之外,利用奶粉、豆浆、蛋黄等饲料在水泥池中培育泥鳅苗种,经常因为投喂过量而没有吃完导致水质恶化,而且蛋黄、鱼粉等饲料营养还未能够完全满足泥鳅苗种生长所需营养。
泥鳅苗具底栖性,池底部是氨氮、硝氮、亚硝氮、硫化氢高度集中的地方。我们利用淡水底栖藻类培育泥鳅水花苗的方法消减有毒物质的含量,降低培育的水泥池的氨氮、硝氮和亚硝氮67%、72%和54%;大大提高在水泥池中泥鳅苗种培育成活率。因此,泥鳅仔鱼培育过程中应以复合饵料培育为佳,单一饵料存在着不能满足泥鳅仔鱼的健康生长需要,或者容易让水质变坏。泥鳅仔鱼培育如果采取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饵料相结合的办法是可行的。 (责编:徐焕斗)
关键词:泥鳅;饵料;乌仔;生长;试验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111-02
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泥鳅苗种需要量增加。然而;国内养殖泥鳅苗种早期培育即从泥鳅水花苗(平均体长0.3cm)到泥鳅乌仔(平均体长为1.7cm)却一直没有过关,泥鳅育苗早期阶段成活率低。根据国内多年的研究,发现限制泥鳅早期苗成活率的主要有生物敌害、溶氧量、开口饵料、底部水质和温度等5大因素,而限制泥鳅苗种培育成活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是早期适口饵料短缺。
目前,国内泥鳅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开口饵料为奶粉、豆浆、蛋黄和鱼粉。笔者在2013年5月开展的几种饵料对泥鳅仔鱼生长的比较试验,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的泥鳅水花苗系义乌市顺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人工繁殖所得。试验用泥鳅亲本为浙江省义乌市顺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己培育泥鳅,试验用泥鳅地笼捕捞,均为2龄以上,粘液较多,体质健壮,无外伤,无畸形,当天收集当天进行人工催产。
试验用催产激素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地欧酮(DOM)等3种。雌鳅每尾注射0.5mL,雄鳅注射0.25mL,均采用1次肌肉注射。受精卵孵化是放在孵化缸进行,试验用使用的铁皮喷水式孵化缸,体积为227L;孵化密度为卵3 000~5 000粒/L。孵化管理工作与其他鱼类孵化管理基本相同。人工孵化出膜后第3天的苗用来本试验。
1.2 方法 (1)将同一批泥鳅水化苗分为5组,根据饵料不同分别为小球藻饵料组(A组)、蛋黄饵料组(B组)、豆浆饵料组(C组)、丰年虫无节幼体组(D组)和鱼肉糜组(E组)等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小球藻来自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实验室培养;蛋黄(10g)为鸡蛋煮熟后取鸡蛋黄经120目纱绢碾磨后的悬浊液;豆浆(10mL)为黄豆经豆浆机磨制而成的生豆浆;丰年虫无节幼体为丰年虫卵孵化后第1天的幼体;鱼肉糜(10g)为白鲢背脊上的肌肉煮熟后经120目纱绢布过滤所得悬浊液。
(2)将孵出后第3天的泥鳅苗放入容积为75L的塑料桶内,桶内蓄水30L,水深15cm,投饵时间为早上8:30,投饵2h后换水清污1次,每隔5d更换1次橡胶桶的水。
3 小结与讨论
3.1 泥鳅仔鱼开始摄食时间窗口 本次实验泥鳅仔鱼出膜后体长3.72mm,在水温25℃左右时,出膜后第3.5天开始摄食,此时为混合营养期,通过镜检可发现泥鳅肠道尚未完全贯通,但肠道前半部已有大量食物进入,同时尚有部分卵未被吸收,第5天时为泥鳅卵黄囊消失,泥鳅进入外源营养期时期。
3.2 不同饵料对泥鳅仔鱼生长不同的影响 本次实验说明,采用的5种饵料均能使泥鳅顺利开口摄食。从不同饵料投喂的结果来看,尽管A组(小球藻饵料组)中,泥鳅可顺利开口并摄入大量藻类,至实验的第2~3天,泥鳅肠道中充满藻类,但泥鳅的生长速度要明显落后于D组和E组,鱼体偏瘦,在养殖10d后出现死亡,鱼体活动能力较差,鱼体的畸形率要高于动物性饵料D组和E组。B组(蛋黄饵料组)在开口后,生长速度较快,但是培育10d左右出现大量的死亡,鱼体扭曲,出现畸形,水质极易败坏,投食后第2天即出现大量油脂覆于水体表明。C组的豆浆在投喂过程中极易破坏水质,同时形成絮状物黏附于鱼体的鳃盖上,阻碍泥鳅的鳃盖的开闭导致鱼体呼吸困难而大量死亡。在降低豆浆投饵量后(30L水体投喂10mL豆浆)鱼体的生长显著的滞后于蛋黄、丰年虫无节幼体和鱼肉糜组,效果最差的。D组的丰年虫无节幼体的效果最好,经15d的养殖后鱼体的生长的活力均要高于其它各组。观察在培育过程中;E组(鱼肉糜组)在投喂后水体出现大量油脂,需经常倒换橡胶桶,以保障鱼体的正常生长。
3.3 泥鳅仔鱼适宜复合性饵料培育 本次实验说明豆浆容易在水中形成悬浮物,影响溶氧,且易发酵,因而不能直接用来作为仔鱼的开口饲料,一般将豆浆泼洒到池中培育浮游生物,其培育过程繁琐且周期长。
蛋黄作为生产实践中常用的一种人工开口饵料,在传统的池塘鱼苗培育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蛋黄由于易沉降、散失和败坏水质,致使鱼苗生长慢,存活率低。除此之外,利用奶粉、豆浆、蛋黄等饲料在水泥池中培育泥鳅苗种,经常因为投喂过量而没有吃完导致水质恶化,而且蛋黄、鱼粉等饲料营养还未能够完全满足泥鳅苗种生长所需营养。
泥鳅苗具底栖性,池底部是氨氮、硝氮、亚硝氮、硫化氢高度集中的地方。我们利用淡水底栖藻类培育泥鳅水花苗的方法消减有毒物质的含量,降低培育的水泥池的氨氮、硝氮和亚硝氮67%、72%和54%;大大提高在水泥池中泥鳅苗种培育成活率。因此,泥鳅仔鱼培育过程中应以复合饵料培育为佳,单一饵料存在着不能满足泥鳅仔鱼的健康生长需要,或者容易让水质变坏。泥鳅仔鱼培育如果采取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饵料相结合的办法是可行的。 (责编:徐焕斗)